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嘉道时期的环境恶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朱浒 黄兴涛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83,158,共10页
大约相当于19世纪上半叶的清代嘉道时期,是近代中国爆发大规模社会危机和社会转型的前夜。对于这一时期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中国出现的生存环境全面恶化趋势及其产生的重要社会影响,迄今尚未得到充分揭示。从灾荒这一极富中国... 大约相当于19世纪上半叶的清代嘉道时期,是近代中国爆发大规模社会危机和社会转型的前夜。对于这一时期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中国出现的生存环境全面恶化趋势及其产生的重要社会影响,迄今尚未得到充分揭示。从灾荒这一极富中国特色的视窗出发,通过追踪灾荒问题透析出来的社会脉络,可以考察和认知嘉道变局的历史进程及其逻辑。完整把握该进程及其逻辑,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社会从18世纪的繁盛到19世纪的衰落之剧烈转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时期 环境恶化 社会影响
原文传递
互动与博弈:嘉道时期清朝与越南藩属关系探析
2
作者 张清涛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6-75,共10页
嘉道时期中越藩属关系延续了藩属体系中“字小事大”“厚往薄来”“德化四夷”等基本内涵,但由于清朝治边政策逐渐收缩,藩属体系中“不治夷狄”的基本内涵更加凸显,所以清朝对越南问题主要采取不予干涉的态度。这一时期,阮朝虽然奉清朝... 嘉道时期中越藩属关系延续了藩属体系中“字小事大”“厚往薄来”“德化四夷”等基本内涵,但由于清朝治边政策逐渐收缩,藩属体系中“不治夷狄”的基本内涵更加凸显,所以清朝对越南问题主要采取不予干涉的态度。这一时期,阮朝虽然奉清朝为“上国”,并与清朝在经贸往来、平定匪患等问题上积极合作,但由于阮朝国家意识和主权意识的强化,有意摆脱藩属体系的影响,甚至觊觎清朝领土,藩属体系下“以越南守西南”的效用并未发挥出来。同时,面对世界大变局,清朝与越南仍恪守保守心态,双方未能形成联合抗击外敌的政策,这也为咸同以后法国入侵越南并导致中越藩属关系解体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时期 清朝 越南 藩属关系
下载PDF
地域美术历史情境重建和方法问题——《青萍之末》读后兼论新时代中国美术史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崇秀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4,I0003,共6页
《青萍之末》基于晚清广州书画名流谢兰生《常惺惺斋日记》勾连嘉道年间岭南的文人生活和艺术世界。李若晴从重建历史场景、活化历史人物、细节再现生活三个层次重建历史情境,将琐屑的“日记”转换成活的历史,并喻示近代中国大变局。但... 《青萍之末》基于晚清广州书画名流谢兰生《常惺惺斋日记》勾连嘉道年间岭南的文人生活和艺术世界。李若晴从重建历史场景、活化历史人物、细节再现生活三个层次重建历史情境,将琐屑的“日记”转换成活的历史,并喻示近代中国大变局。但著作也存在对谢兰生的历史定位和客观评价不够,对谢的诗文画作缺乏定量的统计和研究,对征引画作缺乏分析阐释,缺少批判意识,未能形成变局观念,以及由史料研究难企史学高度等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萍之末 谢兰生 嘉道年间 广州 历史情境
下载PDF
制度定型与思想张力:嘉道时期对“壅蔽”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明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108,共17页
从制度的发展过程而非静态的视角来看,嘉道时期是清代言路制度的定型时期。文书从题本到奏折,中枢从内阁到军机处的重大转变,决定了言路在政治体制中的边缘化地位。士林由此切入批评"壅蔽"问题和言路制度,坚持言路在政治体制... 从制度的发展过程而非静态的视角来看,嘉道时期是清代言路制度的定型时期。文书从题本到奏折,中枢从内阁到军机处的重大转变,决定了言路在政治体制中的边缘化地位。士林由此切入批评"壅蔽"问题和言路制度,坚持言路在政治体制中的结构性功能,君主则将言路问题归罪于士大夫的私心私利。制度与制度思想共成一体,从清代言路的制度思想来看,"前代法意"与"本朝法意"之间又存在张力,相反相成,形塑了清朝的言路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 壅蔽 言路 制度定型
原文传递
嘉道时期滇铜供应问题探析——兼论嘉道时期云南铜矿之衰落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朝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77-83,共7页
笔者依据现存的嘉庆、道光时期的档案材料分析了这一时期滇铜供应问题,即供应不足和成色低潮,而后者较前者问题更为严重。清廷采取了诸多调剂措施,使得供应数量基本得到了保证,但对于成色低潮问题,始终未能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嘉庆、... 笔者依据现存的嘉庆、道光时期的档案材料分析了这一时期滇铜供应问题,即供应不足和成色低潮,而后者较前者问题更为严重。清廷采取了诸多调剂措施,使得供应数量基本得到了保证,但对于成色低潮问题,始终未能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嘉庆、道光年间云南铜矿呈渐衰之势,自然因素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但其背后官发铜本与产铜成本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及铜务弊端亦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时期 滇铜供应问题 云南铜矿 衰落
下载PDF
拓新·杂糅·渗透——关于嘉、道时期章回小说类型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郭豫适 刘富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6-64,共9页
清代嘉庆、道光时期不少章回小说都存在着或归类混杂或难以用传统小说类型来框定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是由此期小说题材内容的拓新、不同小说类型的杂糅引起的,也是由章回小说与其它文体的沟通、渗透而导致的必然结果。从中也可看出此期... 清代嘉庆、道光时期不少章回小说都存在着或归类混杂或难以用传统小说类型来框定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是由此期小说题材内容的拓新、不同小说类型的杂糅引起的,也是由章回小说与其它文体的沟通、渗透而导致的必然结果。从中也可看出此期作家力图突破既定审美规范和企望改良传统章回模式的革新精神。这也决定了此期的小说类型在小说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庆 道光时期 章回小说 小说类型
下载PDF
嘉道年间解决灾赈问题的对策及其效果
7
作者 林昱明 《陇东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55-59,共5页
嘉道年间清王朝国力中衰,府库空虚,赈银吃紧,开始出现荒政危机。对此清政府采取各项应对措施,主要从捐赈和监查两方面入手,试图缓解和防弊赈济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但施行效果不一,无法妥善根除弊病。其中政府的应对政策固然重要,但更... 嘉道年间清王朝国力中衰,府库空虚,赈银吃紧,开始出现荒政危机。对此清政府采取各项应对措施,主要从捐赈和监查两方面入手,试图缓解和防弊赈济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但施行效果不一,无法妥善根除弊病。其中政府的应对政策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执行政策的人如何作为,他们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决定各项政令的最终施行效果。然而事与愿违,赈灾制度本身存在的疏漏之处与政策执行人间难以控制的贪腐问题,常常使得朝廷的赈灾之策不易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年间 灾赈 政策
下载PDF
论嘉道之际士人人格的转变
8
作者 于慧 《泰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4-48,共5页
清代乾嘉时期,士人人格走向孱弱低靡,当时的人已对此有所指摘,稍后的批判则更为激烈。至嘉道之际,随着政局险象环生,士人人格开始发生转化,逐渐从委顿中挺立起来。
关键词 嘉道之际 士人 人格 转化
下载PDF
黎世序与嘉道时期黄河的治理
9
作者 金诗灿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32-134,共3页
黎世序是嘉道时期治河名臣。在担任江南河道总督期间,他力主修缮黄河堤防,加固两岸险工,推广碎石坦坡护堤技术,积极整饬河工弊政,使黄河治理出现了新局面。他的治绩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广泛认同。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其自身能力、两江总督... 黎世序是嘉道时期治河名臣。在担任江南河道总督期间,他力主修缮黄河堤防,加固两岸险工,推广碎石坦坡护堤技术,积极整饬河工弊政,使黄河治理出现了新局面。他的治绩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广泛认同。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其自身能力、两江总督的配合、幕僚的辅佐、皇帝的支持密切相关。其治河经历充分表明,治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世序 嘉道时期 治理 黄河
下载PDF
嘉道时期桐城派的传衍特征
10
作者 霍省瑞 谢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75,共7页
嘉道时期桐城派盛极一时,表现出许多新的传衍特征:一是传衍态势由单线承传到多线辐射;二是传衍范围由固守一隅到遍布南北;三是传衍方式由私人授徒到以书院讲学为主,家学传授、私人讲学、文人雅集、书信往还、游幕等方式为辅;四是传衍内... 嘉道时期桐城派盛极一时,表现出许多新的传衍特征:一是传衍态势由单线承传到多线辐射;二是传衍范围由固守一隅到遍布南北;三是传衍方式由私人授徒到以书院讲学为主,家学传授、私人讲学、文人雅集、书信往还、游幕等方式为辅;四是传衍内容由只言片语到完备选本。诸种变化的产生,并非历史的偶然,而是桐城派发展的必然,无不蕴涵着深层的文化动因,这亦是其兴盛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时期 桐城派 传衍
下载PDF
清代嘉道时期(1796—1850年)黄河下游决溢时空格局与河工治理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健 严思琪 张莉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0-296,共17页
历史时期黄河河患及其治理属于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响应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多源史料建立清代嘉道时期(1796—1850年)黄河下游决溢基础数据库,运用交叉谱、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分析方法,测算了黄河下游决溢与河工治理的相关性... 历史时期黄河河患及其治理属于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响应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多源史料建立清代嘉道时期(1796—1850年)黄河下游决溢基础数据库,运用交叉谱、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分析方法,测算了黄河下游决溢与河工治理的相关性及其滞后性特征,进一步辨识二者在不同阶段的时空特征、响应过程及驱动机制。结果显示:清嘉道时期黄河下游决溢时空变化特征显著,以1825年为节点分为先增后减的两个主要发展阶段;空间分布具有较强聚集性特征,两个阶段累计高发区集中在河南怀庆府、开封府及江苏淮安府附近,黄河下游决溢重心始终位于东河。决溢与河工治理序列年际变化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其显著振动周期为11a,且二者的响应间隔为1a左右。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后,黄河下游决溢与河工治理的时空响应存在明显“错位”的独特现象,即决溢重心向“东河”推移,而河工治理重心则向“南河”扩展。二者之间时空响应关系从“一致”到“错位”的转变,不仅显示清廷治黄理念由“积极革新”转向“消极防御”,也说明黄河下游已丧失清初以来“治河保漕”的重要政治经济地位,展现了其作为黄运之交重要地理区位的解构与重塑过程;而这一过程又孕育了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于铜瓦厢发生重大改道的事件,可谓黄河流域系统中“河流决溢-河政理念-河工治理”时空互动关系的历史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黄河决溢 河工治理 时空格局 嘉道时期 清代
原文传递
论嘉道时期腰牌在漕运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钮希强 《农业考古》 2020年第3期124-128,共5页
清代腰牌种类繁多、使用范围广泛,用于国家管理的多个领域。康熙五十三年,腰牌试用于漕运人员的管理,到嘉道朝这一制度逐步规范、完善,对于腰牌的式样、颜色和使用要求等方面都做了规定和说明。关于漕运管理中使用腰牌的记载见于《清史... 清代腰牌种类繁多、使用范围广泛,用于国家管理的多个领域。康熙五十三年,腰牌试用于漕运人员的管理,到嘉道朝这一制度逐步规范、完善,对于腰牌的式样、颜色和使用要求等方面都做了规定和说明。关于漕运管理中使用腰牌的记载见于《清史稿》《清实录》等史料,记载粗略且零散。本文则是在《清史稿》《清实录》等史料的基础上,结合《清代扬州卫三帮漕运档案》相关文献,对嘉道时期腰牌在漕运管理中的使用情况所做的一次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嘉庆道光时期 腰牌 漕运 式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