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典释文》引《说文》考辨二题
1
作者 陈亮亮 《中国语言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14-228,共15页
本文讨论了《经典释文》引用《说文》体例的两个问题。第一,清以来学者对《经典释文》所引《说文》是否引本经颇有争议,误解不为少见。经过考辨,可知《释文》引《说文》未必引本经,学者据此而增改《说文》引经的做法有失审慎。第二,《... 本文讨论了《经典释文》引用《说文》体例的两个问题。第一,清以来学者对《经典释文》所引《说文》是否引本经颇有争议,误解不为少见。经过考辨,可知《释文》引《说文》未必引本经,学者据此而增改《说文》引经的做法有失审慎。第二,《释文》引《说文》“或字”符合其引《说文》以(解)示本字的一贯宗旨。基于此,可纠正《释文》此类条目的传讹与前人误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德明 《经典释文》 《说文》 体例
原文传递
《经典释文》陆氏反切唇音声母考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怀中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3-440,共8页
本文运用统计法,对《经典释文》一书的唇音反切做了穷尽式的统计。从统计结果看,《经典释文》陆氏唇音的帮、非组反切中,音和切占了95%以上,类隔切不到5%;明、微组反切中,音和切与类隔切比例相当。通过与书中所录徐刘诸氏唇音以及陆氏... 本文运用统计法,对《经典释文》一书的唇音反切做了穷尽式的统计。从统计结果看,《经典释文》陆氏唇音的帮、非组反切中,音和切占了95%以上,类隔切不到5%;明、微组反切中,音和切与类隔切比例相当。通过与书中所录徐刘诸氏唇音以及陆氏又音等的对比,本文认为轻唇音非、敷、奉三母在陆氏唇音中已经出现,明、微母则尚未分化。陆氏帮、非组唇音的类隔切在当时存在着异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陆氏反切 唇音声母 异读
原文传递
宋儒《诗经》音释与《经典释文》版本考订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民权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年第6期64-69,共6页
本文通过对宋代《诗经》音释的研究,考订了《经典释文》版本中的一些异文。这些考证可补充黄焯《经典释文汇校》中的一些研究结论。
关键词 《诗经》音释 《经典释文》 版本考订
下载PDF
关于《古文尚书音义》窜改离厄的分析与思考——以敦煌残本《尧典释文》与今本的异同比较为例
4
作者 黄继省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63-70,78,共9页
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一部文字、音韵、训诂的资料宝库,其语言学和文献学价值巨大,但在流传刊刻中,几经离厄,《经典释文·古文尚书音义》尤甚,被窜改得面目全非。参考一些清儒的校勘考据,通过敦煌写本《古文尚书音义·尧... 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一部文字、音韵、训诂的资料宝库,其语言学和文献学价值巨大,但在流传刊刻中,几经离厄,《经典释文·古文尚书音义》尤甚,被窜改得面目全非。参考一些清儒的校勘考据,通过敦煌写本《古文尚书音义·尧典》残卷与今本释文的比较,分析其离厄窜改的原因、概况、所依据的原则及其影响等,并对《古文尚书音义》的整理提出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德明 《经典释文》 《古文尚书音义》 《尧典释文》 窜改
下载PDF
《禮記釋文》“卝人”音注及相關問題 被引量:2
5
作者 楊軍 黃繼省 《汉语史研究集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8-24,共7页
《禮記音義》有:'卝人,革猛反,又虢猛反。徐如猛反。'其中涉及文字譌誤和唐人以新反切改造舊反切兩個問題。本文根據《經典釋文》前後注音,指出'革'是'華'之誤,'如'為'姑'之譌而通志堂本等又... 《禮記音義》有:'卝人,革猛反,又虢猛反。徐如猛反。'其中涉及文字譌誤和唐人以新反切改造舊反切兩個問題。本文根據《經典釋文》前後注音,指出'革'是'華'之誤,'如'為'姑'之譌而通志堂本等又據注疏本改為'故'。而其中'虢猛反'與'姑猛反/古猛反/工猛反'、'華猛反'與'侯猛反'之類在同條音注中的重音,都是後人將'等第與開合口一致'與'準直音'式的反切添加在舊反切前造成的。今本《釋文》中出現的'自壞其例'現象,是改撰《釋文》者不明陸德明體例所致,@是利用《釋文》研究中古語音不能不注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譌誤 改造反切 重音音注 《經典釋文》
原文传递
《经典释文》异文研究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继省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0-57,70,共9页
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一部以古代的十四部经典著作的经注为解读对象的音义书,载录了大量的异文,这些异文对解读经典作用很大,历代学者非常重视。清代以前引录参校者比较多,主要与当时学术环境有关;清代学者对《经典释文》异文本... 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一部以古代的十四部经典著作的经注为解读对象的音义书,载录了大量的异文,这些异文对解读经典作用很大,历代学者非常重视。清代以前引录参校者比较多,主要与当时学术环境有关;清代学者对《经典释文》异文本身的研究已有自觉意识,并富有开创性;清代以后,学者们善于挖掘《经典释文》异文的文献学与语言学的价值,并对异文进行了理论与方法的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异文 文献学 语言学
下载PDF
上海古籍本《经典释文》的刊刻年代考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继省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33-138,共6页
上海古籍本的《经典释文》是影印北京图书馆宋刻本。本文通过对文献记载、该书字头缺笔避讳字以及刻工姓名等特点的综合分析,初步断定它的祖本为北宋初期陈鄂删改本,北宋仁宗时期再次刊印,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进行了大量的补刻,元代又进... 上海古籍本的《经典释文》是影印北京图书馆宋刻本。本文通过对文献记载、该书字头缺笔避讳字以及刻工姓名等特点的综合分析,初步断定它的祖本为北宋初期陈鄂删改本,北宋仁宗时期再次刊印,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进行了大量的补刻,元代又进行了修补。梳理考察《经典释文》刊刻的年代,对《经典释文》的文献与语言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德明 《经典释文》 刊刻 版本
下载PDF
古汉语中定语动词的读音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月婷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6,共4页
古汉语中定语可由动词充当,主要有四种情况:动词的完成体作定语、具有指称性的动词(或称动词的名物化)作定语、一般动词作定语、被动动词作定语。其读音由该动词的语义或语法范畴决定,与是否作定语无关。
关键词 经典释文 异读 构词 定语
原文传递
略论《经典释文》音切的勘校方法——以重音为例
9
作者 陈静毅 李可植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15-119,共5页
《释文》自成书屡经后人传抄、刊刻、校定,延至宋本《释文》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错误,如讹字、漏字、文字颠倒、次序混乱等。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统计数据、注音体例、版本异文、音理推演等角度入手,总结出勘校宋本《... 《释文》自成书屡经后人传抄、刊刻、校定,延至宋本《释文》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错误,如讹字、漏字、文字颠倒、次序混乱等。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统计数据、注音体例、版本异文、音理推演等角度入手,总结出勘校宋本《释文》重音音切的4种方法,可以为该书进一步的整理以及正确认识《释文》音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音切 校勘
下载PDF
《经典释文》与《广韵》异读字注音释义对比研究——基于《说文解字》注音释义的探讨
10
作者 刘海兰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9,共5页
基于《说文解字》对汉字本义与字形的分析,采取“形、音、义相结合”的方法,从“《经典释文》与《广韵》共有异读字的音义关系比较辨证”和“仅见于《经典释文》的异读字的音义关系辨析”两个角度,对《经典释文》《广韵》的异读字进行... 基于《说文解字》对汉字本义与字形的分析,采取“形、音、义相结合”的方法,从“《经典释文》与《广韵》共有异读字的音义关系比较辨证”和“仅见于《经典释文》的异读字的音义关系辨析”两个角度,对《经典释文》《广韵》的异读字进行比较。选取《经典释文》的10个异读字,对比《广韵》注释进行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广韵 说文解字 异读字 注音 释义
下载PDF
从《经典释文》音注看“听”音义匹配局面的形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月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78,共12页
《经典释文》中“听”的音注有两种:一种是合乎规则的,一种是约定俗成的。其规则包括:(1)平去变读。平声记录“聆听”及其引申义“听凭;听任”(用于“上对下”则引申为“允许”),基本句法结构为“听+内容”,“内容”通常为NP(如“听其辞... 《经典释文》中“听”的音注有两种:一种是合乎规则的,一种是约定俗成的。其规则包括:(1)平去变读。平声记录“聆听”及其引申义“听凭;听任”(用于“上对下”则引申为“允许”),基本句法结构为“听+内容”,“内容”通常为NP(如“听其辞”),也可以是小句(如“听卫侯归”)。去声记录“听从”义,基本句法结构为“听+对象”(如“以听国人”)。按照预期,这个“对象”需给出意见/建议/指令/请求等,此亦或呈现于句法表层(如“不听王命”“不听人劝”)。(2)读音的“一变、再变”。“听_(听从)”按音义规则应该变读去声,但用于“弗听(某人谏)”“弗听(某人请求)”则再变为平声,这与“弗”用于否定完成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异读 音义 弗听
原文传递
從徐邈宵蕭韻字看“系聯法”與“枚舉歸納推理法”的局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穎 楊軍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0年第1期147-158,共12页
在音義材料有限的條件下,僅用"系聯法"與"枚舉歸納推理法"不能完全解決聲類與韻類歸納的問題,需要結合"反切結構分析法",分析每一小韻的聲韻,取其最小公倍數,才能得出更合乎語言規律和當時語音面貌的結... 在音義材料有限的條件下,僅用"系聯法"與"枚舉歸納推理法"不能完全解決聲類與韻類歸納的問題,需要結合"反切結構分析法",分析每一小韻的聲韻,取其最小公倍數,才能得出更合乎語言規律和當時語音面貌的結果。在整理校勘考證徐邈《經典釋文》中宵、蕭二韻字的基礎上,分析徐音宵、蕭二韻的小韻數與歸字特點,得出與此二韻相配的聲類。再推廣此法至全部聲類韻類,就可以得出以徐邈等為代表的東晉南方經師的音系。此方法可以補充完善"系聯法"與"枚舉歸納推理法"的不足,是研究隨文注音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在同類音義文獻音注研究中推廣使用的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切 《經典釋文》 徐邈 歸納音系的方法
原文传递
《经典释文》中“解”的音义关系及其发展
13
作者 黄雪晴 《武陵学刊》 2020年第1期113-120,共8页
《经典释文》"解"字注有五个读音六类义项,是在上古至六朝时期音变构词大背景下形成的"解"的音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解"的音义从《经典释文》五音六义到近代《音韵阐微》四音、现代汉语辞书三音,其义项... 《经典释文》"解"字注有五个读音六类义项,是在上古至六朝时期音变构词大背景下形成的"解"的音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解"的音义从《经典释文》五音六义到近代《音韵阐微》四音、现代汉语辞书三音,其义项也相应改变,这是"解"音义的演变进程,也是汉语字词音义大系统演变规律的缩影。对"解"的语料作多角度的文献清理和语言结构分析,探讨其音义系统间的多重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进行汉语词音义子系统研究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音变构词 音义关系
下载PDF
《经典释文·古文尚书音义》音注异文释例
14
作者 黄继省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20-124,共5页
在《经典释文·古文尚书音义》中有一些音切比较特殊,它们不是为字头注音,而是为字头的他本异文作音,我们把这些以注音形式标识的他本异文称之为“音注异文”。音注异文与字头之间关系非常复杂,主要有通假字、古今字、同源字、义同... 在《经典释文·古文尚书音义》中有一些音切比较特殊,它们不是为字头注音,而是为字头的他本异文作音,我们把这些以注音形式标识的他本异文称之为“音注异文”。音注异文与字头之间关系非常复杂,主要有通假字、古今字、同源字、义同换读、异体字、讹误字等,它们在研究文字、音韵、训诂、校勘、古今文之别、明经解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需要倍加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古文尚书音义》 音注 异文
下载PDF
論《集韻》作者在成書過程中的作用和分工問題(上)——論賈昌朝的作用及其《群經音辨》的影響
15
作者 張渭毅 《汉语史研究集刊》 CSSCI 2015年第2期9-81,共73页
本文採用拙作《集韻研究概説》(1999)所倡導的內証法和外証法相結合、語言學方法和文獻學方法相結合的《集韻》研究法,力圖把《集韻》研究引向深入,從四個方面集中探討了相關作者刊修《集韻》的作用及其分工的問題:(一)闡明了賈昌朝的... 本文採用拙作《集韻研究概説》(1999)所倡導的內証法和外証法相結合、語言學方法和文獻學方法相結合的《集韻》研究法,力圖把《集韻》研究引向深入,從四個方面集中探討了相關作者刊修《集韻》的作用及其分工的問題:(一)闡明了賈昌朝的重要作用及其《群經音辨》的深刻影響;(二)揭示了《集韻》主編的作用及其表現;(三)從《集韻》改良反切的角度論證了《集韻》作者是按卷、依韻次分工編纂的;(四)從《集韻》顺位集結小韻的角度論證了《集韻》作者是按卷、依韻次分工編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關鍵詞:集韻 賈昌朝 丁度 群經音辨 禮部韻略 校定切韻 廣韻 經典釋文 陸德明 首音 大徐音 朱翱反切 陳彭年 丘雍 注釋體例 通用韻例 併音條例 改良反切 類隔切 音和切 反切上字 反切下字 玄應 慧琳 異讀字 宋祁 顺位集結小韻
原文传递
《经典释文》中“听”的音义匹配关系
16
作者 武迎晗 《励耘语言学刊》 2021年第2期85-95,共11页
“听”的平声音和去声音在各大韵书中的音义匹配关系较为混乱,需要厘清。通过比较中古韵书、佛典音义、现代汉语方言的情况,结合《经典释文》注音实例可知,“听”的平去二声按“听”的结果是否符合动作发出者主观意愿,分别匹配“聆听、... “听”的平声音和去声音在各大韵书中的音义匹配关系较为混乱,需要厘清。通过比较中古韵书、佛典音义、现代汉语方言的情况,结合《经典释文》注音实例可知,“听”的平去二声按“听”的结果是否符合动作发出者主观意愿,分别匹配“聆听、听从”“听凭服从”两类义项,“如字”代表平声音。“治理、审问”义平去皆可。与敦煌残卷比较可以看出今本《释文》中的“如字”可能受到后人改窜,所以《尚书音义》中与全书注音矛盾的“听”之“如字”首音也可能不是陆德明原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音义匹配
下载PDF
《經典釋文》音注性質考察的方法
17
作者 楊軍 《文献语言学》 2020年第2期143-153,207,共12页
本文在區别常讀音與異讀音、結合14部經典經注對《經典釋文》音注進行考察的基礎上,提出判斷《經典釋文》音切性質的一種新方法:根據常讀音、異讀音在各經經注的出現頻率、在《經典釋文》中的注音差異以及在各經《音義》中的分布差異,... 本文在區别常讀音與異讀音、結合14部經典經注對《經典釋文》音注進行考察的基礎上,提出判斷《經典釋文》音切性質的一種新方法:根據常讀音、異讀音在各經經注的出現頻率、在《經典釋文》中的注音差異以及在各經《音義》中的分布差異,結合文獻對勘、反切結構分析等,判斷今本《釋文》音切的性質,以確定哪些是陸德明原有的音切,哪些是流傳過程中後人增加或改造過的音切。其價值在於確保語料的真實可靠,避免虚假材料導致研究中出現誤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經典釋文》 音注性質 研究方法
下载PDF
《经典释文》陆氏音系“从、邪”二母分合考
18
作者 王怀中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第7期87-91,共5页
本文对《经典释文》的齿头音反切进行了穷尽式统计。从系联结果看,"从、邪"两母的反切上字虽然系联为两个声类,但"从、邪"两母反切中的类隔切比例超过12.91%,尤其是近40%的"邪"母反切上字为"从"... 本文对《经典释文》的齿头音反切进行了穷尽式统计。从系联结果看,"从、邪"两母的反切上字虽然系联为两个声类,但"从、邪"两母反切中的类隔切比例超过12.91%,尤其是近40%的"邪"母反切上字为"从"母字作反切上字。据此认为,在《释文》陆氏音系中,"从、邪"的分化已经开始,但尚未分化成两类声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释文》 陆氏音系 “从”母 “邪”母 分合
下载PDF
“重”的副词用法及其读音演变
19
作者 刘婕妤 杨军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61-68,共8页
"重"是一个常用多音字,在《广韵》中有平、上、去三读,分别对应不同的意义,其做副词使用时为去声。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重"的一部分副词义消失了,一部分表示"再、又"的副词义的读音在现代汉语中变读平... "重"是一个常用多音字,在《广韵》中有平、上、去三读,分别对应不同的意义,其做副词使用时为去声。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重"的一部分副词义消失了,一部分表示"再、又"的副词义的读音在现代汉语中变读平声。本文将韵书与《经典释文》等音义书相结合,探讨副词"重"的读音演变,以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 《经典释文》 语音演变
下载PDF
《经典释文》撰述时代及过程再探
20
作者 赵永磊 《语言学论丛》 2020年第1期199-222,共24页
历代学者多以为《经典释文》成于陈朝,且多有争议,近来学者研究更为深入,主要以为《经典释文》成于隋唐之间或隋朝.本文认为《经典释文》撰述性质为陆德明任学官时教授诸生经籍的参据书,其撰述过程主要经历两个时期:陈后主时期为书稿初... 历代学者多以为《经典释文》成于陈朝,且多有争议,近来学者研究更为深入,主要以为《经典释文》成于隋唐之间或隋朝.本文认为《经典释文》撰述性质为陆德明任学官时教授诸生经籍的参据书,其撰述过程主要经历两个时期:陈后主时期为书稿初成时期,陆德明撰成《经典释文》书稿;隋炀帝大业初年为增订修补时期,陆德明改定《经典释文》所释地理,并暗引刘炫等人学说,修改定稿在大业三年或稍后近于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德明 《经典释文》 撰述时代 撰述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