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说战国文字中的“■”声系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蔡一峰
-
机构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18-124,128,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ZDA30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5批面上资助项目(2019M651394)。
-
文摘
战国文字中谐"■"声字实际包含了"丂""主""幵"三个来源不同的谐声系列,其中尤以"丂"声字和"主"声字的偏旁纠葛最突出。根据文献材料提供的语音线索,可以归纳得知声符"丂"和"主"写法的趋同与它们各自的读音没有必然联系,属于构形致混。竹简有用作"丑"或"守"的"■(肘)"字,变形声化而来的"■"是不严格的谐声行为,古人未必要清楚其来源才能识别该字。像"■"这类源异流混的表音符号是文字形声化发展过程中形音义重新分配的产物,我们可以称之为同体声符。辨析同体声符对我们考释未识字,了解文字谐声系统的历史变化,辩证看待谐声通假的原则和复杂性,合理利用来开展古音研究都很有必要,理应得到重视。
-
关键词
战国文字
谐声
丂
主
幵
同体声符
-
Keywords
characters of the Warring States
Xiesheng(谐声)
Kao(丂)
Zhu(主)
jian(幵)
coessential phonetic symbols
-
分类号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H1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