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灌漠土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性典型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赵良菊 肖洪浪 +1 位作者 郭天文 赖丽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1-455,共5页
结合传统统计与地统计学方法对甘肃省河西地区武威灌漠土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该地土壤肥力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土壤NH+4 N的变异系数最高,为62 656%,速效磷的变异系数次之,为47 369%,pH的变异系数最小... 结合传统统计与地统计学方法对甘肃省河西地区武威灌漠土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该地土壤肥力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土壤NH+4 N的变异系数最高,为62 656%,速效磷的变异系数次之,为47 369%,pH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1 284%,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3 208%和38 075%。地统计学分析表明该区域土壤特性的块金方差/基台值比值[C0/(C0+C)]在0 0413%~13 7801%之间,说明该土壤性质的各项指标均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中NH+4 N和pH值的空间相关性相对最强,[C0/(C0+C)]分别为0 0413%和0 0978%;速效磷相对最弱,[C0/(C0+C)]为13 7801%;有机质与速效钾居中。土壤肥力性质的相关距变化范围为176~294m。该土壤性质的克立格插值结果显示出一定的空间相似性,显示地统计学方法可用于分析土壤肥力在空间上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空间变异性 地统计学 甘肃
下载PDF
甘肃省灌漠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18
2
作者 赵良菊 肖洪浪 +2 位作者 郭天文 包兴国 杨文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4,102,共6页
结合传统统计与地质统计学方法对甘肃省河西地区武威灌漠土有机质、NH4+-N、有效P及K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四种土壤养分含量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变异系数在20.299%~53.812%之间,土壤NH4+-N及有效P含量的变异较大... 结合传统统计与地质统计学方法对甘肃省河西地区武威灌漠土有机质、NH4+-N、有效P及K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四种土壤养分含量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变异系数在20.299%~53.812%之间,土壤NH4+-N及有效P含量的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53.812%及51.347%;土壤K和有机质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3.155%和20.299%。地质统计学分析表明该区域土壤P、K有效含量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块金值/基台值[C0/(C0+C)]分别为8.031%和0.560%;土壤NH4+-N及有机质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C0/(C0+C)]分别为39.111%和32.351%。土壤有机质、NH4+-N、速效P及K等含量的最大相关距在129~2354m之间,其中土壤有效N含量的最大相关距最长(2354m),有机质含量次之(981m),K含量最短(129m)。土壤OM及NH4+-N的分形维数分别为1.891和1.912,土壤有效P及K的分形维数均为1.984。随机因素如种植制度、施肥方式等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及氮的影响较大,而对土壤磷、钾的影响较小。该土壤性质的克立格插值结果显示出一定的空间相似性,显示地质统计学方法可用于分析土壤肥力在空间上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灌漠土 空间变异特征 土壤有机质 NH4^+-N 变异系数 土壤磷 随机因素 地质统计学 甘肃
下载PDF
甘肃省河西灌漠土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25
3
作者 赵良菊 肖洪浪 +3 位作者 郭天文 赖丽芳 杨文玉 包兴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30,34,共5页
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方法相结合,对甘肃省武威及张掖灌漠土耕层土壤有效B,Cu,Fe,Mn及Zn等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武威土壤有效Zn和Fe普遍缺乏,张掖土壤除Zn较缺乏外,其余元素均较充足。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土壤... 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方法相结合,对甘肃省武威及张掖灌漠土耕层土壤有效B,Cu,Fe,Mn及Zn等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武威土壤有效Zn和Fe普遍缺乏,张掖土壤除Zn较缺乏外,其余元素均较充足。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土壤微量元素的变异程度各不相同。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武威和张掖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的最大相关距分别在192~477 m及141~206 m之间;武威土壤中除有效B含量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外,其余微量元素及张掖土壤所有微量元素均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武威和张掖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的分形维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804~1.947及1.945~1.987,其中武威土壤有效B的最低,并具有中等变异程度,其空间变异主要由施肥、作物、管理水平等人为因素引起。其余微量元素及张掖灌漠土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强烈自相关,其变异主要由土壤母质、地形、气候等非人为因素引起。且张掖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空间自相关性比武威的强烈,即包括人为活动在内的表生作用对该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河西地区 灌漠土 微量元素 空间变异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河西灌漠土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克鹏 张仁陟 索东让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9-703,共5页
在长期小麦和玉米轮作的基础上,通过单施化肥以及化肥与其它有机肥料的配合使用,研究不同施肥对河西灌漠土有机氮组分的影响。采用1965年Bremner提出的土壤有机氮分级方法,对22年有机肥与化肥定位试验中的耕层土壤有机氮组成进行分级。... 在长期小麦和玉米轮作的基础上,通过单施化肥以及化肥与其它有机肥料的配合使用,研究不同施肥对河西灌漠土有机氮组分的影响。采用1965年Bremner提出的土壤有机氮分级方法,对22年有机肥与化肥定位试验中的耕层土壤有机氮组成进行分级。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河西灌漠土全氮和土壤有机氮组成有显著影响,施肥对不同形态有机氮的影响取决于肥料种类。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后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酸解性氮与非酸解性氮的含量。在酸解性氮中,氨基酸态氮和酸解未知氮显著增加,氨基糖态氮含量也有所提高。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酸解性氮与非酸解性氮的含量。在酸解性氮中,化学氮肥显著提高了铵态氮的含量,对氨基酸氮、氨基糖氮和酸解未知态氮影响较小。施用磷、钾肥对河西灌漠土全氮和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有机氮组分 有机肥料 灌漠土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灌漠土结合态腐殖质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俄胜哲 时小娟 +4 位作者 车宗贤 海龙 马倩倩 袁金华 姚佳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36-1448,共13页
为查明不同有机物料的土壤培肥效果,通过持续7 a的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施肥(CK)、仅施化肥氮磷(NP)、70%NP+牛粪(NF)、70%NP+猪粪(ZF)、70%NP+鸡粪(JF)、70%NP+沼渣(ZZ)、70%NP+菌渣(JZ)和70%NP+污泥(WN)对灌漠土结合态腐殖质及其组... 为查明不同有机物料的土壤培肥效果,通过持续7 a的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不施肥(CK)、仅施化肥氮磷(NP)、70%NP+牛粪(NF)、70%NP+猪粪(ZF)、70%NP+鸡粪(JF)、70%NP+沼渣(ZZ)、70%NP+菌渣(JZ)和70%NP+污泥(WN)对灌漠土结合态腐殖质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物料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较对照(CK)和常规施肥(NP)均显著(P<0.05)增加,但增幅有差异,鸡粪和污泥处理增幅最高,其次为猪粪。牛粪、猪粪和污泥处理游离态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常规施肥,而猪粪、鸡粪、菌渣、沼渣和污泥处理结合态腐殖质含量较对照和常规施肥显著(P<0.05)增加。6种有机物料处理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胡敏酸(HA)含量较对照和常规施肥均显著(P<0.05)增加,而仅有菌渣对土壤松结态腐殖质影响不显著,但施菌渣和沼渣土壤稳结态腐殖质含量较对照和常规施肥显著增加(P<0.05)。施鸡粪、沼渣和污泥土壤紧结合态腐殖质和富里酸含量较对照和常规施肥显著增加(P<0.05),而胡敏素含量仅有牛粪和鸡粪处理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P<0.05)。综上,有机物料种类显著影响土壤游离态有机碳、结合态有机碳含量、腐殖质结合形态及其组分,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猪粪、鸡粪和污泥的土壤培肥效果较好,而牛粪、菌渣和沼渣的效果略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结合态腐殖质 河西绿洲 灌漠土 土壤培肥
下载PDF
灌漠土长期有机配施土壤肥力特征和作物产量可持续性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科生 车宗贤 +4 位作者 包兴国 张久东 卢秉林 杨新强 杨蕊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3-340,共8页
为揭示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灌漠土土壤培肥效果,依托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长期定位培肥试验(1988-至今),设计有机肥磷肥配施(MP)、有机无机配施(1/2MN+P)、氮磷配施(NP)和不施肥(CK)4个处理,测定其第31年和已有的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数据... 为揭示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灌漠土土壤培肥效果,依托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长期定位培肥试验(1988-至今),设计有机肥磷肥配施(MP)、有机无机配施(1/2MN+P)、氮磷配施(NP)和不施肥(CK)4个处理,测定其第31年和已有的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数据,研究灌漠土长期有机培肥对土壤肥力特征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第31年和历年平均值与试验初始值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72.5%和24.9%,土壤全氮增加72.3%和25.7%,土壤全钾增加16.1%和33.0%;与无肥对照(CK)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54.9%和19.1%;土壤全氮增加47.3%和14.9%,土壤全磷增加73.0%和15.3%。有机无机配合施用能有效降低土壤pH。有机无机配施处理第31年和逐年平均值与对照(CK)相比,小麦/玉米间作体系产量增加149.2%和139.2%,肥料贡献率(FCR)为0.58,变异系数(CV)为0.21,可持续性指数(SYI)为0.61,养分和产量各项指标均达到高优水平。灌漠土长期有机无机配施措施能持续增加灌漠土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pH,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贡献率,显著提高小麦/玉米间作体系产量及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研究结果可为甘肃河西绿洲灌区农田土壤科学培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有机培肥 灌漠土 土壤肥力特征 产量稳定性 产量可持续性
下载PDF
灌漠土的磷素吸附特性与供磷缓冲能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世清 谢恩波 刘玉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84-190,共7页
用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能良好地描述灌漠土对磷素的吸附,相关系数在0.8以上。根据Langmuir方程计算的标准磷素需要量与土壤吸湿水、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呈高度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最大缓冲容量(Mb)和吸附反应自由能(△G... 用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能良好地描述灌漠土对磷素的吸附,相关系数在0.8以上。根据Langmuir方程计算的标准磷素需要量与土壤吸湿水、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呈高度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最大缓冲容量(Mb)和吸附反应自由能(△G°)与吸湿水、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呈高度正相关,与Olsen—P呈强负相关,与pH没有统计上显著的相关性。Mb和△G°间的相关系数达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灌漠土 磷素 吸附 施肥 肥力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河西灌漠土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克鹏 张仁陟 索东让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92-1097,共6页
采用1965年Bremner提出的土壤有机氮分级方法,对25年有机肥与化肥定位试验中的土壤各剖面层次有机氮组成进行分级。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河西灌漠土不同剖面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各组分有显著影响,施肥对不同形态有机氮的影响取... 采用1965年Bremner提出的土壤有机氮分级方法,对25年有机肥与化肥定位试验中的土壤各剖面层次有机氮组成进行分级。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河西灌漠土不同剖面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各组分有显著影响,施肥对不同形态有机氮的影响取决于肥料种类。土壤全氮及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有机氮各组分占全氮的比例随土层深度增加的变化却无明显规律。不同土层间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的差异主要存在于0~100cm土层,100~180cm差异较小,180cm以下差异很小。与单施化肥相比,在0~100cm土层,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后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和酸解性氮的含量。在酸解性氮中,氨基酸态氮和酸解未知氮显著增加,在0~40cm土层氨基糖态氮含量也有所提高。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0~200cm所有土层的土壤全氮、酸解性氮与非酸解性氮的含量。在酸解性氮中,化学氮肥显著提高了0~200cm所有土层氨态氮的含量,对氨基酸氮、氨基糖氮和酸解未知态氮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有机氮组分 有机肥料 灌漠土
原文传递
干旱区绿洲灌漠土对铜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胜利 周婷 +6 位作者 南忠仁 廖琴 武文飞 刘姣 晋王强 赵翠翠 王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8,共8页
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解吸是影响土壤系统中重金属的移动性和归宿的主要过程。本文使用序批实验方法、单步提取方法、连续提取方法等研究了干旱区绿洲灌漠土Cu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灌漠土对Cu的吸附等温线可很好地用Freundlich等温... 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解吸是影响土壤系统中重金属的移动性和归宿的主要过程。本文使用序批实验方法、单步提取方法、连续提取方法等研究了干旱区绿洲灌漠土Cu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灌漠土对Cu的吸附等温线可很好地用Freundlich等温方程拟合,灌漠土的Cu吸附可能受土壤理化综合因素影响,而不仅是某个土壤理化指标所控制;二次幂函数可用于模拟灌漠土剖面不同层次土壤Cu解吸量与解吸前吸附量的关系;土壤对Cu的吸附几乎是不可逆的,阳离子交换机制不是灌漠土吸附Cu的主要机制,灌漠土吸附的Cu主要以无机态和有机态的形式存在,且无机态Cu所占百分比高于有机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灌漠土 吸附解吸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灌漠土团聚体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曾希柏 柴彦君 +5 位作者 俄胜哲 车宗贤 黄涛 王亚男 苏世鸣 白玲玉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3-788,共6页
利用设计在武威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单施氮肥或有机肥、有机肥与氮肥配施等措施对灌漠土团聚体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单施氮肥不能显著提高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而单施有机肥或者与氮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 利用设计在武威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单施氮肥或有机肥、有机肥与氮肥配施等措施对灌漠土团聚体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单施氮肥不能显著提高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而单施有机肥或者与氮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其中0.25~2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的有机碳浓度高于其它粒级。相关分析表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与土壤有机碳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处理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依次为:农肥、绿肥和秸秆的处理】CK、农肥+氮肥、绿肥+氮肥和秸秆+氮肥的处理】氮肥处理(P【0.05)。可见,单施有机肥能促进】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而单施氮肥或者与有机肥配施不利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灌漠土 团聚体 有机碳
原文传递
不同用量有机酸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崔恒 张久东 +4 位作者 宝林 韩杰荣 车宗贤 包兴国 杨蕊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11-4418,共8页
针对西北地区土壤肥力下降、保水保肥能力差的问题,选用黄绵土和灌漠土两种土壤类型,以玉米和箭筈豌豆为指示作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用0、20、40、60 g·kg^(-1)有机酸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 针对西北地区土壤肥力下降、保水保肥能力差的问题,选用黄绵土和灌漠土两种土壤类型,以玉米和箭筈豌豆为指示作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用0、20、40、60 g·kg^(-1)有机酸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酸土壤调理剂可以降低作物生育期土壤水分蒸发散失;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对磷素的提升效果尤为明显,较未施用有机酸土壤调理剂处理速效磷含量和占比最高,分别提高256.5%和227.4%。在黄绵土上,随着调理剂施用量的提高,玉米和箭筈豌豆的地上部干重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用量为20 g·kg^(-1)时达到最大值;当土壤调理剂用量超过20 g·kg^(-1)时,土壤全盐含量显著上升,箭筈豌豆出苗率显著下降。在灌漠土上,调理剂施用量对玉米土壤全盐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当调理剂用量为60 g·kg^(-1)时,箭筈豌豆土壤全盐含量显著提高;箭筈豌豆和玉米地上部干重分别在调理剂用量为40和60 g·kg^(-1)时最大。因此,在黄绵土上种植箭筈豌豆和玉米时调理剂的最佳施用量均为20 g·kg^(-1),在灌漠土上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40和60 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漠土 黄绵土 玉米 箭筈豌豆 有机酸土壤调理剂 干重
原文传递
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对河西灌漠土理化性质和饲用高粱种植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春梅 闫治斌 +4 位作者 王学 闫富海 秦嘉海 程红玉 肖占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0-265,共6页
针对甘肃河西内陆灌区因长期施用化肥引起的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低、贮水功能弱、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等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出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配方,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对灌漠土理化性质和饲用高粱种植... 针对甘肃河西内陆灌区因长期施用化肥引起的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低、贮水功能弱、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等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出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配方,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对灌漠土理化性质和饲用高粱种植效益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间的效应(R)是饲用高粱专用肥>改性糠醛渣>保水剂和聚乙烯醇,改良剂配方组合是:改性糠醛渣0.9375∶保水剂0.0025∶饲用高粱专用肥0.0563∶聚乙烯醇0.0037。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施用量与灌漠土孔隙度、持水量、有机质、速效养分、饲用高粱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回归统计分析,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经济效益最佳施用量为24.00 t·hm-2时,饲用高粱理论产量为3.08 t·hm-2。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有效改善了灌漠土理化性质,提高了饲用高粱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营养土壤改良剂 灌漠土 理化性质 饲用高粱 种植效益
下载PDF
水肥管理对带田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袁金华 俄胜哲 +3 位作者 黄涛 车宗贤 包兴国 曾希柏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3-440,共8页
通过8年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裂区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灌溉定额、绿肥、化肥及其交互作用对灌漠土小麦/玉米带田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溉定额的增加,土壤全钾和全盐含量极显著降低,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p... 通过8年田间定位试验,采用裂-裂区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灌溉定额、绿肥、化肥及其交互作用对灌漠土小麦/玉米带田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溉定额的增加,土壤全钾和全盐含量极显著降低,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pH值极显著上升。种植绿肥能极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钾和速效氮含量,能极显著降低土壤的pH值。施用化肥可以极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全盐含量,能极显著降低土壤的pH值。对于小麦/玉米带田来说,6000 m3hm^(-2)的灌溉定额足以保证带田作物的产量水平,但要十分注意灌溉定额和灌溉时间的合理搭配,灌溉定额和灌溉时间要合理分配在影响小麦玉米产量的关键生育期。4500 m3hm^(-2)的灌溉定额下,种植绿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施用化肥能极显著提高小麦产量、玉米产量以及小麦玉米的总产量。灌溉定额与化肥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和总产量表现出极显著的影响,6000 m3hm^(-2)的灌溉定额下施用化肥能极显著提高带田玉米产量和总产量,此条件下带田玉米产量和总产量均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管理 灌漠土 小麦/玉米带田 土壤肥力
原文传递
长期施肥对河西灌漠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晶 张仁陟 索东让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3-787,共5页
在长期小麦和玉米轮作的基础上,通过单施化肥以及化肥与其它有机肥料的配合使用,研究不同施肥对河西灌漠土无机磷组分的影响。采用蒋柏藩、顾益初的分级体系[1],对22年有机肥与化肥定位试验中的耕层土壤无机磷组成进行分级。结果表明:... 在长期小麦和玉米轮作的基础上,通过单施化肥以及化肥与其它有机肥料的配合使用,研究不同施肥对河西灌漠土无机磷组分的影响。采用蒋柏藩、顾益初的分级体系[1],对22年有机肥与化肥定位试验中的耕层土壤无机磷组成进行分级。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Ca-P占无机磷绝大多数,在耕层占71.0%。无机磷各形态含量排列顺序为:Ca10-P>O-P>Fe-P>Ca8-P>Ca2-P>Al-P。与不施肥处理比较,除N处理外各处理均可增加耕层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同时显示厩肥处理对土壤无机磷库的贡献大,可显著增加总无机磷含量。N处理的耕层土壤中,作为土壤有效磷源的Ca2-P、Ca8-P、Al-P含量比对照CK还低。比较2003年与2006年耕层数据,Ca10-P在试验各处理均略有下降,且下降幅度相近。Ca8-P、Ca2-P、Al-P含量除在CK、N处理下降外,在其余处理时均有增加;O-P除在CK处理下降外,在其余处理时也均有增加;Fe-P除在CK、N处理中下降外在M、MN处理时也有小幅度下降,在加磷的处理中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漠土 长期施肥 无机磷形态
原文传递
有机营养改土肥对河西内陆灌区玉米制种田理化性质和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秦嘉海 王爱勤 +4 位作者 闫治斌 吕彪 赵芸晨 肖占文 路玉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5-189,194,共6页
在甘肃河西内陆灌区玉米制种田,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营养改土肥与玉米制种田理化性质和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玉米幼苗地上部分干重因素依次是聚乙烯醇>Zn-SO4.7H2O>CO(NH2)2>(NH4)2HPO4>... 在甘肃河西内陆灌区玉米制种田,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营养改土肥与玉米制种田理化性质和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玉米幼苗地上部分干重因素依次是聚乙烯醇>Zn-SO4.7H2O>CO(NH2)2>(NH4)2HPO4>糠醛渣,因素间最佳组合是:A2B3C3D1E2(糠醛渣1 500 g、CO(NH2)21 125 g(、NH4)2HPO4900 g、ZnSO4.7H2O 45 g、聚乙烯醇90 g)。随着有机营养改土肥用量的增加,玉米制种田孔隙度、团粒结构在增大,容重在降低。有机营养改土肥施用量与玉米制种田蓄水量、有机质、速效养分EC呈正相关,与pH呈负相关。有机营养改土肥施用量为0.06%时,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植物学性状,施用量大于0.06%时,对玉米的植物学性状有抑制作用。随着有机营养改土肥施用量的增加,制种玉米经济性状、产量在增加,但单位(1 kg)有机营养改土肥的增产量则随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减。经回归统计分析,有机营养改土肥最佳施用量为1 349.96 kg/hm2时,制种玉米的理论产量为7 080.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营养改土肥 灌漠土 理化性质 玉米 产量
下载PDF
河西绿洲灌漠土长期施肥效应及土壤生产力演变 被引量:6
16
作者 索东让 杨生茂 +1 位作者 孙炳玲 孙宁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60,共5页
张掖绿洲灌漠土连续21 a长期肥料试验结果表明:与无肥处理产量下降相对照,施肥的增产效果逐年提高,平衡施肥增产幅度显著大于单施氮肥.单施氮肥处理土壤生产力水平由第1轮作周期的89.8%降为第7轮作周期的28.5%;在不施用有机肥条件下,种... 张掖绿洲灌漠土连续21 a长期肥料试验结果表明:与无肥处理产量下降相对照,施肥的增产效果逐年提高,平衡施肥增产幅度显著大于单施氮肥.单施氮肥处理土壤生产力水平由第1轮作周期的89.8%降为第7轮作周期的28.5%;在不施用有机肥条件下,种植到第3轮作周期时作物开始对施钾有反应,施钾增产率为5.5%~22.7%;氮磷钾化肥长期配合施用,作物产量水平持续不减,土壤生产力平均达93.5%,表明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并不破坏土壤生产力.有机肥与氮肥配合施用,其交互作用为正效应;有机肥与磷、钾化肥配合施用交互作用为负效应.不施任何肥料时,绿洲灌漠土土壤生产力平均下降59.6%(第1~4轮作周期);到第5~7轮作周期时,土壤生产力下降幅度保持在16.7%~22.7%相对较低且稳定的水平;化肥对作物产量的贡献份额平均为50.5%;有机肥贡献份额为21.6%;土壤自然肥力贡献份额平均为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肥料效应 产量贡献份额 土壤生产力 灌漠土
下载PDF
灌溉定额和绿肥交互作用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袁金华 俄胜哲 车宗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3-234,共12页
【目的】研究灌溉定额、绿肥及其交互作用对河西绿洲灌区带田小麦、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探寻适合灌区带田的水肥管理模式。【方法】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主区处理为灌溉定额,设三个水平为4500、6000和7500 m^3/hm^2;裂区处理为绿... 【目的】研究灌溉定额、绿肥及其交互作用对河西绿洲灌区带田小麦、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探寻适合灌区带田的水肥管理模式。【方法】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主区处理为灌溉定额,设三个水平为4500、6000和7500 m^3/hm^2;裂区处理为绿肥,设两个水平为不种绿肥和种植绿肥;裂-裂区处理为化肥,设两个水平,为不施化肥和施用化肥,化肥处理氮、磷、钾肥料用量分别为N 525 kg/hm^2、P2O5 150 kg/hm^2、K2O 90kg/hm^2。【结果】与4500 m^3/hm^2的灌溉定额相比,6000 m^3/hm^2和7500 m^3/hm^2的灌溉定额极显著增加了小麦和玉米的籽粒产量及其收获指数,增加了小麦和玉米籽粒的氮磷钾吸收量及其养分收获指数,小麦籽粒产量形成的氮生理效率和玉米籽粒产量形成的氮磷钾生理效率;极显著降低了小麦百公斤籽粒氮需求量和玉米百公斤籽粒氮磷钾需求量。绿肥种植与否对小麦、玉米籽粒产量均没有显著影响。种植绿肥极显著降低了玉米籽粒的收获指数和钾收获指数。灌溉定额4500 m^3/hm^2与种植绿肥交互作用下,玉米磷收获指数最低;灌溉定额6000m^3/hm^2与种植绿肥交互作用下玉米磷收获指数最高。种植绿肥处理显著增加了玉米百公斤籽粒氮磷钾需求量,显著降低了玉米百公斤籽粒磷钾生理效率。4500 m^3/hm^2灌溉定额下种植绿肥进一步加剧了干旱的胁迫程度,导致玉米百公斤籽粒氮、磷需求量显著增加,对钾的需求量极显著增加,磷生理效率显著下降,钾生理效率极显著下降。【结论】灌溉定额是河西绿洲灌区带田小麦玉米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籽粒氮磷钾吸收量和氮磷钾收获指数、百公斤籽粒氮磷钾需求量和氮磷钾生理效率的决定因素。亏缺灌溉定额(4500 m^3/hm^2)下,种植绿肥会降低小麦/玉米带田籽粒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在6000 m^3/hm^2的灌溉定额下,建议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收获指数 养分吸收量 养分需求量 生理效率 灌漠土
下载PDF
河西走廊灌漠土温室黄瓜水肥优化利用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修斌 李翊华 +2 位作者 许耀照 范惠玲 张文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51,57,共6页
为获得在河西走廊灌漠土日光温室滴灌栽培条件下的黄瓜水肥优化利用模型,以‘津优30号'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黄瓜产量的水肥耦合模型:Y=204.44+7.75X_1+6.84X_2+4.84X_3+5.33X_4-3.77X_(12)-3.... 为获得在河西走廊灌漠土日光温室滴灌栽培条件下的黄瓜水肥优化利用模型,以‘津优30号'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黄瓜产量的水肥耦合模型:Y=204.44+7.75X_1+6.84X_2+4.84X_3+5.33X_4-3.77X_(12)-3.43X_(22)-10.01X_(32)-4.76X_(42)+2.55X_1X_2-3.43X_1X_3+2.68X_1X_4+1.87X_2X_3+2.37X_2X_4-10.79X_3X_4.结果表明:在灌水量、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优化的水肥用量分别为6 675.0 m^3/hm^2、525.0 kg/hm^2、630.0 kg/hm^2和480.0 kg/hm^2时,黄瓜产量最高,可达212.58 t/hm^2,同时施肥成本、施肥利润、肥料投资效率也最高,分别为0.80万元/hm^2、3.63万元/hm^2和4.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灌漠土 黄瓜 水肥优化模型
下载PDF
肥料酸化对灌漠土pH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震 车宗贤 +2 位作者 张久东 崔云玲 张立勤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78-1487,共10页
明确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酸度水肥溶液对灌漠土p H的改良效果,为碱性土壤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本试验设置5个灌溉溶液pH:A1(1.5)、A2(3.5)、A3(5.5)、A4(7.5)(对照)和A5(9.5),两个灌水量W1(1500 m^(3)·hm^(-2))和W2(3000 m^(3)·... 明确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酸度水肥溶液对灌漠土p H的改良效果,为碱性土壤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本试验设置5个灌溉溶液pH:A1(1.5)、A2(3.5)、A3(5.5)、A4(7.5)(对照)和A5(9.5),两个灌水量W1(1500 m^(3)·hm^(-2))和W2(3000 m^(3)·hm^(-2)),两个施氮量N1(450 kg·hm^(-2))和N2(900 kg·hm^(-2)),共20个处理,通过盆栽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pH与灌溉溶液pH显著正相关,A1处理下0~5 cm土层土壤pH可降至7.16~7.4,相比A2、A3、A4、A5四个处理降低了0.45~0.81,与各处理间差异显著。(2)增加灌水量或施氮量对土壤pH无显著影响。(3)土壤pH在灌溉溶液的当天最低,然后慢慢恢复,且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加,土壤pH越来越低。(4)各处理下土壤pH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A1处理下0~5 cm、5~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土层土壤pH分别为7.27、7.67、7.84、7.98、8.08,土层间差异最大。酸性溶液能显著降低灌漠土pH,不论是灌溉溶液pH,还是灌水量,或是施氮量,主要是改变了耕层土壤的pH,对底层土壤pH影响不大。所以,在农业生产中,可通过调节溶液酸度,降低碱性土壤pH,为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肥料 土壤PH 灌漠土 黑麦草 水肥一体化
原文传递
灌漠土区吨粮田开发与持续农业建设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天文 谭伯勋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91-96,共6页
通过数值分析,认为灌淤土和灌漠土属同一土类,其中的微小差异应在亚类一级来区别。灌漠土占我国国土面积一半以上,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战略地位。灌漠土区建设吨粮田在“气候肥力”、“土壤肥力”和“生态肥... 通过数值分析,认为灌淤土和灌漠土属同一土类,其中的微小差异应在亚类一级来区别。灌漠土占我国国土面积一半以上,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战略地位。灌漠土区建设吨粮田在“气候肥力”、“土壤肥力”和“生态肥力”方面既存在优势又存在劣势。为使灌漠土获得吨粮必须实行持续农业,强化农业生态系统,做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建立完整的农业生产体系并多层次利用光热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具有漠境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体系,逐渐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结构,实现光肥平衡,形成高产、高效益、生境优化的农业生态系统。绿洲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畜牧业比重小、厩肥来源少、土壤肥力得不到提高,不利于持续高产,故应大力发展畜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漠土 吨粮田 持续农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