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史地学报》及其群体与《学衡》之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宝云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83-91,共9页
从吴宓到鲁迅,再到后来的研究者,都将《史地学报》和《学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前者的核心人物、诸位同人和刊物本身三个层面与后者进行比较分析,不仅可以揭示1920年代在南京乃至全国学界甚有影响的两份刊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与异同所在...
从吴宓到鲁迅,再到后来的研究者,都将《史地学报》和《学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前者的核心人物、诸位同人和刊物本身三个层面与后者进行比较分析,不仅可以揭示1920年代在南京乃至全国学界甚有影响的两份刊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与异同所在,同时也可展现当时相关学术群体的学术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地学报》
《学衡》
柳诒徵
学人群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诒徵“中国文化观”的四个面相--以《学衡》与《史地学报》为核心的文本解读
2
作者
任仕阳
杨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36,共7页
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以吴宓、梅光迪、柳诒徵等为主要成员所构成的"学衡派"占有重要地位。在柳诒徵看来,诠释中国文化,"必先大其心量以治吾史";其判定中国文化之"大本"为"建立人伦道德,以为立国中...
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以吴宓、梅光迪、柳诒徵等为主要成员所构成的"学衡派"占有重要地位。在柳诒徵看来,诠释中国文化,"必先大其心量以治吾史";其判定中国文化之"大本"为"建立人伦道德,以为立国中心";认为衡论中国文化之"得失"须"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指出重塑中国文化之"价值"在"同造未来尽善尽美之世界"。就《学衡》与《史地学报》所刊柳氏文章进行文本解读,也许能为我们重思柳诒徵乃至整个民国知识人思想之立体性与多维性提示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诒徵
《学衡》
《史地学报》
中国文化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史地学报》及其群体与《学衡》之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宝云
机构
上海电力学院管理与人文学院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83-91,共9页
文摘
从吴宓到鲁迅,再到后来的研究者,都将《史地学报》和《学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前者的核心人物、诸位同人和刊物本身三个层面与后者进行比较分析,不仅可以揭示1920年代在南京乃至全国学界甚有影响的两份刊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与异同所在,同时也可展现当时相关学术群体的学术风貌。
关键词
《史地学报》
《学衡》
柳诒徵
学人群体
Keywords
journal
of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society
The
Critical
Review
Liu
Yizheng
group
of
scholars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诒徵“中国文化观”的四个面相--以《学衡》与《史地学报》为核心的文本解读
2
作者
任仕阳
杨明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36,共7页
文摘
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以吴宓、梅光迪、柳诒徵等为主要成员所构成的"学衡派"占有重要地位。在柳诒徵看来,诠释中国文化,"必先大其心量以治吾史";其判定中国文化之"大本"为"建立人伦道德,以为立国中心";认为衡论中国文化之"得失"须"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指出重塑中国文化之"价值"在"同造未来尽善尽美之世界"。就《学衡》与《史地学报》所刊柳氏文章进行文本解读,也许能为我们重思柳诒徵乃至整个民国知识人思想之立体性与多维性提示一二。
关键词
柳诒徵
《学衡》
《史地学报》
中国文化观
Keywords
Liu
Yizheng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society
outlook
of
Chinese
culture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史地学报》及其群体与《学衡》之关系的探讨
陈宝云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柳诒徵“中国文化观”的四个面相--以《学衡》与《史地学报》为核心的文本解读
任仕阳
杨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