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mography-like flow visualization of a hypersonic inward-turning inlet 被引量:7
1
作者 Yiming LI Zhufei LI Jiming YA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44-49,共6页
The flow field in a typical inward-turning inlet was visualized using the Planar Laser Scattering(PLS)method in a shock tunnel with a nominal Mach number of 6.The opaque inlet,which is truncated at a series of section... The flow field in a typical inward-turning inlet was visualized using the Planar Laser Scattering(PLS)method in a shock tunnel with a nominal Mach number of 6.The opaque inlet,which is truncated at a series of sections,and the following transparent isolator,are combined to enable the optical access at different streamwise locations.The sequential PLS images provide a tomography-like flow visualization,which confirm the existence of streamwise Counter-rotating Vortex Pairs(CVPs)in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flow field of the inlet.Generation mechanisms of these CVPs are unraveled with the help of a numerical simulation,among which the cowl not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eneration of surface trailing CVPs along the centerline of the cowl.Moreover,the cowl shock sweeps the internal boundary layer towards the body side,which ultimately accumulates low-momentum flow on the body side in forms of a large CVP propagating downstream through the isolator.The CVPs formed in the shape-transition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nonuniform flow field of the inward-turning inlet.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V-shaped cowl notch affects the downstream flow significantly and,therefore,should be examined thoroughly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nter-rotating Vortex Pair(CVP) Flow visualization inward-turning inlet Planar Laser Scattering(PLS)method Shock wave
原文传递
Aerodynamic configuration integration design of hypersonic cruise aircraft with inward-turning inlets 被引量:5
2
作者 Jifei WANG Jinsheng CAI +2 位作者 Chuanzhen LIU Yanhui DUAN Yaojie YU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349-1362,共14页
In this work, a novel airframe/propulsion integration design method of the wing-body configuration for hypersonic cruise aircraft is proposed, where the configuration is integrated with inward-turning inlets. With the... In this work, a novel airframe/propulsion integration design method of the wing-body configuration for hypersonic cruise aircraft is proposed, where the configuration is integrated with inward-turning inlets. With the help of this method, the major design concern of balancing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against the requirements for efficient propulsion can be well addressed. A novel geometric parametrically modelling method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patched class and shape transition(CST) and COONs surface is proposed to represent the configuration, especially a complex configuration with an irregular inlet lip shape. The modelling method enlarges the design space of components on the premise of guaranteeing the configuration integrity via special constraints imposed on the interface across adjacent surfaces. A basic flow inside a cone shaped by a dual-inflection-point generatrix is optimized to generate the inward-turning inlet with improvements of both compression efficiency and flow uniformity.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mechanism of this basic flow is the compression velocity variation induced by the variation of the generatrix slope along the flow path. At the design point,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ft-to-drag ratio of the configuration is as high as 5.2 and the inlet works well with a high level of compression efficiency and flow uniformity. The design result also has a good performance on off-design conditions. The achievement of all the design targets turns out that the integration design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dynamic configurations Hypersonic Integration design inward-turning inlet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Design method with controllable velocity direction at throat for inward-turning inlets 被引量:4
3
作者 Wenyou QIAO Anyuan YU +1 位作者 Wei GAO Weixi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403-1415,共13页
In the design of a hypersonic inward-turning inlet by applying the traditional basic flowfield, a reflected shock-wave is formed in the isolator due to the continuous reflection of the cowlreflected shock wave in the ... In the design of a hypersonic inward-turning inlet by applying the traditional basic flowfield, a reflected shock-wave is formed in the isolator due to the continuous reflection of the cowlreflected shock wave in the basic flow-field, which interacts with the boundary layer to produce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let. Here, a basic flow-field design method that can control the velocity direction at the throat section is developed,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method. Th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an achieve the absorption of the reflected waves at the shoulder of the basic flow-field by adjusting the variation law of the center radius in the basic flow-field, and a smooth transition between the compression surface and the isolator can also be produced. The Mach number and total pressure recovery coefficient of the inlet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is method are 3.00 and 0.657, respectively, at design point(the incoming flow Mach number Ma1= 6.0).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is method, the inlet can efficiently weaken both the reflection of the shock wav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undary layer and the reflected shock waves, which improves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inl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ONIC Inverse design inward-turning INLET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 Shock wave
原文传递
“粤海521”集装箱船的推进效率改进
4
作者 金彩全 《广东造船》 2010年第5期58-58,55,共2页
江门航运船舶有限公司近年来为江门世纪航运公司将"粤海"船螺旋桨外旋改为内旋,推进效率提高了10%左右,花费少量费用,取得较大经济效益。
关键词 内河集装箱船 内外旋
下载PDF
基于类咽式进气道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9
5
作者 向先宏 王成鹏 程克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6,共8页
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高空巡航飞行时净推力和升力不足的难题,探索了一种基于类咽式进气道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设计方法。该方法耦合了具有高升阻比特性的乘波机体和气流压缩性能优异的三维内收缩进气道,获得了一种气动性能较优... 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高空巡航飞行时净推力和升力不足的难题,探索了一种基于类咽式进气道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设计方法。该方法耦合了具有高升阻比特性的乘波机体和气流压缩性能优异的三维内收缩进气道,获得了一种气动性能较优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构型。在设计过程中,对一种咽式进气道的几何外形和激波系结构进行了适当改变,得到了能与楔形乘波前体进行一体化设计的类咽式进气道构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进气道参数进行了优化;以所得到的进气道和乘波体为基础对飞行器整体构型进行了飞行器内外流一体化设计。无黏计算所得流场与理论设计吻合良好,有黏计算结果表明该飞行器在马赫数7时最大升阻比达到3.4,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 乘波体 内收缩进气道 一体化设计
下载PDF
斜激波入射V形钝前缘溢流口激波干扰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恩来 李祝飞 +1 位作者 李一鸣 杨基明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57,共8页
针对内转式进气道溢流口这一关键部位所面临的三维复杂激波干扰问题,将溢流口提炼简化为V形钝前缘平板,采用激波风洞实验观测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前体斜激波与V形钝前缘溢流口相对位置变化引起的激波干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由... 针对内转式进气道溢流口这一关键部位所面临的三维复杂激波干扰问题,将溢流口提炼简化为V形钝前缘平板,采用激波风洞实验观测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前体斜激波与V形钝前缘溢流口相对位置变化引起的激波干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V形钝前缘自身的激波干扰,其驻点前弓形激波的脱体距离较大,波后存在大范围的亚声速区。当斜激波入射在该弓形激波接近正激波的部分时,发生Edney第Ⅳa类激波干扰,该流动结构与V形钝前缘自身带来的三维激波干扰相互耦合,形成多处超声速射流区域;当斜激波入射在该弓形激波亚声速区的声速点附近时,呈现出不同于Edney第Ⅲ类激波干扰的波系结构;当斜激波入射在该弓形激波的超声速部分时,形成的波系结构与Edney第Ⅱ、Ⅵ类激波干扰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干扰 内转式进气道 V形钝前缘溢流口 风洞实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内转式进气道与飞行器前体的一体化设计综述 被引量:8
7
作者 乔文友 余安远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59,共17页
飞行器前体/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已经成为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系统研究的一个热点。从气动设计角度分析了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及其与飞行器前体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内转式进气道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流线追踪方法、基于... 飞行器前体/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已经成为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系统研究的一个热点。从气动设计角度分析了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及其与飞行器前体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内转式进气道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流线追踪方法、基于均匀来流的吻切流设计方法和基于前体非均匀来流的内转式进气道设计方法。基于内转式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主要包括正对来流的独立进气方式以及利用前体预压缩进气方式两类,结合内转式进气道的设计方法对这两者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分析,基于均匀来流条件的内转式进气道的设计方法得到了深入发展,但还有必要进一步发展非均匀来流条件下的设计方法以提升一体化设计的灵活性;此外,随着内转式进气道设计方法的深入发展,一体化设计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内转式进气道 一体化 乘波体 飞行器前体
下载PDF
典型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激光散射流场显示 被引量:7
8
作者 李一鸣 李祝飞 +2 位作者 杨基明 吴颖川 余安远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144,共12页
在名义马赫数为6的激波风洞中,通过预先在试验气体中加入适量的水蒸气,利用水蒸气流经喷管时凝结产生的粒子作为示踪粒子,搭建并验证了平面激光散射系统。采用该流场显示技术,结合适当的光路布置,对类椭圆形转圆形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 在名义马赫数为6的激波风洞中,通过预先在试验气体中加入适量的水蒸气,利用水蒸气流经喷管时凝结产生的粒子作为示踪粒子,搭建并验证了平面激光散射系统。采用该流场显示技术,结合适当的光路布置,对类椭圆形转圆形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进行了试验观测,初步得到了进气道前体及隔离段的流场结构。结果表明:水蒸气凝结产生的示踪粒子平均直径约为67nm,在流场中具有较好的跟随性;内转式进气道前体激波有明显的凹凸性和拐点,前体激波靠近对称面的部分向内凹,而两侧的边缘向外凸出;基于多个流场截面的激光散射图像进行样条插值,重构出的三维前体激波面呈倾斜的糖勺形;隔离段顶板一侧和唇口板一侧各有一对反转流向涡,顶板一侧的涡流区较大,而唇口板一侧的较小,两对流向涡存在一定的非定常性;高速气流区集中在隔离段中心,并且偏向唇口板一侧,而大量的低速气流堆积在顶板一侧,使得隔离段流场的不均匀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内转式进气道 流场显示 平面激光散射 弯曲激波 流向涡
原文传递
局部凸起在V形钝前缘模型中的降热特性研究
9
作者 李帅 姜振华 +2 位作者 张珊 尹同 阎超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5-927,共13页
三维内转式进气道的唇口结构通常存在复杂的激波干扰及严酷的气动热载荷,严重威胁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性能与安全.在6.0马赫的高超声速流动中,以V形钝前缘模型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局部凸起的被动流动控制降热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手段,首先研究... 三维内转式进气道的唇口结构通常存在复杂的激波干扰及严酷的气动热载荷,严重威胁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性能与安全.在6.0马赫的高超声速流动中,以V形钝前缘模型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局部凸起的被动流动控制降热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手段,首先研究了局部凸起方案的降热能力以及降热原理,然后初步优化了局部凸起的位置、高度以及宽度等关键设计参数,最后分析了优化后的局部凸起方案的攻角、侧滑角及马赫数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上游凸起边缘形成的斜激波与主马赫反射结构形成的透射激波发生干扰,能够减弱其冲击壁面的强度,实现降热的目的;驻点凸起通过改变超声速射流的对撞角度,能够降低其对撞的强度,实现降热的目的.原始方案的降热能力约为37.75%,在对局部凸起的关键设计参数进行初步优化后,优化方案的降热能力将提升至44.60%.设计工况下的优化方案具有良好的攻角适用性,而高度可变的优化方案可以较好地适用于有侧滑角及高马赫数的流动.在研究范围内,高度可变的优化局部凸起方案的降热能力均高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转式进气道 V形钝前缘 气动热 流动控制 局部凸起
下载PDF
斜激波与内凹半圆柱面无粘相互作用
10
作者 闫波 洪雨婷 +1 位作者 李一鸣 李祝飞 《推进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3,共15页
针对三维内转式进气道流动中激波入射内凹壁面主导的复杂波系干扰问题,采用斜激波入射内凹半圆柱面的简化构型,在来流马赫数为6的条件下,通过无粘数值模拟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激波角β_(i)=14°~29°的斜激波在内凹半圆柱面反... 针对三维内转式进气道流动中激波入射内凹壁面主导的复杂波系干扰问题,采用斜激波入射内凹半圆柱面的简化构型,在来流马赫数为6的条件下,通过无粘数值模拟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激波角β_(i)=14°~29°的斜激波在内凹半圆柱面反射形成的三维流场。结果表明,流场对称面均会出现显著高于二维情况的逆压梯度。当β_(i)≤25°时,从侧壁到对称面,斜激波经历了从马赫反射(MR)到规则反射(RR)的转变,形成了MR-RR型流场,转变点处产生的桥激波向对称面延伸,桥激波在对称面反射后产生的压力峰值高于二维斜激波反射;当β_(i)≥25°时,斜激波在侧壁和对称面均发生马赫反射,形成了MR-MR型流场,两种马赫反射分界点处产生的桥激波向侧壁发展,侧壁气流在对称面相撞后产生的压力峰值高于正激波后的压力;当β_(i)=25°时,流场存在MR-RR型和MR-MR型双解现象。通过降维分析理论,揭示了两类流场中转变点和分界点的形成机制,并厘清了桥激波的产生原因和初期演化特征。当β_(i)≥18°时,无粘激波干扰所主导的侧壁气流加剧向对称面汇聚,并在对称面附近产生流向涡对。无粘分析获得的认识,有助于揭示内转式进气道中流动汇聚和流向涡对等现象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转式进气道 斜激波 内凹半圆柱面 三维激波干扰 马赫反射 规则反射 流向涡对
下载PDF
基于丝线流动显示技术的内转进气道起动性能实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安远 曲俐鹏 +3 位作者 刘建霞 杨大伟 李姝源 乐嘉陵 《气体物理》 2023年第2期32-43,共12页
采用丝线法流动显示技术,在高超声速冷流暂冲式下吹风洞开展了快速获取内转进气道起动性能的实验研究。实验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Φ0.5 m高超声速风洞中进行,来流Mach数为5。实验模型为椭圆转圆形内转进气道,总收缩比为5... 采用丝线法流动显示技术,在高超声速冷流暂冲式下吹风洞开展了快速获取内转进气道起动性能的实验研究。实验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Φ0.5 m高超声速风洞中进行,来流Mach数为5。实验模型为椭圆转圆形内转进气道,总收缩比为5.8,内部收缩比为1.7,喉部为直径50 mm的圆形截面。模型的肩部区域种植了长度与间隔可更换的丝线,为了改善进气道的起动性能,模型进气道的内压缩段开设了可以动态堵塞的泄流孔,在喉道下游设置了可动态节流的节流锥。实验获得了丝线长度、相邻丝线间隔的推荐值,同时表明,丝线流动显示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直观、方便地判断进气道的起动状态,并能定量给出流动分离起始位置与分离结构,所采用的丝线流动显示技术丰富了高超声速风洞实验的流场可视化方法库。研究还表明,采用丝线流动显示技术,所研究的内转进气道在Ma=5时处于双解区,实验给出了进气道重起动及退出不起动的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线流动显示方法 内转进气道 起动特性 高超声速风洞实验
下载PDF
曲锥前体/内转进气道一体化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晓刚 李中龙 +3 位作者 李怡庆 张旭 朱呈祥 尤延铖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35,48,共9页
介绍了曲锥前体/内转进气道一体化的设计方法,针对进气道侧壁外扩角这一设计因素,设计了具有不同捕获形状的两套一体化构型,并完成了两套模型在马赫数Ma=6.0、0°迎角状态下的风洞试验及数值模拟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该一体化设计方... 介绍了曲锥前体/内转进气道一体化的设计方法,针对进气道侧壁外扩角这一设计因素,设计了具有不同捕获形状的两套一体化构型,并完成了两套模型在马赫数Ma=6.0、0°迎角状态下的风洞试验及数值模拟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该一体化设计方法,曲锥前缘产生的初始入射激波在设计状态下能够完全封闭进气道唇罩,进而起到抑制唇罩溢流和提高一体化构型流量捕获能力的效果。在设计条件下,进气道侧壁外扩角的增加有助于减少侧壁产生的溢流,从而提高一体化构型的流量捕获能力。同时,外扩角的增大将导致下游反压前传速度加快,从而恶化进气道的内部流场并降低一体化构型的反压特性。因此,设计此类一体化构型时,需要考虑外扩角对捕获流量和进气道出口性能的综合影响,选择合适的进气道侧壁外扩角度以达到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锥前体 三维内转进气道 一体化设计 侧壁外扩角 风洞试验 流量捕获 反压特性
下载PDF
基于三维内转式进气道的前体一体化设计
13
作者 李铮 袁化成 杨德壮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3年第4期60-63,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气动融合的内转式进气道/吻切锥乘波前体的一体化设计方法。介绍吻切锥乘波前体设计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提出基于给定内转式进气道的吻切锥前体匹配方法,根据一体化方法进行典型构型设计与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此方... 提出一种基于气动融合的内转式进气道/吻切锥乘波前体的一体化设计方法。介绍吻切锥乘波前体设计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提出基于给定内转式进气道的吻切锥前体匹配方法,根据一体化方法进行典型构型设计与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此方法得到的前体/进气道构型在设计状态流量捕获系数达到了0.963,进气道喉道总压恢复系数为0.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吻切锥 乘波前体 内转进气道 一体化设计
下载PDF
XTER内收缩组合进气道设计理念及气动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泽君 胡占仓 +3 位作者 余联郴 洪唐宝 朱呈祥 尤延铖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8-231,共14页
组合循环发动机的进气道特性是决定整体方案可行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针对XTER(Xiamen Turbine Ejector Ramjet)组合动力总体需求,详细梳理了XTER内收缩组合进气道的设计理念及设计要素,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该组合进气道的流动结构... 组合循环发动机的进气道特性是决定整体方案可行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针对XTER(Xiamen Turbine Ejector Ramjet)组合动力总体需求,详细梳理了XTER内收缩组合进气道的设计理念及设计要素,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该组合进气道的流动结构及特性规律。结果表明,XTER组合进气道各设计要素及设计约束相互耦合,分流调节机构是组合进气道设计的核心,其设计难度高且使设计要素的相互制约问题更为突出。在全速域马赫数0~6范围内,XTER内收缩组合进气道的流动结构差异显著,但总流量系数均维持在0.75以上,有效保障了组合发动机的流量捕获,且分流调节机构能够实现模态转换过程中流量的平稳过渡。在马赫数2.5涡轮-引射亚燃模态转换过程中,引射亚燃通道及超燃通道总压恢复均稳定上升,在模态转换完成时总压恢复均接近或超过0.85。在区间马赫数3~4.5的引射亚燃-超燃模态转换过程中,进气道总流量系数由0.81提升至0.90,引射亚燃通道在前62.5%的进程中保持较高的总压恢复性能,表明该通道在前半程的模态转换过程中仍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综合来看,XTER内收缩组合进气道的气动特性能够满足动力方案总体需求,全速域范围内流量系数变化缓和,模态转换过程中通道性能过渡平稳,具备宽速域连续正常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发动机 内收缩进气道 设计要素 模态转换 流量特性
下载PDF
转级模式对三维内转组合进气道模态转换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占仓 蔡泽君 +3 位作者 王天洋 朱呈祥 吴了泥 尤延铖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70-2680,共11页
为满足XTER组合循环发动机的工作需求,设计了一种具备涡轮、引射火箭、冲压三种模态,工作速域Ma∞=0.0~6.0的三维内转四通道组合进气道。重点对比分析了引射火箭至冲压的模态转换过程在固定马赫数转级(Ma∞=4.0)和区间马赫数转级(Ma∞=3... 为满足XTER组合循环发动机的工作需求,设计了一种具备涡轮、引射火箭、冲压三种模态,工作速域Ma∞=0.0~6.0的三维内转四通道组合进气道。重点对比分析了引射火箭至冲压的模态转换过程在固定马赫数转级(Ma∞=4.0)和区间马赫数转级(Ma∞=3.0~4.0)模式下的流动与性能特性。结果表明:该进气道在两种转级模式中均正常工作,进气道的捕获流量均能实现由引射火箭通道向冲压通道平稳过渡。固定马赫数转级时,由于分流板的调节,进气道总流量系数由0.92降至0.91,喉道马赫数从2.47降至1.99。引射火箭通道出口总压恢复系数随分流板的逐渐关闭从0.28下降至0.13,冲压通道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从0.27升至0.48。区间马赫数转级时,进气道总流量系数从0.89上升至0.91,喉道马赫数从1.63增至1.99。引射火箭通道的出口总压恢复系数随分流板的逐渐关闭从0.60下降至0.13,冲压通道出口的总压恢复系数从0.55下降至0.48。两种转级模式下,冲压通道的抗反压能力均逐渐增强,但结合通道内流动特性与各项性能参数,选择区间马赫数下转级可提高该组合进气道的综合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基组合动力 内转进气道 模态转换 数值模拟 性能分析
下载PDF
一种内转式TBCC进气道气动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墨凡 李宪开 +2 位作者 尹超 徐倩楠 袁化成 《飞机设计》 2021年第4期56-64,73,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内转式进气道利用二元楔板转动的TBCC进气道可调设计方法及方案,进气道采用平动式模态转换装置,并对其不同来流马赫数及模态转换过程的气动特性开展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同时探究了进气道方转圆扩张段典型参数对进气道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内转式进气道利用二元楔板转动的TBCC进气道可调设计方法及方案,进气道采用平动式模态转换装置,并对其不同来流马赫数及模态转换过程的气动特性开展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同时探究了进气道方转圆扩张段典型参数对进气道性能影响。结果显示:给出的可调进气道变几何方案解决了高马赫数气动性能与低马赫数起动性能的兼容问题,平动式模态转换装置保证了涡轮通道与冲压通道流量的线性过渡,方转圆段面积变化规律对本文进气道性能影响较小,中心线变化规律对进气道性能影响较大,其中对出口畸变影响显著。该方案有很好的工程实现性,本研究可为此类内转式TBCC可调进气道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CC进气道 内转式进气道 模态转换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几何参数对V字形钝前缘气动热特性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军 李祝飞 +1 位作者 张志雨 杨基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74-3283,共10页
针对三维内转式进气道V字形唇口部位气动热载荷严酷的问题,将唇口简化为V字形钝前缘,在来流马赫数6条件下,采用数值模拟并辅以激波风洞实验,研究了气动热随前缘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半径比R/r(根部倒圆半径R和前缘钝化半径r之... 针对三维内转式进气道V字形唇口部位气动热载荷严酷的问题,将唇口简化为V字形钝前缘,在来流马赫数6条件下,采用数值模拟并辅以激波风洞实验,研究了气动热随前缘几何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半径比R/r(根部倒圆半径R和前缘钝化半径r之比)和半扩张角β的联合作用下,V字形根部主要出现三种激波反射类型,其壁面热流峰值的位置和大小均差异明显.在(R/r,β)几何参数空间中,当R/r和β都相对较小时,V字形根部发生异侧激波规则反射,超声速气流冲击驻点附近壁面,并产生极其严酷的第一类中心热流峰值,最高可达相同钝化半径圆柱驻点热流的12倍.当R/r或β较大,V字形根部发生马赫反射时,异侧超声速射流对撞以及激波/边界层干扰分别导致了第二类中心热流峰值和外侧热流峰值,其严酷程度仅次于第一类中心热流峰值,采用R/r和β建立了第二类中心热流峰值和外侧热流峰值强弱转变的边界.当R/r充分大,V字形根部发生同侧激波规则反射时,第二类中心热流峰值和外侧热流峰值都减小至相同钝化半径圆柱驻点热流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转式进气道 V字形钝前缘 激波反射 气动热 几何参数
下载PDF
流线追踪内转式低音爆进气道的设计方法及流动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亚洲 袁化成 +2 位作者 张玲玲 宁啸天 刘甫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98-1806,共9页
为了降低内转式进气道的音爆强度,设计了一种具有曲内收缩前体和零度唇罩角的流线追踪内转式低音爆进气道,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初步研究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场结构和流动特征。结果表明:由于零度唇罩角,低音爆进气道的唇罩激波微弱,对唇罩... 为了降低内转式进气道的音爆强度,设计了一种具有曲内收缩前体和零度唇罩角的流线追踪内转式低音爆进气道,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初步研究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场结构和流动特征。结果表明:由于零度唇罩角,低音爆进气道的唇罩激波微弱,对唇罩外侧的流场影响较小,因此内转式低音爆进气道的音爆显著低于常规内转式进气道,其中在设计马赫数Mad=2.2通流状态下相比下降约94.18%;由于内唇罩面向内偏折,导致唇口反射激波强度增加,总压损失增加,内转式低音爆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略低于常规内转式进气道;内转式低音爆进气道的音爆不但与其唇罩角有关,而且与其飞行工况有关,飞行攻角越大、来流马赫数Ma∞<Mad越小,音爆越大;其中,在攻角α=0°时,其音爆比α=6°时减小约86.69%;在Ma∞=2.2时,其音爆比Ma∞=1.85下减小约9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爆强度 曲内收缩流场 零度唇罩角 内转式低音爆进气道 流动特征
下载PDF
内转式进气道异形面光学窗口设计及成像畸变修正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鹏宇 薛志亮 +5 位作者 林文辉 汪磊 吴迎春 余安远 吴颖川 吴学成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5-142,共8页
基于光线轨迹跟踪,提出一类内表面保形、外表面修正,且双侧窗口对称的异形面光学窗口设计方法,设计了异形面光学窗口。搭建异形面光学窗口实验系统,研究了通过光学窗口观测到的流场图像畸变特性及其修正方法,提出了二阶多项式成像畸变... 基于光线轨迹跟踪,提出一类内表面保形、外表面修正,且双侧窗口对称的异形面光学窗口设计方法,设计了异形面光学窗口。搭建异形面光学窗口实验系统,研究了通过光学窗口观测到的流场图像畸变特性及其修正方法,提出了二阶多项式成像畸变的修正模型,并对畸变图像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平行光经过异形面光学窗口后有明显的偏折,导致亮度分布不均匀,存在亮带和暗斑;同时,使棋盘格标定板的图像发生平移、缩放和旋转,不同位置处的畸变特征不同。构建畸变图像修正模型,对畸变图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图像与原图像基本重合,各角点坐标差值小于1 pixel(7.4μm),说明修正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异形面光学窗口的设计及修正模型的发展有助于获得精确的内转式进气道异形曲面的流道内部流场结构和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内转式进气道 异形面光学窗口 成像畸变 标定板
原文传递
内转式TBCC组合动力进气道设计方法研究进展
20
作者 左逢源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5-561,共7页
吸气式推进系统是实现高超声速飞行的基石,随着对宽Ma范围内高速飞行器的需求日益迫切,涡轮基组合循环(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 TBCC)发动机等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而高效压缩的进气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之一。该... 吸气式推进系统是实现高超声速飞行的基石,随着对宽Ma范围内高速飞行器的需求日益迫切,涡轮基组合循环(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 TBCC)发动机等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而高效压缩的进气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之一。该文主要分析了宽Ma范围内高速飞行器对进气系统的特殊要求,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内转式TBCC进气道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以TriJet为代表的内转式TBCC进气系统的设计方法。总结了内转式TBCC进气道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着重介绍了这类进气道面临的独特的锥面激波/边界层干扰问题,可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涡轮基组合循环动力 超燃冲压 内转式进气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