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合并心肌损害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附72例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那嘉 于霞 袁越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35,157,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相应治疗策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内科诊治的72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相应治疗策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内科诊治的72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结果本组42例(58.3%)患儿以胸痛、胸闷、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心电图异常以ST-T改变(62.5%)为主,超声心动图结果示13例(18.1%)患儿合并心脏扩大,4例(5.6%)合并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CTA)结果示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最为常见(73.6%),其次为双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3.9%),单纯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最少见(12.5%)。所有患儿诊治过程顺利,无死亡病例。结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可导致不同程度心肌供血问题,引起缺血性心肌损害,在患者的检查中更应重视CTA对冠状动脉开口位置和走行的判断,在诊断治疗中更应注意其与儿童心肌炎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缺血性心肌损害 心肌炎 鉴别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208例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临床分析
2
作者 甄珍 董梓妍 +5 位作者 邵艺华 那嘉 李奇蕊 陈希 高路 袁越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566-572,共7页
目的了解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OCA)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转归,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经CT冠状动脉成像(CTCA)确诊为AOCA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 目的了解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OCA)的临床特点及预后转归,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经CT冠状动脉成像(CTCA)确诊为AOCA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共纳入208例AOCA患儿,男105例,女103例,年龄(9.03±4.18)岁。157例(75.5%)患儿以胸闷、心悸、头晕、晕厥、乏力、活动耐力下降等心脏相关症状就诊,3例(1.4%)患儿为阵发哭闹、呼吸困难、发绀等不典型症状,48例(23.1%)患儿无自诉症状。59例(28.4%)患儿存在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心电图异常以ST-T改变为主,共140例(67.3%)。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27例(13%)患儿存在心脏房室内径增大,10例(4.8%)患儿心功能减低。CTCA示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最常见,共126例(60.6%);其次为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共50例(24.0%);双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最少见,共32例(15.4%)。除5例患儿行手术治疗外,余患儿均予药物保守治疗。所有患儿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AOCA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该病临床表现多样,经胸超声心动图有一定局限性,常导致漏诊或误诊。CTCA诊断准确性高,同时可用于精准判断冠状动脉开口位置及走行。治疗应针对冠状动脉起源不同类型个体化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缺血性心肌损害 心源性猝死
原文传递
OPCAB与CCAB在围手术期缺血性心肌损伤情况的比较
3
作者 孙宇飞 Козлов Б.Н 崔壮 《职业与健康》 CAS 2008年第21期2344-2346,共3页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OPCAB)与传统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CCAB),在围手术期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情况。方法2005年5~12月,对91例OPCAB和93例CCAB的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多道心电图(ECG)连续进行检测和标准化分析心电图;...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OPCAB)与传统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CCAB),在围手术期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情况。方法2005年5~12月,对91例OPCAB和93例CCAB的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多道心电图(ECG)连续进行检测和标准化分析心电图;并在不同的时间段检测肌钙蛋白(cTnI)水平。结果OPCAB在围手术期对患者所造成缺血性心肌损伤及左室传导时间延长发生率明显低于CCAB(P<0.05);前者在围手术期内对cTnI不同时间段的测定,其结果不形成缺血性的改变的一组病人,CCAB组的cTnI最高峰值高于OPCAB组,前者相当于后者的3倍;而形成暂时性缺血性心肌损伤及心肌梗死这2组病人,CCAB组的患者cTnI的最高峰值分别高于OPCAB组。结论在CCAB比OPCAB,患者在缺血性心肌损伤方面的风险性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OPCAB) 传统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CCAB) 围手术期 缺血性心肌损伤
下载PDF
磁场对缺氧性心肌损伤大鼠血红细胞SOD活性变化的影响
4
作者 赵福弟 刘军 +3 位作者 高中兴 罗速 赵锐 初秋 《吉林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8-19,共2页
探讨磁场对缺氧性心肌病大鼠血红细胞SOD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磁作用对照组、缺氧性心肌损伤组,缺氧性心肌损伤磁场治疗组。采用四氮唑蓝法测定各组大鼠血红细胞SOD活性。结果:大鼠血红细胞... 探讨磁场对缺氧性心肌病大鼠血红细胞SOD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磁作用对照组、缺氧性心肌损伤组,缺氧性心肌损伤磁场治疗组。采用四氮唑蓝法测定各组大鼠血红细胞SOD活性。结果:大鼠血红细胞SOD活性,心肌损伤磁场治疗组明显高于缺氧性心肌损伤组,磁作用对照组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在磁场作用下缺氧性心肌损伤大鼠和健康大鼠血红细胞SOD活性可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缺氧性 心肌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磁场对缺氧性心肌损伤大鼠血浆MDA含量变化的影响
5
作者 赵福弟 刘军 +3 位作者 高中兴 罗速 赵锐 初秋 《吉林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磁场对缺氧性心肌损伤大鼠血浆MDA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磁作用对照组,缺氧性心肌损伤组,缺氧性心肌损伤磁场治疗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MDA含量。结果;血浆MD... 目的:探讨磁场对缺氧性心肌损伤大鼠血浆MDA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磁作用对照组,缺氧性心肌损伤组,缺氧性心肌损伤磁场治疗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MDA含量。结果;血浆MDA含量,缺氧性心肌损伤磁场治疗明显低于缺氧性心肌损伤组。结论;磁场对缺氧性心肌损伤大鼠血浆和MDA含量具有明显降低的作用。初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缺氧性 心肌损伤 丙二醛
下载PDF
磁场对缺氧性心肌损伤大鼠心肌MDA含量变化的影响
6
作者 赵福弟 高中兴 +3 位作者 李旭生 罗速 赵锐 初秋 《吉林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磁场对缺氧性心肌损伤大鼠心肌MDA含量变化的研究。方法;本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磁作用对照组,缺氧性心肌损伤组,缺氧性心肌损伤磁场治疗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MDA含量。结果;心... 目的:探讨磁场对缺氧性心肌损伤大鼠心肌MDA含量变化的研究。方法;本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磁作用对照组,缺氧性心肌损伤组,缺氧性心肌损伤磁场治疗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MDA含量。结果;心肌MDA含量,缺氧性心肌损伤磁场治疗组明显低于缺氧性心肌损伤组。结论;磁场对缺氧性心肌损伤大鼠心肌MDA含量具有明显降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缺氧性 心肌损伤 丙二醛 克山病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7
作者 万江 刘贺临 程黎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2期201-202,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几种不同方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7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A、B两组各25例,对照组24例。各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A组给予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治疗B组给予静脉... 目的观察比较几种不同方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7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A、B两组各25例,对照组24例。各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A组给予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治疗B组给予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观察各组患儿治疗前、治疗第7、第10天后症状、体征以及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治疗A、B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心肌酶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均有显著疗效,未见不良反应。磷酸肌酸钠较1,6-二磷酸果糖疗效更快,可相对缩短住院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1 6-二磷酸果糖 缺氧缺血 心肌损害 新生儿
原文传递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爱丽 吴金华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23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记录两组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新生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实验室心肌酶谱检查结果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记录两组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新生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实验室心肌酶谱检查结果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两组各项实验室检验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新生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保障患儿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关联性分析
9
作者 罗志辉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7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关联。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进程分为心肌损害组(n=25)与无心肌损害组(n=75)。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胆红素水平及住院...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关联。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进程分为心肌损害组(n=25)与无心肌损害组(n=75)。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胆红素水平及住院天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指标与心肌损害发生的关系。结果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出现心肌损害25例,发生率为25.00%。心肌损害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住院天数高于无心肌损害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儿住院天数及胆红素水平与心肌损害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心肌缺血缺氧有一定的关联,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及时发现和处理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减少溶血现象,降低胆红素沉积对心肌的损伤。此外,新生儿心肌缺血缺氧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防止心肌损伤进一步加重。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和心肌功能,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以保护患者心肌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 关联性分析
下载PDF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疗效
10
作者 黄瑶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0期113-115,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于鹰潭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就诊的120例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标准治疗方案,对照组... 目的 探讨应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于鹰潭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就诊的120例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标准治疗方案,对照组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观察组联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康复效率(呼吸急促消失时间、心肌损伤症状消失时间及心功能恢复时间)及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T(cTnT)、肌酸磷化脢-同功脢MB(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TnT、LDH、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治疗后,两组cTnT、LDH、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急促消失时间、心肌损伤症状消失时间及心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损害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肌损伤指标,促进患儿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