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托槽隐形矫治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潘婷婷 房兵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4-366,共3页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自1999年面世以来,逐渐成为正畸医生手中常用的工具之一。以临床医生的经验认为,该技术本身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其不同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的作用方式,其矫治效能一直受到争议。本文拟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矫治...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自1999年面世以来,逐渐成为正畸医生手中常用的工具之一。以临床医生的经验认为,该技术本身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其不同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的作用方式,其矫治效能一直受到争议。本文拟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矫治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矫治效能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蔡超雄 张继平 +2 位作者 施亮 张宇红 陈烈金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11期1897-1898,共2页
目的了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的矫治效率。方法选择成年患者36例,其中隐形矫治和固定矫治患者各18例,对比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对倾斜牙与扭转牙的矫治效率,以及两种矫治方法的治疗时间。结果固定矫治技... 目的了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的矫治效率。方法选择成年患者36例,其中隐形矫治和固定矫治患者各18例,对比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对倾斜牙与扭转牙的矫治效率,以及两种矫治方法的治疗时间。结果固定矫治技术在倾斜牙扶正治疗、扭转牙扭正治疗和矫治总时间与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比有明显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矫治技术仍是正畸治疗效率较高的方法,而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亦是正畸治疗项目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固定矫治 矫治效率
下载PDF
不同厚度热压膜材料厚度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宁 白玉兴 +3 位作者 张昆亚 任超超 周洁珉 祁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测量并比较不同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在不同处理方式下厚度变化的趋势,为临床选用适宜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制作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用厚度为1.0、0.75、0.5mm的Biolon膜片,应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并比较3种厚度的热压膜... 目的测量并比较不同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在不同处理方式下厚度变化的趋势,为临床选用适宜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制作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用厚度为1.0、0.75、0.5mm的Biolon膜片,应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并比较3种厚度的热压膜材料在未处理时,热成形后以及人工唾液浸泡2周后的厚度。所得数据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材料厚度变化的影响以及处理方式对材料厚度的影响与材料初始厚度的关系。结果3种厚度的材料经过热成形处理后,厚度变薄。其中Biolon0.75mm的膜片厚度平均减少了0.14mm、Biolon 1.0mm的膜片厚度平均减少了0.22mm、Biolon 0.5mm的膜片厚度平均减少了0.14mm。经过人工唾液浸泡2周后,厚度与热成形后相比变厚。其中Biolon 0.75mm的膜片厚度平均增加了0.02mm、Biolon 1.0mm的膜片厚度平均增加了0.03mm、Biolon 0.5mm的膜片厚度平均增加了0.02mm。结论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材料厚度的影响不同,其影响的效果与材料最初的厚度有关系。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Biolon 0.75mm膜片在厚度的稳定性上似乎比同种品牌中其他厚度的膜片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 热压膜材料 厚度
下载PDF
Invisalign技术创新及牙移动效能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硕 孙雨虹 华先明 《口腔疾病防治》 2018年第11期743-748,共6页
隐适美(Invisalign)正式应用到临床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其隐形、舒适、美观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医患的青睐。Invisalign技术在不断创新,从最初简单牙齿的排齐(G1)、较复杂牙齿的移动(G2)、前牙牙齿转矩的控制(G3)、开的治疗(G4)、深... 隐适美(Invisalign)正式应用到临床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其隐形、舒适、美观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医患的青睐。Invisalign技术在不断创新,从最初简单牙齿的排齐(G1)、较复杂牙齿的移动(G2)、前牙牙齿转矩的控制(G3)、开的治疗(G4)、深覆的治疗(G5),到第一前磨牙拔除后的治疗(G6)、后牙开的治疗(G7),再到生长期骨性Ⅱ类错的矫正(MA),其适应证几乎覆盖了传统固定矫治的所有领域。但是,由于该技术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计算机设计的目标效果与矫治器的临床效能之间仍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实现牙的伸长、去扭转等方面,隐适美效能较低,但其在压低、倾斜移动以及远移磨牙上已表现优异性能。本文就In-visalign G1~G7、Invisalign MA的特点以及不同牙移动方式的效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隐适美 附件 矫治效能 牙移动
下载PDF
错[牙合]畸形不同矫治器患者菌斑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谢思洪 蒋倩 +2 位作者 陈虹 郑蕾蕾 杨德琴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目的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和传统托槽固定矫治患者菌斑的菌群结构及其差异。方法招募使用固定矫治器和隐形矫治器的正畸患者各10名,分别采集颊舌侧菌斑,利用Illumina测序平台,基于16S rDNA序列,对40个菌斑样本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目的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和传统托槽固定矫治患者菌斑的菌群结构及其差异。方法招募使用固定矫治器和隐形矫治器的正畸患者各10名,分别采集颊舌侧菌斑,利用Illumina测序平台,基于16S rDNA序列,对40个菌斑样本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固定矫治颊侧菌斑(FB组)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及均匀度均高于隐形矫治颊侧(IB组)及舌侧菌斑(IL组)(P<0.05),固定矫治舌侧菌斑(FL组)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各组菌群结构总体相似,但一些细菌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IB组放线菌、罗氏菌等与龋病及牙周病相关的菌群相对丰度更高(P<0.05);FB组具有显著差异的关键菌群较为丰富,包括粪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乳酸杆菌等。结论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的菌斑微生物丰度、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且可能参与龋病、牙周病等正畸并发症的进展,无论佩戴何种矫治器,均需加强口腔卫生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 固定矫治 菌斑生物膜 微生物
原文传递
改良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压低过长磨牙辅助种植修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寻春雷 黄一平 林野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21-127,共7页
目的 评价应用改良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压低过长磨牙辅助种植修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包括25名种植修复前正畸患者,平均年龄39.2±10.1岁.样本人群总计41颗过长磨牙需正畸压低治疗,其中上颌第一磨牙21颗,上颌第二磨牙16颗,下颌第... 目的 评价应用改良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压低过长磨牙辅助种植修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包括25名种植修复前正畸患者,平均年龄39.2±10.1岁.样本人群总计41颗过长磨牙需正畸压低治疗,其中上颌第一磨牙21颗,上颌第二磨牙16颗,下颌第一磨牙1颗,下颌第二磨牙3颗.完善牙周治疗并达到健康牙周状况.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无托槽数字化隐形矫治器(IROK隐形矫治系统,西安恒惠科技有限公司)治疗.为了使压低磨牙的力量有更好的贮存和释放形式,我们改良设计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压低牙齿的结构形式.过长磨牙压低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的分析比较.结果 25名患者的41颗过长磨牙均取得良好的正畸压低治疗效果,压低治疗的平均时间7.4±177;2.3个月.21颗过长上颌第一磨牙和16颗过长上颌第二磨牙,相对于腭平面,分别平均压低3.3 mm(P<0.001)和2.8 mm(P<0.001).相对于下颌平面,3颗过长下颌第二磨牙平均压低2.7mm,一颗过长下颌第一磨牙治疗后压低3.5 mm.磨牙压低治疗后未见明显根吸收.结论 应用改良无托槽数字化隐形矫治器压低过长磨牙,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种植修复的正畸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正畸 修复前辅助性正畸 磨牙过长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原文传递
青少年患者应用隐形矫治器MA治疗早期下颌后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孟耀 刘曼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患者应用隐形矫治器MA (Mandibular Advancement)前导下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2018年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正畸科的安氏Ⅱ1类错颌畸形青少年患者20例。应用MA和双阻板矫治器(Twin block,TB)各10例。通过治疗前... 目的探讨青少年患者应用隐形矫治器MA (Mandibular Advancement)前导下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2018年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正畸科的安氏Ⅱ1类错颌畸形青少年患者20例。应用MA和双阻板矫治器(Twin block,TB)各10例。通过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分析,探讨MA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MA和TB治疗前后各项数值变化情况,探讨MA同传统功能矫治器的矫治效能的差异。结果经过MA治疗后,患者SNB、ANB、Y轴角、MP-FH、U1、上下切牙夹角、上下唇同E线的关系都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Twin block比较显示,MA在Y轴角、FH-MP控制方面好于TB,但是U1内收效果比TB差(P<0.05),其余项目无明显差异。结论隐形矫治器前导下颌矫治器MA对下颌后缩的青少年患者可以达到前伸下颌、改善侧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颌 前导下颌 无托槽隐形矫治 双板矫治器
下载PDF
青少年隐形矫治患者龈上菌斑龋病活跃性分析
8
作者 岳圆 程波 黄声富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348-351,共4页
目的:检测青少年隐形矫治患者龈上菌斑致龋菌数目及其产酸耐酸能力变化,分析隐形矫治对青少年龋病活跃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少年隐形矫治患者14例,在矫治前、矫治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集患者龈上菌斑样本;通过平板计数检测龈上菌斑... 目的:检测青少年隐形矫治患者龈上菌斑致龋菌数目及其产酸耐酸能力变化,分析隐形矫治对青少年龋病活跃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少年隐形矫治患者14例,在矫治前、矫治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集患者龈上菌斑样本;通过平板计数检测龈上菌斑中总厌氧菌、链球菌及变形链球菌的数目;将适当稀释度菌液加入不同pH值和不同葡萄糖浓度的BHI培养基中,检测其产酸耐酸能力。结果:与矫治前相比,在患者隐形矫治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厌氧菌数量及变形链球菌数量明显增加。菌斑产酸能力及耐酸能力均显著增强,且矫治6个月时最为显著。结论:隐形矫治器的佩戴使青少年患者龈上菌斑龋病活跃性增强,患龋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 龈上菌斑 龋病活跃性 产酸性 耐酸性
原文传递
正畸用热压膜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宁 白玉兴 张昆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2412-2414,共3页
目的 测量并比较不同品牌热压膜材料在不同处理方式下的力学性能,分析影响热压膜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为临床更有效地提高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效能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市场上常见的3种品牌的热压膜材料,包括DR、Biolon和Erkodent膜片.应... 目的 测量并比较不同品牌热压膜材料在不同处理方式下的力学性能,分析影响热压膜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为临床更有效地提高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效能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市场上常见的3种品牌的热压膜材料,包括DR、Biolon和Erkodent膜片.应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分别测量3种热压膜材料在未处理、热成形后和人工唾液浸泡2周后的最大应力和弹性模量,所得数据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未处理组的弹性模量(MPa)和最大应力(MPa)均高于热成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R:9.63±0.68比7.85±0.61、267±8比199±6,Erkodent:8.28±0.28比7.59±0.45、226±6比199±6,Biolon:8.85±0.41比7.07±0.22、237±6比169±7,均P〈0.05).热成形组的弹性模量(MPa)和最大应力(MPa)均低于唾液浸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R:7.85±0.61比9.14±0.41、199±6比212±7,Erkodent:7.59±0.45比8.38±0.29、199±6比212±7,Biolon:7.07±0.22比7.90±0.31、169±7比197±5,均P〈0.05).结论 不同品牌的热压膜材料具有不同的拉伸力学性能,不同的处理方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同,热成形后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唾液浸泡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材料 力学 隐形矫治技术
原文传递
隐形矫治方案中的牙齿运动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占利 刘童鑫 +1 位作者 李洪安 孙志浩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6-566,共11页
针对隐形矫治方案制定过程中传统牙齿运动路径规划方法准确度及效率低下问题,根据牙颌评价参数提出新的目标函数,再以传统的人工蜂群算法(ABC)为基础,通过外部存储存放Pareto解集,然后以改进的Harmonic距离对Pareto解集进行更新,从而提... 针对隐形矫治方案制定过程中传统牙齿运动路径规划方法准确度及效率低下问题,根据牙颌评价参数提出新的目标函数,再以传统的人工蜂群算法(ABC)为基础,通过外部存储存放Pareto解集,然后以改进的Harmonic距离对Pareto解集进行更新,从而提高种群的多样性。随后通过Slerp球面线性插值以及线性插值获取牙齿运动路径初始值,与人工蜂群算法中的初始食物源生成方式相结合,生成更好的食物源。通过改进后的人工蜂群算法采用优先级方案对新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得到牙齿的无碰撞运动路径。通过验证本文方法的矫治方案效果,并与传统目标函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目标函数可以生成更符合临床治疗要求的矫治方案,改进ABC算法相比基本ABC能够获得更优的路径,缩短了矫治阶段数,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 路径规划 人工蜂群算法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探索下颌数字化模型重叠的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梦含 王星星 +1 位作者 向彪 吴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44-48,共5页
目的:探索成人下颌数字化牙颌模型重叠的新方法,并验证本重叠方法的可靠性及适用性,为将来进行隐形矫治效果分析提供简单快捷的评价方法。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将研究资料分为A、B、C组,即对照组、上颌隐形矫治组及下颌隐形矫治组,重叠下... 目的:探索成人下颌数字化牙颌模型重叠的新方法,并验证本重叠方法的可靠性及适用性,为将来进行隐形矫治效果分析提供简单快捷的评价方法。方法:根据入选标准将研究资料分为A、B、C组,即对照组、上颌隐形矫治组及下颌隐形矫治组,重叠下颌牙列模型后,对下颌中切牙、第一及第二磨牙的三维方向位移进行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各牙齿位移均值的95%置信区间上限最大值为0.29mm,下限最小值为-0.3mm;B组各牙齿位移均值的95%置信区间上限最大值为0.42mm,下限最小值为-0.46mm,36、37在Y轴上下限位移均为负值,46、47在Y轴上下限位移均为正值;C组各牙齿位移均值的95%置信区间上限最大值为0.45mm,下限最小值为-0.43mm。结论:本重叠方法可用于对比正畸前后的成人下颌数字化牙颌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及临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下颌 三维模型重叠 模型扫描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成人牙周病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杨宝宽 黄睿 施星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51-3455,共5页
背景: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已有学者指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治疗中能得到更好的应用。目的: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相比于传统疗法治疗成人牙周病的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120例牙... 背景: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已有学者指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治疗中能得到更好的应用。目的:观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相比于传统疗法治疗成人牙周病的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120例牙周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n=60)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对照组(n=60)接受传统固定矫治技术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完成后,判定两组牙周健康状况(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并进行疗效判定,同时检测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2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试验方案已通过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201302036。结果与结论:①治疗完成后,观察组的菌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80.0%,P<0.05);③治疗完成后,观察组龈沟液中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④结果表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成人牙周病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相关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牙周病 牙龈指数 牙周探诊深度 龈沟出血指数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技术在拔牙病例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丽岩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3期1416-1421,共6页
目的:通过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技术联合使用以完成拔牙病例的矫治目标,评价联合矫治的意义。方法:选择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21例成人拔牙病例,设计为拔除上颌两颗第一双尖牙或四颗双尖牙,排齐牙列,内收上前牙,关闭拔牙间隙,磨牙关... 目的:通过无托槽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技术联合使用以完成拔牙病例的矫治目标,评价联合矫治的意义。方法:选择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21例成人拔牙病例,设计为拔除上颌两颗第一双尖牙或四颗双尖牙,排齐牙列,内收上前牙,关闭拔牙间隙,磨牙关系中性或完全远中。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微螺钉种植体和片段弓技术,以及固定矫治技术,增强支抗和控制转矩。结果:21例患者均实现了牙齿排列整齐,关闭了拔牙间隙,改善前牙覆、覆盖关系,磨牙关系中性或完全远中。矫治时间平均23个月,其中隐形矫治时间平均17个月,占用整个治疗时间的76%。结论:联合矫治充分发挥隐形矫治的美观舒适性和固定矫治对牙齿三维有效控制的特性。扩大了无托槽隐形矫治的适应证,在一定阶段内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固定矫治 联合矫治 拔牙病例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牙齿隐形正畸系统 被引量:16
14
作者 范然 钮叶新 +3 位作者 金小刚 顾书华 施洁珺 王慧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92,共12页
针对牙齿隐形正畸术依赖于预先排齐错位牙齿的需求,提出了包括牙齿形状建模以及虚拟矫治2个部分的完整的计算机辅助牙齿隐形正畸系统.该系统的输入是由光学扫描获得的牙颌数字模型,输出用于快速成型加工的中间母模模型,主要包括牙齿分... 针对牙齿隐形正畸术依赖于预先排齐错位牙齿的需求,提出了包括牙齿形状建模以及虚拟矫治2个部分的完整的计算机辅助牙齿隐形正畸系统.该系统的输入是由光学扫描获得的牙颌数字模型,输出用于快速成型加工的中间母模模型,主要包括牙齿分割、牙齿修复、牙齿运动设计、牙龈变形、矫治方案制定以及虚拟咬合等环节.基于牙颌模型的几何特征,采用两步牙齿模型分割方法:首先确定分割区域,进而利用控制曲线裁切获得光滑边界;对于相邻牙齿之间的缺失区域,利用控制曲线网指定曲面位置约束,并利用微分坐标方法重建;采用移动最小二乘插值解决牙龈变形中由于求解大规模线性系统而导致的消耗内存过多问题.该系统是生产隐形矫治器的关键步骤,同时也为医生诊断病情提供了可视化虚拟环境.近50例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进行牙齿矫治,并正在进行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正畸 牙齿分割 牙齿修复 牙齿运动 牙龈变形 矫治方案
下载PDF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无托槽隐形矫治对牙周炎伴错颌畸形患者临床疗效、龈沟液炎症反应程度及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岳川 南楠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8期100-104,共5页
目的 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GTR)联合无托槽隐形矫治对牙周炎伴错颌畸形患者疗效、龈沟液炎症反应程度及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牙周炎伴错颌畸形120例,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 目的 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GTR)联合无托槽隐形矫治对牙周炎伴错颌畸形患者疗效、龈沟液炎症反应程度及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牙周炎伴错颌畸形120例,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GTR联合无托槽隐形矫治,对照组予GTR联合直丝弓矫治,比较2组治疗前后龈沟液炎性因子,牙周指标[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菌斑指数(PLI)、临床附着丧失(CAL)],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且观察组龈沟液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PD、GI、SBI、PLI、CAL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PD、GI、SBI、PLI、CAL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周炎伴错颌畸形患者采用GTR联合无托槽隐形矫治,有利于提高疗效,改善龈沟液炎症反应程度及牙周健康,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畸形 牙周组织再生术 无托槽隐形矫治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牙周探诊深度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对牙周健康及口腔舒适度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聂敏媛 党平 +4 位作者 曾娟 时超 迟景瑜 张菲菲 陈宇晖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105-109,共5页
目的:对比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用于正畸治疗中对牙周健康及口腔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接诊的96例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A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B组采用固定矫治技... 目的:对比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用于正畸治疗中对牙周健康及口腔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接诊的96例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A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B组采用固定矫治技术,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牙周健康状况、口腔舒适度及矫治效果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6个月的GI、SPD、SBI、PL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并且B组的增加幅度更大,A组治疗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的GI、SPD、SBI、PLI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AST、ALP水平均明显升高,并且B组的升高幅度更明显,B组治疗后的AST、ALP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错牙合畸形总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0%vs 95.83%,P>0.05),两组的美观性、舒适度、语言功能满意度评分,A组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相比固定矫治技术,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更有利于维护口腔卫生及对牙周健康的影响,且佩戴后的口腔舒适度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固定矫治 牙周健康 口腔舒适度 正畸治疗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对牙齿移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立 刘彩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及前牙唇倾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9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60例患者,上下颌牙列轻度拥挤,磨牙远中关系。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只采用...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推磨牙向远中及前牙唇倾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9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60例患者,上下颌牙列轻度拥挤,磨牙远中关系。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只采用牙受力式颌间牵引作为支抗,利用两种不同类型矫治器来观察磨牙远移量和前牙唇倾度。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种不同的矫治器在推第一,二磨牙向远中到翼上颌裂点垂线的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产生的前牙支抗丧失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类型矫治器都能有效的推磨牙向远中,但对于只应用颌间支抗的治疗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最大程度的节省支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固定矫治 磨牙远移 支抗治疗
原文传递
正畸热压膜材料力学性能及矫治力测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雁崧 白玉兴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6年第1期39-42,共4页
随着隐形矫治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热压膜材料逐渐成为正畸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对于正畸热压膜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材料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其正畸矫治力.矫治力测量包括理论力学分析和实验力学分析.实验力学分析中应... 随着隐形矫治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热压膜材料逐渐成为正畸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对于正畸热压膜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材料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其正畸矫治力.矫治力测量包括理论力学分析和实验力学分析.实验力学分析中应变电测法最常用,可以用于研究隐形矫治力学机制,未来的研究将更多集中在口内测量矫治力.矫治器材料特性、厚度、移位量、环境条件等均可影响隐形矫治力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膜材料 力学性能 隐形矫治力
原文传递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口腔微环境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佩 陈曦 +1 位作者 林彤 郭莉 《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825-828,共4页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正畸患者口腔微环境的改变以及对牙体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10例正畸患者(随机编号为1~10)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治疗前(T0)、治疗后4个月(T1)及8个月(T2)患者的菌... 目的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正畸患者口腔微环境的改变以及对牙体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10例正畸患者(随机编号为1~10)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治疗前(T0)、治疗后4个月(T1)及8个月(T2)患者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和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利用16S rDNA测序法检测唾液中菌群多样性改变以及龋病、牙周病相关致病菌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PLI和GI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唾液中细菌多样性发生变化,并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增高;在门水平,主要细菌丰度发生变化,但构成相对稳定(P>0.05);在属水平,细菌丰度改变,其中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放线菌属(Actinobacillus)和奈瑟菌属(Neisseria)丰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隐形矫治器的佩戴对口腔微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并引起菌群变化,但短期尚未观察到明显的临床损害。然而更长的佩戴时间是否会引起其他变化,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16S rDNA 细菌多样性 细菌丰度 口腔微环境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成人骨性Ⅱ类拔牙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立国 刘琪 +1 位作者 吴彦伟 袁东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68-72,共5页
目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成人骨性Ⅱ类拔牙病例,通过头影测量分析对比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名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所有患者均拔除2~4颗前磨牙,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选择15项... 目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成人骨性Ⅱ类拔牙病例,通过头影测量分析对比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名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所有患者均拔除2~4颗前磨牙,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选择15项测量指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评价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经过28~36个月的正畸治疗,所有患者的上下前牙内收,拔牙间隙关闭,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面凸度减小,面型改善明显。治疗后U1-SN、L1-MP、Ls-E、Li-E减小;U1-L1、CmSnLs、A’Ls-FH、B’Li-FH、Li B’Pg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以通过上前牙的回收及代偿舌倾,改善软组织侧貌,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优势在于其个性化和数字化,但在支抗控制、前牙转矩及牙齿整体移动方面还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 隐形矫治 骨性Ⅱ类错[牙合] 拔牙矫治 软组织侧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