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P-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甘草中9个主要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47
1
作者 张友波 徐嵬 +3 位作者 杨秀伟 杨鑫宝 王文全 刘亚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4-219,229,共7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甘草药材中芹糖基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查尔酮B、甘草素、刺甘草查尔酮、异甘草素和甘草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甘草药材中芹糖基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查尔酮B、甘草素、刺甘草查尔酮、异甘草素和甘草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76 nm(0~20 min)、360 nm(20~30 min)、276 nm(30~35 min)、370 nm(35~48 min)、248 nm(48~55 min),柱温为40℃。结果:芹糖基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查尔酮B、甘草素、刺甘草查尔酮、异甘草素和甘草酸的浓度分别在13.1-262μg.mL-1(r=0.9994)、8.3-100μg.mL-1(r=0.9997)、5.2~104μg.mL-1(r=0.9997)、0.96~11.5μg.mL-1(r=0.9995)、0.31~10.00μg.mL-1(r=0.9999)、1.11~22.2μg.mL-1(r=0.9991)、0.23~7.25μg.mL-1(r=0.9998)、0.52~10.40μg.mL-1(r=0.9996)、25.25~808.0μg.mL-1(r=0.9995)与各自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3.6%、104.5%、104.9%、100.4%、102.2%、101.5%、100.4%、98.5%、101.7%。结论:本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以更好地用于甘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甘草 甘草素 甘草酸 芹糖基甘草苷 芹糖基异甘草苷 甘草查尔酮B
原文传递
波长切换HPLC法同时测定甘草及其炮制品中7个物质的含量 被引量:27
2
作者 周萃 杨燕云 +2 位作者 张振秋 刘瑞 李伟铭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67-2072,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及炮制品中芹糖基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异甘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Dikma Technologies-C18(20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及炮制品中芹糖基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异甘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Dikma Technologies-C18(20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为276 nm(0~16 min)、360 nm(16~24 min)、276 nm(24~28 min)、248 nm(28~38min)、370 nm(38~42 min),柱温30℃。结果:在本文色谱条件下,芹糖基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异甘草素的进样量分别在0.056~0.56,0.095~0.95,0.026~0.26,0.015~0.15,0.013~0.13,0.348~3.48,0.003~0.03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6)均在96.1%~98.1%,RSD均小于2.6%。16个来源甘草药材及其4种不同炮制品中7个物质的含量有一定差异。结论:本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更好地控制甘草药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波长切换 甘草 黄酮类芹糖基甘草苷 甘草苷 芹糖基异甘草苷 异甘草苷 甘草素 甘草酸 异甘草素 多组分测定
原文传递
基于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一测多评法定量的炙甘草饮片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裴玉琼 石海培 +5 位作者 严辉 黄胜良 董伟 汪国强 包贝华 张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293-4304,共12页
目的 建立新生化颗粒原料优质炙甘草饮片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优质炙甘草饮片指纹图谱;采用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炙甘草饮片中6种有效成分(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芹糖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的含量,通过与外标... 目的 建立新生化颗粒原料优质炙甘草饮片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优质炙甘草饮片指纹图谱;采用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炙甘草饮片中6种有效成分(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芹糖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的含量,通过与外标法进行比较,以确证一测多评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结果 以基地收集与市售共计30批炙甘草饮片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炙甘草饮片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4个共有峰,对7个共有峰进行了化学成分确认,并以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部分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比值作为评价指标区分优质饮片与统货饮片;建立了多成分一测多评定量方法,以甘草苷(S1)、甘草酸(S2)为内参物,得到异甘草苷的相对校正因子(fS1/a)平均值为0.502、芹糖甘草苷的相对校正因子(fS2/A)平均值为0.578、芹糖异甘草苷的相对校正因子(fS2/B)平均值为0.252,甘草素的相对校正因子(fS2/C)平均值为0.257,为新生化颗粒原料优质炙甘草饮片制定了更加完善的质量控制指标。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新生化颗粒原料炙甘草饮片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炙甘草饮片 HPLC 一测多评法 指纹图谱 质量评价 甘草苷 异甘草苷 甘草酸 甘草素 芹糖甘草苷 芹糖异甘草苷 相对校正因子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温经汤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9种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越 陈健 +3 位作者 李洋 王洪兰 李俊松 狄留庆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4664-4672,共9页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温经汤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同时对其中9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3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采用多波长切换法...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温经汤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同时对其中9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3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采用多波长切换法,检测波长分别为220、280、320、380 nm,柱温25℃,对15批温经汤标准汤剂进样分析,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年版)并结合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结果进行评价,同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温经汤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15批样品相似度在0.902~0.992,共标定出18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9个色谱峰(即2号峰没食子酸、5号峰芍药苷、7号峰甘草苷、8号峰阿魏酸、9号峰芹糖异甘草苷、11号峰异甘草苷、14号峰桂皮醛、15号峰甘草酸铵、16号峰丹皮酚),CA、PCA及PLS-DA将15批样品分为2类。定量分析条件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9个成分加样回收率在94.91%~108.16%;15批样品中没食子酸、芍药苷、甘草苷、阿魏酸、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桂皮醛、甘草酸铵及丹皮酚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7~31.3、95.8~228.4、18.6~62.4、3.3~8.3、4.8~18.7、2.8~10.6、13.7~108.2、83.9~292.3、31.1~125.5 mg/g。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同时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为经典名方温经汤物质基准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温经汤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质量评价 桂皮醛 阿魏酸 丹皮酚 芍药苷 甘草苷 甘草酸铵 异甘草苷 芹糖异甘草苷 没食子酸
原文传递
不同生长年限甘草主要成分含量测定及多元统计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陈佳 张权 +5 位作者 杨蕊 尚兴朴 王继永 杜杰 魏锋 马双成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85-1196,共12页
目的:建立一种分析甘草药材中主要成分的HPLC方法,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生长年限甘草的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旨在研究生长年限对栽培甘草的影响。方法:样品经80%乙醇超声提取;采用Agilent 5 TC-C18(2)色谱柱(250 mm×4.6 mm,5μ... 目的:建立一种分析甘草药材中主要成分的HPLC方法,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生长年限甘草的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旨在研究生长年限对栽培甘草的影响。方法:样品经80%乙醇超声提取;采用Agilent 5 TC-C18(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检测甘草酸)、280 nm(检测芹糖甘草苷、甘草苷、甘草素)和376 nm(检测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新异甘草苷及刺甘草查耳酮),运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不同生长年限甘草中甘草酸、芹糖甘草苷、甘草苷、甘草素、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新异甘草苷及刺甘草查耳酮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甘草素在1年生甘草中含量最高;新异甘草苷在3年生甘草中含量最高;其余6个成分在4年生甘草中含量最高。不同生长年限甘草中甘草酸、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及异甘草苷含量互为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结论:通过对不同生长年限甘草中主要成分的含量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确定4年生甘草药材质量最佳。建议将芹糖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及异甘草苷纳入甘草药材质量评价指标,以全面控制栽培甘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芹糖甘草苷 芹糖异甘草苷 异甘草苷 甘草素 生长年限 含量测定 多元统计分析 方差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UPLC法测定乌拉尔甘草与光果甘草中7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4
6
作者 胡婷 高智强 +5 位作者 尹彦超 张晓冬 周思含 丁宇 李文东 刘颖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3-771,共9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乌拉尔甘草与光果甘草药材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芹糖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甘草查尔酮A含量的高灵敏度、高效率分析方法。方法:以市售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为实验材料,采用UPLC法对样品中7个黄酮...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乌拉尔甘草与光果甘草药材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芹糖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甘草查尔酮A含量的高灵敏度、高效率分析方法。方法:以市售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为实验材料,采用UPLC法对样品中7个黄酮类成分进行测定。使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乙腈(A)-0.05%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76 nm(检测芹糖甘草苷、甘草苷、甘草素)、360 nm(检测异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370 nm(检测异甘草素)、380 nm(检测甘草查尔酮A),柱温40℃。结果: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芹糖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甘草查尔酮A分离度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1.244 4×10~7X+2.511 4×10~2(r=0.999 9)、Y=2.676 2×10~7X+1.115 6×10~2(r=0.999 1)、Y=7.014 4×10~6X+8.672 4×10~3(r=0.996 7)、Y=1.532 8×10~7X+8.844 9×10~2(r=0.998 8)、Y=5.435 8×10~6X-2.554 9×10~3(r=0.998 7)、Y=1.227 8×10~7X-5.843 0×10~2(r=0.999 9)和Y=1.542 0×10~7X-2.888 4×10~3(r=0.996 4),线性范围分别为0.713~7.13μg、0.078 2~0.782μg、13.5~135μg、2.08~20.8μg、8.04~80.4μg、3.15~31.4μg、0.858~8.58μg,检测下限和定量下限依次为1.43 ng和3.57 ng、0.019 4 ng和0.155 ng、0.172 ng和0.515 ng、0.078 3 ng和0.235 ng、0.211 ng和0.676 ng、0.120 ng和0.361 ng、0.182 ng和0.608 ng。本方法灵敏度、精密度、准确性、重复性、回收率、耐用性均良好。乌拉尔甘草中,除甘草查尔酮A含量为(0.171±0.070)mg·g^(-1)外,其他6个成分的含量[甘草素(0.399±0.164)mg·g^(-1)、异甘草素(0.131±0.061)mg·g^(-1)、甘草苷(7.116±2.515)mg·g^(-1)、异甘草苷(0.948±0.366)mg·g^(-1)、芹糖甘草苷(4.933±1.873)mg·g^(-1)、芹糖异甘草苷(1.193±0.672)mg·g^(-1)]均高于光果甘草样品中相应成分的含量[(0.276±0.127)、(0.105±0.041)、(4.342±1.167)、(0.568±0.262)、(4.706±0.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光果甘草 甘草素 异甘草素 甘草苷 异甘草苷 芹糖甘草苷 芹糖异甘草苷 甘草查尔酮A 超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6
7
作者 袁思文 刘育辰 +2 位作者 刘刚 郝杰 金文渊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5-359,共5页
目的:优化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芒柄花苷4种黄酮类成分的总提取量为考察指标,以提取溶剂种类(水、乙醇)及其不同体积分数、加入量与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Box-B... 目的:优化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芒柄花苷4种黄酮类成分的总提取量为考察指标,以提取溶剂种类(水、乙醇)及其不同体积分数、加入量与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为以50%乙醇为提取溶剂,在0.200 g药材中加入50 mL,超声提取50 min。在验证试验中,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芒柄花苷提取量分别为10.733 0、27.784 9、3.441 9、0.429 1 mg/g(RSD均<3.0%,n=3),4种黄酮类成分平均总提取量为42.388 9 mg/g,与预测值(42.173 2mg/g)的相对误差为0.52%(n=3)。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简便、快捷、稳定,可用于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黄酮类成分 芹糖甘草苷 甘草苷 芹糖异甘草苷 芒柄花苷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优化
下载PDF
甘草黄酮类成分对Caco-2细胞P-糖蛋白功能和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彭燕 谭晓斌 贾晓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703-2709,共7页
目的研究甘草黄酮类成分对Caco-2细胞P-糖蛋白(P-gP)功能和表达的影响,探讨甘草解毒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甘草黄酮类成分处理后Caco-2细胞对罗丹明123摄取量的影响,以评价P.gP的外排功能;采用Westernblotting法... 目的研究甘草黄酮类成分对Caco-2细胞P-糖蛋白(P-gP)功能和表达的影响,探讨甘草解毒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甘草黄酮类成分处理后Caco-2细胞对罗丹明123摄取量的影响,以评价P.gP的外排功能;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甘草黄酮类成分对Caco-2细胞P—gp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甘草总黄酮5、10、50、100μg/mL作用Caco-2细胞1h后,使细胞内罗丹明123的荧光强度分别减少61.1%、56.3%、49.2%、45.4%;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芹糖基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在相同质量浓度,使细胞内罗丹明123的荧光强度减少了19.3%-37.9%。与对照组相比,甘草总黄酮10-400μg/mL给药后72h,使Caco-2细胞膜上P-gP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芹糖基甘草苷5-400μmol/L,异甘草素、芹糖基异甘草苷10-400μmol/L对此也有显著作用(P〈0.01)。结论甘草黄酮类成分增强Caco-2细胞P—gp的功能,上调P-gP的表达,促进细胞内有毒物质的外排,减少有毒物质在肠道的吸收,这可能是甘草配伍其他中药的解毒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黄酮类成分 CACO-2细胞 P-糖蛋白 甘草苷 异甘草苷 甘草素 异甘草素 芹糖基甘草苷 芹糖基异 甘草苷
原文传递
甘草对照提取物的制备及质量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铮 孟兰兰 +2 位作者 傅欣彤 陈有根 郭洪祝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4-669,共6页
目的:验证甘草对照提取物制备工艺的可行性及稳定性,研究用于其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采用水煎提取,大孔树脂富集,喷雾干燥工艺制备甘草对照提取物;采用正反相薄层色谱及特征图谱对提取物进行定性研究;采用HPLC法对提取物中芹糖甘草苷... 目的:验证甘草对照提取物制备工艺的可行性及稳定性,研究用于其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采用水煎提取,大孔树脂富集,喷雾干燥工艺制备甘草对照提取物;采用正反相薄层色谱及特征图谱对提取物进行定性研究;采用HPLC法对提取物中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和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使用Luna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8 min,0→19%A;8~18 min,19%A→35%A;18~33 min,35%A;33~38 min,35%A→55%A),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和237 nm。结果:制备得到3批各约500 g甘草对照提取物,建立的方法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特征图谱有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酸5个共有峰,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验证,并测定3批对照提取物中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分别为3.347%~7.324%、4.930%~8.587%、0.942%~2.039%和14.62%~19.93%。结论:研究制订的甘草对照提取物工艺稳定可行,建立的方法可用于甘草对照提取物的质量控制,为后续应用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对照提取物 芹糖甘草苷 甘草苷 芹糖异甘草苷 甘草苷元 甘草酸 特征图谱 反相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基于“质-量”双标的甘草质量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贾梦楠 李天娇 +4 位作者 包永睿 王帅 韩凌 韩晓妮 孟宪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7306-7312,共7页
目的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甘草特征图谱,通过Q-TOF-MS技术,鉴定共有峰的化学成分,以对照药材和供... 目的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的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药材“质-量”双标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甘草特征图谱,通过Q-TOF-MS技术,鉴定共有峰的化学成分,以对照药材和供试药材特征峰的相似度,明确药材真伪,即“质”;对内标成分“甘草酸”进行准确定量,以内标成分计,计算不同批次供试品中各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取“平均数-标准差”作为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于内标物质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下限,依据特征峰相对含量下限明确甘草药材优劣,即“量”。结果建立的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确定了10个共有色谱峰,鉴定出了5个化学成分,分别为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各甘草供试药材与甘草对照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0;规定了甘草药材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下限。结论该方法不依赖多种对照品,能清晰、快速地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为甘草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对照药材 质量控制 特征图谱 芹糖甘草苷 甘草苷 芹糖异甘草苷 异甘草苷 甘草酸
原文传递
甘草新型自组装纳米粒的形成及抗炎作用评价
11
作者 孟雨婷 薛玉叶 +4 位作者 刘燕 万志若 高翠芸 杭凌宇 袁海龙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12-2922,共11页
目的对传统中药煎煮自组装现象进行改良,应用微沉淀法制备甘草新型自组装纳米粒(glycyrrhiza novel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GN-SAN),将其与传统水煎煮形成的甘草SAN(glycyrrhiza decoction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GD-SAN)... 目的对传统中药煎煮自组装现象进行改良,应用微沉淀法制备甘草新型自组装纳米粒(glycyrrhiza novel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GN-SAN),将其与传统水煎煮形成的甘草SAN(glycyrrhiza decoction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GD-SAN)进行系统比较,进一步探究GN-SAN对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诱导的小鼠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煎煮结合微沉淀法制备GN-SAN,以粒径、PDI和ζ电位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联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对煎煮时间、磁力搅拌转速、磁力搅拌时间、磁力搅拌温度、旋转蒸发温度以及生药质量浓度进行优化,筛选最优处方工艺。将优化后的GN-SAN与GD-SAN进行比较,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形态;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紫外分光光度计(UV)以及bicinchoninic acid(BCA)试剂盒检测各SAN中小分子活性成分(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甘草查耳酮A)、多糖以及蛋白的含量。采用DNCB对小鼠背部皮肤刺激,建立特应性皮炎模型。将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GN-SAN凝胶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各小鼠背部皮肤皮损变化,对皮损组织病理变化、炎症因子表达、脏器指数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GN-SAN的最佳处方工艺:甘草经8倍量水煎煮1 h,得GD-SAN。再经6倍70%乙醇煎煮1 h后得醇提液,合并2次提取液,600 r/min磁力搅拌20 min,60℃旋转蒸发除醇并浓缩至0.2 g/mL,即得GN-SAN。形成的SAN性质稳定,为形态均一的圆球形纳米粒,粒径为(189.5±0.3)nm,多分散指数为0.138±0.130,ζ电位为(−31.4±0.8)mV。其粒径大小、均匀性、稳定性及有效成分转移率相对于传统SAN均提高,且GN-SAN对皮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采用煎煮法结合微沉淀法制备GN-SAN,其工艺简单、主要成分含量高,稳定性好;制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自组装纳米粒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物质基础 特应性皮炎 抗炎 微沉淀法 芹糖甘草苷 甘草苷 芹糖异甘草苷 异甘草苷 甘草酸 甘草查耳酮A 多糖 蛋白质
原文传递
基于变异系数的模糊物元模型评价不同基原甘草药材质量及快速判别研究
12
作者 李瑞华 林夏 +8 位作者 罗京超 陈雨竹 张永超 李执栋 闫逸伦 候化蕊 童枫 张欣 王振中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66-3873,共8页
目的综合评价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和光果甘草G.glabra的质量,通过化学计量学寻找质量差异标志物并建立快速判别乌拉尔甘草和光果甘草模型。方法建立甘草药材液相指纹图谱,确立共有峰,共有峰数据结合模糊物元模型与偏最小二... 目的综合评价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和光果甘草G.glabra的质量,通过化学计量学寻找质量差异标志物并建立快速判别乌拉尔甘草和光果甘草模型。方法建立甘草药材液相指纹图谱,确立共有峰,共有峰数据结合模糊物元模型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质量综合评价及质量差异标志物筛选。基于近红外光谱建立不同的快速判别模型,通过对比筛选出最佳的快速判别模型。结果模糊物元分析表明乌拉尔甘草与光果甘草存在显著差异;经PLS-DA,结果表明甘草酸铵、甘草素、甘草苷为乌拉尔甘草和光果甘草的差异标志物;光谱经SG预处理,iPLS波段筛选所建立的决策树判别模型,精确率为0.88、准确率为0.88、F1(精确率和准确率的调和平均值)为0.88。结论乌拉尔甘草与光果甘草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判别模型,为快速区分这2种基原甘草提供了有效手段,有助于提升甘草药材质量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指纹图谱 模糊物元模型 化学计量学 快速判别 芹糖甘草苷 甘草苷 芹糖异甘草苷 甘草素 甘草酸铵
原文传递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结合G1-熵权法优化黄芪六一汤黄酮组分的提取纯化工艺
13
作者 陈方圆 王继龙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688-4699,共12页
目的 研究黄芪六一汤(Huangqi Liuyi Decoction,HLD,黄芪-甘草6∶1组成)黄酮组分的提取和聚酰胺树脂富集纯化工艺。方法 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芒柄花苷、甘草素、毛蕊异黄酮、异甘草素、芒柄花素9... 目的 研究黄芪六一汤(Huangqi Liuyi Decoction,HLD,黄芪-甘草6∶1组成)黄酮组分的提取和聚酰胺树脂富集纯化工艺。方法 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芒柄花苷、甘草素、毛蕊异黄酮、异甘草素、芒柄花素9个成分为评价指标,以G1-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组合权重,进行综合评分;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BBD-RSM)对HLD黄酮组分提取的关键影响因素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上样药液pH值、上样药液质量浓度、上样药液体积流量、上样量、水洗脱用量、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洗脱剂体积流量、洗脱剂用量等因素对黄酮组分聚酰胺富集纯化工艺的影响,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Plackett-Burman design,PBD)结合BBD-RSM筛选显著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工艺优化,比较聚酰胺树脂纯化前后各指标的含量。结果 最优提取工艺为69%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0倍量乙醇提取65 min;最优纯化工艺为pH值4.8、质量浓度0.20 g/mL的上样药液以0.8 mL/min体积流量按树脂-生药1∶1的质量比上样,4个柱体积(BV)纯水以1.5 mL/min的体积流量洗脱除杂,8 BV体积分数69%乙醇以1.5 mL/min体积流量洗脱,所得黄酮组分提取物中9个指标成分含量约是纯化前的14倍。结论 优选的HLD黄酮组分的提取和富集纯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进一步成药性研究和组分中药研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六一汤 组分中药 G1-熵权法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PLACKETT-BURMAN设计 聚酰胺树脂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芹糖甘草苷 甘草苷 芹糖异甘草苷 芒柄花苷 甘草素 毛蕊异黄酮 异甘草素 芒柄花素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法测定甘草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6
14
作者 任霞 胡冲 张亚中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304-1308,共5页
目的建立甘草药材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Charged Aerosol Detector,CAD)含量测定方法,测定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及甘草酸4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 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进行分离,以乙腈-... 目的建立甘草药材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Charged Aerosol Detector,CAD)含量测定方法,测定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及甘草酸4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 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进行分离,以乙腈-0.05%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10μL;柱温:35℃;电雾式检测器检测,雾化器温度为40℃。结果芹糖甘草苷进样量在0.039 21~0.588 1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试验为97.3%,RSD为1.28%(n=6);甘草苷进样量在0.034 29~0.857 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回收率试验为98.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6%(n=6);芹糖异甘草苷进样量在0.032 19~0.643 8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试验为98.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7%(n=6);甘草酸进样量在0.169 37~2.540 6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试验为99.9%,RSD为0.15%(n=6);甘草药材中芹糖甘草苷含量在0.26%~2.27%、甘草苷的含量在0.33%~5.07%、芹糖异甘草苷的含量在0.14%~0.81%、甘草酸的含量在0.77%~9.76%。结论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HPLC-CAD)方法建立了甘草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同时测定了芹糖甘草苷、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及甘草酸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用于甘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化学 回收率 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 芹糖甘草苷 甘草苷 芹糖异甘草苷 甘草酸
下载PDF
芹糖异甘草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龚雪 刘海亮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15-23,共9页
目的 探讨芹糖异甘草苷(ILA)在体内通过影响免疫系统对小鼠认识水平和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 尾静脉注射的方式给小鼠注射ILA;采用水迷宫检测小鼠的认知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的数量;利用重度免疫缺陷鼠B-ND... 目的 探讨芹糖异甘草苷(ILA)在体内通过影响免疫系统对小鼠认识水平和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 尾静脉注射的方式给小鼠注射ILA;采用水迷宫检测小鼠的认知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的数量;利用重度免疫缺陷鼠B-NDG进行免疫重建观察ILA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检测脾脏组织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数量;B-NDG小鼠血液和海马组织进行RNA测序分析ILA调控的相关信号通路;采用CCK-8法体外检测人宫颈癌细胞活性,初步探讨ILA与肿瘤之间的联系。结果 水迷宫结果表明ILA不能改善小鼠的认知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细胞中的T细胞、B细胞、NK细胞数量,结果表明ILA能稳定增加正常小鼠血液(P<0.01)和脾脏组织(P<0.01)中NK细胞的数量,ILA能增加重度免疫缺陷小鼠脾脏组织中的NK细胞数量并促进NK细胞的重建(P<0.01)。B-NDG小鼠血液RNA测序结果表明,ILA调控血小板激活、病灶黏附、趋化因子信号通路以及FcγR介导的吞噬凋亡作用,在血小板激活通路中上调Snap23、Rap1b、Fcer1g、Fermt3、p2ry12、Gnai2基因。B-NDG小鼠海马组织RNA测序结果表明,ILA可以刺激Th1和Th2和Th17细胞分化通路,可以激活吞噬小体。CCK-8法结果表明,ILA具有抑制人宫颈癌细胞(C33A)的细胞活性作用(P<0.01)。结论 芹糖异甘草苷能够激活免疫系统增加NK细胞的数量,驱动吞噬作用。同时,芹糖异甘草苷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糖异甘草苷 免疫系统 抗衰老 抗癌
下载PDF
白芍甘草药对中芹糖异甘草苷和异甘草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燕云 陈连庚 +1 位作者 许亮 张振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26-29,共4页
目的:比较炙甘草与白芍配伍前后,炙甘草中芹糖异甘草苷和异甘草苷的药动学行为差异。方法:采用文献报道的HPLC法,同时测定大鼠灌服炙甘草药材、白芍甘草药对后血浆中芹糖异甘草苷和异甘草苷的含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t检验。结果... 目的:比较炙甘草与白芍配伍前后,炙甘草中芹糖异甘草苷和异甘草苷的药动学行为差异。方法:采用文献报道的HPLC法,同时测定大鼠灌服炙甘草药材、白芍甘草药对后血浆中芹糖异甘草苷和异甘草苷的含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t检验。结果:与白芍配伍后,异甘草苷的AUC显著降低,通过药时曲线趋势可见对芹糖异甘草苷亦有影响,但药代动力学参数表现不明显,尚需进一步研究。结论:白芍可能通过抑制炙甘草中的芹糖异甘草苷的代谢,增加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甘草药对 芹糖异甘草苷 异甘草苷 药代动力学 大鼠
下载PDF
基于多成分质量控制的温经汤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健 张越 +3 位作者 崔小兵 狄留庆 王洪兰 李俊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4-412,共9页
目的制备经典名方温经汤标准汤剂,进行制备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研究,评价其科学性与合理性。方法按古籍方法,采用传统煎药锅的方式制备温经汤标准汤剂,通过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筛选温经汤活性成分,以9种指标成分(芍药苷、甘草苷、阿魏酸... 目的制备经典名方温经汤标准汤剂,进行制备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研究,评价其科学性与合理性。方法按古籍方法,采用传统煎药锅的方式制备温经汤标准汤剂,通过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筛选温经汤活性成分,以9种指标成分(芍药苷、甘草苷、阿魏酸、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桂皮醛、甘草酸铵、丹皮酚、藁本内酯)转移率或出膏率、指纹图谱物质群变化为指标,分别考察粉碎粒度、浸泡时间、火力方式对煎煮工艺的影响,追踪不同浓缩方式、干燥工艺下成分变化。结果浓缩工艺对温经汤成分影响较大,冷冻干燥对温经汤成分影响较小,故最终确定温经汤标准汤剂最佳制备工艺为按处方配比粉碎后,过1号筛,取20 g,加水150 mL,浸泡1 h,武火煮沸,文火保持微沸,至药液约120 mL,即得。结论本实验优选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为温经汤及其相关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标准汤剂 制备工艺 指标成分 质量控制 中药质量标志物 芍药苷 甘草苷 阿魏酸 芹糖异甘草苷 异甘草苷 桂皮醛 甘草酸铵 丹皮酚 藁本内酯 指纹图谱 转移率 出膏率 物质群
原文传递
咳露口服液指纹图谱的建立及6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敬霞 许刚 +4 位作者 党艳妮 王晓梅 张鑫 王青 刘峰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3-28,共6页
目的 建立咳露口服液的指纹图谱及多成分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UPLC与“2012版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咳露口服液的指纹图谱方法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测定6种成分。结果 建立了UPLC测定10批咳露口服液指纹图谱方法,在250 nm... 目的 建立咳露口服液的指纹图谱及多成分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UPLC与“2012版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咳露口服液的指纹图谱方法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测定6种成分。结果 建立了UPLC测定10批咳露口服液指纹图谱方法,在250 nm处共标记出25个共有峰,指认出4个共有峰,354 nm处标定出19个共有峰,指认出5个共有峰,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 0.99,10批次咳露口服液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甘草酸铵含量范围分别为25.057~29.652、26.404~32.072、824.457~1 291.929、319.541~557.251、4.243~15.839、250.566~479.037μg·mL^(-1)。结论 建立的咳露口服液U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可为后期咳露口服液药效物质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露口服液 指纹图谱 芹糖异甘草苷 甘草酸铵 异甘草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