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众网络书评的贾平凹小说英译传播现状研究
1
作者 冯正斌 汪学冰 《外国语言文学》 2023年第3期75-86,135,共13页
作为中国当代作家之翘楚,贾平凹的创作围绕乡村主题,观照社会变迁,心怀世界命题,其英译传播展现并塑造着我国国家形象。本文以亚马逊和Goodreads网站贾平凹小说英译本的读者书评为依据,考察大众读者对贾平凹小说的接受情况,反思其对中... 作为中国当代作家之翘楚,贾平凹的创作围绕乡村主题,观照社会变迁,心怀世界命题,其英译传播展现并塑造着我国国家形象。本文以亚马逊和Goodreads网站贾平凹小说英译本的读者书评为依据,考察大众读者对贾平凹小说的接受情况,反思其对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启示。结果表明,海外读者对贾平凹小说的评价喜忧参半;对文学主题、故事情节、叙事方式、副文本和翻译风格等因素颇为关注。鉴往知来,从拉斯韦尔传播学理论切入,结合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五大维度探讨中国文学外译模式,助力中国文学域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小说 出版传播 海外接受 读者书评
原文传递
方言叙事与乡土审美:从语言功能看贾平凹小说方言书写的价值
2
作者 周建姣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18-126,共9页
贾平凹的小说以乡土书写为特色,既写故乡物事,也喜用方言词语,而他在叙事中不限于使用已有的方言,还常常“自创”方言。对关中方言有独特感受的贾平凹式的语言是其小说“方言书写”的真正内涵。作家通过方言元素所负载的文化物事来揭示... 贾平凹的小说以乡土书写为特色,既写故乡物事,也喜用方言词语,而他在叙事中不限于使用已有的方言,还常常“自创”方言。对关中方言有独特感受的贾平凹式的语言是其小说“方言书写”的真正内涵。作家通过方言元素所负载的文化物事来揭示秦地的人情事理,构建富含秦地气氛的世界,书写充满艺术感的乡土。可以说,民间叙事、文本交互体系的建构、乡土世界摹写三个方面共同搭建了其乡土叙事体系。而方言书写除体现了作家的审美趣味外,还展现出作品语言的情感价值、认同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等多重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小说 方言叙事 乡土审美 语言功能
下载PDF
论贾平凹小说的“生活流”式叙事——以《秦腔》《古炉》《暂坐》为例
3
作者 刘潇萌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3-110,共8页
贾平凹并非先锋作家,但他却一直走在艺术形式探索与实验的路上。从《秦腔》起,贾平凹扭转其“辞章灿烂,情趣盎然”的文风,开始选择对叙事对象进行“原生态”的描摹与呈现。叙事方式的重新选择,意味着贾平凹审视世界的角度与思维方式逐... 贾平凹并非先锋作家,但他却一直走在艺术形式探索与实验的路上。从《秦腔》起,贾平凹扭转其“辞章灿烂,情趣盎然”的文风,开始选择对叙事对象进行“原生态”的描摹与呈现。叙事方式的重新选择,意味着贾平凹审视世界的角度与思维方式逐步发生变化或调整,作家的审美方式随之出现“拐点”。他执着地对文本细部进行密集而厚实的精雕细刻,以真正植根于土地,呈现生活内部丰盈而繁杂的结构与肌理。这些极具个性色彩的叙事细节与叙事语言等,蕴蓄出了贾平凹充满个性化和独创性的“生活流”叙事,凝聚成贾平凹小说“细部的力量”。自然地透视与还原出存在世界的本相、与日常生活肌理的契合与统一、对于暴力与苦难的“观照”与“救赎”等创作意旨,都在“生活流”叙事中得到充分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小说 “生活流”叙事 《秦腔》 《古炉》 细部的力量
下载PDF
论贾平凹小说中对细节的重复叙述 被引量:1
4
作者 郝军启 赵锦 《商洛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7-20,共4页
贾平凹在其多篇小说中使用了相同或相近的细节描写,从而构成了重复叙述的艺术特点。当细节趋向单纯明净时,它可以成为揭示人物心理的有力手段。当作者把重复的细节处理成意象时,它便具有了不确定的意义指向,使小说具有了浑厚的特点,从... 贾平凹在其多篇小说中使用了相同或相近的细节描写,从而构成了重复叙述的艺术特点。当细节趋向单纯明净时,它可以成为揭示人物心理的有力手段。当作者把重复的细节处理成意象时,它便具有了不确定的意义指向,使小说具有了浑厚的特点,从而带有了一定的抽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小说 细节 重复 抽象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贾平凹长篇小说翻译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娇 石春让 田亚亚 《商洛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13,30,共9页
基于CiteSpace软件及其他统计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贾平凹长篇小说翻译研究相关论文为数据源,对现有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呈现相关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并预测研究前沿。研究发现,近年来相关研究数量不断增多但核心论文数量总体较... 基于CiteSpace软件及其他统计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贾平凹长篇小说翻译研究相关论文为数据源,对现有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呈现相关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并预测研究前沿。研究发现,近年来相关研究数量不断增多但核心论文数量总体较少;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主要来自陕西省;核心作者有班荣学、于亚莉、邵霞、赵荣、王金岳、梁红涛、冯正斌、车明明、崔落梅、冯丽君等;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是《浮躁》、翻译策略、贾平凹、《高兴》和关联理论;研究前沿包括葛浩文、《废都》、《高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长篇小说 翻译研究 CITESPACE
下载PDF
贾平凹小说语言的陌生化修辞艺术
6
作者 曹青青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30-37,共8页
贾平凹小说语言形象生动、风趣幽默,这得益于其语言具有陌生化的特点。因此,本研究以贾平凹小说语言为研究对象,结合变异修辞学、美学等相关理论,从语音、语词、语法三方面深入探讨其陌生化特点,旨在丰富语言陌生化理论,充实贾平凹相关... 贾平凹小说语言形象生动、风趣幽默,这得益于其语言具有陌生化的特点。因此,本研究以贾平凹小说语言为研究对象,结合变异修辞学、美学等相关理论,从语音、语词、语法三方面深入探讨其陌生化特点,旨在丰富语言陌生化理论,充实贾平凹相关研究资料和更好地理解文学与语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小说 语言 陌生化 修辞艺术
下载PDF
艰难的探索 心灵的挣扎——论贾平凹小说中现实主义的流变
7
作者 刘宁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3-67,共5页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上最富于嬗变的名作家之一,纵横文坛三十余年来,他既不愿离开现实的厚土,又不愿在这条道路上愈走愈窄,于是竭力寻求新的解脱,在痛苦中踢开一系列现实主义既有的教条,试图摆脱窘境,然而就象已经溶入血液的东西一...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上最富于嬗变的名作家之一,纵横文坛三十余年来,他既不愿离开现实的厚土,又不愿在这条道路上愈走愈窄,于是竭力寻求新的解脱,在痛苦中踢开一系列现实主义既有的教条,试图摆脱窘境,然而就象已经溶入血液的东西一样,贾平凹无法摆脱现实主义的骚扰。由浪漫而到现实、由清新而到魔幻、由美丽而到丑陋,他的心灵历经宁静、浮躁、颓废、绝望,从而创作出风俗画现实主义、传统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自然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在挣扎中痛苦的支起了自己一片文学的天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小说 现实主义 艰难探索 心灵挣扎
下载PDF
贾平凹小说中的“安庆元素”
8
作者 陈宗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90-95,共6页
“安庆元素”是安庆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其戏曲、宗教、语言、民俗与移民等方面呈现出来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要素。贾平凹小说中的“安庆元素”,主要体现在小说有关“下河人”及其精神,以及陕南戏曲、风俗与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贾平... “安庆元素”是安庆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其戏曲、宗教、语言、民俗与移民等方面呈现出来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要素。贾平凹小说中的“安庆元素”,主要体现在小说有关“下河人”及其精神,以及陕南戏曲、风俗与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贾平凹小说中的“安庆元素”,其形成与商洛地域文化中蕴含的安庆迁陕移民文化有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小说 “安庆元素” 迁陕移民
下载PDF
译出型国家翻译实践研究:以贾平凹小说的英译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梁红涛 《外国语文研究》 2019年第2期87-94,共8页
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贾平凹小说的英译活动为研究范例,揭示了彼时译出型国家翻译实践模式在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特征及其背后的制约因素,分析了这一模式所生产的译作在异域世界接受效度不佳的原因所在,在此基础上,... 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贾平凹小说的英译活动为研究范例,揭示了彼时译出型国家翻译实践模式在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特征及其背后的制约因素,分析了这一模式所生产的译作在异域世界接受效度不佳的原因所在,在此基础上,对译出型国家翻译实践下的翻译生产进行反观,为当下以此模式推进的中国文学翻译生产提供镜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翻译实践 贾平凹小说英译 翻译生产和接受
下载PDF
论贾平凹小说中的道德嬗变
10
作者 朱锋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21-23,共3页
贾平凹亲身经历了从传统农耕文明向以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文明转型的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他把市场经济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冲击以及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焦虑都融入作品当中。其文学作品是当代城市化进程中道德嬗变的写真。其小说中对传统世俗... 贾平凹亲身经历了从传统农耕文明向以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文明转型的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他把市场经济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冲击以及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焦虑都融入作品当中。其文学作品是当代城市化进程中道德嬗变的写真。其小说中对传统世俗道德风景画的热情礼赞、对封建血缘道德关系崩溃与新型业缘道德关系形成的现实描绘、以及对道德拯救旗帜的宗教境界的神往等,无不艺术地勾勒出当代中国人从乡村生活向都市生活转换过程中复杂而痛苦的道德嬗变历程,形象地昭示着真善美作为人生终极价值目标的崇高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贾平凹 传统道德 业缘道德 嬗变
下载PDF
论贾平凹小说中的梦——以《怀念狼》为例
11
作者 胡本雄 《唐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8-102,共5页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们潜意识的表达。梦常常和小说联姻,它在小说中表达的是人物的潜意识,同时也是作者的潜意识。贾平凹擅长把梦融入小说中,《怀念狼》这部小说对梦的描写极具代表性,小说中的梦既暗示了主人公"舅舅"傅山对狼...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们潜意识的表达。梦常常和小说联姻,它在小说中表达的是人物的潜意识,同时也是作者的潜意识。贾平凹擅长把梦融入小说中,《怀念狼》这部小说对梦的描写极具代表性,小说中的梦既暗示了主人公"舅舅"傅山对狼的恐惧,又表达了作者对于现代文明中人们生存困惑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小说 潜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