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总动员”体制下日据台湾地区的大众娱乐论述——兼与朝鲜半岛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末顺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3年第4期74-95,共22页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直至1945年战败,日本持续在国内和殖民统治地区同步建立“总动员”体制,不仅为了人力和物力动员,也为了发动包括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在内的心力资源总动员。大众娱乐论述属于“总动员”体制下文化战、思想战的一种,...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直至1945年战败,日本持续在国内和殖民统治地区同步建立“总动员”体制,不仅为了人力和物力动员,也为了发动包括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在内的心力资源总动员。大众娱乐论述属于“总动员”体制下文化战、思想战的一种,与其他属于文化战的动员论述一样,大众娱乐论述的建构及后续讨论往往随着殖民统治地区文化政策的调整以及对殖民统治下人民的动员需要而有所改变。从日据时期台湾地区杂志报纸等媒体的言论,可以考察“总动员”体制下大众娱乐论述的内容及其逻辑,并将其与同时期日本殖民统治下朝鲜半岛的娱乐论述进行了比较。战争期间所谓“健全的大众娱乐论”,并不仅为提升劳动力和生产力,还包括针对殖民统治下人民的“皇民化”改造目的,是--种融合文化战和思想战的战争动员论述,目的在于加强动员殖民统治下人民充当战争人力资源。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动员效果,大众娱乐走上竞争之路。这个过程中,娱乐论述乃变质为一个“国民化”机制,并与厚生运动的“国策”相结合,创造出它的公共性。另外,如果说台湾地区新剧作为一种大众娱乐被提及得最多,朝鲜半岛的民俗活动则被选中成为可能的宣传工具。不过,在“总力战”下,它们被要求发挥“劳动报国”和“职业奉公”的后方作用,却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娱乐论述 “总动员”体制 动员论述 文化战 日据台湾地区
下载PDF
跨界的“他者”:在台日本农业移民的形成、发展与消殆(1895—1948) 被引量:1
2
作者 向青松 《闽台关系研究》 2022年第1期111-119,共9页
日本占据台湾后,制定了“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发展方针,让台湾成为日本国内粮食和原料供应地;同时也试图通过移民手段加强对台湾的控制,以达到同化台湾人之目的,故日本对台湾移民的重心在“农业移民”。官营、私营农业移民交叉与并时... 日本占据台湾后,制定了“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发展方针,让台湾成为日本国内粮食和原料供应地;同时也试图通过移民手段加强对台湾的控制,以达到同化台湾人之目的,故日本对台湾移民的重心在“农业移民”。官营、私营农业移民交叉与并时进行,致使在台湾东、中、西部建立了诸多日本移民村。作为跨界“他者”的日本农业移民与台湾农民不断交互,原地域、文化边界的区隔逐渐实现交融,最终建构起“熟人社会”。1945年台湾光复后,在台的日本农业移民被遣返日本,踏上回归之路,脱离了生活多年的台湾本土。日据时期在台的移民生活成为第一代日本农业移民以及“湾生”的第二代日本人的历史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期 农业移民 日本 台湾地区
下载PDF
日据时期台湾地区总督府理蕃政策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包萌萌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7期54-58,共5页
日据时期台湾地区总督府的殖民政策研究是台湾地区史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中国内地学界主要研究机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学者们将理蕃政策纳入同化政策、原住民抗日斗争进行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台湾地区民... 日据时期台湾地区总督府的殖民政策研究是台湾地区史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中国内地学界主要研究机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学者们将理蕃政策纳入同化政策、原住民抗日斗争进行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台湾地区民族运动、殖民地教育、两岸关系等方面,缺乏对理蕃政策的整体性研究。中国台湾学界的主要研究机构是“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及中国台湾大学历史系,关注台湾地区总督府档案资料汇编、私人文献和口述历史挖掘等方面工作。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台湾省通志稿》《台湾总督府档案中译本》,周宪文等人编《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等,均是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日本学界的主要研究机构是东京大学、中京大学等,培养了若林正丈、石田浩等日本台湾地区学会骨干成员。日本学者多采用微观研究方式,注重从日方视角审视台湾地区与日本关系,分析殖民统治者内部矛盾及对台湾地区的影响,探讨其作为殖民地在政治上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期 台湾地区总督府 理蕃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