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长城蓟镇戍边屯堡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琳峰 张玉坤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5,共5页
通过对古代地图、文献的分析比较,对历史遗迹的调研,从聚落选址、建制沿革、军事防御等方面研究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1551~1619年)长城蓟镇戍边屯堡分布,分析长城所属区域不同等级、不同类别屯堡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 长城 蓟镇 军事体系 戍边屯堡 时空分布
原文传递
援军体系下明蓟镇西协四路军事聚落布局特征研究
2
作者 赵之枫 赵铭 韩刘伟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3期80-87,共8页
作为明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城、卫所、堡寨等军事聚落分布格局体现了长城防御体系的整体运作机制,对其从军事视角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长城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从军事聚落援军体系出发,通过史料查询、实地调研、数理分析等方... 作为明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城、卫所、堡寨等军事聚落分布格局体现了长城防御体系的整体运作机制,对其从军事视角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长城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从军事聚落援军体系出发,通过史料查询、实地调研、数理分析等方法,梳理军事聚落兵力、分布、道路等因素,并运用GIS空间分析对相关要素进行空间落位,从而探索不同等级聚落兵力分布和援军效率,分析长城防御体系中军事聚落分布格局。研究表明,聚落分布格局防御体系上表现为指挥有序的圈层结构;防御单元上表现为互为协防的网络结构;防御格局上表现为高效应援的梯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蓟镇 军事聚落 分布格局 援军体系
下载PDF
明长城蓟镇建置时间考辨
3
作者 王琳峰 郭宇力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年第6期108-112,共5页
长城"九边"各镇的设立时间问题至今没有定论,厘清此问题是明长城及其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的重要基础。今人关于蓟镇的建置时间也存在三种说法,即永乐年间说、宣德年间说、嘉靖年间说。不同时期的史书和文献记载诸说不一,甚至... 长城"九边"各镇的设立时间问题至今没有定论,厘清此问题是明长城及其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的重要基础。今人关于蓟镇的建置时间也存在三种说法,即永乐年间说、宣德年间说、嘉靖年间说。不同时期的史书和文献记载诸说不一,甚至关于九边各镇"建镇标志"的问题仍存在争议。有关蓟镇建置的历史信息主要载于《明实录》、《皇明九边考》、《四镇三关志》、《九边图说》、《卢龙塞略》等历史文献和相关碑文中,本文通过史料对比分析针对上述历史存疑加以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长城 九边 蓟镇 建置
下载PDF
陕北人口姓氏变迁研究:绥德吉镇马氏家族视角
4
作者 梁严冰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9-24,共6页
以绥德吉镇马氏家族为中心,对陕北人口姓氏变迁进行研究,以探讨乡村社会的状况以及基层社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认为:吉镇是陕北著名的古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其名字的由来与商业贸易活动有很大关系;其姓氏人口来源、... 以绥德吉镇马氏家族为中心,对陕北人口姓氏变迁进行研究,以探讨乡村社会的状况以及基层社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认为:吉镇是陕北著名的古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其名字的由来与商业贸易活动有很大关系;其姓氏人口来源、发展与变迁既与中国历史社会变迁相关,又与陕北特定的环境密不可分;马氏家族的发展、兴盛既与自身实力及其姻亲关系有关,又保证了马家绵延久远的家族势力,并在地方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绥德 吉镇 马氏家族 社会变迁 姓氏 乡绅大族
下载PDF
稷下黄老新学与中医理论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任秀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43-645,共3页
战国中后期齐国官办的稷下学宫,汇集道、法、儒、墨、名、阴阳、农、兵等众家学派,展开面对面的学术交流,进行百家争鸣,诞生了采众家之长的稷下黄老新学。创立了“天、地、人”一体的理论体系,形成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当时... 战国中后期齐国官办的稷下学宫,汇集道、法、儒、墨、名、阴阳、农、兵等众家学派,展开面对面的学术交流,进行百家争鸣,诞生了采众家之长的稷下黄老新学。创立了“天、地、人”一体的理论体系,形成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当时各家思想并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黄帝内经》将“天、地、人”一体观纳入理论框架,汲取“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铸就了中医学的学术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稷下学宫 黄老新学 中医理论 天地人一体观 推天道以明人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