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现况及流行趋势 被引量:240
1
作者 张啸飞 胡大一 +2 位作者 丁荣晶 王卉呈 颜流霞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9-187,共9页
目的对全国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描述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采用2004年及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的资料。该资料来自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161个监测点,其中城市64个,农村97个。心血管疾... 目的对全国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描述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采用2004年及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的资料。该资料来自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161个监测点,其中城市64个,农村97个。心血管疾病ICD-10编码包括I05-I09、I11、I20-I27、I30-I52;脑血管疾病ICD-10编码包括I60-I69。通过按性别、年龄、城乡及地区叙述2008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状况,同时将2008年和2004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状况进行对比来反映地区死亡的流行趋势。结果2008年心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及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粗死亡率分别为229/10万、128.3/10万、71/10万、45.7/10万。采用标化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008年脑血管和缺血性心脏病标化死亡率均低于2004年。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与2004年相比,2008年脑血管疾病40—59岁、60~79岁及80岁以上各年龄别死亡率均有下降;而缺血性心脏病年龄别死亡率,40-59岁及60~79岁组呈现下降趋势,8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呈显著上升。心脑血管疾病总的粗死亡率上升了5.5/10万,缺血性心脏病总的粗死亡率上升了4.9/10万,脑血管总的粗死亡率下降了6.4/10万。这种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80岁以上的农村缺血性心脏病和农村脑卒中高死亡率所导致。结论2008年心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及急性心肌梗死总的粗死亡率分别为229/10万、128.3/10万、71/10万、45.7/10万,农村(除缺血性心脏病外)要高于城市。与2004年相比,我国2008年脑血管和缺血性心脏病标化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高水平或高比例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不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的普遍存在及上升趋势,预示着人群具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与下降的死亡率相结合,预示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 缺血性心脏病 危险因素 死亡率
原文传递
黄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5
2
作者 李树青 袁荣玺 +1 位作者 高航 王雅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7-80,共4页
应用黄芪治疗92例缺血性心脏病,并分别与心痛定和丹参片作对照。结果表明,黄芪组取得比较好的疗效。用药后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能改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临床多种客观指标,尤其对心电图改变比较明显,心电图总有效率为... 应用黄芪治疗92例缺血性心脏病,并分别与心痛定和丹参片作对照。结果表明,黄芪组取得比较好的疗效。用药后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能改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临床多种客观指标,尤其对心电图改变比较明显,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2.6%。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 心电图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5
3
作者 高丽君 刘坤申 +3 位作者 王进华 彭应心 李延辉 王小平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46-749,共4页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 80例 ,左室射血分数≤ 45 % ,心功能 (NYHA)Ⅱ Ⅳ级 ,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 6个月 ,观察美托洛尔对心室...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 80例 ,左室射血分数≤ 45 % ,心功能 (NYHA)Ⅱ Ⅳ级 ,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 6个月 ,观察美托洛尔对心室重塑、心功能的影响。应用心脏彩色超声仪测定基线值及 1个月、3个月、6个月左室结构及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美托洛尔平均用量为 (39 8± 13 8)mg/d。经过 6个月治疗 ,美托洛尔治疗组症状和心功能改善 ,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上升 [(4 8 1± 2 5 ) %vs(39 5± 2 74) % ,P =0 0 0 2 ]、左室收缩末容积下降 [(16 3 5 0± 45 0 0 )mlvs (181 10± 44 0 0 )ml,P =0 0 42 ];与基线比较左室舒张末容积下降 (P <0 0 5 ) ;但两组间尚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基础上 ,应用美托洛尔能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改善心室重塑。长期应用可改善衰竭心脏心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心肌缺血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塑
原文传递
缺血性心脏病再认识 被引量:35
4
作者 翟恒博 刘俊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6年第4期395-400,共6页
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群健康。既往认为,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主要与冠状动脉的功能或器质性改变所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氧量之间的不平衡有关。近年来,随着各国... 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群健康。既往认为,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主要与冠状动脉的功能或器质性改变所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氧量之间的不平衡有关。近年来,随着各国学者对缺血性心脏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该病的认识逐渐从"以冠状动脉狭窄为中心"到"心肌缺血为中心"转变,即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是冠状动脉狭窄、炎症反应、血小板和凝血功能亢进、血管痉挛、微血管功能异常和内皮功能障碍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从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干预措施等多个方面就新近缺血性心脏病进展做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心肌缺血 再认识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山奈酚激活mTOR通路对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5
5
作者 王成 郭长磊 +4 位作者 李霞 刘振 韩明磊 侯永兰 杨秀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1-785,共5页
目的:山奈酚(KPF)是一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山奈酚对人缺氧心肌细胞(H9C2)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二氯化钴(CoCl_2)处理心肌细胞,模拟心肌细胞缺氧模型,用三组浓度的山奈酚处理缺氧心肌细胞,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 目的:山奈酚(KPF)是一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山奈酚对人缺氧心肌细胞(H9C2)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二氯化钴(CoCl_2)处理心肌细胞,模拟心肌细胞缺氧模型,用三组浓度的山奈酚处理缺氧心肌细胞,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H9C2),模型组(Hypoxia),处理组(KPF 5μmol/L、KPF 10μmol/L、KPF 20μmol/L)进行后续实验; CCK-8检测各组H9C2细胞增殖倍数; Hoechst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H9C2)相比,CoCl_2明显抑制H9C2细胞增殖,促进H9C2细胞凋亡,增加MDA含量,降低SOD活性,促进H9C2细胞过度自噬,表现为:LC3-Ⅰ转化为LC3-Ⅱ增加和上调自噬相关标志物Beclin 1,下调P62。与模型组(Hypoxia)相比,山奈酚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对抗CoCl_2诱导的各种生物学效应。通过分析mTOR信号关键蛋白ULK1和mTOR,发现山奈酚可以抑制ULK1蛋白活性,从而激活m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结论:本研究表明山奈酚通过激活mTOR通路促进CoCl_2诱导的缺氧心肌细胞增殖,抑制缺氧心肌细胞凋亡,降低ROS水平和抑制自噬,且山奈酚可体外保护CoCl_2诱导的缺氧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山奈酚 氧化应激 自噬抑制
下载PDF
疾病家族史与冠心病发生风险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司佳卉 孟若谷 +9 位作者 余灿清 郭彧 卞铮 谭云龙 裴培 陈君石 陈铮鸣 吕筠 李立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目的分析疾病家族史对急性冠心病事件(MCE)及缺血性心脏病(IHD)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陛研究,剔除基线时患有恶性肿瘤、心脏病及脑卒中的个体,纳入485784人进行分析。统计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 目的分析疾病家族史对急性冠心病事件(MCE)及缺血性心脏病(IHD)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陛研究,剔除基线时患有恶性肿瘤、心脏病及脑卒中的个体,纳入485784人进行分析。统计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研究人群随访M=7.2年,随访期间新发MCE3934例,IHD24537例。与无家族史者相比,有家族史者发生MCE及IHD的风险均较高,HR值(95%CI)分别为1.41(1.19~1.65)和1.25(1.18-1.33)。与双亲型家族史相比,同胞型家族史与早发MCE的关联更强(HR=2.97,95%CI:1.80-4.88);超重/肥胖者中家族史与MCE、IHD的关联更强;吸烟者中家族史与MCE的关联更强。结论有家族史者发生MCE及IHD的风险较高。结果提示应鼓励个体根据疾病家族史信息,及早开展生活方式干预和相关基础疾病的治疗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史 冠心病 急性冠心病事件 缺血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1990-2017年中国人群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晨冉 孟显峰 +1 位作者 王春平 刘世炜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03-1709,共7页
目的探讨1990-2017年中国人群缺血性心脏病(IHD)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GBD)中国研究开放数据,利用伤残损失寿命年(YLD)、早死损失寿命年(YLL)、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对1990-2017年中国不... 目的探讨1990-2017年中国人群缺血性心脏病(IHD)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GBD)中国研究开放数据,利用伤残损失寿命年(YLD)、早死损失寿命年(YLL)、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对1990-2017年中国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IH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进行描述,并结合人群归因分值(PAF)分析IHD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结果2017年,IHD的YLD率、YLL率、DALY率分别为74.2/10万、2057.2/10万、2131.0/10万。YLD率为女性高于男性,YLL率和DALY率则为男性高于女性。与IHD有关的24种可改变危险因素中,导致DALYs、PAF、DALY率排名前5位的危险因素均为高血压(1642.9万人年、54.6%、1163.1/10万)、高LDL-C(1394.1万人年、46.3%、987.0/10万)、钠摄入过多(1090.0万人年、36.2%、771.1/10万)、吸烟(864.7万人年、28.7%、612.2/10万)、坚果摄入不足(745.2万人年、24.8%、527.6/10万)。IHD DALY率由1990年1116.4/10万增至2017年2131.0/10万,增长率为90.9%。与1990年相比,2017年15~49岁和≥70岁人群IHD的YLD率增加,且≥70岁人群YLD率的2007-2017年年均增长率(0.4%)高于1990-2007年年均增长率(0.2%)。但YLL率和DALY率的2007-2017年年均增长率(0.6%、0.6%)低于1990-2007年年均增长率(1.3%、1.2%)。与1990年相比,2017年归因于加工肉摄入过多(929.7%)、高糖饮料摄入过多(822.7%)、高BMI(327.3%)的DALYs增幅较大;PAF值增幅最大的为高糖饮料摄入过多(400.0%)。2007-2017年,有8种IHD危险因素的DALY率顺位上升,7种危险因素的DALY率顺位下降。结论IHD所致伤残负担增大,尽管其所致的过早死亡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为疾病负担的主要来源,≥70岁人群中表现尤为明显。IHD对男性患者的影响主要为早死所致疾病负担,对女性主要为失能所致负担。加强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减少吸烟和改善不合理膳食习惯等行为危险因素是防控IHD的优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抗心磷脂抗体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马金栋 张言镇 +2 位作者 李世荣 郎晓东 冯剑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 了解抗心磷脂抗体 (ACA)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法对5 6例健康人和 10 6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AC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CA阳性百分率对照组为 1 8% ,冠心病组为 4 2 0 % ,急性心梗组为 83 9% ;2 1例ACA阳... 目的 了解抗心磷脂抗体 (ACA)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法对5 6例健康人和 10 6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AC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CA阳性百分率对照组为 1 8% ,冠心病组为 4 2 0 % ,急性心梗组为 83 9% ;2 1例ACA阳性的冠心病患者有 6例分别于 6~ 2 4个月发生AMI,ACA阴性的 2 9例患者无AMI发生 ;5 6例AMI患者中 ,年龄在 30~ 4 2岁的 8例患者ACA全部为阳性。结论 部分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可能与ACA阳性有关 ,尤以AMI相关性明显 ,对冠心病是否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抗心磷脂抗体 相关性 发病学 ELISA法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桃仁-红花药对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辛高杰 付建华 +6 位作者 韩笑 李磊 郭浩 孟红旭 赵雨薇 贾飞凡 刘建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06-110,共5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活血化瘀药桃仁-红花药对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药物成分及成分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进行疾病靶点预测,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活血化瘀药桃仁-红花药对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药物成分及成分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进行疾病靶点预测,利用String平台进行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并构建PPI网络,应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桃仁-红花药对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Bioconductor中R包clusterprofile version3.14.2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出桃仁-红花药对化学成分45个,作用靶点105个;PPI网络共有节点78个,边796条,平均度值20.41;GO分析条目共92个,包括血红素结合、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过氧化酶活性、生长因子受体结合等;KEGG信号通路121条,包括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桃仁-红花药对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涉及的生物学途径可能包括炎症、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信号传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桃仁-红花药对 缺血性心脏病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健 窦克非 +4 位作者 杨跃进 韦丙奇 宋蓉 李佳 郑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对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发生心衰急性加重时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例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发生心衰急性加重后,在常规急性心衰治疗的同时,应用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对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发生心衰急性加重时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例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发生心衰急性加重后,在常规急性心衰治疗的同时,应用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及X线胸片的变化。结果:2例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的患者,在常规急性心衰治疗效果不佳的前提下,应用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肺部啰音减少,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善,X线胸片示肺淤血明显减轻。结论:对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病程中发生的,以缺血为诱因的心衰急性加重,在常规急性心衰治疗效果不佳时,应用静脉β受体阻滞剂可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静脉β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中国成年人中心性肥胖与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田园 杨淞淳 +9 位作者 余灿清 郭彧 卞铮 谭云龙 裴培 陈君石 陈铮鸣 吕筠 李立明 代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协作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72-1178,共7页
目的分析中心性肥胖评价指标腰围与发生缺血性心脏病(IHD)、急性冠心病事件(MCE)以及死于IHD风险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基线调查开展于2004年6月至2008年7月,剔除基线时患有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 目的分析中心性肥胖评价指标腰围与发生缺血性心脏病(IHD)、急性冠心病事件(MCE)以及死于IHD风险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基线调查开展于2004年6月至2008年7月,剔除基线时患有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糖尿病的个体,共纳入428595人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研究人群平均随访9.1年,累积随访3803637人年,期间新发IHD26900例,MCE4320例,IHD死亡2787例。调整了多种混杂因素和BMI后,与非中心性肥胖者(男性〈85.0cm,女性〈80.0cm)相比,中心性肥胖前期者(男性85.0~89.9cm,女性80.0~84.9tin)发生1HD、MCE和死于IHD的风险HR值(95%CI)分别为1.13(1.09~1.17)、1.15(1.05~1.26)、1.11(0.98~1.24),中心性肥胖者(男性≥90.0cm,女性≥85.0cm)对应的风险效应值更高,HR值(95%C1)分别为1.29(1.24。1.34)、1.30(1.17~1.44)、1.32(1.16-1~5)。按BMl分层,即使在BMI正常的人群中,与非中心性肥胖者相比,中心性肥胖前期和中心性肥胖人群发生IHD、MCE或死于IHD的风险也会增加。结论中心性肥胖是IHD风险独立的危险因素,IHD风险随中心性肥胖测量指标腰围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肥胖 腰围 缺血性心脏病 前瞻性队列
原文传递
中药调控自噬与缺血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辛高杰 付建华 +5 位作者 李磊 韩笑 孟红旭 赵雨薇 贾飞凡 刘建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784-3789,共6页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自噬(autophagy)是一种通过降解细胞内受损细胞器等大分子物质以维持细胞稳态的生命过程。在缺血性心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心肌细胞通过自噬降...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自噬(autophagy)是一种通过降解细胞内受损细胞器等大分子物质以维持细胞稳态的生命过程。在缺血性心脏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心肌细胞通过自噬降解受损细胞器等大分子物质为细胞提供能量合成的物质基础并维持细胞稳态,另一方面过度激活的自噬也会增加心肌细胞死亡。缺血性心脏病病理机制复杂,自噬的发生与心肌细胞生存或死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调控自噬可能为缺血性心脏病重要的治疗靶点。中医药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中应用广泛、效果明显,有着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中药通过调控心肌细胞自噬而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该文针对近年来有关中药调控缺血性心脏病发生时心肌细胞自噬的研究进行综述,从活性成分、提取物和药对、复方3个层次,通过促进或抑制自噬的不同作用方式,对中药调控自噬保护心肌细胞的药理机制进行综述,探讨中药调控自噬保护缺血性心脏病的具体机制,以期为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与药物研发提供参考或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缺血性心脏病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在缺血性心脏病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13
作者 兰天 赵世华 +3 位作者 陆敏杰 蒋世良 尹刚 万俊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E-CMR)在缺血性心脏病和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01至2012-08于我院行CE-CMR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CTA)检查,且伴有左心室扩张和收缩...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E-CMR)在缺血性心脏病和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01至2012-08于我院行CE-CMR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CTA)检查,且伴有左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减低的患者102例,分为两组:扩张型心肌病组28例与缺血性心脏病组74例,观察左心室壁心肌延迟强化的部位、程度及范围。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扫描结果:8例患者可见左心室壁延迟强化,其中1例为心内膜下强化,3例为肌壁间强化,3例为散在强化,1例为斑片状强化。缺血性心脏病组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扫描结果:66例患者可见左心室壁延迟强化,其中58例为透壁性强化,8例为心内膜下强化。结论: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能够为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脏病提供有价值的资料,钆对比剂延迟强化能够为两者提供有效的鉴别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 缺血性心脏病 扩张型心肌病 钆对比剂延迟强化
下载PDF
缺血性心脏病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佩 王承龙 +2 位作者 刘剑刚 张大武 于永慧 《心脏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07-211,217,共6页
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MI)是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同时,心肌组织的缺血、缺氧也是导致心肌细胞发生能量代谢障碍的主要原因,优化能量代谢的药物治疗也成为防治MI的治疗靶点和热点。心肌细... 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MI)是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同时,心肌组织的缺血、缺氧也是导致心肌细胞发生能量代谢障碍的主要原因,优化能量代谢的药物治疗也成为防治MI的治疗靶点和热点。心肌细胞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内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因此调节线粒体的生物合成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促进心肌组织的糖酵解和抑制游离脂肪酸氧化,有利于减轻MI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改善心肌组织功能。本文就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机制和对其临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作简单归纳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能量代谢 线粒体
下载PDF
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冠脉病变特点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静 刘恒亮 +3 位作者 白树鸣 姬劲锐 张胜豪 林炳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424-3428,共5页
目的比较缺血性心脏病合并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差异。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心力衰竭患者2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及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 目的比较缺血性心脏病合并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差异。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心力衰竭患者2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及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血浆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plasma 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等检查结果分为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HFmrEF)组89例,射血分数降低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ejection fraction,HFrEF)组109例,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 EF)组84例。比较临床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等)、心脏彩超及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病变数目、gensini积分、SYN-TAX积分)的差异。结果 HFpEF、HFmrEF、HFrEF组gensini积分分别为30.45±33.18、62.12±41.25、86.72±3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HFp EF、HFmrEF、HFrEF组SYNTAX积分分别为11.77±8.39、19.08±8.39、26.41±10.31,与HFp EF组相比SYNTAX积分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rEF、HFmrEF患者病程长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血管病变数目、BNP、NT-proBNP明显高于HFp EF组。多变量相关分析提示SYNTAX积分与心功能分级、BNP、NT-proBNP、LVEF相关。Gensini积分与心功能分级、BNP、NT-proBNP相关。结论随着冠脉病变严重及复杂程度的加重,心力衰竭的程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复杂及严重程度是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Gensini积分 SYNTAX积分 血管病变数目
下载PDF
CBL结合PBL教学法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艳兵 王乐丰 +1 位作者 杨新春 张建军 《中国病案》 2020年第7期81-82,112,共3页
目的探讨C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招收的学员共56人,随机分为CBL结合PBL教学组(C&P组)和传统教学模式组(对照... 目的探讨C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招收的学员共56人,随机分为CBL结合PBL教学组(C&P组)和传统教学模式组(对照组),每组各28名学员,进行1年培训后,比较2组学员的专业考核成绩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结果C&P组专业考核总成绩(80.96±3.91vs.74.75±6.54,P<0.05)、理论考核成绩(38.86±4.11vs.36.29±3.76,P<0.05)及实践操作成绩(42.11±3.13 vs.38.46±5.47,P<0.05)均高于对照组。C&P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满意度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87.14±6.15vs.84.46±5.83,P=0.100)。结论CBL结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中,提升了学员文献检索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对不同冠心病患者介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预判能力,该教学模式值得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CBL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芪苈强心胶囊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欣华 孙琪 +3 位作者 李亮 梁建英 孟文格 刘金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25期2760-2763,共4页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LVEDD、NT-proBNP、cTnI、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LVEF水平明显增加,而且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各指标改善更明显(P均<0.05)。结论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能够降低NT-proBNP、cTnI、hs-CRP的水平,逆转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神经内分泌因子 左室重构 芪苈强心胶囊
下载PDF
血清白介素6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障碍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8
作者 贾军正 王安杏 徐楷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1106-1109,114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IL-6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微血管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评估93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微血管功能状态。使用Elisa法检测ACS患者血清中IL-6水平。以微血管功能障碍(MVD)为... 目的:探讨血清IL-6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微血管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评估93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微血管功能状态。使用Elisa法检测ACS患者血清中IL-6水平。以微血管功能障碍(MVD)为主要观察指标,并将微循环阻力指数(IMR)≥30定义为重度MVD。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血清IL-6水平与c Tn I和IMR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VD的预测因子。结果:将研究对象的临床基本资料及血管造影术特征,依据IL-6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高IL-6表达组(50例)以及低IL-6表达组(43例)。IL-6高表达组患者PCI术前IMR水平显著高于低IL-6表达组[(33.5±12.4)vs.(18.3±12.3)μg/L,P<0.001]。高IL-6表达组cTnI峰值显著高于低IL-6组(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IL-6水平与PCI术前IMR值呈现明显正相关(r=0.892,P<0.001),并且血清IL-6水平与c Tn I峰值呈明显正相关(r=0.493,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IL-6>33μg/L(OR=7.119,95%CI:3.204~14.328,P<0.001)是影响MVD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指出血清IL-6水平对于鉴别重度MVD患者的诊断价值为0.883,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96%。结论:IL-6可作为评估MVD的标志物,将其纳入风险预测模型中,可以提高识别高风险患者的识别能力,有助于临床医生更有前瞻性的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白介素6 微血管功能障碍 缺血性心脏病
下载PDF
武汉大气污染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关系季节差异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云权 吴凯 +3 位作者 朱慈华 邓芷晴 谭晓东 马露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26-929,共4页
目的评价大气污染物的短期暴露对居民缺血性心脏病(IHD)死亡的影响及其影响的季节差异。方法收集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02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IHD死亡监测资料和同期环境监测中心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应用基于广义相加模型的时间... 目的评价大气污染物的短期暴露对居民缺血性心脏病(IHD)死亡的影响及其影响的季节差异。方法收集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02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IHD死亡监测资料和同期环境监测中心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应用基于广义相加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别构建全季节模型和分季节模型,定量评价大气污染对居民IHD死亡的影响。结果 4个季节中,大气污染水平和IHD死亡人数均在冬季达到最高,冬季可吸入颗粒物PM10、SO2和NO2年均浓度分别为(143.8±70.9)、(71.0±42.4)和(66.5±25.6)μg/m^3,IHD日均死亡1.64人。全季节模型中,1 d滞后(Lag1)的PM10浓度每升高10μg/m^3,IHD死亡率增加0.86%(95%CI=0.22%~1.51%),其他气态污染物SO2、NO2与全季节IHD死亡无统计学关联;分季节建模后,PM10、SO2和NO2对IHD死亡的影响均出现在冬季,其他季节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1 d滞后的PM10、SO2和NO2浓度每升高10μg/m^3,冬季IHD死亡率分别增加1.40%(95%CI=0.58%~2.23%)、1.65%(95%CI=0.28%~3.05%)和3.05%(95%CI=0.92%~5.23%)。结论武汉市大气污染的短期暴露会引起IHD死亡风险增加,且大气污染对IHD死亡的作用效应呈现一定的季节差异,冬季的影响表现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缺血性心脏病 死亡率 季节 广义相加模型
原文传递
经冠状动脉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二年随访 被引量:14
20
作者 高连如 王志国 +9 位作者 田海涛 朱智明 费宇行 徐洪涛 陈宇 朱家瑞 贺声 张宁坤 丁青艾 杨晔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85-689,共5页
目的观察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长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6例缺血性心脏病病人。其中BMMC移植者52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26例,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CIHF)26例,对照24例(AMI10例,CIHF14... 目的观察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长期效果及安全性。方法76例缺血性心脏病病人。其中BMMC移植者52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26例,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CIHF)26例,对照24例(AMI10例,CIHF1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药物及介入治疗);移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经冠状动脉自体BMMC移植。细胞移植方法:于髂后上嵴抽取骨髓,梯度密度法分离获得BMMC,将细胞悬液调为2×10^6/ml浓度,超选择性经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气囊充盈下高压注入BMMC,重复注入6—8次,或经冠状动脉选择性移植,气囊未充盈下高压注入移植细胞。随访观察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二维超声心动图,正电子发射体层心肌显象。结果52例完成2年随访。AMI病人BMMC移植后1年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术前增加了5.8%(53.9%±2.9%vs59.7%±1.5%,P〈0.05),2年增加了3.8%(57.7%±1.7%,P〉0.05),对照组LVEF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无显著改善。移植组2年心肌代谢缺损区与3个月比较无变化;BMMC移植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HF病人BMMC移植后1年、2年LVEF与术前比较分别增加了8.8%、9.2%(P〈0.01),LVESV下降20.4%、27.8%(均P〈0.05),2年心肌代谢缺损区与3个月比较无变化;对照组心功能明显恶化。Holter检测未发现新的心律失常。结论BMMC治疗可明显改善CIHF病人的心功能。而对AMI病人并无左室收缩功能改善的长期效果,仅限制了心室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经冠状动脉移植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