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攀龙与刘宗周的交游以及思想异同论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天杰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7-52,共6页
在晚明高攀龙与刘宗周并称大儒,二人之间有着十多年的交游。高攀龙也是刘宗周最为重要的友人,前者在人格与学术两方面深刻影响了后者。但是,二人的思想却是同中有异,其中主要关涉到朱王之辨与儒释之辨两大问题。具体讨论高、刘二人的交... 在晚明高攀龙与刘宗周并称大儒,二人之间有着十多年的交游。高攀龙也是刘宗周最为重要的友人,前者在人格与学术两方面深刻影响了后者。但是,二人的思想却是同中有异,其中主要关涉到朱王之辨与儒释之辨两大问题。具体讨论高、刘二人的交游经历与思想异同,可以更好地梳理东林与蕺山两大学派的关系,从而深化学术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攀龙 刘宗周 东林学派 蕺山学派 交游 思想异同
下载PDF
黄宗羲论东林学派和蕺山之学——基于对《明儒学案》文本的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圆圆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8-22,共5页
东林学派和蕺山之学同为明末理学之显学,在明代理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黄宗羲在《明儒学案》的最后五卷,设置《东林学案》和《蕺山学案》,分别对东林学派与刘宗周的学行及学术思想作出论述。这些论述主要围绕其为东林学派正名、... 东林学派和蕺山之学同为明末理学之显学,在明代理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黄宗羲在《明儒学案》的最后五卷,设置《东林学案》和《蕺山学案》,分别对东林学派与刘宗周的学行及学术思想作出论述。这些论述主要围绕其为东林学派正名、论东林学派对阳明学的批判与调和,以及高度赞扬蕺山之学三个方面展开,其中既有黄宗羲对儒家士大夫学者胸怀家国、内外兼修等高尚人格的无比崇敬,也有黄宗羲对东林学派与蕺山之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探讨,同时也体现了他扬"心学"、抑程朱理学的学术倾向。黄宗羲的这些论述,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客观地实现了对明代理学后期发展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明儒学案》 东林学派 蕺山之学
下载PDF
恽日初蕺山学诠释中的朱王折衷色彩——兼谈来自黄宗羲的批评声音
3
作者 张天杰 《思想与文化》 2020年第2期374-398,共25页
恽日初虽是刘宗周的重要弟子,然因其出身东林学派,故所编《刘子节要》的体例,及其附录的《行状》、《高刘两先生正学说》等文章的学术主张,都体现出朱子学与阳明学折衷的色彩.黄宗羲则在《明儒学案》中指出,恽日初排斥刘宗周意为心所主... 恽日初虽是刘宗周的重要弟子,然因其出身东林学派,故所编《刘子节要》的体例,及其附录的《行状》、《高刘两先生正学说》等文章的学术主张,都体现出朱子学与阳明学折衷的色彩.黄宗羲则在《明儒学案》中指出,恽日初排斥刘宗周意为心所主的观点,其实并不懂蕺山学.恽日初与黄宗羲的学术纷争,其实并不止于所谓蕺山学的诠释权之争,背后还有从东林学派开始的朱王折衷的学术倾向等问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恽日初 黄宗羲 朱王折衷 蕺山学派 东林学派
原文传递
蕺山学派与明清之际伦理思潮的演变
4
作者 陈睿瑜 《怀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21-27,共7页
刘宗周(蕺山)毕生为学,为挽救晚明学风凋敝、政风腐败而殚精竭虑,于明亡之际绝食殉节。蕺山伦理思想以“慎独”为核心,深刻影响了以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为代表的学派门人的思想形成和道德践履。蕺山学派是明末儒学之重要代表,也在清... 刘宗周(蕺山)毕生为学,为挽救晚明学风凋敝、政风腐败而殚精竭虑,于明亡之际绝食殉节。蕺山伦理思想以“慎独”为核心,深刻影响了以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为代表的学派门人的思想形成和道德践履。蕺山学派是明末儒学之重要代表,也在清初启蒙伦理思潮演变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他们系统梳理、总结了明末之前儒家人性论、道德理想和道德修养等伦理思想,将古人的学识精华从玄妙转化为笃实,促进了宋明人性二元论向明清自然人性一元论转变,推动了明清之际儒家道德人格由传统“圣人君子”向“豪杰之士”转变,促使了儒家传统民本思想转向民主启蒙伦理思潮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蕺山学派 伦理思想 启蒙思潮
下载PDF
百年来刘宗周思想研究述评
5
作者 申鹏宇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9期7-12,共6页
刘宗周是明末著名的理学家,在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上世纪以来,有关刘宗周的理学研究一直在不断推进中,相关专著不断涌现。随着学者在理气论、心性论、工夫论等方面研究的深入,许多概念经过梳理后逐步明晰起来,刘宗周思想的面貌... 刘宗周是明末著名的理学家,在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上世纪以来,有关刘宗周的理学研究一直在不断推进中,相关专著不断涌现。随着学者在理气论、心性论、工夫论等方面研究的深入,许多概念经过梳理后逐步明晰起来,刘宗周思想的面貌逐步呈现在世人面前。纵观百年来刘宗周思想研究的进展,呈现出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矛盾到圆融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宗周 蕺山学派 理学 研究述评
下载PDF
陈确对刘宗周的孺慕及其对蕺山学的弘扬
6
作者 张天杰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6,共6页
陈确是刘宗周三大弟子之一,拜师蕺山是其人生的转折点,对老师的孺慕之情也比其他同门更为深厚,他在其师生前三往问学,死后三往祭奠。刘宗周也曾以"千秋大业"相期许,这种期许成为陈确撰写《大学辨》与《性解》完成对宋儒学术批... 陈确是刘宗周三大弟子之一,拜师蕺山是其人生的转折点,对老师的孺慕之情也比其他同门更为深厚,他在其师生前三往问学,死后三往祭奠。刘宗周也曾以"千秋大业"相期许,这种期许成为陈确撰写《大学辨》与《性解》完成对宋儒学术批判,以及倡导"素位之学"的精神动力。陈确后半生还致力于蕺山学的弘扬,曾组织省过社以及同人讲会,薪传"证人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确 刘宗周 蕺山学派 师承关系
下载PDF
吕大临与北宋理学 被引量:1
7
作者 文碧方 《嘉应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2-37,共6页
吕大临是北宋理学中极为特殊而又重要的人物,他先是张载弟子,后为二程门人,其为人为学由关学、洛学所共同促成。本文在对吕大临的思想略作介绍的基础上,试图将其思想置诸牟宗三的宋、明儒学之分系理论中作一分析与讨论,以便说明吕大临... 吕大临是北宋理学中极为特殊而又重要的人物,他先是张载弟子,后为二程门人,其为人为学由关学、洛学所共同促成。本文在对吕大临的思想略作介绍的基础上,试图将其思想置诸牟宗三的宋、明儒学之分系理论中作一分析与讨论,以便说明吕大临思想不仅兼具关学和洛学之特点,而且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架构和型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心 五峰蕺山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