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学术与抗战——《独立评论》对于抵抗日本侵略的理性主张 |
罗福惠
汤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2
|
论日本对中国东北移民的侵略本质 |
沈海涛
衣保中
王胜今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3
|
中国关内战场日本陆海军部队要览(1937-1945) |
黄力民
|
《日本侵华史研究》
|
2015 |
3
|
|
4
|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经济掠夺——以伪满水泥工业为例 |
孙瑜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5
|
自由知识分子的两重性探析——以《独立评论》派对日本侵略态度为例 |
王红霞
|
《济宁学院学报》
|
2007 |
2
|
|
6
|
试论日伪的东亚联盟运动 |
史桂芳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7
|
人文与科学并重:《国风》抵抗日本侵略的救亡主张 |
彭雷霆
罗福惠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8
|
试析20世纪40年代初河南灾荒的成因 |
王小静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8 |
2
|
|
9
|
伪满洲国始作俑者——第九任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评析 |
沈燕
|
《日本侵华史研究》
|
2014 |
2
|
|
10
|
论山西银号——兼谈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是晋商衰亡的直接原因 |
高春平
|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1
|
封闭于“丹波”,还是冲出桎梏——日本文化语境中川端康成的战争叙事 |
孟庆枢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2
|
“日本陆军中坚层”代表人物石原莞尔研究评析 |
马晓娟
|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3
|
图们江流域铁路开发与东北亚物流格局的改变——兼论日本侵华期间对中国东北进行的经济掠夺 |
钟卫华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1
|
|
14
|
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的普世价值 |
徐立刚
|
《日本侵华史研究》
|
2015 |
1
|
|
15
|
天皇裕仁和九一八事变 |
李东朗
|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
2019 |
1
|
|
16
|
高崇民与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 |
高劲松
高凌
高在春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7
|
牢记历史教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
李超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8
|
东北沧陷时期的日本宗教 |
王若茜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9
|
试论日本对伪满洲国的农村社会统制政策 |
景壮
|
《长春大学学报》
|
2017 |
0 |
|
20
|
从“壬辰倭乱”看明代山东的战略地位 |
董兴华
|
《科教导刊》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