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腔》:贾平凹的新变 被引量:8
1
作者 肖云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4-68,共5页
用简谱和锣鼓经把秦腔音乐写进小说,将时间艺术溶进符号艺术之中,以揭示性格、暗传情绪、营造氛围、凝聚秦人秦地的生命呐喊和文化魂脉,是《秦腔》的一个创造性探索。《秦腔》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呈现了当代农村在历史与道德、经济与人... 用简谱和锣鼓经把秦腔音乐写进小说,将时间艺术溶进符号艺术之中,以揭示性格、暗传情绪、营造氛围、凝聚秦人秦地的生命呐喊和文化魂脉,是《秦腔》的一个创造性探索。《秦腔》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呈现了当代农村在历史与道德、经济与人文坐标上的错位,表现了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权力体系和族缘缘体系交叉互动的复杂关系;如数家珍地描绘当下农村生活的原发状态,既将时代风云稀释为家长里短,又在这种描绘中渗进了许多灵悟的元素,不妨称之为灵智现实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贾平凹 秦腔
下载PDF
金狗的浮躁——论贾平凹小说《浮躁》的时代情绪 被引量:4
2
作者 魏玮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3-56,61,共5页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旧体制向新体制转轨的大变革时代的开始,旧的体制逐渐松散,新的体制正悄悄萌生。传统道德与现代意识、历史文化与现实文明相互生发,相互摩擦,相互碰撞,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浮躁。贾平凹的小说《浮躁》是一部把写...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旧体制向新体制转轨的大变革时代的开始,旧的体制逐渐松散,新的体制正悄悄萌生。传统道德与现代意识、历史文化与现实文明相互生发,相互摩擦,相互碰撞,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情绪:浮躁。贾平凹的小说《浮躁》是一部把写实性的具体描写与象征性的总体构思成功地统一起来的长篇巨著。它通过州河上小小的静虚村、两岔镇,写出了中国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情绪,成功地塑造了一群不同程度沾染上了浮躁气的人们,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蕴涵。金狗这个艺术形象,反映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命运、文化变迁轨迹与心态特征,可谓民族心态和时代情绪的活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躁 时代情绪 金狗 贾平凹 小说
下载PDF
论贾平凹小说的乡土情结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志刚 黄定华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贾平凹是当代颇具影响的乡土小说作家 ,作为一个蛰居现代都市的乡村知识分子 ,浓厚的乡土情结已成为贯穿其全部小说创作的一条重要精神线索。贾平凹小说乡土情结是发展变化的 ,由单纯走向成熟 。
关键词 贾平凹 乡土情结 文明冲突
下载PDF
贾平凹小说神秘文化探源 被引量:1
4
作者 郝世宁 《邢台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2-34,共3页
贾平凹20世纪90年代小说创作中神秘文化大量出现,之所以如此,既有作家的主观因素,也有社会现实等客观因素。对神秘文化的探索无疑具有文学上开拓思维空间的意义,尽管作家的探索不免流于无奈,但他执着的艺术探索精神却十分可贵。
关键词 贾平凹 神秘文化 忧患与无奈
下载PDF
凋敝乡村的文化出路——贾平凹乡土小说纵论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关德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1-76,共6页
贾平凹的文化乡土小说经历了乡土文化寻根、现代文明反思到现代乡土社会的新文化建构的探索过程。在形式上,则由写实转向意象化的手法,进而采用民族寓言的文本形式,把乡村的凋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联系起来,展示了知识分子对当下乡村... 贾平凹的文化乡土小说经历了乡土文化寻根、现代文明反思到现代乡土社会的新文化建构的探索过程。在形式上,则由写实转向意象化的手法,进而采用民族寓言的文本形式,把乡村的凋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联系起来,展示了知识分子对当下乡村和中华文化价值选择的思维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贾平凹 文化乡土小说
下载PDF
贾平凹及其文学的文化意义新探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新峰 《学术探索》 CSSCI 2008年第6期102-107,共6页
西部著名作家贾平凹及其文学已经成为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毁誉皆有,纷争不断。然而,饱尝艰辛和辉煌的贾平凹,对文学的热望始终不改。贾平凹及其文学多年来一直引领着中国寻根文学、三农文学、先锋文学等的发展方向。代表着中国作家的... 西部著名作家贾平凹及其文学已经成为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毁誉皆有,纷争不断。然而,饱尝艰辛和辉煌的贾平凹,对文学的热望始终不改。贾平凹及其文学多年来一直引领着中国寻根文学、三农文学、先锋文学等的发展方向。代表着中国作家的世界水平。贾平凹及其文学激发起了陕西、西部乃至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了人们对文学的关注热情,提升了中国华文文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贾平凹及其文学的研究(简称贾学)已经成为当代文坛一门显学,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贾平凹文学 文化意义
下载PDF
贾平凹创作的自卑心理层面探源 被引量:2
7
作者 潘艳慧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41-44,共4页
在贾平凹的人格背景中 ,导致他自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即其早年的心理创伤和孱弱的身体所带来的属于他个人的自卑 ,以及其“乡村情结”浸润中的对城市的自卑。贾平凹的创作活动是典型的超越自卑的补偿性活动。
关键词 贾平凹 自卑心理层 自卑感 人格 文学创作 自我 小说 《废都》
下载PDF
无法安妥的灵魂——评析贾平凹小说的主人公形象 被引量:1
8
作者 金俊荣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5-129,共5页
贾平凹关注着当今的乡村和城市,写了一系列游走于城乡之间的不安分的灵魂。他笔下的主人公游走于城乡之间,他们所处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始终是外来者,同时,他们是生活在芸芸众生中的孤独者,是一群“无法安妥的灵魂”。
关键词 贾平凹 小说主人公 两个世界
下载PDF
徘徊在神妖之间——论贾平凹小说的两性关系模式及女性形象变迁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川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两性关系在贾平凹的小说创作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层面,作家所持女性观的特点和变化趋向对于小说人物命运的设置及其叙事目的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一女二(多)男"模式到"一男二(多)女"模式,贾平凹笔下的女性... 两性关系在贾平凹的小说创作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层面,作家所持女性观的特点和变化趋向对于小说人物命运的设置及其叙事目的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一女二(多)男"模式到"一男二(多)女"模式,贾平凹笔下的女性形象也发生了从"神"到"兽"、"妖"的变化,在模式和形象的变化背后是其一以贯之的男性自我中心的观念、视角,新世纪以来,他的创作更加入了日益鲜明的城乡维度,将城乡关系这一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显著标识纳入男女两性关系的叙事,使后者超越了单纯的两性关系,成为城/乡、现代/传统等对话的场所和发声的方式、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两性关系 女性形象 一女二(多)男模式 一男二(多)女模式 城乡关系
下载PDF
贾平凹近期小说对乡土文化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弋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44-46,共3页
对现实乡村社会及其文化的失望构成贾平凹后期小说的主要特征,冷静的观察与深刻的剖析,并企图重建理想乡土社会,是其近期小说的文化价值所在。
关键词 贾平凹 乡土文化 文化价值
下载PDF
试论贾平凹小说的“秦汉风”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聪敏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47-50,共4页
本文以贾平凹小说的“秦汉风”为切入点,主要论述了两个方面:一是秦汉地域风貌、人文环境为贾平凹的“秦汉风”小说创作提供了坚实的根据地与取之不尽的源泉;二是贾平凹小说“秦汉风”的生发、形成、发展及其特点。
关键词 贾平凹 小说 秦汉风
下载PDF
静:贾平凹生命与艺术境界之追求
12
作者 陈绪石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0-32,共3页
静是贾平凹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它体现了道家及佛教人生哲学对他的影响。静又是贾平凹作品的一种美学境界 。
关键词 随物赋形 包容万物
下载PDF
圣母与精神乌托邦——论《秦腔》中的白雪 被引量:1
13
作者 代江平 《凯里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37-139,共3页
贾平凹原本想通过白雪这样的人物来拯救现代文明的焦虑,或者说拯救传统文化的现状与生存困境。他把白雪当成一个圣母来塑造,寄托作者无限的理想,可白雪在现实中的处境,使贾平凹深感力不从心,他深知这只是他精神的乌托邦,只是一首无法回... 贾平凹原本想通过白雪这样的人物来拯救现代文明的焦虑,或者说拯救传统文化的现状与生存困境。他把白雪当成一个圣母来塑造,寄托作者无限的理想,可白雪在现实中的处境,使贾平凹深感力不从心,他深知这只是他精神的乌托邦,只是一首无法回避的历史挽歌,但他仍然执著前行,去寻找精神的自我慰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秦腔 白雪
下载PDF
论贾平凹小说中的乡土情结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东旭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4-66,共3页
贾平凹小说中的地域景观保留着山野的古老、原始、厚重、神秘,民俗风情反映着商州山乡人们固有的道德伦理与质朴的生存方式。在一幅幅商州山水的画卷中,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奔涌于贾平凹心底、流溢于他笔端的那份强烈的恋土恋乡之情,... 贾平凹小说中的地域景观保留着山野的古老、原始、厚重、神秘,民俗风情反映着商州山乡人们固有的道德伦理与质朴的生存方式。在一幅幅商州山水的画卷中,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奔涌于贾平凹心底、流溢于他笔端的那份强烈的恋土恋乡之情,甚至在他的都市小说中,从描绘的都市景观到对所表现的都市人物的选择都有着摆脱不掉的乡土气息。商州,是贾平凹创作上“心灵的根据地”,也标志着在乡土情感上,作家已找到精神的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小说 乡土情结
下载PDF
论《秦腔》的隐喻——几种被忽略的意义指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永成 《琼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3-65,53,共4页
《秦腔》展示了转型期现代乡村的困惑与焦虑,其积极的意义指向在于对乡村现代化作了有益探索,作品中显示的传统文化的优质部分正是乡村现代化转型不可缺少的一面。
关键词 贾平凹 秦腔 隐喻
下载PDF
贾平凹:踯躅于废乡和废都之间——兼论《秦腔》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国义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96-98,共3页
贾平凹曾执着于对乡村的歌颂,现在的他却踯躅于废乡和废都之间。面对传统乡村生活终结时刻的废乡景象,他不知道该回归和留恋,还是该告别和弃绝。《秦腔》是揭示他的踯躅的典型文本。如何继续今后的创作道路,是他面临的谜团。
关键词 贾平凹 《废乡》 《废都》 《秦腔》
下载PDF
贾平凹乡土书写的“规范”和“预谋”——兼谈文学的另一种“自由的可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利根 《宜宾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55-61,共7页
贾平凹在《秦腔》、《古炉》等乡土小说中延续其一贯客观自然的写实主义风格和追求意境营构的审美倾向。这种"皈依"传统的写作模式在让我们摆脱当下物欲社会现实、获得相对精神自由的同时,也彰显了某种写作的困境和悖论:传统... 贾平凹在《秦腔》、《古炉》等乡土小说中延续其一贯客观自然的写实主义风格和追求意境营构的审美倾向。这种"皈依"传统的写作模式在让我们摆脱当下物欲社会现实、获得相对精神自由的同时,也彰显了某种写作的困境和悖论:传统的"规范"和"预谋"会不由自主地使作家丧失对主体的真正自由及其生存活动的真正关切,从而冲淡严肃文学在价值重建中本该具有的积极力量和创造内涵。文学应以一种积极的自由面对世界,在批判中通往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古炉 “自由的可能”
下载PDF
论贾平凹的现实关怀
18
作者 黄秀生 《龙岩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6-60,共5页
贾平凹具有鲜明的平民立场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对现实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密切关注着中国的社会现实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他的作品出色地捕捉了现代化进程中所呈现出的社会情绪和时代特点,写出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当代人的现实生存状态,... 贾平凹具有鲜明的平民立场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对现实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密切关注着中国的社会现实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他的作品出色地捕捉了现代化进程中所呈现出的社会情绪和时代特点,写出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当代人的现实生存状态,表现了作家对现实的忧思和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革 贾平凹 现实关怀
下载PDF
贾平凹商州小说创作论
19
作者 刘成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51-53,共3页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有重要影响的乡土文学作家,浓厚的乡土情结已成为贯穿其小说创作的一条重要精神线索。商州不仅养育了贾平凹,也为其创作提供了无限空间。神奇的乡土、美丽的地域景观、生活在乡土之上的人们都成了作家商州小说的乡...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有重要影响的乡土文学作家,浓厚的乡土情结已成为贯穿其小说创作的一条重要精神线索。商州不仅养育了贾平凹,也为其创作提供了无限空间。神奇的乡土、美丽的地域景观、生活在乡土之上的人们都成了作家商州小说的乡土特色。因此,商州小说也反映出贾平凹创作心境、动力、风格等方面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商州小说 自卑情绪 功利目的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平凹阴阳——贾平凹审美观试辨
20
作者 黄炳全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2-16,共5页
贾平凹作为一个先生长于农村后生活于都市的男性作家,作品存在着明显的阴阳二元对立、重阴轻阳的矛盾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农民“非”市民、“是”女性“非”男性,尤其在他对于古今女性小脚的反复描写、迷恋中,突出的呈现出明清以来传... 贾平凹作为一个先生长于农村后生活于都市的男性作家,作品存在着明显的阴阳二元对立、重阴轻阳的矛盾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农民“非”市民、“是”女性“非”男性,尤其在他对于古今女性小脚的反复描写、迷恋中,突出的呈现出明清以来传统士大夫“爱莲癖”的审美取向。这种矛盾的审美价值取向既给贾平凹带来了某种成功,也形成了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审美观 对立与矛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