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金庸的女性崇拜及其小说中的爱情模式 被引量:11
1
作者 余祖坤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9-92,共4页
对金庸小说中众多美女围绕一个男性英雄的爱情模式 ,研究者多持批评态度。本文认为 ,金庸小说的这一模式乃是由其进步的女性崇拜情结决定的。这一模式使女性情怀、女性之美在金庸小说中成了与英雄胸襟、英雄侠义并驾齐驱的一个看点。
关键词 金庸 武侠小说 女性崇拜 爱情模式 女性之美
下载PDF
金庸小说研究史稿 被引量:6
2
作者 丁进 《嘉兴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23-28,共6页
该文阐述了1955年以后,金庸小说在香港陆续发表,次第进入台湾和大陆,同步辐射东南亚和欧美华人圈,经历了从大众阅读到经典命名的过程。通过厘析各家学者的观点,认为金庸小说打破了习惯的文学史叙述结构,在当下多元文化的多重立场中认识... 该文阐述了1955年以后,金庸小说在香港陆续发表,次第进入台湾和大陆,同步辐射东南亚和欧美华人圈,经历了从大众阅读到经典命名的过程。通过厘析各家学者的观点,认为金庸小说打破了习惯的文学史叙述结构,在当下多元文化的多重立场中认识金庸,研究金庸小说仍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小说 研究史
下载PDF
金庸小说的历史意识 被引量:8
3
作者 胡小伟 《嘉兴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6-40,44,共6页
金庸小说是当代最为畅销的汉语文学作品。其作品均借助古代社会作为背景展开 ,所以充满了历史意识。此文对金庸的历史意识和社会演进观念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从“讲史演义”开始 ,将金庸小说分为三类 ,继而渐次论及其历史演进观念中的革... 金庸小说是当代最为畅销的汉语文学作品。其作品均借助古代社会作为背景展开 ,所以充满了历史意识。此文对金庸的历史意识和社会演进观念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从“讲史演义”开始 ,将金庸小说分为三类 ,继而渐次论及其历史演进观念中的革除暴政、反侵略思想和宗教、民族融合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小说 历史意识 民族融合思想
下载PDF
放宽文学视野评价金庸小说 被引量:7
4
作者 高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42,共8页
金庸武侠小说所刻画的是一个特殊的世界,一个具有想象性、虚拟性和游戏性的远离现实的世界,它最大的特点及优长是娱乐性、消遣性,所以用现实的"真实"标准和要求来评价它是错位的,也是无效的。金庸武侠小说虽然具有某种"... 金庸武侠小说所刻画的是一个特殊的世界,一个具有想象性、虚拟性和游戏性的远离现实的世界,它最大的特点及优长是娱乐性、消遣性,所以用现实的"真实"标准和要求来评价它是错位的,也是无效的。金庸武侠小说虽然具有某种"雅"性,但它从根本上讲是通俗文学。金庸武侠小说的"合法性"就在于它的通俗性,现在我们转而从纯文学这里寻求其"合法性",这是本末倒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武侠小说 娱乐 纯文学 通俗文学
下载PDF
金庸关于“侠”的人格建构 被引量:2
5
作者 吕映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21-24,共4页
“侠”的形象塑造与人格建构是武侠小说创作的关键。金庸依据传统文化思想和现代文化观念,重新塑造了“侠”的人格形象,为“侠”的人格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文化内涵,满足了现代读者的精神渴望和心理需求。
关键词 “侠” “义” 人格形象 人格精神 金庸
下载PDF
从金庸对《虬髯客传》的评说看其武侠小说的情节要素观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求斌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39-44,111,共7页
金庸认为《虬髯客传》是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并从中总结出现代武侠小说情节的构成要素:历史、爱情、化装、侠义、复仇、财宝、驴马、弈棋、酒食、兵法、战阵等,这些要素应熔于一炉,刚柔相济,张弛相间。金庸心目中的武侠小说情节是丰富... 金庸认为《虬髯客传》是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并从中总结出现代武侠小说情节的构成要素:历史、爱情、化装、侠义、复仇、财宝、驴马、弈棋、酒食、兵法、战阵等,这些要素应熔于一炉,刚柔相济,张弛相间。金庸心目中的武侠小说情节是丰富多彩的,是综艺大观式的,因而引人入胜,雅俗共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虬髯客传》 武侠小说 情节 要素
下载PDF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中“侠”之内涵、价值和现实意义——以《神雕侠侣》中郭靖与杨过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可佳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6期48-49,109,共3页
金庸武侠小说热经久不衰,其中武侠精神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而《神雕侠侣》是金庸武侠小说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文通过对金庸武侠小说中"侠"的论述及对郭靖与杨过这两个经典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试论"侠"的思想价值以及... 金庸武侠小说热经久不衰,其中武侠精神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而《神雕侠侣》是金庸武侠小说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文通过对金庸武侠小说中"侠"的论述及对郭靖与杨过这两个经典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试论"侠"的思想价值以及对现实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武侠 神雕侠侣 郭靖 杨过
下载PDF
论金庸小说的女性形象和性别意识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伟 付满 谢琳琳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95-96,共2页
金庸小说在华人世界中的流行和风靡塑造了文坛奇迹,他以现代意识介入女性形象的塑造,笔下出现了一大批鲜活的有生命质感和力度的女性形象。她们表面上有个性解放、人格独立,背叛父权社会主旋律的一面,但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男权中心模式... 金庸小说在华人世界中的流行和风靡塑造了文坛奇迹,他以现代意识介入女性形象的塑造,笔下出现了一大批鲜活的有生命质感和力度的女性形象。她们表面上有个性解放、人格独立,背叛父权社会主旋律的一面,但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男权中心模式观念的影响,叛道与守道的矛盾在金庸的作品中表露无遗,狭隘的男性意识与开放的女性意识形成了其创作面貌的两个对立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下载PDF
一年一千五百印,功败垂成谁酬勤?记为出版《金书人物印谱》的无功尝试 被引量:1
9
作者 熊伟 《科学文化评论》 2022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戈革先生为金庸先生15部武侠小说人物治印,耗时一年,刻印约1500余方,成就《金书人物印谱》。本文记述2018—2019年间,一群热心人为出版《金书人物印谱》而作的努力,可惜功败垂成。
关键词 戈革 金庸 金书人物印谱
下载PDF
金庸小说中的“仁”浅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啸非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30-32,共3页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其核心思想"仁",千百年来受到大众的追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潮流中,金庸小说在各个领域更是将儒家"仁"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 金庸 小说 “仁”
下载PDF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的言志与缘情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海栋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2-54,共3页
言志与缘情是中国古典文艺本质的双重规定,金庸武侠小说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武侠刻画人生,以人性人情融合凸显作品生命意识,处处折射出中国古典文学言志与缘情的哲理思想,从而使他的武侠小说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内涵与底蕴。
关键词 金庸 武侠小说 言志与缘情
下载PDF
美,在他心中的中华——论金庸小说的民族特征
12
作者 龙彼德 《嘉兴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1-68,共8页
金庸小说的可贵之处 ,就在于对本土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光大。金庸以他的 15部小说集中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突出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正确处理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人类、超现实与现实这三种关系 ,努力追求诗意人生、理... 金庸小说的可贵之处 ,就在于对本土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光大。金庸以他的 15部小说集中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突出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正确处理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人类、超现实与现实这三种关系 ,努力追求诗意人生、理想境界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文化的中华 ,也提供了一个精神的中华 ,这形二实一的中华凝聚着世间难以匹敌的美 ,既是他笔下的 ,更是他心中的。金庸是当得起“创造者”的称号的 ,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更新的中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小说 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
下载PDF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江湖秩序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20-25,共6页
江湖是金庸武侠小说中一个充满道德伦理意味的虚构空间,它的泛道德化特质着重体现为侠客的行为方式、价值标准和人生理想都受制于具有浓厚传统宗法色彩的江湖秩序。金庸构筑的江湖秩序一方面给不受世俗王法约束的侠客提出了必要的规范... 江湖是金庸武侠小说中一个充满道德伦理意味的虚构空间,它的泛道德化特质着重体现为侠客的行为方式、价值标准和人生理想都受制于具有浓厚传统宗法色彩的江湖秩序。金庸构筑的江湖秩序一方面给不受世俗王法约束的侠客提出了必要的规范和制约,另一方面也寄寓了作者对民间文化的吸纳、审视和反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武侠小说 江湖秩序
下载PDF
对金庸武侠小说批评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智祥 《菏泽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1-64,共4页
金庸现象的出现对评论界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在一些学者认真思考这种现象并潜心研究金庸武侠小说的时候,学术界发出了另外一种声音:拒绝金庸。本文针对金庸武侠小说所遭受的批评进行了思考,逐一分析了金庸武侠小说的批评者们的三个具有... 金庸现象的出现对评论界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在一些学者认真思考这种现象并潜心研究金庸武侠小说的时候,学术界发出了另外一种声音:拒绝金庸。本文针对金庸武侠小说所遭受的批评进行了思考,逐一分析了金庸武侠小说的批评者们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指出了他们对金庸武侠小说的偏见和误解,澄清了他们对金庸武侠小说的错误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武侠小说 批评思想 文学评论
下载PDF
金庸小说中的情爱诗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陶钧 《莆田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7-61,共5页
金庸小说在武侠叙事之外,还有一个言情叙事的存在。其作品通过言情叙事来彰显人的生命价值,从情爱本质的拷问中展示人性的复杂与深刻,情侣们携手江湖还表现了金庸小说对诗意生存理想的追寻。小说中丰富的言情话语已经构成情爱诗学。
关键词 金庸 小说 言情叙事 情爱诗学
下载PDF
金庸小说的审美意趣探析
16
作者 史庆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64-66,共3页
金庸以其武侠小说著称于世 ,对金庸作品评论的文章也不胜枚举、褒贬不一。笔者认为金庸小说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并从金庸小说的侠文化 ;金庸小说的琴棋书画 ;金庸小说的美食与美酒三个方面谈了金庸小说的审美意趣 ,同时指出在现代汉语... 金庸以其武侠小说著称于世 ,对金庸作品评论的文章也不胜枚举、褒贬不一。笔者认为金庸小说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并从金庸小说的侠文化 ;金庸小说的琴棋书画 ;金庸小说的美食与美酒三个方面谈了金庸小说的审美意趣 ,同时指出在现代汉语小说作家中恐怕很少有名气能超过金庸的人 ,金庸已成为华人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 ,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武侠小说 审美 美学价值 侠文化 意境美 文学研究
下载PDF
武侠小说:“中国传统的小说形式”——金庸武侠小说观述评之一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求斌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21-25,共5页
金庸认为,武侠小说源远流长,又以中国古代社会为背景,因此武侠小说是中国传统的小说形式,与古代章回小说类似,有分回标目、引入诗词、古典白话、说书口吻等特点。他反对将武侠小说写得洋化、现代化,主张回归传统。与传统的形式相应,武... 金庸认为,武侠小说源远流长,又以中国古代社会为背景,因此武侠小说是中国传统的小说形式,与古代章回小说类似,有分回标目、引入诗词、古典白话、说书口吻等特点。他反对将武侠小说写得洋化、现代化,主张回归传统。与传统的形式相应,武侠小说的内容主要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尤其是传统的侠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武侠小说 传统 形式 章回小说
下载PDF
金庸《神雕侠侣》中李莫愁疯癫行为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兴阳 胡家琼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93-95,共3页
李莫愁"痴情"的表现是占有和占有不得之后的嫉妒、怨恨与疯狂。情感受挫的李莫愁进行了内外部攻击,最终疯癫并自杀。作品中众多为情而疯癫的女子是金庸拯救自我的象征物。
关键词 金庸 李莫愁 疯癫 情感
下载PDF
武侠小说与历史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保淳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83-103,共21页
小说虚构,历史记实,是小说与历史最简单的区划;但其界线向来很难分辨。小说自有其自塑的时间与空间,这就是小说的历史;虽然可能取真实的史事加以敷衍,未必须完全合乎历史。武侠小说由于其古代性,故常与历史相关联。武侠小说对历史的运用... 小说虚构,历史记实,是小说与历史最简单的区划;但其界线向来很难分辨。小说自有其自塑的时间与空间,这就是小说的历史;虽然可能取真实的史事加以敷衍,未必须完全合乎历史。武侠小说由于其古代性,故常与历史相关联。武侠小说对历史的运用,基本上有四种不同的方式:(1)取历史上的某一人物为主角,陪衬若干虚构的人物,而展现整体具有历史脉络的武侠故事;(2)取历史上某一朝的史事为背景,而以虚构人物为主角;(3)取历史上的某一个时期为背景,划出轮廓,凸显此一时期中的某些特色;(4)虚构出历史上所未曾有的朝代,让侠客在其间生活。欲将武侠与历史相结合,必须充分掌握到史事,而不同的史观,影响到对史事的诠释,亦足以展现出作家的史识。金庸武侠小说对历史的运用最脍炙人口,主要是得力于其虚实相生、其虚若实、虚实相融的技巧,但过于浓厚的历史癖,有时不免成为一大缺憾。云中岳的武侠小说,采取复古的方式,细摹当时社会的种种情状,使读者如真的置身于古代氛围之中,展现出与其他武侠作家完全不同的特色。孙晓的《英雄志》,以明代历史为粉底,虚构出一个历史时空,藉此重新思索武侠小说中的正义问题,既深刻又充满省思的力道。武侠小说基本上着重的还是人性,但诸作家对人性的解读及着重点不同,而各有其别开生面的思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 历史 金庸 云中岳 孙晓 虚实 后现代
下载PDF
江湖秩序与金庸武侠小说的道德建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1-23,共3页
江湖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的一个充满道德伦理意味的虚构空间,它的泛道德化的特质着重体现为侠客的行为方式、价值标准和人生理想都受制于具有浓厚传统宗法色彩的江湖秩序。金庸构筑的江湖秩序一方面为不受世俗王法约束的侠客提出了必要... 江湖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的一个充满道德伦理意味的虚构空间,它的泛道德化的特质着重体现为侠客的行为方式、价值标准和人生理想都受制于具有浓厚传统宗法色彩的江湖秩序。金庸构筑的江湖秩序一方面为不受世俗王法约束的侠客提出了必要的规范和制约,另一方面也寄寓了作者对民间文化的吸纳、审视和反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武侠小说 江湖秩序 道德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