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壁件加工变形主动补偿方法 被引量:30
1
作者 陈蔚芳 楼佩煌 陈华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0-576,共7页
研究薄壁件加工过程中受力变形产生的回弹误差控制,提出了分层完全补偿和优化补偿两种加工路径补偿方法,建立了加工路径补偿优化模型,考虑了多次走刀间加工变形和切削力的耦合作用,并应用迭代算法求解路径补偿优化模型。以航空薄壁件单... 研究薄壁件加工过程中受力变形产生的回弹误差控制,提出了分层完全补偿和优化补偿两种加工路径补偿方法,建立了加工路径补偿优化模型,考虑了多次走刀间加工变形和切削力的耦合作用,并应用迭代算法求解路径补偿优化模型。以航空薄壁件单刃端铣加工为例,对完全补偿、分层完全补偿和优化补偿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分层完全补偿和优化补偿能更好地减少加工误差,为薄壁件受力变形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 变形 迭代算法 薄壁件 优化 主动补偿
原文传递
轴线测量与迭代补偿的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 被引量:19
2
作者 温秀兰 崔俊宇 +2 位作者 芮平 张腾飞 康传帅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9-454,共6页
为了提高串联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提出了采用轴线测量与迭代补偿相结合的工业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方法。首先利用激光跟踪仪测量机器人单轴运动的轨迹,将所测轨迹点通过空间投影计算各轴线的位置;然后根据机器人模型参数的几何定... 为了提高串联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提出了采用轴线测量与迭代补偿相结合的工业机器人几何参数标定方法。首先利用激光跟踪仪测量机器人单轴运动的轨迹,将所测轨迹点通过空间投影计算各轴线的位置;然后根据机器人模型参数的几何定义提取机器人模型的实际参数,并采用基于距离误差的迭代补偿方法进行参数标定效果验证。对埃夫特ER10L-C10工业机器人进行标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绝对定位误差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从补偿前的4.215、1.932和1.437 mm减小到补偿后的2.979、1.015和1.031 mm,该方法能够简单快速标定出机器人模型的实际几何参数,有效提高了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绝对定位精度 串联工业机器人 几何参数标定 轴线测量法 迭代补偿
下载PDF
弦支穹顶结构预应力张拉的摩擦损失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红波 陈志华 周婷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55-1060,共6页
为精确研究弦支穹顶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索撑节点处滑移摩擦导致的预应力损失问题,基于冷冻-升温法,利用泛函中广义逆的概念,推导了计算弦支穹顶环索预应力滑移摩擦损失的迭代算法,研究了索撑节点处的滑移摩擦对弦支穹顶结构预应力分... 为精确研究弦支穹顶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索撑节点处滑移摩擦导致的预应力损失问题,基于冷冻-升温法,利用泛函中广义逆的概念,推导了计算弦支穹顶环索预应力滑移摩擦损失的迭代算法,研究了索撑节点处的滑移摩擦对弦支穹顶结构预应力分布的影响,提出通过减小索撑节点滑移摩擦系数、多点张拉和超张拉等措施来减小预应力摩擦损失,算例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模拟弦支穹顶结构的预应力摩擦损失,且所提出的补偿措施可较好解决预应力摩擦损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支穹顶 预应力摩擦损失 迭代算法 预应力补偿
下载PDF
ISAR机动目标的平动补偿和瞬时成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邢孟道 保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33-737,共5页
机动目标成像近年来受到广泛注意 .本文首先讨论平动补偿 ,它通常可以分解为两步进行──包络对齐和自聚焦 ,分析表明 ,针对平稳目标的包络对齐方法仍然适用于机动目标 ,而根据相干积累原理 ,已有的自聚焦方法从理论上和实际上都不是最... 机动目标成像近年来受到广泛注意 .本文首先讨论平动补偿 ,它通常可以分解为两步进行──包络对齐和自聚焦 ,分析表明 ,针对平稳目标的包络对齐方法仍然适用于机动目标 ,而根据相干积累原理 ,已有的自聚焦方法从理论上和实际上都不是最优的 ,我们提出适用于机动目标和平稳目标的迭代相干积累自聚焦 (ICSA)算法 ,PGA(相位梯度算法 )是ICSA算法的一个特例 ;然后 ,本文讨论机动目标的瞬时成像 ,它实际上是一个瞬时谱估计问题 ,已有的一些瞬时成像方法只适用于散射点子回波为线性调频信号 (多普勒分布为直线 ) .针对时频分布为非直线的情况 ,我们提出用自适应窗短时chirplet分解方法估计信号的瞬时频率和瞬时幅度 ,并结合“洁净”技术 ,提出了快速自适应窗短时chirplet分解成像 (ACDI)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动补偿 瞬时成像 逆合成孔径雷达
下载PDF
管材空间绕弯回弹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深 吴建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1-817,共7页
管材弯曲卸载后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回弹,严重影响弯管生产的精度与效率。基于数值回弹预测,对加工弯管的绕弯模具型面进行回弹补偿,得到新的模具型面,依然是目前降低回弹的主要措施。对以回弹为主要成形缺陷的空间弯管绕弯成形进行了... 管材弯曲卸载后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回弹,严重影响弯管生产的精度与效率。基于数值回弹预测,对加工弯管的绕弯模具型面进行回弹补偿,得到新的模具型面,依然是目前降低回弹的主要措施。对以回弹为主要成形缺陷的空间弯管绕弯成形进行了研究,采用弯曲回弹对应节点位移矢量与曲线局部弗朗内特标架相结合的节点几何补偿法,对弯曲模具进行型面修改。利用数值回弹预测方法,针对回弹量多次迭代补偿,可以有效补偿回弹误差,保证空间弯管几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材 模具 迭代法 模拟 算法 弯曲 回弹 厚壁空间弯管 补偿
下载PDF
复合前馈补偿的超磁致伸缩执行器精密伺服控制 被引量:5
6
作者 龚大成 吕福在 +1 位作者 项占琴 唐志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89-1595,共7页
研究了一种内嵌超磁致伸缩执行器(GMA)的智能镗削装置,针对GMA迟滞非线性,给出了一种基于复合前馈补偿的精密伺服控制方法。简要介绍了经典Preisach迟滞数值模型的实现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迭代的迟滞非线性补偿方法以避免直接求取Preis... 研究了一种内嵌超磁致伸缩执行器(GMA)的智能镗削装置,针对GMA迟滞非线性,给出了一种基于复合前馈补偿的精密伺服控制方法。简要介绍了经典Preisach迟滞数值模型的实现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迭代的迟滞非线性补偿方法以避免直接求取Preisach逆模型。讨论了迭代算法的实现步骤,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分析了异圆销孔的镗削加工特点,在迭代补偿的基础上设计了重复控制补偿器,并结合两种补偿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复合前馈补偿的PID控制方法,最后通过实验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开环情况下,所给的迭代算法可以将GMA的迟滞非线性由补偿前的-15.7%^+11.8%减小到-4.6%^+5.2%,而基于复合前馈补偿的PID控制则可将误差进一步减小到±1μm以内。实验表明,迭代补偿算法是有效的,该算法在补偿迟滞非线性的同时可避免直接求取Preisach逆模型,而基于复合前馈补偿的PID控制方法还可进一步提高GMA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 迭代补偿 前馈补偿 重复控制补偿器 PID控制
下载PDF
正则化等效层重力向下延拓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晓杰 王真理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028-3036,共9页
近年来,利用时移微重力技术进行储层开发监测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时移微重力观测数据存在信噪比低,信号弱的问题,难以实现储层内物质运移的定量解释.为压制数据噪声,增强有效弱信号,本文研究了利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反演等效层(源)... 近年来,利用时移微重力技术进行储层开发监测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时移微重力观测数据存在信噪比低,信号弱的问题,难以实现储层内物质运移的定量解释.为压制数据噪声,增强有效弱信号,本文研究了利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反演等效层(源),并由等效源实现重力场向下延拓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推导了波数域正则化等效源向下延拓算子.针对向下延拓场幅值衰减问题,提出了正则化等效源迭代补偿算法.通过模拟数据实验研究了不同深度正则化等效源滤波算子及向下延拓算子的波数响应;与波数域Tikhonov正则化向下延拓方法相比,正则化等效源向下延拓方法的延拓精度更高、更稳定.最后,将基于迭代补偿的正则化等效源向下延拓技术应用于实测时移微重力数据证实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局部异常,实现时移微重力数据大深度稳定向下延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下延拓 等效层 TIKHONOV正则化 迭代补偿
下载PDF
基于PDAG算法的工业机器人轨迹跟踪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晓 朱世强 刘松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302-2307,共6页
根据工业机器人执行的作业任务具有重复性的特点,提出一种PDAG算法。将学习矩阵作用于误差数据建立PDAG算法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PDAG算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将重力补偿作为前馈控制量,用以消除动态过程中关节重力的影响,提高迭代... 根据工业机器人执行的作业任务具有重复性的特点,提出一种PDAG算法。将学习矩阵作用于误差数据建立PDAG算法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PDAG算法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将重力补偿作为前馈控制量,用以消除动态过程中关节重力的影响,提高迭代学习控制的收敛速度和轨迹跟踪精度。进行了PDAG算法仿真,结果表明,PDAG算法的控制性能与传统的无补偿算法相比,迭代学习后轨迹跟踪误差趋于稳定,各关节最大位置跟踪误差和平均跟踪误差均比没有重力补偿时降低50%,且比有重力补偿的PD算法精度提高最大达81%。实验证明提出的PDAG算法可以获得更高精度的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轨迹跟踪 自适应控制 迭代学习 PDAG算法 重力补偿
下载PDF
基于迭代学习的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翔 曹宏发 +2 位作者 温熙圆 孟红芳 董海鹏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87,共5页
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石油石化等领域,然而受半导体温度特性的影响,其存在温度漂移现象。为有效抑制温度漂移对压力传感器输出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学习的压力传感器温度补... 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石油石化等领域,然而受半导体温度特性的影响,其存在温度漂移现象。为有效抑制温度漂移对压力传感器输出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迭代学习的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方法。根据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其数学模型,确定了基于环境温度和输入压力的迭代学习补偿策略,并对所提方法进行收敛性分析。仿真试验表明,利用所提补偿方法能够将压力传感器零点漂移误差的均方根值由7.31 kPa降至0.75 kPa,可提升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其在恶劣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补偿方法 迭代学习 温度补偿
下载PDF
Novel iteration-free blind phase noise estimation for coherent optical OFDM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宏亮 蔡嘉兴 +6 位作者 卢瑾 温浩 薛林林 覃亚丽 郭淑琴 周守利 胡卫生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9-23,共5页
We propose a novel iteration-free blind phase noise estimation scheme for coherent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OFDM) systems. In the new algorithm, the cost function is selected as the sim... We propose a novel iteration-free blind phase noise estimation scheme for coherent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OFDM) systems. In the new algorithm, the cost function is selected as the similar expression with real and imaginary parts as that in the modified 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 and the new cost function is derived under some assumptions, where it is infinitely approximated by the sine and cosine functions. By means of the analytical formula of the cost function, the initial coarse common phase error can be obtained with only some samples, where the algorithm avoids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conventional blind phase noise compensation scheme. In CO-OFDM systems with high-order modulation format (32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and narrow linewidth lasers, it is proved b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hat the nhase noise can be effectively compensated with the proposed blind estim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itude modulation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Cosine transforms Cost functions COSTS Error compensation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requency estimation iterative methods Modulatio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原文传递
Autofocus technique for ISAR imaging of uniformly rotating targets based on the ExCoV method 被引量:1
11
作者 Chengguang Wu Hongqiang Wang +2 位作者 Bin Deng Yuliang Qin Wuge S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2期267-275,共9页
The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imaging can be converted into a sparse reconstruction problem and solved by the l1norm minimization algorithm. The basis matrix in sparse ISAR imaging is usually characteriz... The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imaging can be converted into a sparse reconstruction problem and solved by the l1norm minimization algorithm. The basis matrix in sparse ISAR imaging is usually characterized by the unknown rotation rate of a moving target, thus the rotation rate and the sparse signal should be jointly estimated. Especially due to the imperfect coarse motion compensation, we consider the phase error correction problem in the context of the sparse signal reconstruction. To address this issue, we propose an iterative reweighted method, which jointly estimates the rotation rate, corrects the phase error and reconstructs a high resolution ISAR image. The proposed method gives a gradual and interweaved iterative process to refine the unknown parameters to achieve the best sparse representation for the ISAR signals. Particularly, in ISAR image reconstruction, the l1norm minimization algorithm is sensitive to user parameters. Setting these user parameters are not trivial and the reconstruction performance depends significantly on their choices. Then, we consider an expansion-compression variance-component (ExCoV) based method, which is automatic and demands no prior knowledge about signal-sparsity or measurement-noise levels. Both numerical and electromagnetic data experiments are implemented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stimate the rotation rate and correct the phase errors simultaneously, and its superior performance is proved in terms of high resolution ISAR image. © 2017 Beijing Institute of Aerospace In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ror compensation Error correction Errors Image processing Image reconstruction Inverse problems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terative methods Motion compensation Numerical methods Rotation Signal reconstructio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下载PDF
含扰动迭代学习补偿的城市交通信号预测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褚跃跃 闫飞 李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5-312,共8页
城市交通流具有随机性,导致存在诸多未知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通流模型的质量,使得基于交通流模型的城市交通信号预测控制效果受到限制。已有城市交通信号预测控制方法大多是对控制目标和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忽略了模型建立过程中由... 城市交通流具有随机性,导致存在诸多未知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通流模型的质量,使得基于交通流模型的城市交通信号预测控制效果受到限制。已有城市交通信号预测控制方法大多是对控制目标和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忽略了模型建立过程中由于城市交通流随机性而带来的扰动。针对该问题,在宏观交通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路网路段模型,通过模型预测控制对交叉口的排队长度进行控制,同时利用城市路网交通流的周期性特征,通过迭代学习对交通流预测模型中的未知重复扰动进行补偿,以减少扰动对所建立路网路段模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含扰动迭代学习补偿的城市交通信号预测控制方法,有效结合迭代学习和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势,通过改变路口信号时长使路网内的车辆分布更加均匀,提高路网最大通行能力。数学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固定配时和不含迭代补偿的模型预测控制2种方案,在该方法下路网中车辆的平均停车次数分别减少23%和10%,车辆平均延误时间分别缩短16%和8%,车辆平均速度分别提高14%和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迭代学习 扰动补偿 交通信号控制
下载PDF
一种基于CORDIC算法的高精度反正切求解 被引量:4
13
作者 仲雅莉 吴俊辉 +2 位作者 刘炫 高萍 段晓辉 《电子技术应用》 2022年第1期12-17,共6页
传统的CORDIC(坐标旋转计算机)算法进行高精度反正切求解时存在迭代次数多、收敛速度慢、资源消耗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高精度CORDIC算法。该方法利用传统的CORDIC算法迭代数次后得到正弦信息,并利用角度和正弦值近似的原理,对迭代... 传统的CORDIC(坐标旋转计算机)算法进行高精度反正切求解时存在迭代次数多、收敛速度慢、资源消耗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高精度CORDIC算法。该方法利用传统的CORDIC算法迭代数次后得到正弦信息,并利用角度和正弦值近似的原理,对迭代后的结果进行误差补偿,有效提高了相同迭代步数下的计算精度。实验数据表明:32位改进的CORDIC算法,保证绝对误差小于5×10-9情况下,查找表资源消耗降低了64.8%,触发器资源消耗降低了35.3%,输出时延降低了53.3%。在分子动力学应用场景下,触发器资源消耗可降低63.2%,输出时延可降低60%。改进的CORDIC算法在资源消耗、输出时延方面优于传统CORDIC算法,适用于高精度计算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正切求解 迭代收敛 误差补偿
下载PDF
整体壁板压弯成形的形状控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敏 田锡天 李波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0-71,共12页
针对整体壁板压弯成形过程中由于回弹导致的压弯成形精度低和不可控问题,提出整体壁板压弯成形形状控制方法。以铝合金(7050-T7451)机翼整体壁板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整体壁板缩比试件模型,基于弹塑性变形理论和几何分析建立了压弯成形局... 针对整体壁板压弯成形过程中由于回弹导致的压弯成形精度低和不可控问题,提出整体壁板压弯成形形状控制方法。以铝合金(7050-T7451)机翼整体壁板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整体壁板缩比试件模型,基于弹塑性变形理论和几何分析建立了压弯成形局部变形下压量解析预测模型,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压弯成形整体变形有限元仿真预测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压弯成形局部-整体变形预测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局部-整体变形精度,利用迭代补偿机制与逐步逼近思想,构建了压弯成形轮廓曲线迭代模型。通过与传统的试错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以更高的精度、更快的收敛速度有效控制压弯件的成形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壁板 压弯成形 形状控制 迭代补偿 有限元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相机的多投影光度补偿系统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一然 杨旭波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2-349,共8页
现有关于光度补偿的研究主要基于单投影,可在带有纹理和颜色的表面上进行投影显示。而在多投影系统中,由于多投影带来了重叠区域的光度不一致性,相机的每个像素覆盖的区域增大等问题,容易致使光度补偿失败。介绍一种基于相机的多投影光... 现有关于光度补偿的研究主要基于单投影,可在带有纹理和颜色的表面上进行投影显示。而在多投影系统中,由于多投影带来了重叠区域的光度不一致性,相机的每个像素覆盖的区域增大等问题,容易致使光度补偿失败。介绍一种基于相机的多投影光度补偿系统,虽然也是通过获取环境参数的手段,但提出一种方便快捷的迭代方式来提高投影表面反射率参数的获取精度,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仅需对投影区域捕捉两幅以上图像。同时,对多投影仪重叠区域的融合效果也做了改进,统一解决了光度补偿和投影拼接问题。最后,提供的实验结果表明有较好的改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补偿 光度补偿 光度融合 多投影系统
原文传递
一种挠性机器人逆动力学控制的迭代算法——动态位姿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吉丰 许大中 童忠钫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5-19,共5页
本文分析了挠性机器人逆动力学问题的数学模型,成功地提出了一种逆动力学控制的迭代算法——动态位姿误差补偿方法,可离线或实时计算执行目标位姿所需的驱动力矩和关节变量.本方法具有计算量小、精度高的特点,同时提出了具有动态前馈-... 本文分析了挠性机器人逆动力学问题的数学模型,成功地提出了一种逆动力学控制的迭代算法——动态位姿误差补偿方法,可离线或实时计算执行目标位姿所需的驱动力矩和关节变量.本方法具有计算量小、精度高的特点,同时提出了具有动态前馈-伺服补偿和振动抑制结合的阶层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动力学 迭代算法 位姿补偿
下载PDF
基于迭代补偿的纳米粒子磁化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祖婉妮 柯丽 +2 位作者 杜强 温凯诚 武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6-144,共9页
磁粒子成像是一种无创成像技术,通过检测磁粒子示踪剂磁化信号,表征其浓度分布图像。在实际检测中,检测线圈的感应信号包含激励磁场信号与磁性纳米粒子磁化信号。将激励信号从感应电压中去除,获取粒子信号是磁性粒子成像信号检测需要解... 磁粒子成像是一种无创成像技术,通过检测磁粒子示踪剂磁化信号,表征其浓度分布图像。在实际检测中,检测线圈的感应信号包含激励磁场信号与磁性纳米粒子磁化信号。将激励信号从感应电压中去除,获取粒子信号是磁性粒子成像信号检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磁性纳米粒子成像信号检测中激励磁场耦合消除方法进行研究,设计平面梯度检测线圈,并提出迭代补偿控制方法,消除激励磁场耦合,实现磁性纳米粒子磁化信号检测。仿真计算与实验测量的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检测模型,所提出的检测方法均可以完成粒子信号检测。该方法获得的粒子信号的信噪比是原有信号消去检测方法的2.2倍,与滤波方法相比信噪比提高到1.3倍,激励磁场耦合衰减可达到3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粒子磁化信号 迭代补偿 开放结构
下载PDF
卫星高速数传系统相位噪声迭代补偿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裴玉奎 索婉萍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8-392,398,共6页
针对相位噪声造成的卫星数传系统性能的下降,该文仿真分析了2种不同频段下的相位噪声对于未编码和有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的高阶调制系统的影响,并针对较高频段相位噪声造成的编码系统性能的明显下降,提出... 针对相位噪声造成的卫星数传系统性能的下降,该文仿真分析了2种不同频段下的相位噪声对于未编码和有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的高阶调制系统的影响,并针对较高频段相位噪声造成的编码系统性能的明显下降,提出了一种联合LDPC译码的相位噪声迭代补偿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比解调前与译码后符号的相位信息差异,利用相位噪声的窄带低通特性对其进行提取,进而通过构造迭代环路对解调前的符号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降低误比特率,对于因相位噪声引起的LDPC编码系统性能的下降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噪声 高速数传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 迭代补偿
原文传递
短波突发通信中的DFT频偏估计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游行远 杨平 +1 位作者 徐彬彬 许利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3-576,共4页
针对短波突发通信中的频偏估计问题,结合信号传输的时限性以及低信噪比的信道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频偏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非补零的DFT获取粗估计结果;精估计通过结合迭代与插值逐步缩小搜索区间来获取估计结果... 针对短波突发通信中的频偏估计问题,结合信号传输的时限性以及低信噪比的信道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频偏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非补零的DFT获取粗估计结果;精估计通过结合迭代与插值逐步缩小搜索区间来获取估计结果,并在迭代中引入误差补偿以修正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插值误差。与现有DFT类算法相比,该算法在粗估计中采用非补零DFT减小了计算复杂度,在精估计中迭代插值提高了搜索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该频偏估计算法可以逼近Cramer-Rao下界理论线,并有较宽的估计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偏估计 突发通信 非补零DFT 频偏搜索区间 迭代插值 误差补偿
下载PDF
Real-Time Iterative Compensation Framework for Precision Mechatronic Motion Control Systems 被引量:2
20
作者 Chuxiong Hu Ran Zhou +2 位作者 Ze Wang Yu Zhu Masayoshi Tomizuka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22年第7期1218-1232,共15页
With regard to precision/ultra-precision motion systems,it is important to achieve excellent tracking performance for various trajectory tracking tasks even under uncertain external disturbances.In this paper,to overc... With regard to precision/ultra-precision motion systems,it is important to achieve excellent tracking performance for various trajectory tracking tasks even under uncertain external disturbances.In this paper,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 of robustness to trajectory variation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in offline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ILC),a novel real-time iterative compensation(RIC)control framework is proposed for precision motion systems without changing the inner closed-loop controller.Specifically,the RIC metho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i.e.,accurate model prediction and real-time iterative compensation.An accurate prediction model considering lumped disturbances is firstly established to predict tracking errors at future sampling times.In light of predicted errors,a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term is developed to modify the following reference trajectory by real-time iterative calculation.Both the prediction and compen-sation processes are finished in a real-time motion control sampling period.The stability and convergence of the entire control system after real-time iterative compensation is analyzed for different conditions.Various simulation results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RIC framework possesses satisfactory dynamic regulation capability,which contributes to high tracking accuracy comparable to ILC or even better and strong robust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sion motion control prediction model real-time iterative compensation trajectory track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