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益肾颗粒减轻528例肿瘤患者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董海涛 刘浩 +3 位作者 关念波 赵炜 卢雯平 陈丽珠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2-13,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颗粒减轻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8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健脾益肾联合化疗组(治疗组265例)和单用化疗组(对照组263例)。治疗组化疗时加服健脾益肾颗粒,对照组单用化疗,2组均连续化疗2个周期。观察2组有效率、治...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颗粒减轻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8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健脾益肾联合化疗组(治疗组265例)和单用化疗组(对照组263例)。治疗组化疗时加服健脾益肾颗粒,对照组单用化疗,2组均连续化疗2个周期。观察2组有效率、治疗前后卡氏评分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61.4%、对照组为60.5%,2组治疗后卡氏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功能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其NK细胞活性、CD3+(%)、CD4+(%)、CD8+(%)、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益肾颗粒能明显减轻化疗毒性,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化疗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颗粒 肿瘤 化疗 毒副作用
下载PDF
健脾益肾颗粒对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晓波 郝世凯 +4 位作者 王玉亮 武文杰 苏相相 姜爱娜 刘志霈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颗粒对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益肾组和顺铂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右腋下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正常组不干预,模型组予磷...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颗粒对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益肾组和顺铂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右腋下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正常组不干预,模型组予磷酸盐缓冲液(PBS) 0. 2 m L/d灌胃,健脾益肾组予健脾益肾颗粒10 mg/(kg·d)灌胃,顺铂组予顺铂0. 5 mg/(kg·d)灌胃,均2天1次。持续2周后,取瘤重并计算抑瘤率;观察药物干预后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血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中性粒细胞(NEU)、血小板(Pt)、血红蛋白(HGB)及脾中NK细胞活性;检测IFN-γ和IL-10含量及T淋巴细胞比值。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重增量变低,RBC数量降低,WBC、NEU、Pt数量增加,NK细胞活性抑制,IFN-γ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CD4^+T细胞数量CD4^+/CD8^+T比值降低(均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益肾组和顺铂组小鼠体重增加,肿瘤重量降低,抑瘤率升高,肿瘤细胞数量于干预后第5天开始出现下降,且健脾益肾组体重增量、肺癌细胞数量干预优于顺铂组(均P <0. 05);健脾益肾组RBC数量升高,WBC、NEU以及Pt数量下降,NK细胞活性增加(均P <0. 05),IFN-γ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CD4^+细胞数量和CD4^+/CD8^+比值增加(均P <0. 05)。结论健脾益肾颗粒对Lewis肺癌肿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颗粒 LEWIS肺癌 小鼠模型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健脾益肾颗粒剂对脾肾阳虚型慢性肾炎患者尿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彬 范伏元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颗粒剂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脾益肾颗粒剂组)和对照组(肾炎四味片组)各30例,观察2组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尿IL-6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颗粒剂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脾益肾颗粒剂组)和对照组(肾炎四味片组)各30例,观察2组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尿IL-6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对炎症介质尿IL-6治疗指标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颗粒剂可改善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炎症介质尿IL-6的水平,疗效优于肾炎四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健脾益肾颗粒剂 脾肾阳虚证 肾炎四味片 尿IL-6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化疗联合中药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TMSG-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明 谭玉林 +2 位作者 麻明彪 周英 陈晓兰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磷酰胺(CTX)与破壁灵芝孢子粉联合用药、CTX与健脾益肾颗粒联合用药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TMSC-1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转移性乳腺癌的分子诊断和临床用药治疗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将乳腺癌细胞株MCF-7注入裸鼠体内,建立移... 目的探讨磷酰胺(CTX)与破壁灵芝孢子粉联合用药、CTX与健脾益肾颗粒联合用药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TMSC-1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转移性乳腺癌的分子诊断和临床用药治疗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将乳腺癌细胞株MCF-7注入裸鼠体内,建立移植瘤模型。将24只移植瘤接种成功的裸鼠分为CTX模型组、CTX与破壁灵芝孢子粉联合用药组、CTX与健脾益肾颗粒联合用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6只。观察各组裸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及移植瘤体积、重量,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移植瘤细胞TMSG-1蛋白的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移植瘤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CTX与破壁灵芝孢子粉联合用药组、CTX与健脾益肾颗粒联合用药组能有效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及重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X与破壁灵芝孢子粉联合用药组、CTX与健脾益肾颗粒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高于模型组(P<0.01);CTX与破壁灵芝孢子粉联合用药组、CTX与健脾益肾颗粒联合用药组移植瘤的TMSG-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显示模型组、CTX与破壁灵芝孢子粉联合用药组、CTX与健脾益肾颗粒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破壁灵芝孢子粉与CTX联合用药、CTX与健脾益肾颗粒联合用药对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有显著抑制增殖和促凋亡作用,同时还可以上调TMSG-1蛋白的表达起到抗肿瘤转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人乳腺癌移植瘤 破壁灵芝孢子粉 健脾益肾颗粒 TMSG-1蛋白
下载PDF
健脾益肾颗粒的质量标准改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贾林 曾宏亮 +3 位作者 贾昀涛 杨汉初 邓相稳 刘建存 《中南药学》 CAS 2020年第9期1562-1568,共7页
目的提高健脾益肾颗粒的质量标准,为健脾益肾颗粒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薄层色谱法对健脾益肾颗粒中党参、枸杞子、女贞子、白术、菟丝子及补骨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处方中特女贞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与... 目的提高健脾益肾颗粒的质量标准,为健脾益肾颗粒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薄层色谱法对健脾益肾颗粒中党参、枸杞子、女贞子、白术、菟丝子及补骨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处方中特女贞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与白术内酯Ⅲ的含量。结果党参、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补骨脂、白术的薄层色谱图与对照药材或相应对照品在相同位置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且分离度好,阴性样品无干扰;特女贞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与白术内酯Ⅲ分别在0.0656~1.6391μg(r=0.9998)、0.0080~0.1988μg(r=1.000)、0.0050~0.1255μg(r=1.000)和0.0029~0.0713μg(r=0.9998)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值均<5%;检测限为0.01~0.03 ng·mL-1,特女贞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白术内酯Ⅲ的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在103.8%~104.7%、96.4%~100.2%、99.2%~101.3%、105.6%~107.4%,RSD分别在0.20%~1.2%、1.1%~2.6%、0.60%~1.4%、1.9%~2.8%(n=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易行,专属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健脾益肾颗粒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可有效评价与控制健脾益肾颗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颗粒 党参 枸杞子 女贞子 白术 菟丝子 补骨脂 特女贞苷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白术内酯Ⅲ
下载PDF
健脾益肾愈呆颗粒佐治血管性痴呆对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晨栋 陈家权 +5 位作者 王振兴 陶素爱 王思源 刘洺希 刘音 张娜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11期1326-1328,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愈呆颗粒佐治血管性痴呆对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健脾益肾愈呆颗粒,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CRP、叶酸及Vitamin ...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愈呆颗粒佐治血管性痴呆对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健脾益肾愈呆颗粒,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CRP、叶酸及Vitamin B12及氧化应激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RP降低,叶酸及Vitamin B12水平升高,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愈呆颗粒佐治血管性痴呆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健脾益肾愈呆颗粒 认知功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