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明长城蓟镇戍边屯堡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8
- 1
-
-
作者
王琳峰
张玉坤
-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5,共5页
-
基金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项目(200800561088)
国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基金"项目(20090032120054)
-
文摘
通过对古代地图、文献的分析比较,对历史遗迹的调研,从聚落选址、建制沿革、军事防御等方面研究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1551~1619年)长城蓟镇戍边屯堡分布,分析长城所属区域不同等级、不同类别屯堡的内在关系。
-
关键词
长城
蓟镇
军事体系
戍边屯堡
时空分布
-
Keywords
Great Wall
ji-town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defensive settlements
space-time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援军体系下明蓟镇西协四路军事聚落布局特征研究
- 2
-
-
作者
赵之枫
赵铭
韩刘伟
-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
-
出处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3期80-87,共8页
-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社会价值的北京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研究》(8232002)。
-
文摘
作为明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城、卫所、堡寨等军事聚落分布格局体现了长城防御体系的整体运作机制,对其从军事视角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长城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从军事聚落援军体系出发,通过史料查询、实地调研、数理分析等方法,梳理军事聚落兵力、分布、道路等因素,并运用GIS空间分析对相关要素进行空间落位,从而探索不同等级聚落兵力分布和援军效率,分析长城防御体系中军事聚落分布格局。研究表明,聚落分布格局防御体系上表现为指挥有序的圈层结构;防御单元上表现为互为协防的网络结构;防御格局上表现为高效应援的梯次结构。
-
关键词
文化
蓟镇
军事聚落
分布格局
援军体系
-
Keywords
Culture
ji-town
Military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Pattern
Military Assistance System
-
分类号
TU984.18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K878.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明长城蓟镇建置时间考辨
- 3
-
-
作者
王琳峰
郭宇力
-
机构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一合建筑设计研究中心
-
出处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年第6期108-112,共5页
-
文摘
长城"九边"各镇的设立时间问题至今没有定论,厘清此问题是明长城及其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的重要基础。今人关于蓟镇的建置时间也存在三种说法,即永乐年间说、宣德年间说、嘉靖年间说。不同时期的史书和文献记载诸说不一,甚至关于九边各镇"建镇标志"的问题仍存在争议。有关蓟镇建置的历史信息主要载于《明实录》、《皇明九边考》、《四镇三关志》、《九边图说》、《卢龙塞略》等历史文献和相关碑文中,本文通过史料对比分析针对上述历史存疑加以考辨。
-
关键词
明长城
九边
蓟镇
建置
-
Keywords
The Great Wall of Ming Dynasty
Nine Frontiers
ji-town
Founding time
-
分类号
TU098
[建筑科学]
-
-
题名陕北人口姓氏变迁研究:绥德吉镇马氏家族视角
- 4
-
-
作者
梁严冰
-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
出处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9-24,共6页
-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W002)
陕西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目(11JK0222)
-
文摘
以绥德吉镇马氏家族为中心,对陕北人口姓氏变迁进行研究,以探讨乡村社会的状况以及基层社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认为:吉镇是陕北著名的古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其名字的由来与商业贸易活动有很大关系;其姓氏人口来源、发展与变迁既与中国历史社会变迁相关,又与陕北特定的环境密不可分;马氏家族的发展、兴盛既与自身实力及其姻亲关系有关,又保证了马家绵延久远的家族势力,并在地方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关键词
陕北
绥德
吉镇
马氏家族
社会变迁
姓氏
乡绅大族
-
Keywords
northern Shaanxi
Suide
ji town
Ma family
social change
surname
squire
-
分类号
K901.3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稷下黄老新学与中医理论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5
- 5
-
-
作者
任秀玲
-
机构
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
-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43-645,共3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资助项目(No.04-05JP12)
-
文摘
战国中后期齐国官办的稷下学宫,汇集道、法、儒、墨、名、阴阳、农、兵等众家学派,展开面对面的学术交流,进行百家争鸣,诞生了采众家之长的稷下黄老新学。创立了“天、地、人”一体的理论体系,形成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当时各家思想并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黄帝内经》将“天、地、人”一体观纳入理论框架,汲取“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铸就了中医学的学术本质。
-
关键词
稷下学宫
黄老新学
中医理论
天地人一体观
推天道以明人事
-
Keywords
ji town School
Hnang Lao Neodoxy
TCM theory
integration view of"heaven, earth and human"
understanding human rule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nature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