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齿条式变刚度关节驱动器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伟 刘立冬 +2 位作者 魏来 刘斐 贠超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33,共8页
关节驱动器对于提升机器人环境适应能力和降低能量消耗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并实施一种柔性齿条式变刚度关节驱动器,能够根据任务需要,实时调节关节刚度。详细阐述关节驱动器的变刚度原理,详细展示该关节驱动器的机械结构。建立柔性齿条... 关节驱动器对于提升机器人环境适应能力和降低能量消耗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并实施一种柔性齿条式变刚度关节驱动器,能够根据任务需要,实时调节关节刚度。详细阐述关节驱动器的变刚度原理,详细展示该关节驱动器的机械结构。建立柔性齿条式关节驱动器的静力学模型,推导关节刚度与调整位移之间的理论关系式。完成了软件仿真和系统试验,验证了本方案的可行性。柔性齿条式变刚度关节驱动器能够有效缩小驱动器的整体体积,同时具有较大的刚度调整范围以及较短的刚度调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 柔性齿条 关节驱动器 机器人
下载PDF
柔性铰链微位移放大机构工作性能仿真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德忠 费仁元 +2 位作者 许意华 潘新文 范欣男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5-597,共3页
为了获得足够的机器人工作空间 ,微动并联机器人平台之间的支链均采用了基于柔性铰链的微位移放大机构。本文对微位移放大机构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分析。确保压电执行器既不会被弹性力封锁 ,柔性铰链处的应力也不超过许用应力。根据仿真结... 为了获得足够的机器人工作空间 ,微动并联机器人平台之间的支链均采用了基于柔性铰链的微位移放大机构。本文对微位移放大机构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分析。确保压电执行器既不会被弹性力封锁 ,柔性铰链处的应力也不超过许用应力。根据仿真结果设计的微位移放大机构保证了微动并联机器人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并联机器人 柔性铰链 微位移放大机构 压电执行器
下载PDF
变刚度关节驱动器动力学特性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付小月 王伟 +2 位作者 王雷 魏洪兴 贠超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6-473,共8页
提出了一种以板簧为弹性元件、以螺旋盘为刚度调节机构的变刚度关节驱动器,研究了该关节驱动器的刚度调节特性.建立了包括电机、同步带及谐波减速器的柔顺性和摩擦特性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位置阶跃和击球实验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研... 提出了一种以板簧为弹性元件、以螺旋盘为刚度调节机构的变刚度关节驱动器,研究了该关节驱动器的刚度调节特性.建立了包括电机、同步带及谐波减速器的柔顺性和摩擦特性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位置阶跃和击球实验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变刚度关节驱动器的爆发性不仅与关节刚度有关,还与能量释放的时机有关,为提升机器人与人的交互作业的动态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 关节驱动器 动力学 爆发性
原文传递
面向人机交互的机器人变刚度柔性驱动器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文东 孙铜森 +2 位作者 袁小庆 李金哲 明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2-248,共7页
针对传统的高刚性机器人已无法满足人机交互安全性和复杂环境自适应性的不足之处,利用磁流变液的磁流变效应,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机器人关节的变刚度柔性驱动器。详述了柔性关节驱动原理,设计了驱动器的结构并进行力学分析,同时... 针对传统的高刚性机器人已无法满足人机交互安全性和复杂环境自适应性的不足之处,利用磁流变液的磁流变效应,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机器人关节的变刚度柔性驱动器。详述了柔性关节驱动原理,设计了驱动器的结构并进行力学分析,同时利用磁场仿真软件Maxwell进行驱动器的磁场分析。最后对驱动器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驱动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控制、更宽的主动变刚度调节范围的特点,并且能够吸收振动或者冲击带来的能量,提高了机器人的关节输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关节 柔性驱动器 磁流变液 变刚度
下载PDF
一种水压驱动机器人关节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
5
作者 王璐 张文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8-344,350,共8页
为减小水压机器人关节尺寸,提出了一种体积小、输出力矩大的水压驱动的转角伺服机器人关节执行器。首先根据水压转角伺服机器人关节作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关节作动器的数学模型,推导了关节作动器的控制方程并进行了线性化处理,... 为减小水压机器人关节尺寸,提出了一种体积小、输出力矩大的水压驱动的转角伺服机器人关节执行器。首先根据水压转角伺服机器人关节作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关节作动器的数学模型,推导了关节作动器的控制方程并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并建立了机器人关节执行器的AMESim模型,验证了线性化控制方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根据输入角幅值、外部负载扭矩和水压对关节执行器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水压驱动机器人关节执行器具有位置跟踪精度高,动态响应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伺服机器人 关节作动器 AMESim模型 动态响应 位置跟踪
下载PDF
液压足式机器人关节驱动器的设计、建模与实验 被引量:2
6
作者 谢中取 李龙 +2 位作者 罗翔 马冬 徐振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4-1122,共9页
设计了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的旋转液压关节驱动器.首先,根据设计需求,对关节驱动器和动密封的结构进行参数设计;然后,对驱动器进行数学建模,得到关节驱动器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传递函数,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系统幅值裕量22. 3 d B,相... 设计了一种具有多重密封的旋转液压关节驱动器.首先,根据设计需求,对关节驱动器和动密封的结构进行参数设计;然后,对驱动器进行数学建模,得到关节驱动器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传递函数,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系统幅值裕量22. 3 d B,相位裕量88. 4°,对系统的极点进行分析,简化系统的传递函数和进行理论最佳PID参数设计;最后,对关节驱动器进行关节驱动系统的性能测试与验证实验.实验中测试了关节驱动器的带宽、密封效率以及悬吊和着地条件下步行实验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额定压强10 MPa下系统带宽可达5. 6 Hz,驱动器的密封效率在70%以上.因而本设计的关节驱动器具有较大的带宽,良好的密封效果,可满足足式机器人高速步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式机器人 关节驱动器 密封 建模
下载PDF
Optimal Variable Stiffness Control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Bionic Robotic Joints:A Review
7
作者 Yuanxi Sun Yuntao Tang +2 位作者 Jia Zheng Dianbiao Dong Long Bai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2期417-435,共19页
Variable Stiffness Actuation(VSA)is an efficient,safe,and robust actuation technology for bionic robotic joints that have emerged in recent decades.By introducing a variable stiffness elastomer in the actuation system... Variable Stiffness Actuation(VSA)is an efficient,safe,and robust actuation technology for bionic robotic joints that have emerged in recent decades.By introducing a variable stiffness elastomer in the actuation system,the mechanical-electric energy conversion between the motor and the load could be adjusted on-demand,thereby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ctuator,such as the peak power reduction,energy saving,bionic actuation,etc.At present,the VSA technology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earch results in designing the actuator mechanism and the stiffness adjustment servo,which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articulated robots,exoskeletons,prostheses,etc.However,how to optimally control the stiffness of VSAs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 scenarios for better actuator performance is still challenging,where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unified cognition and viewpoints.Therefor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ptimal VSA performance,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some typical structural design and servo control techniques of common VSAs and then explains the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Optimal Variable Stiffness Control(OVSC)approaches by theoretically introducing different types of OVSC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summarizing OVSC methods with varying optimization goals and application scenarios or cases.In addition,the current research challenges of OVSC methods and possible innovative insights are also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n-depth to facilitat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VSA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nic robotic joint Variable stiffness actuator Optimal control ROBOTICS Controller design
原文传递
空间机器人单关节余度驱动器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邓遵义 宁祎 李晓茹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19,共3页
空间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相比,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要求更高,在空间机器人的各个组成部件中,关节驱动器对空间机器人的工作安全可靠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提高空间机器人的安全可靠性,在关节驱动方案上采用了余度管理技术,设计了一种... 空间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相比,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要求更高,在空间机器人的各个组成部件中,关节驱动器对空间机器人的工作安全可靠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提高空间机器人的安全可靠性,在关节驱动方案上采用了余度管理技术,设计了一种双余度关节驱动器。并对空间机器人单关节关节驱动器的总体结构、控制器的硬件原理和组成,软件部分中的余度管理模块、初始化模块和错误检测处理等模块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开发的试验界面对其进行测试表明,该双余度关节驱动器出现故障时,余度切换准确、迅速,可靠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器人 关节驱动器 余度管理 CAN总线
下载PDF
新颖柔性关节及其抓持机械手的结构 被引量:1
9
作者 章军 须文波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5年第6期17-19,共3页
本文提出两类基于弹性波壳伸缩驱动的柔性关节,介绍了以螺旋弹簧、板弹簧为骨架,以波壳弹性体受气压后轴向膨胀作为肌肉动力的关节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简要说明了由这类柔性关节构成的机器人抓持器。关节的弯曲角度、抓持器的抓持力与弹... 本文提出两类基于弹性波壳伸缩驱动的柔性关节,介绍了以螺旋弹簧、板弹簧为骨架,以波壳弹性体受气压后轴向膨胀作为肌肉动力的关节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简要说明了由这类柔性关节构成的机器人抓持器。关节的弯曲角度、抓持器的抓持力与弹性体内腔的流体压力有关,此原创性关节和抓持器具有缓冲性好、抓持力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 驱动器 机械手 弹性波壳
下载PDF
挠性接头角刚度静态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永超 谭小群 +2 位作者 张晓宇 朱力敏 王战玺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23-430,共8页
挠性接头角刚度的测量精度直接关系到陀螺仪的控制精度和灵敏度,但传统方法存在较多问题。根据挠性接头角刚度静态测量原理,基于不同的加载方式提出2种角刚度静态测量方法,即机械式加载角刚度测量和压电式加载角刚度测量。搭建以电动倾... 挠性接头角刚度的测量精度直接关系到陀螺仪的控制精度和灵敏度,但传统方法存在较多问题。根据挠性接头角刚度静态测量原理,基于不同的加载方式提出2种角刚度静态测量方法,即机械式加载角刚度测量和压电式加载角刚度测量。搭建以电动倾斜台为分度加载驱动的机械式挠性接头角刚度测量系统,进行挠性接头角刚度测试试验,得出挠性接头角刚度数值。针对机械式加载测量方法中测试结果不稳定的问题,设计利用压电促动器的静态加载机构,提出了一种利用压电促动器测量挠性接头角刚度的方法。使用ANSYS Workbench对压电加载机构位移输出进行仿真,位移输出满足挠性接头角刚度静态测试加载要求,验证了压电式静态测量方法理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仪器制造 挠性接头 压电促动器 角刚度 静态测试 放大机构
下载PDF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 Bionic Soft Pneumatic Gripper with Joint Actuator
11
作者 Ming Ma Quansheng Jiang +2 位作者 Haochen Wang Yehu Shen Fengyu Xu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4期1532-1543,共12页
The pneumatic gripper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ucture simplicity and great adaptability,but its gripping power is usually limited due to the low modulus of soft materials.To address this pro... The pneumatic gripper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ucture simplicity and great adaptability,but its gripping power is usually limited due to the low modulus of soft materials.To address this problem,a novel bionic pneumatic gripper inspired by spider legs is proposed.The design has two pairs of symmetrical fingers,each finger consists of two pneumatic actuated joints,two rigid links and one pneumatic soft pad.The rigid link connects the pneumatic chamber which is enclosed in a retractable shell to increase the actuation pressure and the gripping force.The compressibility and elasticity of the soft joint and pad enable the gripper to grasp fragile objects without damage.The modeling of the bionic gripper is developed,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joint actuators are optimized accordingly.The prototype is manufactured and tested with the developed experimental platform,where the gripping force,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are evalu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signed gripper can grasp irregular and fragile items in sizes from 40 to 140 mm without damage,and the lifting weight is up to 15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eumatic actuation Bionic soft gripper Theoretical modeling joint actuator
原文传递
拮抗变刚度关节驱动器设计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建军 李静 +1 位作者 胡涛 尚辉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18,22,共4页
机器人关节驱动器是人机交互运动得以实现的关键。为使服务机器人更好地完成与人之间的交互,根据仿生拮抗驱动原理,设计了一种主动变刚度的柔顺关节驱动器。同时建立了变刚度驱动器的数学模型,借助MATLAB软件分析,得到了变刚度驱动器静... 机器人关节驱动器是人机交互运动得以实现的关键。为使服务机器人更好地完成与人之间的交互,根据仿生拮抗驱动原理,设计了一种主动变刚度的柔顺关节驱动器。同时建立了变刚度驱动器的数学模型,借助MATLAB软件分析,得到了变刚度驱动器静载下的静态刚度曲线,结果表明该关节驱动器具有良好的变刚度特性和安全性。此外,结合ADAMS虚拟样机和实物样机实验平台,分析了转角差δ=0°和δ=15°时小球的平抛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驱动器具有良好的储能特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机器人 拮抗 关节驱动器 主动 变刚度
下载PDF
自动式滑膜炎造模专用关节活动器研制
13
作者 赵东亮 郭艳幸 +3 位作者 郭珈宜 郭马珑 陆成龙 崔宏勋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0年第8期32-35,共4页
目的:针对现有创伤性滑膜炎造模方法存在的问题,研制一种自动式滑膜炎造模专用关节活动器。方法:该装置采用轴承转动、皮带传动等机械设计方法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步进电动机等先进控制技术设计,... 目的:针对现有创伤性滑膜炎造模方法存在的问题,研制一种自动式滑膜炎造模专用关节活动器。方法:该装置采用轴承转动、皮带传动等机械设计方法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步进电动机等先进控制技术设计,主要由关节活动机构、滑台、定位检测元件和控制箱组成。采用该装置对新西兰兔的膝关节进行滑膜炎造模,验证其造模效果。结果:使用该装置造模,可使新西兰兔膝关节的表皮温度升高、关节周径增大、关节腔内积液增多且膝关节滑膜增生,对建立创伤性滑膜炎模型有一定的作用。结论:自动式滑膜炎造模专用关节活动器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关节伸屈角度可控,为建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动物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滑膜炎造模 动物模型 关节活动器
下载PDF
一种旋转型机器人柔性关节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史延雷 张明路 +1 位作者 张小俊 白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494-2500,共7页
通过对人类膝关节柔性产生机理研究,仿照动物关节肌肉-肌腱组织设计出一种适用于电机驱动的旋转型柔性关节。通过研究对比旋转型SEA(series elastic actuator)与直线型SEA机构特点,提出一种由8个压缩弹簧协同组成的柔性输出机构,并建立... 通过对人类膝关节柔性产生机理研究,仿照动物关节肌肉-肌腱组织设计出一种适用于电机驱动的旋转型柔性关节。通过研究对比旋转型SEA(series elastic actuator)与直线型SEA机构特点,提出一种由8个压缩弹簧协同组成的柔性输出机构,并建立柔性输出机构刚度模型,确立了弹性元件参数与柔性关节等效刚度的数学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柔性关节整体进行紧凑化设计,电机、减速器、柔性输出机构集中安装于关节部位,使柔性关节模块化、通用性强。通过对该柔性关节软件仿真及关节样机测试,验证了关节抗冲击能力和柔性输出能力可以满足柔性关节型机器人对柔性关节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柔性关节 紧凑设计 串联弹性驱动器
下载PDF
面向机器人驱动的人工肌肉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苏生荣 应申舜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4-840,共7页
综述了几种典型人工肌肉的工作原理、技术现状及其在机器人驱动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面向机器人驱动的人工肌肉技术几个关键性的研究问题,如人工肌肉的研制问题、驱动器的设计问题、人工肌肉驱动的控制问题和驱动方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 综述了几种典型人工肌肉的工作原理、技术现状及其在机器人驱动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面向机器人驱动的人工肌肉技术几个关键性的研究问题,如人工肌肉的研制问题、驱动器的设计问题、人工肌肉驱动的控制问题和驱动方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人工肌肉的驱动特性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肌肉 形状记忆合金 气动人工肌肉 聚合物 机器人
下载PDF
气动柔性扭转关节静态模型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立彬 鲍官军 +1 位作者 杨庆华 计时鸣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4-138,共5页
基于气动柔性驱动器(Flexible pneumatic actuator,FPA)研制一种气动柔性扭转关节,该关节主要由两个弧形的FPA组成,向这两个FPA充入压缩气体,关节转过一定的角度。分析扭转关节中FPA壁厚变化规律,对单个FPA的自由端进行力矩平衡分析,建... 基于气动柔性驱动器(Flexible pneumatic actuator,FPA)研制一种气动柔性扭转关节,该关节主要由两个弧形的FPA组成,向这两个FPA充入压缩气体,关节转过一定的角度。分析扭转关节中FPA壁厚变化规律,对单个FPA的自由端进行力矩平衡分析,建立该关节的静态模型,构建试验系统对气动柔性扭转关节进行压力转角关系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曲线存在一定误差,分析影响扭转关节静态模型准确性的因素,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扭转关节的数学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的修正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关节的充气过程和放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柔性扭转关节 气动柔性驱动器 静态模型
下载PDF
柔性空间机械臂的自适应H∞容错抑振混合控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雷荣华 陈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2-482,共11页
针对关节执行器存在部分失效(PLCE)故障的漂浮基柔性空间机械臂系统,提出一种自适应H∞容错抑振混合控制算法。结合拉格朗日法与弹性振动理论推导出了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并截取反映柔性臂杆主振型的前两阶模态作振动分析。根据奇异... 针对关节执行器存在部分失效(PLCE)故障的漂浮基柔性空间机械臂系统,提出一种自适应H∞容错抑振混合控制算法。结合拉格朗日法与弹性振动理论推导出了系统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并截取反映柔性臂杆主振型的前两阶模态作振动分析。根据奇异摄动原理对系统进行降维,并将其分解为一个刻画刚性臂杆轨迹跟踪的慢变子系统与一个刻画柔性臂杆模态振动的快变子系统;由此设计了由慢变子系统的自适应H∞容错控制器及快变子系统的线性最优减振控制器组成混合控制器。与传统容错控制器相比,所设计的自适应H∞容错控制器具有无需获取故障先验知识的优点。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慢变子系统的容错控制器对于PLCE型关节执行器故障具备较强的鲁棒性,快变子系统的线性最优减振控制器能够将柔性臂杆的振动模态调节至较低水平,从而校验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混合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执行器故障 柔性杆 空间机械臂 容错控制 振动抑制
下载PDF
一种Stewart隔振平台的动力学建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谢溪凌 王超新 +1 位作者 陈燕毫 张志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1-207,共7页
提出一种采用石墨自润滑球铰连接的立方体构型Stewart隔振平台,6个支腿通过可转动的球铰与基础及载荷平台相连,每个支腿由音圈作动器与力传感器构成。在假设各支腿、基础及载荷平台均为弹性体的基础上,采用子结构频响函数综合法对Stewar... 提出一种采用石墨自润滑球铰连接的立方体构型Stewart隔振平台,6个支腿通过可转动的球铰与基础及载荷平台相连,每个支腿由音圈作动器与力传感器构成。在假设各支腿、基础及载荷平台均为弹性体的基础上,采用子结构频响函数综合法对Stewart隔振平台进行动力学建模,并通过FEM方法进行验证,给出内嵌反馈控制的隔振平台模型,对反馈控制效果进行仿真验证;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对隔振平台的被动隔振性能和内嵌反馈控制的主动隔振性能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被动隔振在30~200 Hz频段内具有约-36 d B/dec的衰减率,主动隔振在3~100 Hz频段内可获得最大20 d B的幅值衰减,<200 Hz,支腿力RMS值控制后下降75%~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WART平台 主动隔振 频响函数综合 子结构 球铰 音圈作动器
下载PDF
一种抗冲击柔性关节的设计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扬 崔士鹏 刘伊威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3-167,共5页
针对机械臂工作环境的动态变化以及人机交互安全性问题,设计了基于被动柔顺结构和主动柔顺控制的抗冲击柔性关节。在关节电机和负载之间加入串联弹性驱动器,并且设计了一种新型扭转弹性体作为弹性元件来代替传统扭簧。建立了柔性关节动... 针对机械臂工作环境的动态变化以及人机交互安全性问题,设计了基于被动柔顺结构和主动柔顺控制的抗冲击柔性关节。在关节电机和负载之间加入串联弹性驱动器,并且设计了一种新型扭转弹性体作为弹性元件来代替传统扭簧。建立了柔性关节动力学模型,基于关节的多传感器感知能力制定了阻抗控制策略,最后对关节虚拟样机进行ADAMS/Simulink联合仿真来验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柔性关节具有良好的力顺应性和抗冲击特性,可以实现与环境之间的安全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 串联弹性驱动器 联合仿真 抗冲击
原文传递
Type-2 Fuzzy Control for a Flexible-joint Robot Using Voltage Control Strategy 被引量:5
20
作者 Majid Moradi Zirkohi Mohammad Mehdi Fateh Mahdi Aliyari Shoorehde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 EI CSCD 2013年第3期242-255,共14页
ype-1 fuzzy sets cannot fully handle the uncertainties.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type2 fuzzy sets have been proposed. The novelty of this paper is using interval type-2 fuzzy logic controller (IT2FLC) to control a f... ype-1 fuzzy sets cannot fully handle the uncertainties.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type2 fuzzy sets have been proposed. The novelty of this paper is using interval type-2 fuzzy logic controller (IT2FLC) to control a flexible-joint robot with voltage control strategy. In order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whole robotic system including the dynamics of actuators and the robot manipulator, the voltages of motors are used as inputs of the system. To highlight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control system, a flexible joint robot which is highly nonlinear, heavily coupled and uncertain is used. In addition, to improve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the parameters of the primary membership functions of IT2FLC are optimized us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proposed IT2FLC and type-1 fuzzy logic controller (T1FLC) is presented to better assess their respective performance in presence of external disturbance and unmodelled dynamics. Stability analysis is presente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by simulations using a two-link flexible-joint robot driven by permanent magnet direct current motor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superiority of the IT2FLC over the T1FLC in terms of accuracy, robustness and interpre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2 fuzzy controller flexible-joint robots voltage control strateg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ctuato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