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流化的创造性转换——论金庸对中国武侠小说的贡献 被引量:36
1
作者 韩云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4-97,共14页
武侠小说是一种模式化的类型文学样式,文学品位本不甚高,金庸先生却在这一领域异军突起,达到了新的文学高度,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研究界对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评价,至今存在不虞之誉与求全之毁并存的不正常现象,如何全面公正地评价他... 武侠小说是一种模式化的类型文学样式,文学品位本不甚高,金庸先生却在这一领域异军突起,达到了新的文学高度,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研究界对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评价,至今存在不虞之誉与求全之毁并存的不正常现象,如何全面公正地评价他的作品和文学贡献,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金庸先生不拘泥于传统武侠小说的创作类型,在文类功能、文类历史和文类品位三方面都作出了具有变革意义的道路选择,从而实现了武侠小说主流化的创造性转换,也使其作品成为武侠小说的一座高峰。金庸小说的成功经验为我们研究武侠小说的历史资源提供了指引,也为21世纪大陆新武侠小说创作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有利于提高文化自信,指明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武侠小说 类型文学 叙事语法
下载PDF
论黄易及其武侠小说 被引量:14
2
作者 韩云波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2-43,共22页
黄易从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到2017年4月出版最后一部作品,创作生命长达30年。其武侠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初创尝试、创作成熟、探索发展三个阶段,以"玄幻"与"异侠"的独特创造被称为"九十年代的武侠旗手",表... 黄易从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到2017年4月出版最后一部作品,创作生命长达30年。其武侠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初创尝试、创作成熟、探索发展三个阶段,以"玄幻"与"异侠"的独特创造被称为"九十年代的武侠旗手",表现出与温瑞安不同的"后金庸"武侠小说路径选择。黄易更进一步"借武道以窥天道",将科幻融会于武侠,在"黄易三变"之后,借历史题材展开了对于历史规律的思考,他的《寻秦记》《大唐双龙传》《边荒传说》以及"盛唐三部曲"等作品,都表现了深邃的历史内涵。但是,黄易小说产生于从金庸时代到"后金庸"时代的过渡时刻,也有良莠杂陈的一面:他既是另类武侠的开拓者,同时也是武侠传统的崩坏者;既是历史奥秘的探寻者,同时也是历史规律的逃逸者。应以辩证的态度看到黄易武侠小说不同的文学和文化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易 武侠小说 金庸 温瑞安 《寻秦记》 《大唐双龙传》 《边荒传说》 “盛唐三部曲” 《破碎虚空》 《星际浪子》
下载PDF
消费时代的文化资本之争——也谈金庸小说经典化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秀萍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4年第2期74-85,共12页
作为一种贯穿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文化现象,金庸小说的经典化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自身,直接关系到文化市场中的文化资本之争,负载着更为重要的现实内容与历史想象。本文试图从文化语境视角对金庸经典化过程进行梳理,尝试探讨这一文化... 作为一种贯穿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文化现象,金庸小说的经典化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自身,直接关系到文化市场中的文化资本之争,负载着更为重要的现实内容与历史想象。本文试图从文化语境视角对金庸经典化过程进行梳理,尝试探讨这一文化现象的成因及对当前中国文化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小说 经典化 大众文化 文化资本 文学评论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之光——论文学家金庸及其作品迈向世界文学之林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敬三 《嘉兴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23-29,共7页
作者从“走近文学家金庸”,“走进金庸世界”,“金庸小说风行天下” 三个方面,深入地阐释了金庸作品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全方位、多角度地论述了金庸及其作品在汉文化圈和世界范围的影响;金庸及其作品正以经久不衰的魅力一步一... 作者从“走近文学家金庸”,“走进金庸世界”,“金庸小说风行天下” 三个方面,深入地阐释了金庸作品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全方位、多角度地论述了金庸及其作品在汉文化圈和世界范围的影响;金庸及其作品正以经久不衰的魅力一步一步地走向世界文学之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作品 民族 文化 世界 文学
下载PDF
中国侠文化研究2020年年度报告 被引量:8
5
作者 叶翔宇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4-76,共13页
中国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质,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时代价值。经过梳理,2020年侠文化研究成果主要有金庸研究、武侠小说研究、武侠影视研究、侠文化的历史形态研究、武侠小说译介研究等5个... 中国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质,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时代价值。经过梳理,2020年侠文化研究成果主要有金庸研究、武侠小说研究、武侠影视研究、侠文化的历史形态研究、武侠小说译介研究等5个方面。2020年度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如今侠文化研究的整体格局,也揭示了侠文化面临的时代问题:侠文化如何进行文化反思和文化创新,从而建构面向新时代的优秀文化。在呼唤英雄、崇尚英雄的时代旋律中,融入英雄文化是侠文化的发展进路,通过面向新时代的文化、学术、产业“三位一体”的建构,可以让侠文化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兼具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先进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侠文化 金庸 武侠小说 文化“走出去” 英雄文化 新时代
下载PDF
福克纳与金庸小说比较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黎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8-153,共6页
福克纳和金庸是两位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作家,但他们的小说创作却有着某些精神上的相似。在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和后江湖世界、种族歧视与民族斗争、人与自然风光、探寻普通人的命运等四个方面,都表现出了这种精神上的相似与细微差异。他... 福克纳和金庸是两位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作家,但他们的小说创作却有着某些精神上的相似。在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和后江湖世界、种族歧视与民族斗争、人与自然风光、探寻普通人的命运等四个方面,都表现出了这种精神上的相似与细微差异。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创造性处理,使他们成为伟大的文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金庸 小说创作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新阅读时代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宁艳艳 王岩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8年第9期133-135,157,共4页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省部分院校大学生当前文学阅读现状展开调查,进而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当前大学生的5大阅读现状进行了文化分析。
关键词 文学阅读 阅读现象 琼瑶 金庸 80后 文学底蕴
下载PDF
金庸武侠小说叙事中的民间文学元素研究——以《射雕英雄传》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马琳 马春燕 《嘉兴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86-90,共5页
金庸武侠小说作为通俗文学的一种,其与民间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联系。第一,民间叙事作品中的民间故事模式对金庸小说的影响最为显著,体现在"狗耕田"基本故事模式的设定和民间寻宝故事的重塑与再造;第二,对民间文学审美特... 金庸武侠小说作为通俗文学的一种,其与民间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联系。第一,民间叙事作品中的民间故事模式对金庸小说的影响最为显著,体现在"狗耕田"基本故事模式的设定和民间寻宝故事的重塑与再造;第二,对民间文学审美特征的吸纳,表现在丰富瑰丽的天才想象和二元对立的美学原则的运用;第三,民间价值观念在金庸小说中的渗透:善恶有报的道德训诫,勤能补拙的人生经验,忠厚、仁义的道德坚守。民间文学在诸多方面对通俗文学的滋养,使金庸武侠小说绽放出奇异的光芒。因此,从故事模式、艺术审美、价值取向方面探讨民间文学对金庸武侠小说的全方位影响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武侠 叙事 民间文学 射雕英雄传
下载PDF
金庸《天龙八部》中的虐待狂形象 被引量:5
9
作者 许兴阳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阿紫和游坦之的心理具有变态的倾向——施虐和受虐,二者的成因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坊间很少有人论及并发现其间隐喻着金庸对香港的解构,对读者阅读期待的迎合和自身无意识的欲望疏泄。
关键词 金庸 《天龙八部》 施虐狂 受虐狂
下载PDF
金庸小说的现代性研究与学术建构 被引量:5
10
作者 熊敏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54-63,共10页
金庸小说的现代性发生在20世纪现代文学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通俗文学的代表,与主流文学相互补充,成为20世纪文学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金庸小说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现代启蒙意识下的世俗狂欢与制度建设、现代审美意识中的人... 金庸小说的现代性发生在20世纪现代文学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通俗文学的代表,与主流文学相互补充,成为20世纪文学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金庸小说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现代启蒙意识下的世俗狂欢与制度建设、现代审美意识中的人性异变和多元空间中的身份认同、历史书写中的总体现代性道路3个方面。金庸小说表现出了独特的现代性品格,并从中衍生出现代性进程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金庸小说现代性与武侠小说入史的关系;二是后金庸时代现代性的变异和网络空间中多元价值的崛起。当然,虽然现代性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武侠类型意识缺乏和现代性阐释限于精英文学批评框架内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现代性 武侠小说 通俗文学
下载PDF
AlphaReadabilityChinese:汉语文本可读性工具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蕾 韦瑶瑜 刘康龙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3,149,共12页
文本可读性是文本的重要语言特征,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的研究。现有可读性研究大多聚焦于英语文本可读性指标和工具的开发,而针对汉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另外,相关研究多采用词汇和句法等表层特征,且主要聚焦国际中文教育教材和... 文本可读性是文本的重要语言特征,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的研究。现有可读性研究大多聚焦于英语文本可读性指标和工具的开发,而针对汉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另外,相关研究多采用词汇和句法等表层特征,且主要聚焦国际中文教育教材和学习者文本。本文旨在报告我们开发的汉语文本可读性工具AlphaReadabilityChinese。该工具包括词汇、句法、语义三个维度共九个语言指标,采用了更成熟、稳健的算法开发,是通用的汉语可读性指标和工具。本文以金庸和古龙两位作家的作品为语料测试该工具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两位作家的作品在可读性指标上具有较大差异,金庸作品文本的可读性显著弱于古龙作品。测试结果同时表明,该工具所包含的可读性指标可以很好地区分两位作家的作品。论文最后分析了AlphaReadabilityChinese在数字人文、国际中文教育、新闻传播、信息科学、经济/金融等学科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文本可读性 金庸 古龙 数字人文
原文传递
金庸小说:从文字到文创 被引量:5
12
作者 邱健恩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2-25,共14页
文章从销售与推广模式总述六十多年来金庸小说如何一步一步发展为“金庸现象”,兼论其意义。简要言之,旧版金庸小说以“比快更快”的出版方式,“异国多边”“连环绵密”的连载方式,以及“生生不息”“源源不绝”“环环相扣”的衍生模式... 文章从销售与推广模式总述六十多年来金庸小说如何一步一步发展为“金庸现象”,兼论其意义。简要言之,旧版金庸小说以“比快更快”的出版方式,“异国多边”“连环绵密”的连载方式,以及“生生不息”“源源不绝”“环环相扣”的衍生模式,在不同时代与地域抢占读者,从而建立起比小说更庞大的文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小说 改编 文创
下载PDF
从目的论看武侠小说中人名和绰号的翻译策略 被引量:5
13
作者 汤琳琳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03-106,共4页
武侠小说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读者。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武侠小说的翻译面临较大的困难,目前对武侠小说的翻译研究也明显不足。本文从德国的目的论出发,以金庸武侠小说为例,对武侠小说的人名和绰号... 武侠小说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读者。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武侠小说的翻译面临较大的困难,目前对武侠小说的翻译研究也明显不足。本文从德国的目的论出发,以金庸武侠小说为例,对武侠小说的人名和绰号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为日后武侠小说的翻译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小说 翻译策略 目的论 金庸
下载PDF
鲁迅金庸初步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伯荣 《嘉兴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6-61,共6页
该文试图从“鲁迅现象”与“金庸现象”、“鲁迅精神”与“金庸精神”、鲁迅的《铸剑》与金庸的武侠小说、鲁迅的阿 Q与金庸的韦小宝、鲁迅的杂文与金庸的政论、鲁迅的写实手法与金庸的虚幻写法等方面进行异同比较研究 ,得出的结论是两... 该文试图从“鲁迅现象”与“金庸现象”、“鲁迅精神”与“金庸精神”、鲁迅的《铸剑》与金庸的武侠小说、鲁迅的阿 Q与金庸的韦小宝、鲁迅的杂文与金庸的政论、鲁迅的写实手法与金庸的虚幻写法等方面进行异同比较研究 ,得出的结论是两位世界级大作家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鲁迅不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金庸 比较
下载PDF
“金庸小说”与“金学”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保淳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11,共5页
武侠小说是通俗小说的重要门类,而通俗小说诉诸读者层面的所思、所感、所受,与中国传统文学以作者为核心,强调社会效用及教化功能的理论大相径庭,因此也向来为主流学者所鄙夷不道。金庸的出现,以其优秀杰出的作品,突破了此一拘限中国文... 武侠小说是通俗小说的重要门类,而通俗小说诉诸读者层面的所思、所感、所受,与中国传统文学以作者为核心,强调社会效用及教化功能的理论大相径庭,因此也向来为主流学者所鄙夷不道。金庸的出现,以其优秀杰出的作品,突破了此一拘限中国文人千年以上的框架,使武侠小说得以跻身于文学殿堂。这是一个武侠研究乃至通俗文学研究的重要契机。金庸虽已往矣,然“金学研究”才正要掀开其崭新的一页,如何藉用目前已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更进一步重加检讨思索,从层面的拓展、方法的革新上齐步而进,避开只以金庸小说为单一对象的盲点,未来研究的发展应是可以期待的。目前最迫切的奠基工作,首在于扩大研究班底,组织研究团队,并建立“金学数据库”,这将是当前建构“金学”的要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小说 金学 武侠
下载PDF
小说《天龙八部》的“生命实践诠释学”——以逍遥派为例
16
作者 雷子豪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15,53,共6页
以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逍遥派情节为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诠释了逍遥派与老庄玄思、道家哲学的嬗变顺承关系,即秉承自然观与隐逸之道,立身行事遗世越俗、卓诡不伦,由此生成“守自然、卧东山、游浊世”的终极诠释,体现了金庸以自身... 以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逍遥派情节为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诠释了逍遥派与老庄玄思、道家哲学的嬗变顺承关系,即秉承自然观与隐逸之道,立身行事遗世越俗、卓诡不伦,由此生成“守自然、卧东山、游浊世”的终极诠释,体现了金庸以自身哲思对老庄之道的生动诠释与现实雕琢,即“生命实践诠释学”。此外,通过分析逍遥三老“畸人”的特征,揭示了金庸将西方反讽哲学与老庄之戏谑意识及讥嘲情趣相融合的独特艺术创造,这亦是金庸对人性纷繁多面与老庄生命哲学奥义的革新探索与反向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天龙八部》 逍遥派 生命实践 诠释学 老庄
下载PDF
双重时间的嵌套结构——金庸小说的时空体形式
17
作者 刘国强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3-30,共8页
金庸小说共存江湖和历史两条叙事线:前者是复仇、夺宝、争霸与情变等江湖事件的主要舵手,所依靠的是江湖自身的时间节奏;后者则以军国战争、政治攻伐等重大历史事件为时间刻度进行叙事。江湖事件虽处于历史背景但并非依托严格的历史时... 金庸小说共存江湖和历史两条叙事线:前者是复仇、夺宝、争霸与情变等江湖事件的主要舵手,所依靠的是江湖自身的时间节奏;后者则以军国战争、政治攻伐等重大历史事件为时间刻度进行叙事。江湖事件虽处于历史背景但并非依托严格的历史时间推进,前者时常脱离后者自行叙事。江湖和历史时间的分离与整合叙事空间化为历史空间包裹江湖空间的嵌套结构,从而展现出双重时间之嵌套结构的时空体形式。江湖时空历史化与历史时空江湖化合力塑造金庸武侠的思想观念和性格形象,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素质提供时空支撑。锚定金庸小说的类型特征,可以为“后金庸”时代内地新武侠小说更好地寻找创作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小说 类型特征 时空体
下载PDF
金庸小说改编的网络电影的特征与发展态势
18
作者 赵可可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1-35,135,共6页
通过梳理近三年来金庸小说改编的网络电影概况,对比金庸小说改编的传统电影,分析了金庸小说改编的网络电影的特征:选择拆解文本,在叙事角度和叙事方式上呈现出碎片化的叙事美学特征;通过“复制快感”,满足观众对于“情怀消费”和“想象... 通过梳理近三年来金庸小说改编的网络电影概况,对比金庸小说改编的传统电影,分析了金庸小说改编的网络电影的特征:选择拆解文本,在叙事角度和叙事方式上呈现出碎片化的叙事美学特征;通过“复制快感”,满足观众对于“情怀消费”和“想象力消费”的需求。基于上述特征和互联网新媒介的时代背景,探讨了金庸小说改编的网络电影的发展态势和价值导向:未来,金庸武侠是网络电影的重要取材来源,创作者应对金庸IP进行合理开发,最大化地激发金庸武侠作品的潜力,深耕金庸武侠宇宙精品,承担起讲好中国武侠故事的文化符号之责,为培育“Z世代”青年的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小说 网络电影 特征 发展态势
下载PDF
电视剧《新笑傲江湖》东方不败形象改编探析
19
作者 张乐林 刘芊绵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笑傲江湖》是金庸小说的重要经典,自问世以来成为影视改编的热门IP。金琛版《新笑傲江湖》电视剧对原著进行大胆的创新性演绎,围绕东方不败登上教主之位的人生历程和爱情纠葛,塑造了一个富有新意、颇具争议的人物形象。《新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是金庸小说的重要经典,自问世以来成为影视改编的热门IP。金琛版《新笑傲江湖》电视剧对原著进行大胆的创新性演绎,围绕东方不败登上教主之位的人生历程和爱情纠葛,塑造了一个富有新意、颇具争议的人物形象。《新笑傲江湖》人物聚焦由令狐冲扩展至东方不败,构成双线并行的人物叙事,使观众对东方不败这一角色有了较为充分深入的了解,从而拉近了观众与人物的审美距离。东方不败成年后的主动“引刀自宫”是其人生的重要转折,电视剧将此改编为儿童时期的被动“宫刑”,使东方不败随后处心积虑地复仇、阴谋夺权当上“东方教主”有了现实逻辑,但也淡化了原著里的身体隐喻和权力腐蚀人性的批判力度。东方不败由小说里的主动为情而死,改编为被迫与蓝凤凰共赴黄泉,人物命运结局的变化虽然增添了日常生活与民间观念的气息,但同时也削弱了原作对自由精神之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改编 金庸 《笑傲江湖》 《新笑傲江湖》 东方不败
下载PDF
“侠”与“权”的欢合场——五六十年代台港武侠小说中的北京
20
作者 杨一多 《华文文学》 2024年第4期86-93,共8页
以梁羽生和金庸为代表的台港“新武侠”小说,不仅在故事层面上别于传统武侠,小说作者们“离散作家”的特殊身份,更使得小说在情节之外有了更多值得研究的空间。“新武侠”小说中刻画的北京,就十分耐人寻味。本文从分析“新武侠”小说北... 以梁羽生和金庸为代表的台港“新武侠”小说,不仅在故事层面上别于传统武侠,小说作者们“离散作家”的特殊身份,更使得小说在情节之外有了更多值得研究的空间。“新武侠”小说中刻画的北京,就十分耐人寻味。本文从分析“新武侠”小说北京书写的作用入手,着眼于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为何侠客们在北京的行为往往有失侠者风范?第二,为何北京一再成为了武侠小说故事的“终点站”?通过对于“新武侠”小说文本的细读,以及对“离散作家”自身心态的分析,本文意图提出——侠客们在北京的失态与失意,一定程度上对应着“离散作家”们的经历;北京在“新武侠”小说中所负载的意义比故事中其它的城市要丰富得多,其存在不仅是为了把武侠故事与历史结合,更是寄托了“离散作家”们对于新中国政权的复杂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武侠 金庸 梁羽生 北京书写 离散作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