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荒漠气候区膜下滴灌棉花需水量和灌溉制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0
1
作者 蔡焕杰 邵光成 张振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9-123,共5页
20 0 0年 5~ 8月在新疆石河子 12 1团土壤改良实验站进行了棉花膜下滴灌需水量和灌溉制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量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高产 ,为了取得高产和较高的水分利用率 ,全生育期的耗水量应在 345~ 380mm之... 20 0 0年 5~ 8月在新疆石河子 12 1团土壤改良实验站进行了棉花膜下滴灌需水量和灌溉制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量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高产 ,为了取得高产和较高的水分利用率 ,全生育期的耗水量应在 345~ 380mm之间。生育期适度缺水可以提高棉花的品质。在当地气候、土壤及栽培模式下 ,棉花膜下滴灌的灌溉制度为全生育期灌水 12~ 14次 ,灌水定额 2 5~ 3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气候区 棉花 膜下滴灌 作物需水量 灌溉制度
下载PDF
不同灌溉模式对杂交水稻生育后期根系生理特性和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4
2
作者 曾翔 李阳生 +2 位作者 谢小立 肖国樱 廖江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5-359,共5页
对杂交水稻组合红莲优 6和两优 1193在淹水灌溉和湿润灌溉两种灌溉模式下生育后期的根系和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湿润灌溉增大了水稻根系密度 ,提高了根系活力 ,相关分析显示根系密度与根系活力呈正相关 (r1=0 .66,r2 ... 对杂交水稻组合红莲优 6和两优 1193在淹水灌溉和湿润灌溉两种灌溉模式下生育后期的根系和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湿润灌溉增大了水稻根系密度 ,提高了根系活力 ,相关分析显示根系密度与根系活力呈正相关 (r1=0 .66,r2 =0 .68)。齐穗期剑叶叶绿素含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但成熟期湿润灌溉显著高于淹水灌溉 ,推测湿润灌溉有利于剑叶功能期的延长和光合速率的提高。湿润灌溉条件下 ,群体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均显著高于淹水灌溉 ,表明湿润灌溉有利于水稻生殖生长期的干物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模式 杂交水稻 根系 生理特性 剑叶 光合速率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玉米根毛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胡田田 康绍忠 +2 位作者 原丽娜 李志军 张富仓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89-1295,共7页
在盆栽条件下,采用分根装置,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对均匀灌水、固定部分根区灌水和根系分区交替灌水3种方式下各1/2根区的根毛发育状况进行观察并采样照相,研究不同根区根毛的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处理40d时,固定部分根区灌水... 在盆栽条件下,采用分根装置,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对均匀灌水、固定部分根区灌水和根系分区交替灌水3种方式下各1/2根区的根毛发育状况进行观察并采样照相,研究不同根区根毛的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处理40d时,固定部分根区灌水条件下,非灌水区的根毛有明显退化脱落现象,退化区所占比例为20.96%,明显大于其他根区;灌水区的根系发黄,有腐烂斑,且根分枝有退化现象,根毛密集区的密集程度不如非灌水区,但根毛退化区所占比例小(15.72%),退化程度轻.均匀灌水根系的根毛发育状况与固定灌水的灌水区类似.交替灌水条件下,先灌水区和后灌水区根毛密集区的密集程度均较高,根毛退化脱落区分别占9.77%和10.38%,明显小于均匀灌水和固定灌水.说明采用交替灌水方式可促进根系根毛的生长发育,而持续湿润或干燥不利于根系根毛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灌溉湿润方式 玉米 根毛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不同灌溉模式下水分养分的运移及其利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谭军利 王林权 李生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2-448,共7页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控制水分的微区试验,比较了水肥异区交替灌溉与传统均匀灌溉条件下,水分与养分在200cm剖面上的动态迁移规律,并分析了不同灌水模式下的灌溉效率和肥料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低灌水量(450m3/hm2)水平下水肥异区...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控制水分的微区试验,比较了水肥异区交替灌溉与传统均匀灌溉条件下,水分与养分在200cm剖面上的动态迁移规律,并分析了不同灌水模式下的灌溉效率和肥料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低灌水量(450m3/hm2)水平下水肥异区交替灌溉,施肥区和灌水区之间存在水势梯度差异,NO3-N含量也有差异;灌溉效率和肥料利用效率均高于均匀灌溉。在高灌水量(900m3/hm2)水平下,水肥异区交替灌水与常规均匀灌水差异不显著,但养分离子发生了强烈的淋洗。收获后,交替灌溉的NO3-N残留量比传统灌溉要高,而水分残留量则相反。研究结果发现,交替灌溉在450m3/hm2时的产量与均匀灌溉在900m3/hm2时的产量相差并不大,即交替灌溉可节水一半。秸秆覆盖能影响0—60cm土壤水分运动,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但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模式 水分养分运移 灌溉效率 肥料利用效率
下载PDF
农村水资源短缺:现状、趋势及其对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基于全国10个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李玉敏 王金霞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0-208,共9页
论文利用全国10个省面板数据对中国农村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趋势及对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做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对水资源短缺进行总体判断,还是从灌溉水源、供水可靠性和地下水位变动趋势等其它方面进行分析,水资源短缺状况都不容忽... 论文利用全国10个省面板数据对中国农村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趋势及对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做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对水资源短缺进行总体判断,还是从灌溉水源、供水可靠性和地下水位变动趋势等其它方面进行分析,水资源短缺状况都不容忽视,而且这一趋势在加重。水资源越短缺,农民就越可能倾向于种植对灌溉依赖程度低、需水量小的作物,尤其是豆类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短缺 灌溉水源 供水可靠性 地下水位变动趋势 作物种植结构
原文传递
日光温室膜下滴灌黄瓜需水量与灌溉制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西平 蔡焕杰 +2 位作者 王健 李清明 史学斌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4,共4页
对膜下滴灌条件下日光温室黄瓜的灌溉制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为实现黄瓜高产、优质及节水效果,日光温室夏黄瓜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结果期适宜的耗水量应为100mm左右。每隔4d灌1次水,灌水定额为15mm。
关键词 膜下滴灌 温室黄瓜 灌溉制度 日光温室 灌水定额 结果期 需水量 试验研究 节水效果 耗水量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不同供水模式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肖俊夫 刘祖贵 +2 位作者 俞希根 张寄阳 段爱旺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4-197,共4页
为了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供水模式对棉花生长发育、耗水规律、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1 997~ 1 998设置了 4种供水模式 ,即以当地畦灌条件下棉花多年平均逐月需水量 ( ET)为基础 ,各月灌水量分别设置为需水量的 85%、70 %、55%和 40 %... 为了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供水模式对棉花生长发育、耗水规律、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1 997~ 1 998设置了 4种供水模式 ,即以当地畦灌条件下棉花多年平均逐月需水量 ( ET)为基础 ,各月灌水量分别设置为需水量的 85%、70 %、55%和 40 %。试验结果表明 ,棉花的株高、叶面积指数、果枝数、蕾铃数、铃重、耗水量和皮棉产量随供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衣分、整齐度、麦克隆值随供水量的增加有一定的递减趋势 ,但对其它纤维品质项无明显影响。通过综合评价认为 ,大田滴灌棉花供水量以需水量的 70 %为宜。在不考虑降雨的条件下 ,其供水模式为 :6月份 5d灌 1次、7月份4d灌 1次、8月份 5d灌 1次、9月份 7d灌 1次 ,每次灌水定额为 1 50 m3· hm-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棉花 供水模式 产量 纤维品质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温室嫁接黄瓜根系分布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志杰 张锋 +5 位作者 梁银丽 张淑莲 周茂娟 徐福利 杜社妮 王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74-877,共4页
采用土柱模拟试验和大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下温室嫁接黄瓜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膜下暗灌和滴水灌溉温室黄瓜根系干重最大值分别出现在黄瓜定植后180d和210d,黄瓜拔蔓时根系干重后者较前者高29.0%。黄瓜不同... 采用土柱模拟试验和大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下温室嫁接黄瓜根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膜下暗灌和滴水灌溉温室黄瓜根系干重最大值分别出现在黄瓜定植后180d和210d,黄瓜拔蔓时根系干重后者较前者高29.0%。黄瓜不同发育时期根系垂直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异,在初瓜期前,0.20cm根系干重前者明显高于后者,20cm以下根系干重二者无明显差异;结瓜盛期以后,0~20cm根系干重二者差异不明显,20cm以下根系干重后者显著高于前者。膜下暗灌和滴水灌溉黄瓜根系水平分布在0.15cm。分别占总根干重的96.6%、94.2%。随着黄瓜生长发育的推进,膜下暗灌内侧根系分布数量逐渐下降,结瓜期以前内侧根系占植株根系总数量的61.1%,中后期占15.6%;而滴灌黄瓜全发育期,内外侧根系分布数量比较均衡。说明灌水方式对温室嫁接黄瓜根系分布特征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温室 黄瓜 根系分布 灌溉方式
下载PDF
宁夏银北灌区井渠结合灌溉三维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尹大凯 胡和平 惠士博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7,共5页
为实现银北灌区水资源联合调度 ,减少引黄水量 ,充分利用地下水的目标 ,对选定典型区的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进行模拟 ,对井渠结合灌溉模式和运作方式进行了计算。通过三维的数值模拟计算发现 ,在规划渠系利用条件下 ,可以根据当地实... 为实现银北灌区水资源联合调度 ,减少引黄水量 ,充分利用地下水的目标 ,对选定典型区的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进行模拟 ,对井渠结合灌溉模式和运作方式进行了计算。通过三维的数值模拟计算发现 ,在规划渠系利用条件下 ,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在来水保证率低的春灌或冬灌期实施井灌 ,以控制地下水位 ,减少土壤返盐 ,也可以对部分农田采用集中井灌的方式 ,以提高用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模拟 联合调度 灌溉模式 银北灌区 MODFLOW
下载PDF
阴山北麓马铃薯在不同灌溉模式下的水肥效率 被引量:24
10
作者 秦永林 井涛 +2 位作者 康文钦 田艳芳 樊明寿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6-431,共6页
为明确内蒙古阴山北麓马铃薯主产区不同灌溉模式对水肥利用效率以及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2009—2010年进行了漫灌(农民习惯)、喷灌、露地滴灌、膜下滴灌4种灌溉模式对比研究,分析了不同灌溉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形成、水分利用效率、养... 为明确内蒙古阴山北麓马铃薯主产区不同灌溉模式对水肥利用效率以及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2009—2010年进行了漫灌(农民习惯)、喷灌、露地滴灌、膜下滴灌4种灌溉模式对比研究,分析了不同灌溉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形成、水分利用效率、养分偏生产力、经济净收益以及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马铃薯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磷钾肥料的偏生产力以及经济净收益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灌溉模式。其中,膜下滴灌的马铃薯产量分别比漫灌、喷灌和露地滴灌增加35.7%、26.0%、12.9%,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净收益分别增加200.2%、91.8%、23.7%和37.7%、30.1%、10.7%;氮肥偏生产力膜下滴灌比漫灌、喷灌和露地滴灌分别增加50.6 kg.kg 1、39.8 kg.kg 1、22.0 kg.kg 1,磷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126.6 kg.kg 1、99.4 kg.kg 1、55.0 kg.kg 1,钾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42.3 kg.kg 1、33.2 kg.kg 1、18.4 kg.kg 1。漫灌马铃薯收获后60~120 cm土层无机氮残留量达102.95 kg.hm 2,分别是喷灌、露地滴灌和膜下滴灌的1.36倍、2.11倍和2.28倍。由此可见,露地滴灌和膜下滴灌不仅节水,且马铃薯高产、养分资源和经济高效,可显著减少薯田氮素淋洗,从而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灌溉模式 水分利用效率 养分偏生产力 土壤无机氮残留
下载PDF
灌溉和种植方式对冬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董浩 毕军 +2 位作者 夏光利 周勋波 陈雨海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59-2266,共8页
于2009—2011年通过田间试验,以高产中筋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设等行距平作、宽窄行平作、沟播3种种植方式,每种种植方式下设不灌水(W0)、灌拔节水(W1)、灌拔节水+开花水(W2)、灌拔节水+开花水+灌浆水(W3)4种灌溉处理(每次灌水量为60... 于2009—2011年通过田间试验,以高产中筋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设等行距平作、宽窄行平作、沟播3种种植方式,每种种植方式下设不灌水(W0)、灌拔节水(W1)、灌拔节水+开花水(W2)、灌拔节水+开花水+灌浆水(W3)4种灌溉处理(每次灌水量为60 mm),研究不同灌溉和种植方式对冬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冬小麦灌水量的增加,3种种植方式下小麦花后旗叶叶面积和光合速率均增加,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也增加;与W0处理相比,各灌水处理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但水分利用效率(WUE)降低.同一灌溉条件下,与其他两种种植方式相比,沟播方式小麦花后旗叶光合速率、光系统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均较高,且W2处理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统筹考虑冬小麦的籽粒产量和WUE,沟播结合灌拔节水+开花水是华北平原冬麦区较适宜的节水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种植方式 冬小麦 旗叶光合特性 产量
原文传递
基于Web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数据实时推送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淑华 郝星耀 +1 位作者 周清波 潘瑜春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33-139,共7页
基于Web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是当前农业节水信息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为了提供定制灌溉控制方案和精准的用水计量,系统需要较高的数据传输实时性能,而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在实时性上表现较差,难以满足应用需求。针对这一问题,该文首先分析... 基于Web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是当前农业节水信息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为了提供定制灌溉控制方案和精准的用水计量,系统需要较高的数据传输实时性能,而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在实时性上表现较差,难以满足应用需求。针对这一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基于Web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数据传输实时性瓶颈,提出了通过数据推送模式提高实时性的方案,并对数据层与逻辑层、逻辑层与表现层之间的具体数据推送模式进行了设计。通过编程开发完成基于Web的灌溉控制系统的构建,实现了数据实时推送的机制,并对系统数据采集和控制指令发送过程的实时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数据采集平均延时为1 676 ms,控制数据从发送到结果返回的平均延时为3 378 ms,基本能够满足其设备控制和灌溉决策的需要;软件系统内采集和控制过程的数据库至客户端数据传输的平均延时分别为124和118 ms,消除了数据拉取模式中的延时因素,对提高系统实时性起到了重要作用。该研究为基于Web的实时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数据采集 设计 灌溉控制 实时 数据推送 观察者模式
下载PDF
灌溉和种植方式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董浩 陈雨海 周勋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71-1878,共8页
于2008—2010年通过田间试验,以高产中筋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设等行距平作、宽窄行平作、沟播3种种植方式,每种种植方式下设不灌水(W0)、拔节水(W1)、拔节水+开花水(W2)、拔节水+开花水+灌浆水(W3)4种灌溉处理(每次灌水量为60 mm),... 于2008—2010年通过田间试验,以高产中筋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设等行距平作、宽窄行平作、沟播3种种植方式,每种种植方式下设不灌水(W0)、拔节水(W1)、拔节水+开花水(W2)、拔节水+开花水+灌浆水(W3)4种灌溉处理(每次灌水量为60 mm),研究不同灌溉和种植方式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水量的增加,3种植方式下农田总耗水量均增加,灌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也增加,而土壤贮水消耗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显著降低;与W0处理相比,各灌水处理提高了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量、小麦籽粒产量,而水分利用效率(WUE)降低.同一灌溉条件下,与其他两种种植方式相比,沟播方式土壤贮水量消耗比例、籽粒产量和WUE均较高.综合考虑小麦的籽粒产量和WUE,沟播结合灌拔节水+开花水是华北平原冬麦区较适宜的节水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溉 种植方式 耗水特性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原文传递
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田径流污染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周静雯 苏保林 +2 位作者 黄宁波 管毓堂 赵堃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3-969,共7页
为探讨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田的产流规律和污染状况,为水稻灌区的农田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常州市金坛和溧阳两地的野外水稻田开展非点源污染源试验,分别采用深水淹灌和干湿交替节水灌溉模式.在水稻生长季内,通过安装水位计和雨... 为探讨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田的产流规律和污染状况,为水稻灌区的农田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常州市金坛和溧阳两地的野外水稻田开展非点源污染源试验,分别采用深水淹灌和干湿交替节水灌溉模式.在水稻生长季内,通过安装水位计和雨量计采集田面水水位和降雨信息,针对两种灌溉模式采取不同的方法计算径流量和氮磷流失负荷.结果表明,深水淹灌模式下,27场次降雨下有5场产生出流,还有1次人工排水造成了非点源污染,该灌溉模式下水稻田TN输出系数为49.4 kg·hm^(-2),TP输出系数为1.0 kg·hm^(-2);干湿交替节水灌溉模式下,最大降雨量达到95.1 mm时仍未发生产流.水稻田产流受到水稻需水量和灌排措施的影响,与田面水水位、降雨量和最低田埂高度直接相关;相较于传统的淹灌模式,干湿交替节水灌溉模式能明显减低由于降雨或者人工排水造成的非点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 降雨 灌溉模式 径流量 非点源污染
原文传递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稻需水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远华 崔远来 +2 位作者 武兰春 郭建民 马子峰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314-319,共6页
本文以两个代表站3年的田间灌溉试验资料为基础,对正常灌溉和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水稻生理生态需水规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根据宏观的和微观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不同条件下水稻蒸发蒸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水稻 需水规律 灌溉 非充分灌溉
原文传递
灌溉方式对红富士苹果根系活力和新梢生长及果实产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素苗 李保国 +2 位作者 齐国辉 张雪梅 郭素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1-184,共4页
为了筛选适合太行山片麻岩山地果园的节水灌溉方式,以长富2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滴灌、微喷、小管出流、大水漫灌和不灌5个灌溉方式下红富士苹果根系活力、新梢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在滴灌、微喷和小管出流的灌溉总量比大水漫... 为了筛选适合太行山片麻岩山地果园的节水灌溉方式,以长富2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滴灌、微喷、小管出流、大水漫灌和不灌5个灌溉方式下红富士苹果根系活力、新梢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在滴灌、微喷和小管出流的灌溉总量比大水漫灌减少了54.2%、53.1%、54.8%的情况下,小管出流根系活力在6月22日达到最高,为276.20μg/(g.h),滴灌、大水漫灌和微喷根系活力在7月21日达到最高,不灌根系活力在5月20日最高,以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小管出流根系活力均值为260.19μg/(g.h),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大水漫灌、微喷、滴灌、小管出流、不灌5个处理在9月底新梢长度分别为60.86、48.25、40.84、41.653、1.81 cm;大水漫灌的单株产量最高,为50.33 kg,与小管出流和滴灌无显著差异,小管出流的糖酸比最高,为44.28,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说明在太行山片麻岩山地果园,小管出流灌溉是能够使树体维持较高根系活力、平衡生长和保持较高产量和品质的较优节水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式 红富士苹果 根系活力 新梢生长 果实产质量
下载PDF
灌溉方法对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及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范庆锋 张玉龙 +1 位作者 杨春璐 高晓宁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5-118,共4页
为了探明蔬菜大棚灌溉措施对土壤盐分积累特征的影响,以连续13年采用渗灌、滴灌和沟灌方式栽培番茄的蔬菜大棚土壤为材料,分层采集0~60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盐分含量及其离子组成、pH的剖面分布,对不同层次土壤盐渍化及酸化... 为了探明蔬菜大棚灌溉措施对土壤盐分积累特征的影响,以连续13年采用渗灌、滴灌和沟灌方式栽培番茄的蔬菜大棚土壤为材料,分层采集0~60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盐分含量及其离子组成、pH的剖面分布,对不同层次土壤盐渍化及酸化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灌溉方法对土壤盐分积累特征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全盐含量在所有灌溉方法中均呈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各处理间土壤全盐含量在0~20cm土层差异显著,沟灌盐分含量最高,其次为渗灌,滴灌最低;土壤中水溶性阴离子以SOi和NO3 为主,阳离子以Ca”为主。3种灌溉处理土壤PH均以表层最低,随着土层加深而迅速升高;灌溉处理间0~30cm土层pH差异明显,其大小顺序为滴灌〉渗灌〉沟灌;蔬菜大棚土壤的盐分积累是导致土壤PH下降的重要原因。长期使用滴灌比沟灌和渗灌更有利于防止土壤盐分积累与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大棚 灌溉方法 土壤盐渍化 土壤酸化
下载PDF
节水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立春 赵晓明 +1 位作者 蔺聪 田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6568-6569,6572,共3页
从节水农业的概念开始,分析了我国农业用水现状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意义,总结了目前节水农业的灌溉技术,并以旱作农业为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节水农业技术,最后探讨了发展节水农业的投入机制与管理模式。
关键词 节水农业 节水灌溉 旱作农业 发展模式
下载PDF
棉花密植、化调、水肥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苏彩虹 李永山 +2 位作者 王靖稳 张卫民 范志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7-64,共8页
利用密植、化调、水肥等综合栽培技术。进行了协调棉株生育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0.5万株/hm^2,DPC 90g/hm^2,N、P_2O_5、K_2O 为225、180、135kg/hm^2,盛蕾期浇头水的处理,可以达到株高65~70cm、果枝数10个、果节数3个的株型,形成铃... 利用密植、化调、水肥等综合栽培技术。进行了协调棉株生育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0.5万株/hm^2,DPC 90g/hm^2,N、P_2O_5、K_2O 为225、180、135kg/hm^2,盛蕾期浇头水的处理,可以达到株高65~70cm、果枝数10个、果节数3个的株型,形成铃期不封垄、通风透光好的群体结构;叶片的同化能力和根系的活性均较强,在棉株群体、生态环境和棉株体内库源流之间形成了协调的关系。因此,群体的成铃强度达到了4.68万个/hm^2·日,皮棉产量达到了1875kg/hm^2,经济系数达到了0.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 密度 DPC 棉花 栽培
下载PDF
宁夏灌区末级渠系衬砌现状与破坏原因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陆立国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6-109,共4页
宁夏灌区末级渠系面广量大,位于季节性冻土地区,渠道衬砌往往破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渠道输水和安全运行。本文在对灌区末级渠系现状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衬砌破坏程度对渠道的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对破坏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 宁夏灌区末级渠系面广量大,位于季节性冻土地区,渠道衬砌往往破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渠道输水和安全运行。本文在对灌区末级渠系现状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衬砌破坏程度对渠道的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对破坏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可作为灌区渠道设计的依据,也可为灌区节水工程改造和渠道衬砌工程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工程 季节性冻土地区 末级渠系 衬砌破坏 破坏形式 宁夏灌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