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3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33
1
作者 胡翔 薛伟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7,共9页
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综合管廊工程为背景,通过接头和整体结构足尺模型的单调静力试验,对采用预应力筋连接的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接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筋连接的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接头的... 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综合管廊工程为背景,通过接头和整体结构足尺模型的单调静力试验,对采用预应力筋连接的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接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筋连接的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接头的受力过程分为消压、屈服和极限破坏三个阶段;破坏形态为预应力筋首先屈服,随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机制为桁架机制;接头抗弯承载力为设计弯矩的2.1倍,抗弯刚度随外荷载的增大而减小;接头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达到2.8,接头拼缝的转角延性系数达到3.1。整体结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四侧壁等值对称荷载作用下,采用预应力筋连接的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整体结构的受力过程可分为开裂、屈服和极限破坏三个阶段;破坏形态为接头与整浇侧壁端部截面屈服,结构形成塑性机构,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破坏机制为弹簧铰闭合框架机制;整体结构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为设计荷载的3.2倍;整浇侧壁和含拼缝侧壁的位移延性系数分别达到3.87和2.91。本文研究成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综合管廊建设以及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预应力综合管廊 预应力筋连接 足尺模型 接头 整体结构 单调静力试验 破坏形态 承载力
下载PDF
盾构隧道管片接头抗剪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8
2
作者 郭瑞 何川 +1 位作者 苏宗贤 彭志忠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77,共6页
通过对南京长江盾构隧道环向管片接头进行的三组原型抗剪(无螺栓剪切、有螺栓逆剪和有螺栓顺剪)加载试验,分析研究了管片接头在剪力作用下的受力、变形和破坏特征,给出了管片接头混凝土接触面的静摩擦系数,得到了接头剪力主要由混凝土... 通过对南京长江盾构隧道环向管片接头进行的三组原型抗剪(无螺栓剪切、有螺栓逆剪和有螺栓顺剪)加载试验,分析研究了管片接头在剪力作用下的受力、变形和破坏特征,给出了管片接头混凝土接触面的静摩擦系数,得到了接头剪力主要由混凝土接触面承担、破坏形式为连接斜螺栓剪切延性破坏的结论。通过对管片结构的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得出:接头处的剪力与轴力比小于接缝面的摩擦系数,管片不会发生相互错动,结构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接头 抗剪加载试验 破坏特征
下载PDF
节理岩体隧道的稳定分析与破坏规律探讨——隧道稳定性分析讲座之一 被引量:61
3
作者 郑颖人 王永甫 +1 位作者 王成 冯夏庭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9-656,共8页
以往研究人员在进行节理岩体隧道稳定性分析时大都仅限于分析位移、应力、塑性区的大小及分布,不能明确看出其破裂面位置与范围,更无法得到安全系数定量标准。本文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方法将节理岩体隧道稳定性引入到定量分析。从强... 以往研究人员在进行节理岩体隧道稳定性分析时大都仅限于分析位移、应力、塑性区的大小及分布,不能明确看出其破裂面位置与范围,更无法得到安全系数定量标准。本文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方法将节理岩体隧道稳定性引入到定量分析。从强度及稳定性出发,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节理岩体隧道的破坏状态及其安全系数,研究表明,节理倾角对破裂面位置影响较大,对于α=0°,破裂面对称分布于两侧;对于α=30°、45°,隧道破裂面随节理倾角变化相应旋转,分布于节理倾向的上下游;对于α≥60°,主要受自重作用,破裂面转移至洞顶及边墙脚位置,特别α=90°时,隧道在洞顶正中形成了贯通的塑性破裂面。通过安全系数结果表明,相对于匀质隧道,节理岩体隧道安全系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倾角对安全系数影响最小,随节理间距减小、强度降低,安全系数均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节理 稳定安全系数 破裂面
下载PDF
预制节理岩体试件强度及破坏模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6
4
作者 刘红岩 黄妤诗 +1 位作者 李楷兵 张吉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35-1241,1246,共8页
采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对不同节理倾角、节理贯通度、节理组数、载荷应变率、试件长径比、节理充填物厚度及类型等7种工况下的预制节理岩体在单轴压缩下的峰值强度及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节理岩体的破坏模式及峰值强度与节理构... 采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对不同节理倾角、节理贯通度、节理组数、载荷应变率、试件长径比、节理充填物厚度及类型等7种工况下的预制节理岩体在单轴压缩下的峰值强度及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节理岩体的破坏模式及峰值强度与节理构造形态密切相关。贯通节理岩体将产生沿节理面的剪切破坏或穿切节理面破坏,且与第1种破坏模式对应的岩体峰值强度更低。非贯通节理岩体的强度介于完整岩体和贯通节理岩体之间。随着平行节理组数的增加,岩体峰值强度逐渐下降。随着载荷应变率的增加,岩体峰值强度逐渐增大,相应地试件的破坏模式也变得更加复杂。试件长径比基本没有改变其破坏模式,完整试件仍主要是以张拉破坏为主,而节理试件仍以剪切破坏为主。随着长径比增加,试件峰值强度逐渐增大。随着节理充填物厚度增加,试件峰值强度降低。不同节理填充物对试件峰值强度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节理岩体 单轴压缩 节理性质 峰值强度 破坏模式 试验
下载PDF
高轴压作用下盾构隧道复杂接缝面管片接头抗弯试验 被引量:49
5
作者 封坤 何川 肖明清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9-110,132,共13页
在采用盾构法应对大埋深、高水压等特殊环境时,具有凹凸榫、双侧止水构造的复杂接缝面接头大量运用,在该情况下其抗弯性能较为复杂。文章结合广深港高速铁路狮子洋隧道工程,针对高轴压作用下复杂接缝面管片接头的抗弯性能、破坏特征开... 在采用盾构法应对大埋深、高水压等特殊环境时,具有凹凸榫、双侧止水构造的复杂接缝面接头大量运用,在该情况下其抗弯性能较为复杂。文章结合广深港高速铁路狮子洋隧道工程,针对高轴压作用下复杂接缝面管片接头的抗弯性能、破坏特征开展了足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压作用下管片接头抗弯刚度在初始段小弯矩作用下增长近似线性,后段呈明显非线性,而且轴力水平越大线性段保持越长;由于负弯曲时管片内侧接触传力区混凝土参与受压,增加了接缝面的抗弯能力,使负弯荷载下抗弯刚度比正弯荷载下抗弯刚度略大。接缝面张开情况随弯矩呈"台阶状"变化,在接缝面线性张开时轴力的增长对于接缝面张开的约束作用不明显,而非线性增长阶段轴力对与张开量的约束明显;止水材料对于接头抗弯刚度的影响很小,在进行管片接头抗弯刚度的设计与计算分析时可忽略不计;正弯荷载与负弯荷载作用时管片接头的破坏过程不同,正弯荷载作用下接头螺栓先于接头破坏,负弯荷载作用下接头破坏时螺栓未破坏。研究结果可为盾构法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法隧道 管片接头 凹凸榫 足尺试验 抗弯性能 破坏特征
下载PDF
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破坏模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48
6
作者 王渠 吴庆雄 陈宝春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15-120,共6页
以带深铰缝构造的装配式空心板桥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制作了一跨8m足尺模型,开展了车辆荷载作用下铰缝构造的破坏类型、破坏位置、开裂荷载等破坏模式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中载作用下试验梁铰缝破坏过程为在弯拉应力作用下沿空心板... 以带深铰缝构造的装配式空心板桥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制作了一跨8m足尺模型,开展了车辆荷载作用下铰缝构造的破坏类型、破坏位置、开裂荷载等破坏模式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中载作用下试验梁铰缝破坏过程为在弯拉应力作用下沿空心板与铰缝的结合面底部向上开裂,最后形成通缝。结合面开裂荷载约70kN,即1.0倍设计车辆荷载;贯通至铰缝顶部形成通缝的荷载约140kN,即2.0倍设计车辆荷载。建议采用一些构造措施延缓结合面形成通缝,以保证铰缝的受力状态与空心板一致或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装配式空心板桥 铰缝 破坏模式 足尺模型试验
原文传递
粗糙节理剪切性质的颗粒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46
7
作者 夏才初 宋英龙 +2 位作者 唐志成 宋英杰 寿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45-1552,共8页
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中生成粗糙节理剖面并模拟其剪切性质。通过数值直剪试验,从细观角度观察节理的宏观破坏过程。作为模型试验的一种补充,可以观测到粗糙表面微凸体的剪切破坏及微裂隙发育的情况。宏观剪切区域的产生主要是由细观... 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中生成粗糙节理剖面并模拟其剪切性质。通过数值直剪试验,从细观角度观察节理的宏观破坏过程。作为模型试验的一种补充,可以观测到粗糙表面微凸体的剪切破坏及微裂隙发育的情况。宏观剪切区域的产生主要是由细观剪裂纹的累积形成的,剪切破坏区域集中在爬坡效应显著的位置,即剪切应力集中的区域,剪切过程中形成的剪裂纹的数量在出现剪切峰值应力后显著增加,此时粗糙节理面的破坏最为显著。颗粒流数值试验能较好地再现模型试验的结果,采用PFC2D数值试验能部分替代真实岩石试样的模型试验,将其作为一种预测真实岩石节理抗剪强度的手段,从而解决天然粗糙节理形貌难以重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节理 抗剪强度 剪切破坏 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
下载PDF
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破坏模式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0
8
作者 陈悦驰 吴庆雄 陈宝春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51-58,共8页
以带有深铰缝构造的装配式空心板桥为研究对象,采用通用程序ANSYS建立了一跨8m的装配式空心板桥实体模型,讨论了车辆荷载在不同位置(中载和偏载)作用下铰缝构造的破坏类型、破坏位置、开裂荷载等破坏模式。结果表明:不管是哪种加载方式... 以带有深铰缝构造的装配式空心板桥为研究对象,采用通用程序ANSYS建立了一跨8m的装配式空心板桥实体模型,讨论了车辆荷载在不同位置(中载和偏载)作用下铰缝构造的破坏类型、破坏位置、开裂荷载等破坏模式。结果表明:不管是哪种加载方式,首先破坏的是铰缝构造;中载作用下破坏位置在铰缝与空心板的结合面处,破坏类型为受弯破坏,荷载为62kN(0.88倍车辆荷载)时结合面底部开裂,荷载为133kN(1.90倍车辆荷载)时裂缝贯通至结合面顶部形成通缝;偏载作用下破坏位置在铰缝内部,破坏类型为受剪破坏,荷载为72kN(1.03倍车辆荷载)时铰缝顶部开裂,荷载为238kN(3.40倍车辆荷载)时裂缝贯通至铰缝底部。通过对两种加载方式的比较可知,中载对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构造更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装配式空心板桥 铰缝 破坏模式 有限元法
原文传递
新型钢管混凝土节点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汤文锋 王毅红 史耀华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63,93,共5页
提出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节点形式,在节点区中断外钢管,加设芯钢管,使钢筋混凝土梁中的钢筋在节点直通、节点与所连接构件的混凝土成为一体,解决梁的内力在节点传递的问题。为验证新型节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合理选... 提出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节点形式,在节点区中断外钢管,加设芯钢管,使钢筋混凝土梁中的钢筋在节点直通、节点与所连接构件的混凝土成为一体,解决梁的内力在节点传递的问题。为验证新型节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合理选择材料本构关系、破坏准则的基础上,采用通用有限元工具ANSYS,建立一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芯钢管中柱节点模型的外钢管应力、芯钢管应力、混凝土应力、节点区裂缝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节点的承载力大于被其连接的构件的承载力,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原则,证实了新型节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钢管混凝土 芯钢管 节点 有限元 非线性分析 本构关系 破坏准则
下载PDF
矩形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受力性能试验 被引量:34
10
作者 刘永健 周绪红 刘君平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36-42,共7页
对6个矩形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和1个矩形钢管K型节点进行了受力性能试验研究,结合Packer试验结果,对矩形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的破坏模式及节点间隙对节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和矩形钢管节点进行对比,推导了K型节点与Y型节点的判别式。... 对6个矩形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和1个矩形钢管K型节点进行了受力性能试验研究,结合Packer试验结果,对矩形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的破坏模式及节点间隙对节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和矩形钢管节点进行对比,推导了K型节点与Y型节点的判别式。试验结果表明:矩形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没有发生屈服线破坏模式,节点极限承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受拉支管破坏模式与矩形钢管节点相似,为冲剪破坏和有效宽度破坏;在满足受压支管承载力的前提下,受压支管为横向局部承压破坏模式;当受压支管宽厚比较大时,可不考虑节点间隙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当受压支管宽厚比较小、节点间隙较大时,需考虑节点间隙对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钢管混凝土 K型节点 破坏模式 节点间隙 受力性能 屈服线破坏
下载PDF
汽车碰撞仿真中的连接失效模拟 被引量:12
11
作者 薛量 姜正旭 林忠钦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04-306,共3页
描述了汽车碰撞仿真研究中连接方式的模拟方法 ,讨论了各种连接方式的不同约束条件和失效准则。本文通过一个典型的闭口帽型截面的薄壁梁在轴向碰撞载荷下的屈曲模态给出了不同强度的连接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溃缩模式 ,进而分析了连接失效... 描述了汽车碰撞仿真研究中连接方式的模拟方法 ,讨论了各种连接方式的不同约束条件和失效准则。本文通过一个典型的闭口帽型截面的薄壁梁在轴向碰撞载荷下的屈曲模态给出了不同强度的连接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溃缩模式 ,进而分析了连接失效对载荷 -位移曲线和碰撞吸能特性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 仿真 连接失效 吸能特性 汽车
下载PDF
水–岩作用下断续节理砂岩力学特性劣化机理 被引量:33
12
作者 邓华锋 齐豫 +3 位作者 李建林 姜桥 Eleyas Assefa 李新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4-643,共10页
在库水位周期性升降作用下,库水消落带节理岩体的损伤劣化很可能导致库岸边坡向不稳定的方向发展。基于此,开展了断续节理砂岩的水–岩作用试验,结合力学试验和微细观结构检测综合分析其劣化规律及机理。结果显示:(1)在长期水–岩作用... 在库水位周期性升降作用下,库水消落带节理岩体的损伤劣化很可能导致库岸边坡向不稳定的方向发展。基于此,开展了断续节理砂岩的水–岩作用试验,结合力学试验和微细观结构检测综合分析其劣化规律及机理。结果显示:(1)在长期水–岩作用过程中,断续节理岩样的抗压强度、变形模量劣化趋势明显,而且存在明显非均匀性,其中前3个水-岩作用周期的阶段劣化度明显较大,5个水–岩作用周期之后的阶段劣化度明显减小并趋于稳定。(2)水–岩作用下,不同节理倾角岩样的力学参数劣化幅度不一样,阶段劣化度总体呈U型分布,节理倾角在0°和90°附近时,节理岩样从明显的张性破坏逐渐向剪性破坏转变,破坏模式变化特征比较明显,对应力学参数劣化幅度较大;节理倾角为60°左右时,节理岩样总体保持顺节理面的剪切破坏,破坏模式变化特征不明显,对应力学参数劣化幅度比较小,这些变化也使得节理岩样各向异性力学特征逐渐减弱。(3)在水库长期运行过程中,消落带节理岩体的产状直接影响水–岩作用的劣化趋势和变形破坏特征,因此,在库岸边坡长期变形稳定分析中,不仅要关注消落带岩体力学性质的劣化,也要关注节理岩体的产状差异及其在水–岩作用下变形破坏模式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岸边坡 消落带 水–岩作用 断续节理 破坏模式 劣化
下载PDF
岩石节理剪切力学行为的颗粒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33
13
作者 余华中 阮怀宁 褚卫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82-1490,共9页
利用颗粒流程序生成岩石节理直剪试验数值模型,进行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节理直剪试验的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节理的宏细观剪切力学行为,以及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微裂纹的发育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模型试件在直接剪切过程中表现出类似于真... 利用颗粒流程序生成岩石节理直剪试验数值模型,进行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节理直剪试验的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节理的宏细观剪切力学行为,以及不同法向应力作用下微裂纹的发育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模型试件在直接剪切过程中表现出类似于真实节理的宏观力学行为,试件的抗剪强度和剪切峰值剪胀角对法向应力的依存关系体现出与JRC-JCS模型预测结果良好的一致性;模型试件主要在节理面两侧的微凸体附近产生接触压力集中现象。法向应力越大,接触压力集中区越多,集中程度越高;随法向应力不断增大,试件内微裂纹的发育速度逐步提高,剪切裂纹发育数目在微裂纹总数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大,但仍远少于张性裂纹;节理面上接触压力的分布特征与模型试件内微裂纹的发育规律一致;节理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剪切破坏是节理面上微裂纹汇集贯通的结果,"压致拉"效应在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石节理 直剪试验 颗粒流程序 簇单元模型 接触力 微裂纹 破坏机制
下载PDF
矩形钢管混凝土T、Y型节点受压性能试验 被引量:28
14
作者 刘永健 周绪红 刘君平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52,共5页
为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T、Y型节点受力性能,进行了7个矩形钢管混凝土T、Y型节点和1个矩形钢管Y型节点的受压试验,对节点的破坏模式及支主管宽度比β、内填混凝土对节点受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主管内填混凝土对矩形钢管... 为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T、Y型节点受力性能,进行了7个矩形钢管混凝土T、Y型节点和1个矩形钢管Y型节点的受压试验,对节点的破坏模式及支主管宽度比β、内填混凝土对节点受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主管内填混凝土对矩形钢管混凝土T、Y型节点受压性能的影响明显,主管内填混凝土后,主管侧壁局部鼓曲这一破坏模式得到了避免,随支主管宽度比的减小,节点区域局部变形越明显,节点刚度越小;矩形钢管混凝土T、Y型受压节点承载力根据相应的破坏模式进行计算,当弦杆长度很短、支主管宽度比很小时,采用局部承压破坏模式进行计算;当弦杆长度较长时,往往发生弦杆弯曲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矩形钢管混凝土节点 T型节点 Y型节点 破坏模式 弦杆抗弯承载力
下载PDF
地铁盾构隧道纵向接缝承载能力试验研究与解析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柳献 张晨光 张宸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0-122,共13页
当前地铁运营实践和研究表明管片接缝是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薄弱环节,接缝的受力性能直接决定了隧道结构的承载能力。依托于整环试验研究结论,以盾构隧道管片纵缝接缝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运营工况下管片接缝的承载性能进行了足尺试验研究,... 当前地铁运营实践和研究表明管片接缝是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薄弱环节,接缝的受力性能直接决定了隧道结构的承载能力。依托于整环试验研究结论,以盾构隧道管片纵缝接缝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运营工况下管片接缝的承载性能进行了足尺试验研究,获得不同工况下构件挠度、接缝转角等变化规律,得到转角刚度。分析得到了纵缝接缝的破坏链条,推导了可模拟接缝受力全过程的解析模型分析了纵缝接缝的全过程受力性能及其极限承载力。并借此模型对接缝截面与全截面受力变形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试验数据与解析模型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解析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纵缝接缝 极限承载力 破坏机理
下载PDF
复合材料螺接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张岐良 曹增强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5-762,共8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单钉双剪复合材料单拉接头的1/2模型,研究了钉孔配合、螺栓预紧力和接触面间摩擦对接头的强度等性能的影响。设计了若干实验,证明有限元模型是有效的,其计算误差控制在10%以内。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小干涉量...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单钉双剪复合材料单拉接头的1/2模型,研究了钉孔配合、螺栓预紧力和接触面间摩擦对接头的强度等性能的影响。设计了若干实验,证明有限元模型是有效的,其计算误差控制在10%以内。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小干涉量的过盈配合能极大地提高接头的强度,与3%间隙量相比,最优干涉量下接头强度可提高36.5%;适当的螺栓拧紧力矩也可提高接头的强度;接头中被连接板间的摩擦对接头强度也是有利的,但在一定接头尺寸条件下,摩擦力的增大有可能会改变接头的破坏模式。以上研究成果为复合材料多钉连接钉载分配均匀化的参数化分析提供了一个突破口,这也是本文后续研究的一个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螺栓连接 有限元法 干涉配合 预紧力 失效模式
原文传递
矩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受剪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薛建阳 陈茜 +2 位作者 周鹏 葛鸿鹏 曾凡生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1-57,共7页
在矩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钢梁节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节点的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矩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的破坏模式主要是节点域发生剪切斜压破坏,其受力机理为钢桁架、混凝土主斜压杆和约束斜压杆的综合... 在矩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钢梁节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节点的破坏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矩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的破坏模式主要是节点域发生剪切斜压破坏,其受力机理为钢桁架、混凝土主斜压杆和约束斜压杆的综合作用。在此基础上,将节点域抗剪贡献分为三部分进行研究,包括节点域钢管腹板的抗剪贡献、节点域混凝土主斜压杆的抗剪贡献和约束斜压杆的抗剪贡献。根据试验结果和力学分析,推导了节点区柱腹板剪力计算式;由虚功原理得出节点区混凝土约束斜压杆的承载力计算式;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核心区混凝土主斜压杆的承载力计算式;最后提出了矩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屈服剪力和极限剪力的计算式,该计算式不仅考虑了柱轴力对节点区实际受力状态的影响,而且考虑了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计算式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 异形柱 框架节点 受剪承载力 破坏机理
原文传递
节理岩体动态破坏的SHPB相似材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刘红岩 邓正定 +2 位作者 王新生 张吉宏 张力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9-665,共7页
采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对不同节理倾角、节理贯通度、节理条数、载荷应变率、节理充填物厚度、节理充填物类型及试件长径比等7种工况下的节理岩体动态强度及破坏模式进行了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节理岩体动态... 采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对不同节理倾角、节理贯通度、节理条数、载荷应变率、节理充填物厚度、节理充填物类型及试件长径比等7种工况下的节理岩体动态强度及破坏模式进行了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节理岩体动态破坏模式及强度与节理构造形态密切相关。对于单节理岩体,其强度及破坏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节理倾角控制,节理倾角0°;、90°6;试件动强度分别为完整试件的90%和71%,且其破坏形式均为张拉破坏;倾角60°6;试件动强度几乎为0;倾角30°、45°试件的动强度分别为完整试件的50%和18%,且其破坏以剪切破坏为主,兼有张拉破坏。中心1/4、1/2、4/5及全贯通节理试件的峰值强度分别为完整试件的95%、74%、28%和17%,即随节理贯通度增加,试件动强度逐渐降低。含1-3条节理的试件动强度分别为完整试件的54%、23%和10%,即随节理条数增加,试件动强度随之有较大幅度降低,但节理条数的增加并没有改变其破坏模式。随着节理充填物厚度增加及节理充填物强度降低,试件强度依次递减,但破坏模式并没有改变。完整试件和节理试件的动强度均随着载荷应变率的增加而变大,且前者对载荷应变率的敏感性要远远高于后者,相应地试件的破坏模式也变得更加复杂。两类试件的动强度均随着试件长径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即存在一个最佳长径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HOPKINSON压杆 节理岩体 节理性质 动态强度 破坏模式 相似材料试验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分体柱理论与技术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忠献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27-141,共15页
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中,由于柱轴压比的限制,框架柱的截面大、剪跨比小,在结构底部经常形成短柱甚至超短柱,短柱延性差,地震时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而导致结构破坏甚至倒塌。钢筋混凝土分体柱技术就是采用隔板将矩形短柱截面劈分成2... 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中,由于柱轴压比的限制,框架柱的截面大、剪跨比小,在结构底部经常形成短柱甚至超短柱,短柱延性差,地震时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而导致结构破坏甚至倒塌。钢筋混凝土分体柱技术就是采用隔板将矩形短柱截面劈分成2根或4根独立配筋的等截面单元柱,使短柱的剪跨比扩大一倍,直接变短柱为“长”柱。系统地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分体柱理论与技术,包括分体柱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分体柱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分体柱框架的抗震性能以及设计和施工建议等理论、试验和应用研究。创新成果表明,分体柱会使柱的抗弯承载力稍有降低,抗剪承载力保持不变,而变形能力和延性显著提高,且柱的破坏形态由剪切型转变为弯曲型,实现变短柱为“长”柱,从而从根本上改善了钢筋混凝土短柱的抗震性能,提高了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研究成果获得了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为钢筋混凝土分体柱技术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试验依据和工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 抗震性能 分体柱 短柱 节点 框架 轴压比 剪跨比 延性 抗弯承载力 抗剪承载力 破坏形态
下载PDF
钻杆接头纵向裂纹原因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吕拴录 骆发前 +3 位作者 周杰 袁鹏斌 巨西民 王庭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5-97,共3页
对某油田发生的钻杆接头纵向开裂事故进行了系统调查,对钻杆接头裂纹宏观形貌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对开裂钻杆接头和未开裂的钻杆接头材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钻杆接头纵向开裂原因是摩擦裂纹引起的,摩擦裂纹的原因主要与井眼全角... 对某油田发生的钻杆接头纵向开裂事故进行了系统调查,对钻杆接头裂纹宏观形貌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对开裂钻杆接头和未开裂的钻杆接头材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钻杆接头纵向开裂原因是摩擦裂纹引起的,摩擦裂纹的原因主要与井眼全角变化率偏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杆接头 裂纹 断口形貌 失效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