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髋部骨折术后内服方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曾剑波 刘军 +3 位作者 陈海云 潘建科 李希文 蔡煜林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18期39-42,46,共5页
目的:分析髋部骨折术后中药内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2011-2017年含髋部骨折术后中药内服方的中药处方,采用TCMISS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提取分析处方中各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 目的:分析髋部骨折术后中药内服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2011-2017年含髋部骨折术后中药内服方的中药处方,采用TCMISS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提取分析处方中各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归类以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进行。结果:对562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有当归、红花、川芎、熟地黄、续断、桃仁、骨碎补、牛膝、赤芍、白芍、没药、乳香、甘草、黄芪、自然铜、生地黄、土鳖虫、杜仲等。药物的四气分布主要为温、平、凉,五味分布主要为苦、甘、辛,归经分布主要为肝、脾、肾、心、胃、肺经。药物归类分布主要为伞形科、毛茛科、菊、豆科、蔷薇科。当归、红花、川芎、熟地黄、续断、桃仁、骨碎补、牛膝、赤芍、白芍、没药、乳香、甘草、黄芪、自然铜、生地黄、土鳖虫、杜仲等均为髋部骨折术后中药内服方最常用的中药。结论:髋部骨折术后中药内服方以"活血化瘀、健脾补肾、强筋骨、兼以补血"为主要治法;核心药物是当归、红花、川芎、熟地黄、续断、桃仁、骨碎补、牛膝、赤芍、白芍、没药、乳香、甘草、黄芪、自然铜、生地黄、土鳖虫、杜仲;关键药物组合是"当归与红花";处方用药应以"活血化瘀、健脾补肾、强筋骨、兼以补血"为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术后 中药内服 活血化瘀 健脾补肾 强筋骨 组方规律 关联规则 聚类算法
下载PDF
补益脾肾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脾肾不足型)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孙舒雅 尹宏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6期127-128,131,共3页
目的观察补益脾肾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脾肾不足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阳性药组,治疗组采用补益脾肾方联合钙剂治疗,阳性药组仅采用钙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血生化指标(血清钙、... 目的观察补益脾肾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脾肾不足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阳性药组,治疗组采用补益脾肾方联合钙剂治疗,阳性药组仅采用钙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血生化指标(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骨密度显著提高(P<0.01),阳性药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明显高于阳性药组的26.8%(P<0.01)。结论补益脾肾方联合钙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脾肾不足型)的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益脾肾方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下载PDF
益气健脾补肾方在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寿辉 宣志红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035-1036,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补肾方在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化疗,试验组单纯化疗结合益气健脾补肾方(每日1剂),疗程均为21d。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与生存质量。结果:与对照...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补肾方在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化疗,试验组单纯化疗结合益气健脾补肾方(每日1剂),疗程均为21d。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与生存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临床疗效显著增强,骨髓抑制与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显著减轻,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P<0.05)。结论:益气健脾补肾方可以提高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补肾方 恶性肿瘤 化疗
原文传递
健脾益肾泄浊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家生 方琦 +2 位作者 胡顺金 任克军 茅燕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48-351,共4页
目的 评价健脾益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伴营养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CRF伴营养不良的非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健脾益肾泄浊方(主要药物有黄芪... 目的 评价健脾益肾泄浊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伴营养不良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CRF伴营养不良的非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健脾益肾泄浊方(主要药物有黄芪、白术、茯苓、姜半夏、姜竹茹、熟地黄、山茱萸、生大黄、六月雪、炒槐米、丹参等,随证加减)治疗,连用6个月.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等指标,并对患者进行主症评分及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并能升高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主症评分及升高SGA评分(P<0.05或P<0.01);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健脾益肾泄浊方能改善CRF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泄浊方 肾功能衰竭 慢性 营养不良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健脾固肾方对脾肾亏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胰岛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蔡云朋 张咏梅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0期70-72,共3页
目的探究健脾固肾方对脾肾亏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胰岛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脾肾亏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2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4例。前者采取常规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使用健脾固肾... 目的探究健脾固肾方对脾肾亏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胰岛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脾肾亏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2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4例。前者采取常规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使用健脾固肾方;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胰岛功能和肾功能。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胰岛功能和肾功能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除了要降低血糖水平之外,还要注重对肾脏功能的保护;健脾固肾方是一种适用的方法,可以在达到预期疗效的同时保护患者的胰岛和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固肾方 脾肾亏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 胰岛功能 肾功能 影响
下载PDF
李顺民治疗慢性肾衰处方用药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雨彦 林韦翰 李顺民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296-300,共5页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名老中医李顺民教授诊治慢性肾衰的临床用药经验与规律。方法:收集李顺民教授近5年在医院,临床诊治慢性肾衰(CRF)的处方,并对用药情况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李顺民教授辨治慢性肾衰所使用中药品种...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名老中医李顺民教授诊治慢性肾衰的临床用药经验与规律。方法:收集李顺民教授近5年在医院,临床诊治慢性肾衰(CRF)的处方,并对用药情况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李顺民教授辨治慢性肾衰所使用中药品种多达249种,使用频率大于50%以上的有9种,依次为黄芪(97%)、大黄(94%)、甘草(91%)、山药(86%)、白术(71%)等。配伍用药分析提示,总计有3 946种药对,其中使用频率大于50%以上的27对,主要有黄芪、甘草(87%),黄芪、山药(85%),黄芪、大黄(83%)等。运用方剂词库表检测后,涉及用方总数为539首,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方剂为李顺民经验方--健脾益肾方,高达88%。中药性味归经方面,李顺民教授辨治慢性肾衰使用温药最多,其次为平性药和寒性药,热性药物少用。药味以甘味药最多,其次为苦味和辛味药。归经以归脾经药物比例最高,其次为归肺、肾、肝、大肠经。结论:李顺民教授辨治慢性肾衰竭,常用黄芪、大黄、甘草、山药、白术等补益脾肾、调和阴阳,兼攻下、活血、解表、固精的药物。数据挖掘技术是整理中医药名老中医经验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肾 数据挖掘 慢性肾衰 中医处方 临床用药 @李顺民 个人医案
下载PDF
健脾益肾化痰方对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怡然 董宏裕 +1 位作者 高敏 崔向琴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206-1209,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化痰方对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疗效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肾虚血瘀型V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化痰方对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疗效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肾虚血瘀型V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健脾益肾化痰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外周血神经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5-羟色胺(5-HT)、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内皮素(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虚血瘀型VD主症及次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100β、ET-1、TNF-ɑ及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HT、N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化痰方联合常规西药可有效提高肾虚血瘀型VD的治疗疗效,改善患者机体炎症和内皮细胞功能,促进神经功能修复,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肾虚血瘀型 健脾益肾化痰方 疗效 内皮细胞功能 炎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