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金庸的女性崇拜及其小说中的爱情模式 |
余祖坤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1
|
|
2
|
金庸小说研究史稿 |
丁进
|
《嘉兴学院学报》
|
2005 |
6
|
|
3
|
金庸小说的历史意识 |
胡小伟
|
《嘉兴学院学报》
|
2003 |
8
|
|
4
|
放宽文学视野评价金庸小说 |
高玉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5
|
金庸关于“侠”的人格建构 |
吕映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2
|
|
6
|
从金庸对《虬髯客传》的评说看其武侠小说的情节要素观 |
何求斌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7
|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中“侠”之内涵、价值和现实意义——以《神雕侠侣》中郭靖与杨过为例 |
张可佳
|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3 |
2
|
|
8
|
论金庸小说的女性形象和性别意识 |
张伟
付满
谢琳琳
|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0 |
2
|
|
9
|
一年一千五百印,功败垂成谁酬勤?记为出版《金书人物印谱》的无功尝试 |
熊伟
|
《科学文化评论》
|
2022 |
1
|
|
10
|
金庸小说中的“仁”浅议 |
赵啸非
|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1
|
试论金庸武侠小说的言志与缘情 |
雷海栋
|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12
|
美,在他心中的中华——论金庸小说的民族特征 |
龙彼德
|
《嘉兴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3
|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江湖秩序 |
杨伦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4
|
对金庸武侠小说批评的思考 |
田智祥
|
《菏泽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5
|
金庸小说中的情爱诗学 |
邓陶钧
|
《莆田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6
|
金庸小说的审美意趣探析 |
史庆华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7
|
武侠小说:“中国传统的小说形式”——金庸武侠小说观述评之一 |
何求斌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8
|
金庸《神雕侠侣》中李莫愁疯癫行为的分析 |
许兴阳
胡家琼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9
|
武侠小说与历史 |
林保淳
|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20
|
江湖秩序与金庸武侠小说的道德建构 |
杨伦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