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2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洲猪瘟病毒RPA等温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4
1
作者 王建昌 王金凤 +2 位作者 刘立兵 孙晓霞 袁万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7期78-81,94,共5页
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分子检测方法,基于ASFV P7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建立了一种ASFV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等温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PA方法在38℃水浴锅中恒温反应30 min,即可实现对目的片... 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分子检测方法,基于ASFV P7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建立了一种ASFV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等温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PA方法在38℃水浴锅中恒温反应30 min,即可实现对目的片段的有效扩增;以包含ASFV P72基因的ORF质粒为模板,RPA的检测限达到10~2 copies,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限一致,但比OIE推荐方法的检测限高10倍;RPA仅特异性扩增ASFV P72基因,对FMDV、CSFV、PRRSV、PRV和PCV-2基因组c DNA或DNA没有扩增。本研究所建立的RPA方法操作简单、反应快速、检测成本低、结果确实可靠,为非洲猪瘟的一线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分子检测 等温扩增 聚合酶重组酶扩增 快速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2
作者 施奕 徐昌平 +2 位作者 余蓓蓓 卢亦愚 梅玲玲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2-532,共11页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等温扩增技术。不仅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而且由于该反应可以在体温条件下等温扩增,特别适用于实验室外的现场诊断与床边诊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RPA技术的发...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等温扩增技术。不仅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而且由于该反应可以在体温条件下等温扩增,特别适用于实验室外的现场诊断与床边诊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RPA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综述,对RPA技术的扩增原理、反应机制、反应体系、引物探针设计的优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RPA产物检测方法,如侧向流试纸、絮凝分析、实时荧光、电化学、化学发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等诊断技术进行了全面阐述,同时分析了当前RPA技术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扩增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检测
原文传递
恒温扩增芯片法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咏红 郭雅洁 +2 位作者 陈玉莹 马琦 李洁琼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评价恒温扩增芯片法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当天采集痰液等分泌物标本,通过恒温扩增芯片法(芯片法)检测13种常见病原体,比较芯... 目的评价恒温扩增芯片法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当天采集痰液等分泌物标本,通过恒温扩增芯片法(芯片法)检测13种常见病原体,比较芯片法与痰培养和血清学方法的检出率。结果研究期间应用恒温扩增芯片法共检测230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共检出182例(79.1%)病原阳性。单一病原感染77例(33.5%),混合感染105例(45.6%)。芯片法检出的主要病原菌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33.8%)、流感嗜血杆菌(27.8%)和肺炎链球菌(22.6%),芯片法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两种方法对于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支原体等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芯片法操作简便、快速,可同时检测13种病原体,且病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恒温扩增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儿童
下载PDF
转基因食品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晨光 许文涛 +1 位作者 黄昆仑 罗云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97-305,共9页
目前世界各国都以不同方式要求企业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这就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控制体系为线索先后介绍了世界各国的转基因标识制度及其必要性和国内外转基因分析检测技术的新进展,其... 目前世界各国都以不同方式要求企业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这就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控制体系为线索先后介绍了世界各国的转基因标识制度及其必要性和国内外转基因分析检测技术的新进展,其中包括一些新颖的检测技术,如二代测序技术、等温扩增技术、组学分析技术等,最后预测了这些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分析检测技术 分子特征 等温扩增
下载PDF
恒温扩增芯片法在下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志远 潘健 +3 位作者 张婷菊 齐杰 王蕾 刘贵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8期1052-1053,共2页
目的评价恒温扩增芯片法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合格痰标本94例,通过恒温扩增芯片法和细菌培养法检测病原体,痰涂片抗酸染色、RNA恒温扩增,静脉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结果 42例标本通过恒温扩增芯... 目的评价恒温扩增芯片法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合格痰标本94例,通过恒温扩增芯片法和细菌培养法检测病原体,痰涂片抗酸染色、RNA恒温扩增,静脉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结果 42例标本通过恒温扩增芯片法检测到病原体,阳性率44.7%。主要病原体为流感嗜血杆菌(13株)、肺炎链球菌(10株)、铜绿假单胞菌(9株)、结核分枝杆菌(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7株)、大肠埃希菌(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株)、鲍曼不动杆菌(1株)、衣原体(1株),未检测到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结论恒温扩增芯片法操作简便、快速,可同时检测12种病原体并可筛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mecA基因。其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显著高于传统细菌培养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显著优于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涂片抗酸染色。该技术有利于下呼吸道感染的快速诊断和及时地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扩增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下载PDF
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在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大洲 郭天笑 +2 位作者 郑实 商颖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61,共13页
等温扩增技术在近20多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依靠其等温反应的优势正逐渐取代传统的体外扩增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lo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其已经在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食品安全等不同领域中的发挥着重要作... 等温扩增技术在近20多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依靠其等温反应的优势正逐渐取代传统的体外扩增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lo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其已经在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食品安全等不同领域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致病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检测中。将选取10余种关注度较高的等温扩增技术,主要针对其反应原理、优缺点以及发展应用等方面进行简要概述和对比,最后展望了等温扩增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扩增 微生物 核酸 快速检测
下载PDF
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志贺氏菌 被引量:17
7
作者 祁军 张霞 +3 位作者 蒋刚强 蔡国瑞 董亚学 郑文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5-67,76,共4页
建立一种新型志贺氏菌简洁快速检测方法——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针对志贺氏菌的四个血清型设计保守的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法并应用免疫金标试纸条进行检测。用6株志贺氏菌,32株近源菌进行特异性试验;通过纯菌... 建立一种新型志贺氏菌简洁快速检测方法——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方法。针对志贺氏菌的四个血清型设计保守的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法并应用免疫金标试纸条进行检测。用6株志贺氏菌,32株近源菌进行特异性试验;通过纯菌液计数、干扰菌试验检测进行灵敏度验证。建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增菌液及干扰菌检测灵敏度均为103cfu/mL。建立的交叉引物恒温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可满足对志贺氏菌进行现场快速筛查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氏菌 交叉引物 等温扩增技术
下载PDF
荧光RPA技术检测转基因水稻科丰6号 被引量:16
8
作者 徐潮 李亮 +1 位作者 金芜军 宛煜嵩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5-880,共6页
目前转基因作物检测通常使用PCR检测方法,PCR检测耗时较长且需要精密控制温度循环的仪器,不适于现场检测。本研究应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lo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根据转基因抗虫水稻科丰6号插入连接区整合... 目前转基因作物检测通常使用PCR检测方法,PCR检测耗时较长且需要精密控制温度循环的仪器,不适于现场检测。本研究应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lo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根据转基因抗虫水稻科丰6号插入连接区整合序列设计筛选了一套可用于RPA检测的引物及探针组合,建立了转基因抗虫水稻科丰6号及其衍生品种转化体特异性荧光RPA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可稳定特异检出样品中500个拷贝的靶标分子,利用实时荧光检测简化了检测程序,使检测可在10~20 min内完成,与常规PCR检测需要数小时相比极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使用锂电池驱动的便携式扩增检测仪,对于野外转基因现场检测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A 等温扩增 科丰6号 转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牛肉及牛肉制品中的牛源性成分 被引量:15
9
作者 郭燕华 王德莲 +8 位作者 王强 聂炎炎 吴环 张慧 陈遂 杨静 曾国权 陈景亮 郭新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1745-1749,共5页
目的建立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牛肉及牛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的方法。方法应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根据牛源性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设计筛选了一对可用于扩增的引物... 目的建立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牛肉及牛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的方法。方法应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根据牛源性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设计筛选了一对可用于扩增的引物,建立基于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扩增温度、特异性和灵敏性验证。结果 40℃等温扩增条件下,所设计的引物的特异性为100%,该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可达0.1 ng/μL。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牛源性肉制品的等温扩增方法,该方法快速简便,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适用于市售生鲜肉制品及加工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牛肉 牛源性成分
下载PDF
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细粒棘球绦虫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10
作者 丁昕 刘燕红 +5 位作者 倪碧娴 王晓婷 徐祥珍 应清界 戴洋 曹俊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0-344,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的细粒棘球绦虫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针对细粒棘球绦虫12S rRNA基因序列片段,设计、筛选并合成RAA特异性扩增引物和荧光检测探针,构建细粒棘球绦虫荧光RAA检测方法。分别以含靶序列的不同拷...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的细粒棘球绦虫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针对细粒棘球绦虫12S rRNA基因序列片段,设计、筛选并合成RAA特异性扩增引物和荧光检测探针,构建细粒棘球绦虫荧光RAA检测方法。分别以含靶序列的不同拷贝数重组质粒和不同浓度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扩增,评价其检测灵敏度;分别以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十二指肠钩虫、华支睾吸虫、牛带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猪带绦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扩增,评价其检测特异性。结果成功建立了细粒棘球绦虫荧光RAA检测法,在39℃条件下20 min内可以实现对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组DNA特异性扩增,最低可以检测出10拷贝/μL含靶序列的重组质粒DN A和0.1 ng/μL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组DN A样本,具备较高敏感性;对多房棘球绦虫、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十二指肠钩虫、华支睾吸虫、牛带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猪带绦虫基因组DNA均无阳性扩增,具备较高特异性;且该荧光RAA法可成功检出细粒棘球绦虫包囊中DNA。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可用于细粒棘球绦虫核酸检测的荧光RAA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重组酶 核酸等温扩增 荧光探针 诊断效能
原文传递
食源性致病菌等温扩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葛航 吴朦晨 +1 位作者 张明洲 俞晓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74-881,共8页
快速可靠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然而,传统培养法的检测周期过于冗长,无法适应对时间敏感度较高的现场或在线检测。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以快速和高灵敏度为主要特征的等温扩增技术及相应的检测产品,为食源性... 快速可靠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然而,传统培养法的检测周期过于冗长,无法适应对时间敏感度较高的现场或在线检测。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以快速和高灵敏度为主要特征的等温扩增技术及相应的检测产品,为食源性致病菌的现场或在线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该文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滚环扩增、链置换扩增、切口酶信号扩增、核酸外切酶Ⅲ辅助扩增5种等温扩增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等温扩增方法在细菌活性识别、非特异性扩增、前处理效率、检测通量4个方面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并结合作者已有工作,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扩增 细菌检测 现场检测 在线检测 食品安全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3型RA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吴江 林彦星 +8 位作者 黄超华 史卫军 曾少灵 阮周曦 陈兵 曹琛福 林永涛 翁巧玉 花群义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48-1354,共7页
为建立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快速简便检测方法,根据PCV3 Ca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多对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一种实时荧光RAA检测方法。通过筛选引物和优化试验条件,验证对常见动物疾病病毒的特异性,并与PCR方法在敏感性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为建立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快速简便检测方法,根据PCV3 Ca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多对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一种实时荧光RAA检测方法。通过筛选引物和优化试验条件,验证对常见动物疾病病毒的特异性,并与PCR方法在敏感性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CV3与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A型塞内卡病毒(SVA)和口蹄疫病毒(FMDV)等核酸无交叉反应,可在39℃下20 min内快速特异完成。该方法灵敏度较高,最低检出浓度为10^2copies/μL。应用该方法对115份猪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PCR方法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结果可靠,可用于PCV3的实验室检测和现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3型 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方法(RAA) 等温扩增
原文传递
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广州管圆线虫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强 丁昕 +5 位作者 刘燕红 刘剑峰 徐祥珍 应清界 戴洋 曹俊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的广州管圆线虫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选择广州管圆线虫内转录间隔区1(ITS1)基因序列作为靶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并筛选出特异性最强的引物和探针,构建用于广州管圆线虫核酸检测的基础及荧光RA...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的广州管圆线虫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选择广州管圆线虫内转录间隔区1(ITS1)基因序列作为靶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并筛选出特异性最强的引物和探针,构建用于广州管圆线虫核酸检测的基础及荧光RAA检测方法。分别以含检测靶基因片段序列的不同拷贝数重组质粒以及不同浓度广州管圆线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焚光RAA扩增,评价其检测敏感性;分别以广州管圆线虫、曼氏血吸虫、似蚓蛔线虫、华支睾吸虫、细粒棘球绦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及小管福寿螺和藁杆双脐螺螺体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扩增,评价其检测特异性。结果成功建立了用于广州管圆线虫核酸检测的荧光RAA法,该方法可在37℃20min内对广州管圆线虫特异性DNA片段实现实时扩增。以含靶基因片段序列的不同拷贝数重组质粒和不同浓度广州管圆线虫基因组DNA为模板时,该法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拷贝/μL重组质粒和100 pg/μL基因组DNA;以曼氏血吸虫、似蚓蛔线虫、华支睾吸虫、细粒棘球绦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及小管福寿螺和藁杆双脐螺螺体基因组DNA为模板,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可用于广州管圆线虫核酸检测的荧光RAA法,其检测简便快速,具备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等温扩增 重组酶 核酸检测 检测效能
原文传递
基于重组酶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生鲜肉中猪源性成分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郭燕华 陈遂 +6 位作者 王德莲 聂炎炎 吴环 杨静 曾国权 陈景亮 郭新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2012-2016,共5页
目的建立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猪肉中猪源性成分的方法。方法应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根据猪源性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设计2对RPA引物,筛选了1对可用于扩增的引物... 目的建立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猪肉中猪源性成分的方法。方法应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根据猪源性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设计2对RPA引物,筛选了1对可用于扩增的引物,建立基于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的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扩增温度、特异性和灵敏性验证。结果 30℃等温扩增条件下,RPA引物的特异性良好,灵敏性可达0.1ng/μL。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猪源性肉制品的等温扩增方法,该方法快速简便,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适用于市售生鲜肉中猪源性成分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猪肉 猪源性成分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立兵 王建昌 +2 位作者 经美 王金凤 袁万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20-3326,共7页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检测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的重组酶聚合酶(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检测方法,为中国PPV的防控和诊断提供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支持。本研究基于PPVVP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检测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的重组酶聚合酶(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检测方法,为中国PPV的防控和诊断提供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支持。本研究基于PPVVP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1对RPA引物探针,通过对反应时间的优化,建立38℃恒温水浴锅检测PPV的RPA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PA方法在38℃水浴锅中恒温反应30min,能够特异性的检测PPV;以重组质粒pPPV-VP2作为模板,RPA的检测限为102拷贝,同本研究中应用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限一致,比普通PCR方法高100倍;RPA方法对疑似PPV感染临床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82.6%,略低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出率(86.9%),明显高于普通PCR的阳性检出率(66.7%)。本研究建立的RPA方法操作简单、反应快速,结果确实可靠,适用于PP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PPV) 等温扩增 聚合酶重组酶扩增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基于B646L、EP402R、MGF360/505基因的非洲猪瘟病毒ER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16
作者 曾宇晨 龚浪 +5 位作者 王京煜 潘昊鸣 梁杏玲 马俊 张桂红 王衡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40,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酶促重组酶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ERA)技术的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DNA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参考ASFV B646L基因、EP402R基因和多基因家族成员MGF360/505基因保守序...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酶促重组酶扩增(Enzymatic recombinase amplification,ERA)技术的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DNA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参考ASFV B646L基因、EP402R基因和多基因家族成员MGF360/505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的ERA探针和引物,经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42℃等温条件下检测ASFV DNA的ERA方法。【结果】ERA-ASFV-B646L、ERA-ASFV-EP402R和ERA-ASFV-MGF3个检测方法分别在16、7和13 min内即可得出检测结果;特异性强,对阳性样品拷贝数的检测下限均为102μL-1;与我国非洲猪瘟诊断技术标准中的方法对比,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ERA检测方法可以用于ASFV的快速检测,为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酶促重组酶扩增 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不同乳制品常见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文文 宋惠月 +5 位作者 梁玉林 刘秀 尹建军 宋全厚 丁梦璇 周鹏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46-551,共6页
目的验证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试剂和仪器在不同乳制品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不同乳制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运用LAMP建立便捷、快速、高效地检测方法,并以实验室储... 目的验证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试剂和仪器在不同乳制品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不同乳制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运用LAMP建立便捷、快速、高效地检测方法,并以实验室储备菌株及人工污染乳制品样品评价LAMP检测引物试剂和仪器在快速筛查中的适用性。结果选用的引物试剂仅对目标菌株核酸产生扩增,其余菌株无扩增,扩增检测灵敏度均达101fg/μL。用国家标准法和LAMP方法同时检测婴幼儿奶粉、奶酪样品,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对发酵奶样品进行检测时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呈现出良好的检测结果。检测总耗时不超过30 min。结论采用的GenieⅡ实时荧光检测仪操作简单,便携轻便,可实时监测不同乳制品中的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门氏菌污染,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适合企业批量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扩增 乳制品 食源性致病菌 实时荧光 现场快速检测
下载PDF
基于核酸等温扩增的病原微生物微流控检测技术 被引量:11
18
作者 何祥鹏 邹秉杰 +4 位作者 齐谢敏 陈杉 陆妍 黄青 周国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11-624,共14页
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对疫情的预防控制至关重要。基于PCR的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方法克服了传统病原微生物培养方法耗时长、免疫学检测存在窗口期等问题,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病原微生物筛查方法。然而,对精确控温热循环仪的依赖却严重限... 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对疫情的预防控制至关重要。基于PCR的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方法克服了传统病原微生物培养方法耗时长、免疫学检测存在窗口期等问题,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病原微生物筛查方法。然而,对精确控温热循环仪的依赖却严重限制了其在资源匮乏地区的应用。虽然基于核酸等温扩增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可摆脱对高精度温控设备的依赖,但仍需要进行样本核酸分离提取、扩增与检测等步骤。近年来,微流控技术与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相结合,诞生了多种病原微生物等温扩增微流控检测技术。该技术通过设计芯片结构、优化进样模式及检测方式,实现了病原微生物核酸提取、扩增与检测一体化,并具备多重检测、定量检测等功能,具有对仪器依赖度小、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样本量需求小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适合于在多种环境下的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本文从核酸等温扩增原理、进样方式、检测方式等方面对核酸等温扩增病原微生物微流控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病原微生物的快速筛查提供更多的方案思路,提升公共卫生领域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检测 等温扩增 微流控芯片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等温扩增技术 被引量:11
19
作者 涂芸萍 杨殿龙 +5 位作者 张中平 董晓斌 刘路遥 苗桂君 张璐璐 邱宪波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43-960,共18页
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核酸扩增技术是分子诊断领域的金标准,然而PCR往往包含多个反应温度,涉及长时间的循环升降温过程,且需要在复杂热循环仪中完成,这些都限制了其在现场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 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核酸扩增技术是分子诊断领域的金标准,然而PCR往往包含多个反应温度,涉及长时间的循环升降温过程,且需要在复杂热循环仪中完成,这些都限制了其在现场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中的应用。与传统PCR相比,等温扩增依靠恒定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短,检测装置简单,能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核酸检测。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等温扩增检测,通过兼顾微流控与等温扩增两者的优势,能够为POCT分子诊断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平台。例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中,多种形式的POCT等温扩增检测展示了其独特优势。文中首先归纳总结了典型的等温扩增技术及其检测方法,然后对不同类型的等温扩增微流控系统进行了分类总结与分析(如功能定位、结构组成、流体控制、系统特点等),最后总结了等温扩增微流控系统在新冠病毒(SARS-CoV-2)等不同病原体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并对等温扩增与CRISPR基因编辑等其他新型技术的相互结合进行了介绍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诊断 等温扩增 微流控芯片 现场即时检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冠病毒 人乳头状瘤病毒
原文传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实时荧光RPA等温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吕继洲 范燕茹 +2 位作者 冯春燕 袁向芬 吴绍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34-3439,共6页
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分子检测方法,本研究基于PEDV病毒M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一系列扩增引物及其荧光探针,以包含PEDV病毒M基因片段的pUC57质粒为模板,同时以包含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 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分子检测方法,本研究基于PEDV病毒M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一系列扩增引物及其荧光探针,以包含PEDV病毒M基因片段的pUC57质粒为模板,同时以包含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及古典猪瘟病毒(CSFV)等病毒膜蛋白或核衣壳蛋白基因序列的质粒作为对照,建立了一种PEDV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等温检测方法,测定了方法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表明,该实时荧光RPA方法可在39℃恒温反应20min特异性扩增PEDV病毒M基因,与TGEV、PRRSV等对照病毒基因无交叉反应,其检测限为10拷贝/μL。应用该实时荧光RPA方法可有效检测出血浆及血浆蛋白粉中的PEDV核酸。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可为PEDV的检测防控提供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分子检测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 等温扩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