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元时期江南运河对嘉湖平原圩田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建革 周晴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2期21-27,共7页
嘉湖平原传统的圩田开发过程形成的农业模式是中国经典的生态农业模式的代表,其中湖州的桑基鱼塘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SH),通过对本区域内圩田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嘉湖平原的圩田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宋... 嘉湖平原传统的圩田开发过程形成的农业模式是中国经典的生态农业模式的代表,其中湖州的桑基鱼塘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SH),通过对本区域内圩田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嘉湖平原的圩田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宋元时期嘉湖平原地区沼泽地开发过程中形成以江南运河为主干河道的河网,以运河为框架进行了圩田水利的开发。宋元时期根据嘉湖平原内部的地势与水环境差异,北部形成以荻塘运河为中心的溇港圩田开发模式,中部形成以运河和塘河为中心的围田开发模式,南部以湖杭运河和杭嘉运河为中心形成桑基鱼塘和桑基稻田圩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湖平原 江南运河 圩田 桑基鱼塘 桑基稻田
下载PDF
浙北嘉湖全新世堆积平原地貌发育过程与土壤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葛跃新 顾嗣亮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1期99-105,共7页
地貌发育过程和沉积母质是嘉湖全新世堆积平原区的土壤形成的主要区域性因素,不同土属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貌演化和沉积母质的分异.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采样的实验分析,以及第二次土壤普查中的资料,试把嘉湖平原的沉积因质划分为... 地貌发育过程和沉积母质是嘉湖全新世堆积平原区的土壤形成的主要区域性因素,不同土属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貌演化和沉积母质的分异.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采样的实验分析,以及第二次土壤普查中的资料,试把嘉湖平原的沉积因质划分为河流相、河海过渡相、湖沼相.滨湖相和海相五种类型,初步探讨了该平原主要土属的发育与沉积母质类型之间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土壤形成 全新世 地形
下载PDF
明末清初嘉湖平原的专业化桑园及其生态经济环境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晴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36,61,共12页
明末清初的嘉湖平原由于内部微地形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以崇德、桐乡为中心的专业桑园集中区域,产生了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专业化桑园经营模式。专业化桑园的形成,是高度繁荣的蚕业经济对嘉湖平原内部地理环境适应的结果。专业化桑园经济... 明末清初的嘉湖平原由于内部微地形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以崇德、桐乡为中心的专业桑园集中区域,产生了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专业化桑园经营模式。专业化桑园的形成,是高度繁荣的蚕业经济对嘉湖平原内部地理环境适应的结果。专业化桑园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的地貌景观带来很大程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桑园 嘉湖平原 地形差异
原文传递
近50年杭—嘉—湖平原水系时空变化 被引量:23
4
作者 徐光来 许有鹏 王柳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66-974,共9页
基于1960s、1980s和2000s地形图水系数据,采用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发育系数、干流面积长度比和盒维数等指标,对杭嘉湖地区近50年水系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杭嘉湖地区1960s.2000s期间水系长度和面积呈衰... 基于1960s、1980s和2000s地形图水系数据,采用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发育系数、干流面积长度比和盒维数等指标,对杭嘉湖地区近50年水系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杭嘉湖地区1960s.2000s期间水系长度和面积呈衰减趋势。近50年河流长度减少了11023.33km,衰减了38.67%,水面积减小了151.58km^2,衰减了18.83%,且这种趋势在加剧;r2)支流发育系数呈下降的趋势,河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逐渐主干化。1960s二级支流发育系数为1-41,至1980s下降到1-35,下降了3.9%;1980s.2000s期间急剧下降至0.15,下降了88.6%;(3)水系变化的空间差异明显,河网密集的南部区水系衰减最为剧烈;(4)在不同下垫面条件下水系变化有各自特点。城市区水面率较小,约4.9%~9.4%,1960s以来水面率、河网密度呈减小的趋势,伴随城市化过程出现较重要的城市防洪疏浚、新挖河道工程。河网区河网密集,约2.1—5-3kin/km2,支流下降明显,干流有增加趋势以致河网主干化。典型湖区水面率较大,约17.8%~19.7%,水系格局变化相对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 水系格局 城市化 杭嘉湖地区
原文传递
杭嘉湖平原第四纪地层高精度对比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忠大 覃兆松 +3 位作者 梁河 张素君 廖福源 彭振宇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75-280,共6页
通过标准孔古气候旋回宏观识别标志的研究,并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解决了杭嘉湖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和200余个钻孔的等时对比问题,在此基础上制作了高精度对比的剖面图及准瞬时岩相古地理图,为研究杭嘉湖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古地... 通过标准孔古气候旋回宏观识别标志的研究,并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解决了杭嘉湖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和200余个钻孔的等时对比问题,在此基础上制作了高精度对比的剖面图及准瞬时岩相古地理图,为研究杭嘉湖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古地貌变迁提供了更为精确的资料。运用“基准面旋回”作为层序地层的划分依据,以古土壤层及其可与之对比的暴露面和河流冲刷面为边界,将平原第四系划分为9个亚层序,并发现亚层序与气候旋回呈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嘉湖平原 第四纪 气候旋回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下载PDF
平原河网地区人类活动对降雨-水位关系的影响——以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杰 许有鹏 +5 位作者 王跃峰 王强 袁甲 高斌 项捷 代晓颖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79-787,共9页
太湖流域快速城镇化、水利工程等一系列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以快速城镇化的杭嘉湖地区为例,基于1961—2014年逐日降雨、水位观测资料,构建了水位涨幅(ΔZ)、水位增长速率(k1)和退水速率(k2)等指标,旨在揭示变化... 太湖流域快速城镇化、水利工程等一系列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以快速城镇化的杭嘉湖地区为例,基于1961—2014年逐日降雨、水位观测资料,构建了水位涨幅(ΔZ)、水位增长速率(k1)和退水速率(k2)等指标,旨在揭示变化环境下该地区降雨过程中水位的变化特征及可能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变化环境下杭嘉湖地区近54年降雨量呈微弱的增加趋势,但降雨过程中的水位涨幅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平均水位涨幅呈显著下降趋势,且于2000年左右发生明显变化;突变后水位涨幅下降主要集中在10~50 mm/d的降雨过程中,而大于50 mm/d的降雨过程中突变后水位涨幅较突变前有所升高. 2)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各站降雨量与水位涨幅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降雨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增加趋势东强西弱;大部分站点的水位涨幅却呈下降趋势,其中位于区域南部站点的平均水位涨幅下降趋势较东北部更为明显,水位涨幅呈显著下降站点的空间分布与杭嘉湖南排工程等水利工程的分布较为一致. 3)通过对杭嘉湖地区降雨过程中水位增长速率和退水速率的变化分析发现,突变后较突变前退水速率有所提高,说明近年来水利工程等设施的完善和有序调度使得杭嘉湖地区的排洪能力有所提高,该变化可能是导致杭嘉湖地区地区突变后一定强度的降雨过程中水位涨幅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杭嘉湖地区强降雨过程中水位涨幅依然较高,可能是该地区洪峰水位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该地区近年来起涨水位抬升明显,对洪峰水位的抬升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杭嘉湖地区 平原河网地区 水位涨幅 水位增长速率 退水速率
下载PDF
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沉积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学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83-90,共8页
本文通过对杭嘉湖平原六个钻孔的全新世沉积的孢粉分析,揭示了本区全新世沉积的六个孢粉组合,它们自下而上分别为:(1)松属、栎属、禾本科孢粉组合;(2)栎属、松属、禾本科孢粉组合;(3)青刚栎属、栲属、栎属、藜科孢粉组合;(4)松属、栎属... 本文通过对杭嘉湖平原六个钻孔的全新世沉积的孢粉分析,揭示了本区全新世沉积的六个孢粉组合,它们自下而上分别为:(1)松属、栎属、禾本科孢粉组合;(2)栎属、松属、禾本科孢粉组合;(3)青刚栎属、栲属、栎属、藜科孢粉组合;(4)松属、栎属、禾本科、藜科孢粉组合;(5)栎属、青刚栎属、栲属,禾本科孢粉组合(6)栎属、禾本科、水龙骨科孢粉组合.这六个孢粉组合反映了本地区全新世时期存在着六个古植被演变阶段和相应的六次气候波动,为本地区全新世地层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孢粉组合 杭嘉湖平原
下载PDF
历史建筑“基因图谱”解析与表达——以杭嘉湖地区茧站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抚英 宋智强 +2 位作者 贾玉冰 关崇 胡顺江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共11页
引入生物学基因概念,借鉴建筑类型学理论和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相关研究,诠释了历史建筑基因概念及其基本属性,构建了历史建筑基因系统逻辑结构,提出历史建筑基因图谱的体系架构。在此基础上,分析梳理了杭嘉湖地区茧站发展演进历程、构... 引入生物学基因概念,借鉴建筑类型学理论和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相关研究,诠释了历史建筑基因概念及其基本属性,构建了历史建筑基因系统逻辑结构,提出历史建筑基因图谱的体系架构。在此基础上,分析梳理了杭嘉湖地区茧站发展演进历程、构成与分类以及空间分布特征。据此,分别从基因表型图谱表达、基因编码图谱表达、基因修饰图谱表达三方面对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基因图谱的表达逻辑、内容和方法进行解析和阐释;进而,依据对基因图谱的逻辑读解总结了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的类型学特征。最后,归纳整理了杭嘉湖地区茧站历史建筑基因图谱研究的创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嘉湖地区 茧站 历史建筑 基因图谱 建筑类型学
下载PDF
中国南部基塘区农业模式的变迁与凤眼蓝的入侵 被引量:7
9
作者 周晴 潘晓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93-1098,共6页
为了探究凤眼蓝(别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入侵中国南部基塘区的主要原因,对历史文献与档案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凤眼蓝在中国大陆的出现早于1930年。1911年后,凤眼蓝曾入侵浙江省杭嘉湖平原水网河道。凤眼蓝也是1911... 为了探究凤眼蓝(别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入侵中国南部基塘区的主要原因,对历史文献与档案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凤眼蓝在中国大陆的出现早于1930年。1911年后,凤眼蓝曾入侵浙江省杭嘉湖平原水网河道。凤眼蓝也是1911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十分常见的水生植物。1911–1980年,基塘农业是浙江省的杭嘉湖地区和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农业经营模式,凤眼蓝在这两个地区都曾被用作有机肥。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长江流域曾推广凤眼蓝栽培技术,对凤眼蓝进行了大规模的养植,但1950–1980年的广积肥运动控制了凤眼蓝的繁殖速度和规模。1980年以来,基塘地区成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镇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区域,传统的循环农业经营模式普遍被废弃,同时,基塘区河网湿地水文生态环境的改变是凤眼蓝入侵中国南部基塘区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凤眼蓝 杭嘉湖平原 桑基鱼塘 珠江三角洲 湿地
原文传递
内河限制性航道通航尺度及跨航桥梁拆建方案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健伟 李志峰 徐朝辉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9-142,共4页
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地区内河限制性航道等级提升改建工程中,通过对航道尺度、船舶水线以上高度、通航水位、通航安全及桥梁改建难度的综合分析,提出近期跨航桥梁拆建方案和保留桥梁通航安全保障措施,为内河航道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三角 杭嘉湖平原 内河限制性航道 通航标准 跨航桥梁 拆建方案 通航安全
下载PDF
杭嘉湖平原水热型地热资源综合评价与开发利用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萌 杨豪 +3 位作者 黄雯 彭振宇 张良红 秦祥熙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4期445-452,共8页
通过对杭嘉湖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可知,该区地热储量为439.18×10^(14)kJ,地热流体储存量为212.22×10^(8)m^(3),地热流体可开采量为16864.8×10^(4)m^(3)/a,地热流体可开采热量为2366.88×10^(10)kJ/a,可... 通过对杭嘉湖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可知,该区地热储量为439.18×10^(14)kJ,地热流体储存量为212.22×10^(8)m^(3),地热流体可开采量为16864.8×10^(4)m^(3)/a,地热流体可开采热量为2366.88×10^(10)kJ/a,可用于旅游疗养、地热供暖、水产养殖等方向.建议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开采与保护并重,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绿色可持续发展.除用于旅游疗养外,该区地热资源可结合入特色农业、地质文化村等建设中,形成梯级综合利用模式;可结合区内丰富的浅层地热能资源,形成深浅结合的利用模式;还可结合热泵技术、太阳能技术、空气能技术等清洁能源技术,形成“地热+”复合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型地热 地热储量 清洁能源 杭嘉湖平原 浙江省
下载PDF
环境、技术与选择——南宋时期湖桑的形成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晴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3-276,共14页
湖桑是起源于杭嘉湖地区的桑树群体品种。杭嘉湖地区众多地方品种的形成始于南宋时期。湖桑适于在杭嘉湖平原低湿环境中种植,南宋时期杭嘉湖平原圩田开发过程中湖桑已得到了普遍种植。湖桑苗的育成时间长,技术环节多,南宋时期杭嘉湖地... 湖桑是起源于杭嘉湖地区的桑树群体品种。杭嘉湖地区众多地方品种的形成始于南宋时期。湖桑适于在杭嘉湖平原低湿环境中种植,南宋时期杭嘉湖平原圩田开发过程中湖桑已得到了普遍种植。湖桑苗的育成时间长,技术环节多,南宋时期杭嘉湖地区的人们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控制桑的树形与枝条的定向生长,并将具有优良变异性状的枝条进行嫁接繁殖。湖桑的形成与杭嘉湖地区长期使用的精细桑树种植技术与桑园管理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桑 杭嘉湖平原 南宋 生态环境 技术
下载PDF
杭嘉湖平原水文站网合理布设及测验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华华 孙志林 +1 位作者 孙淑萍 楼峰青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15,37,共4页
平原区河网组成复杂,科学合理地布设水文站网十分重要。通过对杭嘉湖平原区水文站网的评价和测验方法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平原区水文站网的布设要综合考虑防洪排涝、流域治理、水资源管理、省界水量水质监控、水量平衡等因素的要... 平原区河网组成复杂,科学合理地布设水文站网十分重要。通过对杭嘉湖平原区水文站网的评价和测验方法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平原区水文站网的布设要综合考虑防洪排涝、流域治理、水资源管理、省界水量水质监控、水量平衡等因素的要求;水量监测采用单一流量站、基点站流量与水文巡测相结合的方式。多普勒流速测流方法在多个受潮汐影响的河流得到成功应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站网 测验方法 站网评价 多普勒测流 杭嘉湖平原
下载PDF
杭嘉湖东部平原工程地质分区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永鹏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3期2-3,共2页
通过对杭嘉湖东部平原土层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几个特征层位的水平、垂直分布组合,进行工程地质分区评述,为工程设计。
关键词 杭嘉湖东部平原 土层特征 工程地质
下载PDF
沉积环境对软土物理及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肖峰 许明显 《工程勘察》 2015年第8期31-35,共5页
在分析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海侵软土层成因的基础上,取全新世时期河口湾、低盐沼泽和潮坪—泻湖三种不同沉积环境中形成的软土,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对软土物理性质和力学指标与成因环境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口湾在沉积过程中多... 在分析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海侵软土层成因的基础上,取全新世时期河口湾、低盐沼泽和潮坪—泻湖三种不同沉积环境中形成的软土,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对软土物理性质和力学指标与成因环境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口湾在沉积过程中多处于较激烈的水动力环境中,粉粒含量较多导致其含水量和孔隙比均较小,内摩擦角相对较大;低盐沼泽环境沉积软土层较薄,其渗透固结路径短,使得含水量和压缩性也相对较低,内摩擦角一般;而潮坪—泻湖环境则相对安静和低能,沉积物以细颗粒物质为主,含水量、孔隙比和压缩性均是三种环境中最大的,其内摩擦角较小。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海侵软土层压缩系数与压缩模量呈较好的幂数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沉积环境 物理力学特性 杭嘉湖平原
下载PDF
浙江杭嘉湖平原区农业地球化学区划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朱立新 周国华 +9 位作者 任天祥 王徽 张连生 马生明 顾金秋 杜雄进 王成 蒋永平 周家志 周子泉 《矿产勘查》 1995年第3期172-180,共9页
根据杭嘉湖平原区区域农业环境地球化学调查资料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区域农业、专题农业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对本区进行了农业地球化学区划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将本区分为泻湖湖沼粮油桑地球化学区、水网平原粮桑油地球化学区、滨海平原... 根据杭嘉湖平原区区域农业环境地球化学调查资料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区域农业、专题农业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对本区进行了农业地球化学区划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将本区分为泻湖湖沼粮油桑地球化学区、水网平原粮桑油地球化学区、滨海平原麻棉菜地球化学区和低山丘陵菜竹林地球化学区,提出了本区10种营养元素施肥规划,阐述了每个地球化学区的作物布局、施肥方法,预测了据此结果可能给本区农业生产增加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地球化学 区划 浙江 杭嘉湖平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