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海载人潜水器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1
1
作者 刘峰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CSCD 2016年第2期172-178,共7页
深海载人潜水器不仅对科学界认知和研究海洋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而且在军事界也产生过轰动一时的影响。由于深海载人潜水器能够把科学家带入海底,最直接地对深海各种现象开展观察和研究,它们在深海环境研究、深海生物科学研究、以及新兴... 深海载人潜水器不仅对科学界认知和研究海洋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而且在军事界也产生过轰动一时的影响。由于深海载人潜水器能够把科学家带入海底,最直接地对深海各种现象开展观察和研究,它们在深海环境研究、深海生物科学研究、以及新兴的深渊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发展历程,对国际上近年来仍然比较活跃的10余艘深海载人潜水器的技术性能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展望了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 深渊科学
下载PDF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7000米级海上试验 被引量:41
2
作者 崔维成 刘峰 +3 位作者 胡震 朱敏 郭威 刘诚刚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31-1143,共13页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是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之一,其目标是建造出一台可以执行规定使命任务的产品。海上试验是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的关键阶段,2009年8~10月、2010年5~7月和2011年7~8月,分别完成了1000米、3000米和5000米级的海上试...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是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之一,其目标是建造出一台可以执行规定使命任务的产品。海上试验是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的关键阶段,2009年8~10月、2010年5~7月和2011年7~8月,分别完成了1000米、3000米和5000米级的海上试验任务。文章主要介绍了在2012年6月3日~7月16日之间完成的7000米级海上试验,内容包括海上试验的基本情况、海试取得的主要技术和应用成果、海试过程中发现的故障及处理情况以及对今后投入应用的启示,最后给出7000米级海上试验的主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号 载人潜水器 海上试验 技术成果 故障处理 海试结论
下载PDF
China’s first deep manned submersible,JIAOLONG 被引量:28
3
作者 Liu, Feng Cui, WeiCheng Li, XiangY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10期1407-1410,共4页
JIAOLONG's function and capability were fully tested during its 37 dives. The longest underwater time was 543 minutes, and the deepest dive of 3759 m was made on its 37th dive. The Chinese national flags and memor... JIAOLONG's function and capability were fully tested during its 37 dives. The longest underwater time was 543 minutes, and the deepest dive of 3759 m was made on its 37th dive. The Chinese national flags and memorial 'Dragon Palaces' were placed on the seafloor. 525 mL of pressure-sustained seawater and two sea cucumbers were sampled. Test results have indicated that all the functions and capabilitie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design data. © 2010 Science China Press and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water
原文传递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5000米级海上试验 被引量:21
4
作者 崔维成 刘峰 +3 位作者 胡震 朱敏 郭威 王春生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4,共14页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是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之一,其目标是建造出一台可以执行规定使命任务的产品。海上试验是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的关键阶段,2009年8~10月和2010年5~7月,分别完成了1000m和3000m级的海上试验任务。论文主要介...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是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之一,其目标是建造出一台可以执行规定使命任务的产品。海上试验是载人潜水器重大专项的关键阶段,2009年8~10月和2010年5~7月,分别完成了1000m和3000m级的海上试验任务。论文主要介绍了在2011年7月1日~8月18日之间完成的5000m级海上试验,内容包括海上试验的基本情况、海试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海试过程中发现的故障及处理情况以及对今后技术改进的启示。最后给出5000m级海上试验的主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号 载人潜水器 海上试验 技术成果 故障处理
下载PDF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无动力潜浮运动分析系统开发 被引量:21
5
作者 潘彬彬 崔维成 +1 位作者 叶聪 刘正元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71,共14页
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 000米级海试中,D44潜次首次实现了全程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为改进载人潜器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模型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文章对D44潜次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可变体积收缩率的概念来改进潜器无... 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 000米级海试中,D44潜次首次实现了全程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为改进载人潜器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模型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文章对D44潜次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可变体积收缩率的概念来改进潜器无动力上浮下潜运动模型,开发出了更为可靠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无动力潜浮运动分析系统,为7 000米级海试以及今后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号 载人潜水器 无动力潜浮 体积收缩率
下载PDF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 被引量:20
6
作者 朱敏 张同伟 +2 位作者 杨波 刘烨瑶 唐嘉陵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3462-3470,共9页
为实现通信、导航、定位、探测等功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声学系统由9种16部声纳组成.先进的水声数字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能力是蛟龙号4个技术亮点之一.蛟龙号水声通信机首次实现了7000 m级深度的彩色图像、数据、文字和语音的水... 为实现通信、导航、定位、探测等功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声学系统由9种16部声纳组成.先进的水声数字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能力是蛟龙号4个技术亮点之一.蛟龙号水声通信机首次实现了7000 m级深度的彩色图像、数据、文字和语音的水声通信传输.高分辨率测深侧扫声纳实现了7000 m级深度的海底地形地貌精细探测,成功测绘出了马里亚纳海沟局部的微地形地貌图.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2009年8~10月、2010年5~7月、2011年7~8月和2012年6~7月完成了1000,3000,5000和7000 m级海上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62 m,并于2013年6~9月开展了长达113天的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试验和应用结果均表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的功能完善、性能先进、运行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 声纳 水声通信机 高分辨率测深 侧扫声纳 超短基线 长基线
原文传递
水下声学主动定位技术及其在载人潜水器上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同伟 刘烨瑶 +2 位作者 杨波 赵晟娅 李正光 《海洋技术学报》 2016年第2期56-59,共4页
水下声学主动定位技术通过声应答的方式实现水下目标定位,主要分为长基线、短基线和超短基线等三种定位系统。它是海洋开发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水下目标探测、定位跟踪、海底地形勘探和水下遥控作业等各种高精度工作提供... 水下声学主动定位技术通过声应答的方式实现水下目标定位,主要分为长基线、短基线和超短基线等三种定位系统。它是海洋开发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水下目标探测、定位跟踪、海底地形勘探和水下遥控作业等各种高精度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在探讨以上三种水下声学主动定位技术的同时,并以"蛟龙号"为例,分析其在载人潜水器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基线 长基线 蛟龙号 载人潜水器 声学定位
下载PDF
大气环境控制技术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上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姜磊 金凤来 +1 位作者 侯德永 刘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7-132,共6页
介绍各种类型水下运载器如潜艇、载人深潜器等对载人密闭舱室内大气环境控制的共性要求。针对"蛟龙"号的客观条件,从动力、空间大小、浓度要求等方面分析其对大气环境控制的特殊要求。分析常见的几种密闭环境供氧及二氧化碳... 介绍各种类型水下运载器如潜艇、载人深潜器等对载人密闭舱室内大气环境控制的共性要求。针对"蛟龙"号的客观条件,从动力、空间大小、浓度要求等方面分析其对大气环境控制的特殊要求。分析常见的几种密闭环境供氧及二氧化碳吸收技术如物理供氧、电解水、氧烛、超氧化物、一乙醇胺、固态胺、分子筛、碱石灰、氢氧化锂等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套环境控制样机,并将样机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1 000,3 000,5 000及7 000米级海试。海试的圆满成功进一步证实了样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号 载人潜水器 大气环境控制技术 供氧 二氧化碳清除 海试
下载PDF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及其对中国深海探索的推动 被引量:8
9
作者 崔维成 宋婷婷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08-116,共9页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研制使中国的载人深潜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了世界载人深潜“高技术俱乐部”。“蛟龙号”的应用使中国的深海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对促进中国深海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带动、辐射...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研制使中国的载人深潜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了世界载人深潜“高技术俱乐部”。“蛟龙号”的应用使中国的深海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对促进中国深海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带动、辐射和示范作用。介绍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情况以及它对海洋科技的推动作用,展望了中国海洋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 深海技术 深海科学
原文传递
4500 m以深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同伟 唐嘉陵 +3 位作者 杨继超 李正光 齐海滨 周玉斌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83,共7页
介绍了6台下潜深度超过4 500 m的大深度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即美国4 500米级"Alvin"号、法国6 000米级"Nautile"号、俄罗斯6 000米级"MIR-1"号和"MIR-2"号、日本6 500米级"Shinkai6500"... 介绍了6台下潜深度超过4 500 m的大深度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即美国4 500米级"Alvin"号、法国6 000米级"Nautile"号、俄罗斯6 000米级"MIR-1"号和"MIR-2"号、日本6 500米级"Shinkai6500"号和中国7 000米级"蛟龙"号;在此基础上简述了世界上正在建造的3台全海深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即日本"Shinkai12 000"号、中国"彩虹鱼"号和中国万米载人潜水器;最后探讨了载人潜水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大深度 “Alvin”号 “蛟龙”号 “彩虹鱼”号
原文传递
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开周 祝普强 +2 位作者 赵洋 崔胜国 王晓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0-48,共9页
研究了适用于深海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控制系统.为了克服定位系统野点尤其是控制周期与测量周期非同步问题,提出了无色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深海高精度导航定位方法.同时为了克服"蛟龙"号参数时变、闭环系统各环节的不确定性问题... 研究了适用于深海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的控制系统.为了克服定位系统野点尤其是控制周期与测量周期非同步问题,提出了无色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深海高精度导航定位方法.同时为了克服"蛟龙"号参数时变、闭环系统各环节的不确定性问题,借鉴专家控制经验,研究了基于模糊原理的控制参数在线自动调整的控制策略,以及基于数论的数据处理方法.基于上述方法实现了"蛟龙"号在复杂海洋环境下高精度导航定位、航行控制、载人舱内综合信息显控、水面监控、黑匣子数据分析和控制系统测试等功能,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在7000 m深度近海底的自动定向、定深、定高、定速和悬停定位5种全自动航行控制功能."蛟龙"号于2009年8~10月、2010年5~7月、2011年7~8月和2012年6~7月完成1000,3000,5000和7000 m级海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蛟龙"号控制系统的功能完善、性能先进、运行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 导航定位 悬停定位 模糊PID控制 自适应无色 卡尔曼滤波
原文传递
Signal processing in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manned deep submersible "Jiaolong" 被引量:8
12
作者 ZHU Weiqing ZHU Min +4 位作者 WU Yanbo YANG Bo XU Lijun FU Xiang PAN Feng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2013年第1期1-15,共15页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world, underwater acoustic transmission of images, human voice, data and texts between vehicle under 7000 m depth and surface ship was accomplished by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world, underwater acoustic transmission of images, human voice, data and texts between vehicle under 7000 m depth and surface ship was accomplished by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manned deep submersible Jiaolong'. In this paper, signal processing in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manned deep submersible "Jiaolong" is introduced. (1) Four communication methods are integrated to meet different needs: 1) coherent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with a variable transmission rate from 5 kbps to 15 kbps, to transmit images. 2) Non-coherent underwater acoustic com- munication, with a transmission rate 300 bps, to transmit texts, instructions, and sensor data. 3) Spread spectrum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with a transmission rate 16 bps, to transmit instructions. 4) Underwater voice communication, using single sideband modulation to transmit hmnan voice. (2)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in coherent communication mainly consists of concatenation of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 and Turbo decoder, and wavelet based image compression with fixed length coding. In the equalizer, Doppler compensation, multi- channel combining and equalizer coefficients updating are all using fast self-optimized adaptive algorithm. (3) A linear hydrophone array is lowered from the mother ship to certain depth, and spatial diversity combining technology is adopted. (4) Diving trials of "Jiaolong" were carried out in Pacific Ocean. The communication range can cover nearly all ocean depth. One optical/acoustic image can be transmitted in 7 or 14 seco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aolong Signal processing in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manned deep submersible DEEP DFE Figure QPSK SNR
原文传递
2013年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英文)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向阳 刘峰 +3 位作者 胡震 周怀阳 王春生 陈存本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4-355,共12页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2012年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7 000 m级海上试验,2013年6月10日至9月2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分别在中国南海、东北太平洋克拉里昂—克里伯顿断裂区、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海山区开展了三个航段的首次科学应用航次。文章...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2012年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7 000 m级海上试验,2013年6月10日至9月20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分别在中国南海、东北太平洋克拉里昂—克里伯顿断裂区、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海山区开展了三个航段的首次科学应用航次。文章将主要介绍蛟龙号在中国南海的水下定位系统试验结果和在中国南海两个区域、东北太平洋克拉里昂—克里伯顿断裂区四个区域以及西北太平洋两座海山区的取样作业情况及初步科学结果。关键词:蛟龙号;载人深潜水器;冷泉区;海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号 载人深潜水器 冷泉区 海山区 克拉里昂-克里伯顿断裂区
下载PDF
载人深潜器供氧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磊 侯德永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0-138,共9页
可靠稳定的供氧系统是载人潜水器研制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比较了各种类型水下运载器如潜艇、载人深潜器等对载人密闭舱室内氧气浓度的不同要求。针对载人深潜器载人舱内的客观条件,从动力、空间大小、浓度要求等方面论证其对供氧的特... 可靠稳定的供氧系统是载人潜水器研制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比较了各种类型水下运载器如潜艇、载人深潜器等对载人密闭舱室内氧气浓度的不同要求。针对载人深潜器载人舱内的客观条件,从动力、空间大小、浓度要求等方面论证其对供氧的特殊要求。分析了常见的几种密闭环境下的供氧技术,如物理供氧、电解水、氧烛、超氧化物等技术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供氧技术及研制了样机。使用该样机进行封闭空间内的有人供氧试验,以验证该项技术的效果。试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技术的有效性。在完成样机试验后,又将样机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1000m、3000m和5000m级海试。海试的成功验证了样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深潜器 氧气 物理供氧 蛟龙号 海试
下载PDF
蛟龙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吉成名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3期77-79,共3页
蛟龙神话产生于战国早期 ,系由“交龙”一说演绎而来。“蛟龙”一词本来是指生活于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 ,但是这个传说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变异 ,有时又指鳄鱼、鲨鱼等凶猛的大鱼 。
关键词 蛟龙 交龙 传说 变异
下载PDF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液压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邱中梁 胡晓函 +1 位作者 焦慧锋 范华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48,共5页
深海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载人潜水器是深海开发的重要工具。"蛟龙号"是目前世界上同类产品中工作深度最大的深海载人潜水器,液压系统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上重要的动力源。该研究在对液压系统的需求和工况进行分析的... 深海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载人潜水器是深海开发的重要工具。"蛟龙号"是目前世界上同类产品中工作深度最大的深海载人潜水器,液压系统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上重要的动力源。该研究在对液压系统的需求和工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蛟龙号"液压系统参数、油路、线路等配置,并进行了液压油的合理选取。介绍了液压系统在7000 m深海超高压低温环境下的工作情况,最后对载人潜水器液压系统的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号” 液压系统 深海 超高压 低温 海水液压系统
下载PDF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驾驶与操纵训练模拟系统 被引量:6
17
作者 丁忠军 高翔 刘保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0-448,共9页
为了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及下潜人员开展载人舱内基础操作培训、全流程下潜过程演练和突发情况应急操作培训,本文采用基于高速以太网络的"仿真-反馈"动态实时交互技术将实物、半实物与数字仿真相结合,提出了一套包括蛟... 为了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及下潜人员开展载人舱内基础操作培训、全流程下潜过程演练和突发情况应急操作培训,本文采用基于高速以太网络的"仿真-反馈"动态实时交互技术将实物、半实物与数字仿真相结合,提出了一套包括蛟龙号仿真本体、数据仿真系统、视景仿真系统、训练教控系统4大子系统的蛟龙号驾驶与操纵训练模拟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蛟龙号本体结构、舱内环境、深海视景、作业流程、故障响应的全功能模拟,能够完成从起吊入水、下潜作业到甲板回收的全流程动态驾驶与操作模拟,达到了大幅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确保培训安全的目标。该系统能够为我国海洋及其他领域重大装备的特殊人员培训系统开发与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号 载人潜水器 驾驶训练 操纵训练 作业模拟 故障模拟 视景仿真 模拟系统
下载PDF
Core-drilling kinematic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Jiaolong submersible manipulator
18
作者 Xu YANG Xin LIU +2 位作者 Shizhen LI Yugang REN Limin ZH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1期937-948,共12页
The complicated topographies of the deep sea po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for the core drilling with the Jiaolong submersible manipulator.To address this problem,we proposed a core-drilling kinematic model and evaluate... The complicated topographies of the deep sea po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for the core drilling with the Jiaolong submersible manipulator.To address this problem,we proposed a core-drilling kinematic model and evaluated the core-drilling behavior of the submersible manipulator by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 posture of the Jiaolong submersible.First,we established a forward kinematic model for the core-drilling task in deep sea,which satisfied the requirement of gravitational-direction core drilling.Based on the forward kinematic equations,we then built a double-redundancy inverse kinematic model,which was able to determine the required motion trajectories of six active joints according to the desired core-drilling trajectory.The core-drilling workspaces and the motions of the Jiaolong submersible manipulator were assessed with several calculation examples.The established forward and inverse kinematic models are constructed with clear analytic equations,and thus are directly applicable to the Jiaolong submersible manipulator-based core-drilling ta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ematic model Core drilling jiaolong submersible manipulator Uncertain posture
原文传递
蛟龙号下潜及水下作业过程的交互仿真开发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晓曦 尹勇 梁民仓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15-2721,共7页
为解决当前从事深潜工作的实操训练存在实施难、安全风险大等问题,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蛟龙号下潜及水下作业过程的仿真系统。运用三维建模技术构建蛟龙号、支持母船等关键结构的三维模型;建立A型架的运动数学模型... 为解决当前从事深潜工作的实操训练存在实施难、安全风险大等问题,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蛟龙号下潜及水下作业过程的仿真系统。运用三维建模技术构建蛟龙号、支持母船等关键结构的三维模型;建立A型架的运动数学模型,模拟其运动过程;结合三维交互技术、虚拟漫游技术以及碰撞检测技术实现人机交互与漫游;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对实际的下潜及水下作业过程进行仿真实现操纵交互功能。经测试,该仿真系统基本满足目前对载人深潜器潜航员的训练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蛟龙号 UNITY3D 虚拟现实 交互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methane and dimethylsulphoniopropionate in the southern Yap Trench
20
作者 Yuhuan HUANG Chengjun SUN +4 位作者 Lina Lü Neal Xiangyu DING Liangmin YU Guipeng YANG Haibing DING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2101-2116,共16页
Methane(CH_(4) )and dimethylsulphoniopropionate(DMSP)are major carbon and sulfur sources for bacterioplankton in the ocean.We investig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_(4) and DMSP in the southern Yap Trench from sea sur... Methane(CH_(4) )and dimethylsulphoniopropionate(DMSP)are major carbon and sulfur sources for bacterioplankton in the ocean.We investig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_(4) and DMSP in the southern Yap Trench from sea surface to hadal zone in June 2017.We found that concentrations of CH_(4) varied from 1.5 to 4.5 nmol/L with saturation between 94% and 204% in the euphotic layer.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DMSP(DMSPd)ranged from 0.5 to 3.7 nmol/L with higher values in surface water and decreased with depth.Concentrations of particulate DMSP(DMSPp)varied from 0 to 13.6 nmol/L.Concentrations of total DMSP(DMSPt)ranged 2.0-15.2 nmol/L.Their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slightly and reached consistent levels in 200-3000-m depth due probably to heterotrophic bacterial production in marine aphotic and high-pressure environments.An exception occurred around 4000-m depth where their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considerably and then decreased in deeper water.This previously unrecognized phenomenon sheds light on the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DMSP in the abyssal layer that might be affected by the Lower Circumpolar Deep Water(LCPW).Concentrations of CH_(4) in seawater of the Benthic Boundary Layer of the southern Yap Trench we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water column at approximate depth,and concentrations of DMSP in seawater of the Benthic Boundary Layer of the southern Yap Trench were not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water column at the approximate depth,indicating that sediment was a weak source of CH_(4) but was not a source of DMSP for seawater in the study area.This study presented clear correlations between CH_(4) and DMSP from sea surface to sea bottom,proving that DMSP might be a potential substrate for CH_(4) not only in oxic surface seawater but also in deep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ANE dimethylsulphoniopropionate(DMSP) hadal zone jiaolong submersible Yap Trench oceanic methane paradox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