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金元诗的发展 |
邓绍基
|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3
|
|
2
|
论宋金诗歌间的关系 |
周秀荣
|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0 |
|
3
|
边元鼎诗之心灵纠结历程及迥异宋诗的特色渊源 |
狄宝心
|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
2022 |
0 |
|
4
|
郭元釪考论 |
王定勇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5
|
魏晋诗文对淮河文化的书写 |
焦自艳
|
《蚌埠学院学报》
|
2017 |
0 |
|
6
|
金诗研究文献述评 |
于东新
张丽红
|
《图书馆学研究》
CSSCI
|
2015 |
0 |
|
7
|
论元代的金诗批评 |
张静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1
|
|
8
|
从阮籍、嵇康与傅玄的诗歌看正始与西晋诗风的嬗变 |
庄书睿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4 |
0 |
|
9
|
关于《中州集》评点的归属问题 |
詹福瑞
周小艳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0
|
灵魂的“自救”与“自存”——刘荣恩抗战时期的诗歌创作 |
吴昊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11
|
一部精审深透的辽金诗“选本”——从选诗角度看张晶教授的《辽金诗史》 |
王维家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12
|
拟古风气中的剑胆骚心——林章其人及其诗作的艺术特色 |
宋伟
吴媚秋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3
|
地域文学的层级互动——以顺治、康熙年间晋安诗坛为讨论中心 |
翟勇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4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金代诗歌的主要思想内涵 |
左洪涛
吴艳艳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评《归潜志》的诗学价值 |
赵永源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16
|
开齐梁风气之先的沈约诗——论沈约诗歌对齐梁诗题材上的开拓 |
李文
|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17
|
晋安诗派与明末清初的元诗接受 |
罗鹭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8
|
论新时期诗歌与四十年代诗学的关系 |
吴井泉
|
《北方论丛》
|
2018 |
0 |
|
19
|
《北征》一曲叹陆沉,文化交汇有余情——析范成大使金诗的文化内涵 |
温斌
|
《阴山学刊》
|
2011 |
0 |
|
20
|
新时期以来秋瑾诗词研究综述 |
王雅平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