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有限想象无限——对“小径分岔的花园”与《盗梦空间》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思逸 《中国比较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7-262,共16页
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1941)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盗梦空间》(2010)向来被认为是营造出时空迷宫的典范作品,其中的叙事策略也备受论者关注。然而,多元、非线性的时间图景不足以表达无限,循环重复必须经由“... 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1941)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盗梦空间》(2010)向来被认为是营造出时空迷宫的典范作品,其中的叙事策略也备受论者关注。然而,多元、非线性的时间图景不足以表达无限,循环重复必须经由“梦中梦、戏中戏”的演绎才有意义。作为叙事艺术的文学和电影,要想以有限想象无限,并非依赖于面向外部时空的扩张、堆叠,而是要在自身内部引入自我指涉的机制。作为有限性的存在,人可以想象的无限只能是一种借助数学符号、视觉图像亦或语言叙事的悖论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赫斯 克里斯托弗·诺兰 戏中戏 自指悖论 无限
原文传递
告别民族主义批评:博尔赫斯的中国书写及其世界主义文学思想研究
2
作者 侯健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博尔赫斯是在中国影响力最大、也是公认与中国文化联系最密切的拉丁美洲作家之一。然而长久以来,在民族主义批评倾向的引导下,国内学界对博尔赫斯存在着三重误读:1)认为其对中国的了解都来自译文;2)认为其笔下的中国形象玄奥难解;3)认... 博尔赫斯是在中国影响力最大、也是公认与中国文化联系最密切的拉丁美洲作家之一。然而长久以来,在民族主义批评倾向的引导下,国内学界对博尔赫斯存在着三重误读:1)认为其对中国的了解都来自译文;2)认为其笔下的中国形象玄奥难解;3)认为其刻画的中国只是西方视角下的“他者”形象。本文认为,在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方面,对博尔赫斯影响最大的是他亲自译成西班牙语的亨利·米修的《一个野蛮人在亚洲》,由译到写,他继承了米修对中国的理解,并试图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中通过人、景、物全景式地展现中国文化及思想,也借此凸显了他世界主义文学的思想理念,他笔下的中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他者”。改变上述误读是学界在后理论时代进行外国文学研究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赫斯 民族主义批评 文学翻译 中国书写 世界主义
原文传递
论博尔赫斯幻想小说的想象建构
3
作者 孟晓 杨黎红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2,共6页
博尔赫斯的幻想小说以其虚实难辨和智性哲思在世界幻想小说之林中熠熠发光。在小说创作中,他不仅运用严谨考证和权威背书、类现实主义背景和记录文式语调等策略模糊小说虚幻与真实之间的界线,而且将丰富的想象与抽象的哲学思考结合在一... 博尔赫斯的幻想小说以其虚实难辨和智性哲思在世界幻想小说之林中熠熠发光。在小说创作中,他不仅运用严谨考证和权威背书、类现实主义背景和记录文式语调等策略模糊小说虚幻与真实之间的界线,而且将丰富的想象与抽象的哲学思考结合在一起,以极具功能性的梦幻形式呈现出来,既为实现小说虚构的合法性作出了卓越努力,也在拓展小说想象空间方面有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赫斯 幻想小说 想象
原文传递
受容与变容——论博尔赫斯对余华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倪玲颖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49,共5页
新时期小说家余华在从传统现实主义转向先锋小说的艺术实验之途中,广泛借鉴了西方文学大师的小说观念和艺术技巧。其中,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 is Borges)对余华的先锋小说创作的影响尤为深刻,对其先锋时期的作品... 新时期小说家余华在从传统现实主义转向先锋小说的艺术实验之途中,广泛借鉴了西方文学大师的小说观念和艺术技巧。其中,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 is Borges)对余华的先锋小说创作的影响尤为深刻,对其先锋时期的作品转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虚拟叙事和时间本体两个方面。通过对博尔赫斯的学习,余华利用虚化的语言突破日常经验的限制,打破牢固的日常世界,直指精神世界的本质真实,使小说呈现出无限的可能性,建立起二元的甚至是多元的小说空间。而博尔赫斯的时间本体观念解放了余华的小说叙事,使他在时间的多元并置中同时设置时间的超前或者回溯,在作品中彻底消解了现实性,将本来依附于现实的故事变成了能游离于甚至断裂于所指的无根之物,造成了多重文本的并存和相互消解,从而彻底取消了故事所负载的涵义,营造出一个光怪陆离的乌托邦世界。但是,余华对博尔赫斯的学习并非简单的移植和模仿,他在借鉴之时融入中国元素,最终将外来的叙述观念和写作技巧化为己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赫斯 余华 虚拟叙事 时间
下载PDF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之遐想 被引量:5
5
作者 马莹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7年第5期134-137,共4页
回顾了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与图书馆的深厚情缘,阐述了"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句名言对于今天图书馆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 博尔赫斯 天堂 图书馆
下载PDF
谁是后现代主义小说之父?——论博尔赫斯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首创之功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钦峰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9,共9页
关于谁是"后现代主义小说之父"的问题,是西方学术界长期的后现代论争所遗留的问题之一。本文认为,伊哈布·哈桑和戴维·洛奇等学者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始于乔伊斯或贝克特的观点是欠缺说服力的。文章通过对博尔赫... 关于谁是"后现代主义小说之父"的问题,是西方学术界长期的后现代论争所遗留的问题之一。本文认为,伊哈布·哈桑和戴维·洛奇等学者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始于乔伊斯或贝克特的观点是欠缺说服力的。文章通过对博尔赫斯代表作的发表时间、理论贡献、整体创作实绩和对其他后现代主义作家的影响等方面的梳理,指出只有博尔赫斯才是名副其实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之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桑 博尔赫斯 后现代主义小说 影响 模仿
原文传递
“不完全在场”:博尔赫斯的“想象南方”
7
作者 张艺莹 《探索与批评》 2023年第2期70-81,共12页
《南方》是博尔赫斯《虚构集》中的名篇,是其“南方写作”中的重要篇章。《南方》承袭阿根廷文学的“南方叙事”传统,所描绘的“南方”是阿根廷地理现实性、历史现实性与文学虚构性的杂。《南方》中的“南方”并非布宜诺斯艾利斯或阿根... 《南方》是博尔赫斯《虚构集》中的名篇,是其“南方写作”中的重要篇章。《南方》承袭阿根廷文学的“南方叙事”传统,所描绘的“南方”是阿根廷地理现实性、历史现实性与文学虚构性的杂。《南方》中的“南方”并非布宜诺斯艾利斯或阿根廷的南部,也不是纯然虚构的空间,而是一个介于真实与想象之间的半真半假、亦真亦假的地理架构。“南方”场域被置于“在场”与“不在场”之间,呈现出一种“不完全在场”状态。“真实的南方”与“想象的南方”相互交织、融合,共同构成了《南方》中“南方”意象的双重性、矛盾性和立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 博尔赫斯想象空间“不完全在场”
下载PDF
博尔赫斯极端主义诗歌的政治书写与解读困境
8
作者 陈宁 《国外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90,共10页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在1919-1921年旅居西班牙时加入了“极端主义”诗歌团体,期间创作的诗歌中有若干首以十月革命等政治事件为主题。评论界普遍认为这些诗作表露出博尔赫斯不为人知的革命思想。本文将其置于20世纪20、30年代西班牙语诗...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在1919-1921年旅居西班牙时加入了“极端主义”诗歌团体,期间创作的诗歌中有若干首以十月革命等政治事件为主题。评论界普遍认为这些诗作表露出博尔赫斯不为人知的革命思想。本文将其置于20世纪20、30年代西班牙语诗歌的理论语境中解读。当时,哲学家奥尔特加-加塞特宣扬的“艺术的去人化”思想,理论家托莱提出的诗歌与现实对立的观点,以及博尔赫斯倡导的“棱镜美学”,共同构成极端主义诗歌运动的理论基础。本文表明这一理论语境令博尔赫斯的革命诗歌的意义产生了不确定性,显示出自称欧洲先锋文学的极端主义在美学理论、创作实践和批评实践之间的自相矛盾和两难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赫斯 西班牙极端主义诗歌 先锋派 奥尔特加-加塞特 《艺术的去人化》
原文传递
《女海盗金寡妇》创作对《金云翘传》两个版本的受容 被引量:1
9
作者 明珠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39-42,共4页
博尔赫斯早期小说《女海盗金寡妇》是一部由中国题材改写而成的小说,它在题材处理、主题思想及人物形象等方面均与中国青心才人版《金云翘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部小说既体现了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对他的影响,同时又是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早期小说《女海盗金寡妇》是一部由中国题材改写而成的小说,它在题材处理、主题思想及人物形象等方面均与中国青心才人版《金云翘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部小说既体现了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对他的影响,同时又是博尔赫斯式西方改编的典型代表,可以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加以分析。在这两部小说之外,越南诗人阮攸据《金云翘传》改编的同题“六八体诗句”,则完全是东方文化视角下的改编,与博尔赫斯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赫斯 《女海盗金寡妇》 《金云翘传》 中国文化 受容
下载PDF
论林白《一个人的战争》的三种叙事模式——兼谈与博尔赫斯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云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109,共9页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堪称个人化叙事的范本,它不仅呈现了丰富的女性个人化经验,还为如何叙述这一经验提供了参照和借鉴。这部小说的叙事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即"元小说""回望"和"镜像"模式。"...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堪称个人化叙事的范本,它不仅呈现了丰富的女性个人化经验,还为如何叙述这一经验提供了参照和借鉴。这部小说的叙事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即"元小说""回望"和"镜像"模式。"元小说"模式关注叙事视点的内里与外在,叙事者既在故事之中又跳出故事之外谈论叙事本身。"回望"模式关注叙事时间的现在与过去,往事既可能真实发生也可能仅是"多年以后"的想象,回忆既是追溯过去也是面向当下与未来。"镜像"模式关注叙事现象的虚幻与现实,虚构的神秘故事被嵌入写实故事,映射、反照和强化了对现实的表达,二者形成镜像关系。这三种叙事模式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交叉,共同构建了林白"想象与经验再难分清"的女性话语空间。另外,无论在观念层面还是技巧层面,林白小说都显示出博尔赫斯影响的痕迹,其三种叙事模式都与博尔赫斯小说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白 《一个人的战争》 叙事模式 博尔赫斯
下载PDF
残雪:试图建造“迷宫”的人 被引量:1
11
作者 穆厚琴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9期85-87,共3页
残雪是80年代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先锋派作家之一。残雪以其创作面貌及其个人精神气质的独特性,形成了所谓的“残雪之谜”。探析残雪的小说文本,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残雪创作的深刻影响。本文分析博尔赫斯的小... 残雪是80年代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先锋派作家之一。残雪以其创作面貌及其个人精神气质的独特性,形成了所谓的“残雪之谜”。探析残雪的小说文本,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残雪创作的深刻影响。本文分析博尔赫斯的小说迷宫的形式对残雪小说创作的影响。残雪由对博尔赫斯小说迷宫的模仿从而建造了“残雪迷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雪 博尔赫斯 小说迷宫 模仿 建造
下载PDF
神性而无序的存在——从《巴别图书馆》看博尔赫斯的图书馆观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敏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9-90,97,共3页
博尔赫斯是世界级的作家,一生从事图书馆工作。图书馆是他认识世界、感悟世界的窗口以及哲学思考的起点。《巴别图书馆》作为一篇博尔赫斯描写图书馆的小说,投射着他对世界本质与秩序的思考,可以从图书馆是神性的存在、图书馆是对世界... 博尔赫斯是世界级的作家,一生从事图书馆工作。图书馆是他认识世界、感悟世界的窗口以及哲学思考的起点。《巴别图书馆》作为一篇博尔赫斯描写图书馆的小说,投射着他对世界本质与秩序的思考,可以从图书馆是神性的存在、图书馆是对世界本质的探索、图书馆是无序的这3个层面对《巴别图书馆》所蕴含的深刻思想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赫斯 《巴别图书馆》 神性 世界本质 无序
下载PDF
博尔赫斯对《红楼梦》的选译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学昭 《国际汉学》 CSSCI 2020年第2期126-133,203,共9页
博尔赫斯从《红楼梦》中选译了"宝玉之梦"和"风月宝鉴"两个片段,并将其编入《幻想文学作品选》(Antología de la literatura fantástica,1940)和 《苗生》(El invitado tigre,1985)中.其中,"宝玉之... 博尔赫斯从《红楼梦》中选译了"宝玉之梦"和"风月宝鉴"两个片段,并将其编入《幻想文学作品选》(Antología de la literatura fantástica,1940)和 《苗生》(El invitado tigre,1985)中.其中,"宝玉之梦"片段并非如前人所言出自《红楼梦》第五回,而是出自第五十六回.这一片段参照的是1929年王际真版《红楼梦》(Dream of the Red Chamber)译本序言中阿瑟·韦利的译文.博尔赫斯对《红楼梦》的选译和对"宝玉之梦"片段的改写式翻译,不仅和博尔赫斯个人对奇幻文学的偏好有关,还与西班牙语拉美文化的多元性、边缘性以及以欧洲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有着深层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赫斯《红楼梦》中国文学经典外译 西班牙语拉美文化 改写式翻译
下载PDF
博尔赫斯与终结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博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在终结论擘画的版图中,博尔赫斯间接或直接地参与了某些论题的讨论。在《<吉诃德>的作者皮埃尔·梅纳尔》中,博尔赫斯的"想象文本"模糊了现实与艺术的界限,同马塞尔·杜尚、安迪·沃霍尔等前卫艺术家的作... 在终结论擘画的版图中,博尔赫斯间接或直接地参与了某些论题的讨论。在《<吉诃德>的作者皮埃尔·梅纳尔》中,博尔赫斯的"想象文本"模糊了现实与艺术的界限,同马塞尔·杜尚、安迪·沃霍尔等前卫艺术家的作品一道启发了美国著名哲学家、艺术批评家阿瑟·丹托,使他提出了"艺术终结论"。博尔赫斯致力于小说技巧(如元小说、互文性、讽拟等)的创新,却公开宣布了"小说的死亡",以企盼史诗的复兴以及诗人创造者身份的合一。面对新媒介、新技术和信息内爆带给书籍的冲击,他坚决捍卫书籍的地位,反对书籍消亡论。博尔赫斯以一位作家的知性思索影响了艺术和文学创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赫斯 阿瑟·丹托 艺术的终结 小说的死亡 书籍的消亡
原文传递
想象与虚构:从麦家到博尔赫斯的方向与距离
15
作者 芮嵘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15-219,共5页
作为博尔赫斯在中国的信徒之一,麦家以想象和虚构为自己的小说赢得了读者和声誉。想象与虚构,曾经是从麦家通往博尔赫斯的方向,但同时也是麦家与博尔赫斯暂时的距离。通过与博尔赫斯作品的对比,发现这种距离主要表现在叙述技巧上:一是... 作为博尔赫斯在中国的信徒之一,麦家以想象和虚构为自己的小说赢得了读者和声誉。想象与虚构,曾经是从麦家通往博尔赫斯的方向,但同时也是麦家与博尔赫斯暂时的距离。通过与博尔赫斯作品的对比,发现这种距离主要表现在叙述技巧上:一是结构过于朴实无华,二是故事中逻辑力量过度参与,三是叙事中"以假乱真"程度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家 博尔赫斯 想象 虚构
下载PDF
走出迷宫的另一条小径——由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的读法达至其隐喻的实质
16
作者 徐可超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这篇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而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小说,并非试图利用"时间"建立一种"宇宙主义"的图式,也并非一篇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而是采用隐喻、反讽等一系列艺术手段,传达... 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这篇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而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小说,并非试图利用"时间"建立一种"宇宙主义"的图式,也并非一篇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而是采用隐喻、反讽等一系列艺术手段,传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历史的反思:一方面精炼地呈现了那段真实的历史,并探究了造成这种历史的政治、种族的原因;另一方面,又以对真实历史的呈现,讽刺、揭露和批判了某些脱离现实的文化史的虚假与悖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赫斯 《小径分岔的花园》 隐喻 反讽 历史
下载PDF
论《小径分岔的花园》中的真实与虚构
17
作者 胡小婧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04-106,共3页
《小径分岔的花园》以虚构战犯余准的第一人称口吻,讲述了一个囊括玄学的侦探故事。作者用虚幻事物充当真实事物的注脚,将虚构的"幻想之物"隐匿到"小说真实"中,缝合幻想和现实的间隙,取消了真假的二元对立。通过文... 《小径分岔的花园》以虚构战犯余准的第一人称口吻,讲述了一个囊括玄学的侦探故事。作者用虚幻事物充当真实事物的注脚,将虚构的"幻想之物"隐匿到"小说真实"中,缝合幻想和现实的间隙,取消了真假的二元对立。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从历史性、细节、时空与陌生化几个角度可以探讨这部小说中的真实与虚构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赫斯 真实与虚构 解构
下载PDF
小径分岔的花园:园林经验的歧路
18
作者 唐克扬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29,共4页
通过分析博尔赫斯的同名小说,讨论了中国园林研究的字面含义和它潜藏的文化意义之间可能的错歧。这种"分岔"并非意外,而是设计意图和事后使用研究本身的错歧,对园林的错解,也就是园林作为一种意义生成场域的题中之义。真实存... 通过分析博尔赫斯的同名小说,讨论了中国园林研究的字面含义和它潜藏的文化意义之间可能的错歧。这种"分岔"并非意外,而是设计意图和事后使用研究本身的错歧,对园林的错解,也就是园林作为一种意义生成场域的题中之义。真实存在的园林既存在着设计和理解的内部"分岔",也会因为时间历久带来对于过去的误会。与其说,面对园林总能收获整体和浑然的世界经验,不如说,步入园林的时刻也必将承受其局部和片段,因不同组织方式和分歧的事后认知将带来多种阐释,这种多样性有可能导致混乱和迷失。然而,分岔同时意味着交叉,在不断的分岔和交叉交替中也带来园林意义永续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小径分岔的花园 迷宫 园林研究
下载PDF
虚构、非理性和迷宫世界的探索者——博尔赫斯创作技巧对中国后现代小说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唐希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7-60,175,共4页
博尔赫斯的创作风格和小说表现技巧在对拉美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新时期文学形式上的创新实验亦发生着示范滋润作用。博尔赫斯在其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想象力、叙事的非逻辑性和迷宫式结构,都成为中国... 博尔赫斯的创作风格和小说表现技巧在对拉美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新时期文学形式上的创新实验亦发生着示范滋润作用。博尔赫斯在其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想象力、叙事的非逻辑性和迷宫式结构,都成为中国当代的先锋作家和后现代风格追随者们效仿的对象。这些具有后现代创新精神的中国作家在自己的小说实验中,彻底打破文学思想上的禁锢,用从博尔赫斯等后现代作家那里借鉴的小说创作元素,并以自己对这些文学元素的独特理解,开拓出具有中国风格的后现代创作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尔赫斯 虚构 非理性 迷宫 影响
下载PDF
博尔赫斯的图书馆情结
20
作者 李居平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25-128,136,共5页
博尔赫斯一生与书籍和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主要源于小时候父母亲和家庭藏书的影响,以及他对书籍的钟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对图书馆职业的选择和毕生从事图书馆工作。《通天塔图书馆》梦幻般的描述,集中体现了他的图书馆情结。
关键词 博尔赫斯 图书馆 情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