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庭审虚化的若干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步洋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9,共9页
刑事诉讼中的事实认定,应当以庭审为中心,这不仅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更是遵循司法运行之规律,实现司法公正的根本保障。然而,在我国当下的司法实践中,刑事庭审却常常被置于一种被"虚化"的境遇,法庭审判... 刑事诉讼中的事实认定,应当以庭审为中心,这不仅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更是遵循司法运行之规律,实现司法公正的根本保障。然而,在我国当下的司法实践中,刑事庭审却常常被置于一种被"虚化"的境遇,法庭审判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导致刑事庭审虚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的司法体制原因,又有微观的制度运行等原因。总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诉讼结构上的侦查中心主义;庭审内容上的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司法运作上的行政化模式;庭前会议实体化以及庭下、庭外活动的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虚化 侦查中心主义 案卷笔录中心主义 司法行政化 庭前 庭下活动
下载PDF
人民法院刑事庭外调查权重构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30-133,共4页
刑事诉讼法赋予人民法院庭外调查权 ,但是人民法院拥有这一权力产生很多弊端 ,侵害了司法正义 ,违背了诉讼职能区分原理。人民法院的庭外调查权必须通过严格的程序限制行使 。
关键词 庭外调查 司法正义 证据保全 程序限制
下载PDF
审判阶段补充侦查的理论反思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38-44,共7页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范,检察机关可以单方面决定对正处于审判程序中的案件实施补充侦查,法庭对此几乎不享有审查空间。审判阶段的补充侦查违背了控辩平等原则、迅速审判原则,造成控诉权与审判权的冲突,破坏了庭审的集中性,削弱了诉讼期...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范,检察机关可以单方面决定对正处于审判程序中的案件实施补充侦查,法庭对此几乎不享有审查空间。审判阶段的补充侦查违背了控辩平等原则、迅速审判原则,造成控诉权与审判权的冲突,破坏了庭审的集中性,削弱了诉讼期间制度对审查起诉活动的约束效力。审判阶段的庭外证据调查应由法官依职权进行,且法院一般只能做有利于被告人的庭外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侦查 庭外调查 控辩平等 以审判为中心
下载PDF
刑诉法修改后涉密证据的质证 被引量:4
4
作者 谢小剑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9,共8页
在刑事诉讼中,个人隐私、国家秘密、线人身份、技术侦查方法等证据信息的泄露,可能会给诉讼参与人或国家安全带来非常大的威胁,需要特别保密。对于上述涉密证据,立法和实践可采取不公开审理,转化、隐匿真实身份信息,法官庭外查证等方式... 在刑事诉讼中,个人隐私、国家秘密、线人身份、技术侦查方法等证据信息的泄露,可能会给诉讼参与人或国家安全带来非常大的威胁,需要特别保密。对于上述涉密证据,立法和实践可采取不公开审理,转化、隐匿真实身份信息,法官庭外查证等方式实现保密需要。但这可能损害当事人的质证权,妨碍对案件事实真相的查明。进一步的立法完善应为明确不同保密方式的适用条件,通过在必要情况下出示涉密证据,间接保障辩方质证权、法官查证权的方式实现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人 技术侦查 庭外查证 保密 质证
原文传递
法官庭外调查权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明 王婷婷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6-152,共7页
刑事诉讼法赋予了法官庭外调查权,但由于法律规定的过于笼统,使人们对法官庭外调查权的理解和适用产生了分歧。本文在贯彻法官中立原则和有利于被告人原则的前提下,对法官庭外调查权进行定位并从程序上对该项权利进行完善,从而防止审判... 刑事诉讼法赋予了法官庭外调查权,但由于法律规定的过于笼统,使人们对法官庭外调查权的理解和适用产生了分歧。本文在贯彻法官中立原则和有利于被告人原则的前提下,对法官庭外调查权进行定位并从程序上对该项权利进行完善,从而防止审判权的异化并维护司法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外调查 诉讼模式 法官中立 证据保全
原文传递
心理测试结论在刑事证据体系中的价值与定位 被引量:2
6
作者 胡铭 吴高庆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9-43,共5页
心理测试是刑事证明领域的一个新问题,如何定位关系着该技术的命运。心理测试结论的科学依据和现实作用决定了其证据价值,其在证据能力上具有许容性,其证明力应由法官自由心证。侦查线索与法庭证据的有效契合,应当成为心理测试结论在刑... 心理测试是刑事证明领域的一个新问题,如何定位关系着该技术的命运。心理测试结论的科学依据和现实作用决定了其证据价值,其在证据能力上具有许容性,其证明力应由法官自由心证。侦查线索与法庭证据的有效契合,应当成为心理测试结论在刑事证据体系中的真正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测试 测试结论 侦查线索 法庭证据 证据能力
下载PDF
论刑事法官庭外调查的失范与规范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5期49-57,共9页
我国刑事法官庭外调查的初衷在于补充庭审调查,辅助法官认定案件事实。实践中的庭外调查呈现为调查程序行政化、调查言词证据普遍化以及事实调查片面化等运行失范和权力扩张问题,弱化了庭审调查的主导性,加剧了庭审形式化。失范的庭外... 我国刑事法官庭外调查的初衷在于补充庭审调查,辅助法官认定案件事实。实践中的庭外调查呈现为调查程序行政化、调查言词证据普遍化以及事实调查片面化等运行失范和权力扩张问题,弱化了庭审调查的主导性,加剧了庭审形式化。失范的庭外调查与我国职权主义诉讼传统、以书面为主的审理模式及庭审对证据能力的审查不严有关。未来的庭外调查应当进行诉讼化改造,保证控辩双方的知情权和质证权,严格遵循法定调查方法,重点审查证据证明力。对涉密证据要进行全面审查,调查人员应当遵守保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外调查 庭审实质化 诉讼化构造 证据能力
下载PDF
论技术侦查证据庭外核实的性质调整与程序完善--以2021年《刑诉法解释》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艾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0-143,共14页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20条明确了技术侦查证据当庭调查和庭外核实之间的关系,将庭外核实程序由平行独立性质调整为后置补充性质。这一调整有助于体现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要求,落实证据...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20条明确了技术侦查证据当庭调查和庭外核实之间的关系,将庭外核实程序由平行独立性质调整为后置补充性质。这一调整有助于体现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要求,落实证据裁判原则,统一规范法官庭外调查核实权的行使,保障被告人的质证权,进步意义明显。然而,得到初步改进的技术侦查证据调查核实程序仍然存在着控方出示的技术侦查证据所含证据信息过于简略笼统,庭外核实的启动标准不明确,庭外核实的对象未做有效区分等问题。未来技术侦查证据调查核实程序的持续完善应当聚焦上述问题,提出新的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侦查证据 当庭调查 庭外核实 平行独立性质 后置补充性质
下载PDF
庭审中心主义视野下的民事庭审两阶段划分之检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冯亚景 《理论界》 2017年第4期38-45,共8页
在当前我国的民事司法实践中,庭审基本上被严格划分为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两个截然分离、互不重合的阶段。庭审是民事诉讼的中心和重心,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庭审中心主义",不仅需要理念、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也需要有... 在当前我国的民事司法实践中,庭审基本上被严格划分为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两个截然分离、互不重合的阶段。庭审是民事诉讼的中心和重心,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庭审中心主义",不仅需要理念、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也需要有运行、方法等层面的相应保障。随着我国审判方式尤其是庭审方式改革的推进,将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严格划分、井水不犯河水的做法已经越来越暴露出其体制和运作的弊端,实有必要对之进行认真反思并加以改进,以因应司法实践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中心主义 民事庭审 法庭调查 法庭辩论
原文传递
新刑事诉讼法与侦查、鉴定相关规定的理解与实施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明理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1-96,共6页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对侦查、鉴定制度作出了许多新规定,正确理解和实施这些规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法律增加规定的技术侦查措施,与常规侦查技术手段并不等同,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并不是降低科技证据的地位和鉴定要求;规定鉴定人有必要...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对侦查、鉴定制度作出了许多新规定,正确理解和实施这些规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法律增加规定的技术侦查措施,与常规侦查技术手段并不等同,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并不是降低科技证据的地位和鉴定要求;规定鉴定人有必要出庭作证,并不意味着此种情况下鉴定意见一定有错误,使用有专门知识的人同时代表鉴定人和专家辅助人两个不同主体,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侦查 鉴定意见 出庭作证
下载PDF
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公安技侦人员出庭作证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伟琦 《武警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49-53,共5页
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是提高庭审实质化的重要途径。在一般刑事案件庭审中,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并不少见,但是在运用到技术侦查的严重犯罪案件中,通知技侦人员出庭作证还较少。技侦人员出庭作证的主要问题... 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是提高庭审实质化的重要途径。在一般刑事案件庭审中,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并不少见,但是在运用到技术侦查的严重犯罪案件中,通知技侦人员出庭作证还较少。技侦人员出庭作证的主要问题在于:法律并没有对其作出具体规定,保障出庭的制度不够完善,这可能给技侦人员出庭带来极大被动。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完善法律规定,明确技侦人员出庭的身份与拒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其次要完善出庭作证的保障制度,明确责任豁免和加强权利保障,从而发挥技侦人员出庭作证应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技术侦查 出庭作证
下载PDF
技术侦查证据的质证——以《刑事诉讼法》第152条为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雪莹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33-37,共5页
《刑事诉讼法》第152条对通过技术侦查措施所获证据材料的使用作出了特殊规定,包括"采取保护措施"与"庭外核实"两种证据审查模式。新的证据审查机制对证据质证模式的衔接、庭外核实的具体程序问题并未涉及。以此为... 《刑事诉讼法》第152条对通过技术侦查措施所获证据材料的使用作出了特殊规定,包括"采取保护措施"与"庭外核实"两种证据审查模式。新的证据审查机制对证据质证模式的衔接、庭外核实的具体程序问题并未涉及。以此为重点,对"技术侦查措施"概念及所获证据种类进行分析,解读新《刑事诉讼法》第152条规定,以期完善我国技术侦查证据质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侦查 证据 质证 庭外核实
下载PDF
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之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7-111,共5页
讯问犯罪嫌疑人作为审查起诉阶段的必经程序和调查核实证据的核心环节,较之侦查、庭审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办案人员应当认识到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价值,并慎重对待,以期全面掌握案情。文章通过分析审查... 讯问犯罪嫌疑人作为审查起诉阶段的必经程序和调查核实证据的核心环节,较之侦查、庭审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办案人员应当认识到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价值,并慎重对待,以期全面掌握案情。文章通过分析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不同的案情、不同的嫌疑人采取不同的讯问策略,规范讯问语言,有效把握讯问节奏等提升审查起诉阶段讯问技巧的路径,为法庭指控做好充分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查起诉 讯问犯罪嫌疑人 法庭指控
下载PDF
控审分离视野下的庭外调查
14
作者 李毅 《榆林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0-95,共6页
庭外调查实质是法官的一项客观照顾义务,是为了维护被追诉人权益而设的,而控审分离也是保障被追诉人的权益,二者有相通之处。控审分离要求:检察院和法院分开设置,法院的审判以检察院的起诉为前提,庭外调查应以起诉状为基础,不能超出起... 庭外调查实质是法官的一项客观照顾义务,是为了维护被追诉人权益而设的,而控审分离也是保障被追诉人的权益,二者有相通之处。控审分离要求:检察院和法院分开设置,法院的审判以检察院的起诉为前提,庭外调查应以起诉状为基础,不能超出起诉状中的请求范围,要遵循诉审同一、不告不理,这些是实行庭外调查国家的共同之处。重构庭外调查应注意对法官的限制、控辩双方的充分参与、证据的使用等问题,使其不与控审分离相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外调查 控审分离 不告不理
下载PDF
法官庭外调查制度的司法规制与精细化发展
15
作者 张琴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5-62,共8页
虽然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出现了向混合式转型的趋势,当事人主义的某些理念与制度也开始在当前诉讼制度中有所体现,但这种转型并不彻底。从现实来看,我国仍只是在技术、设备等方面推行当事人主义的制度安排,控辩双方在举证能力与程序控制... 虽然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出现了向混合式转型的趋势,当事人主义的某些理念与制度也开始在当前诉讼制度中有所体现,但这种转型并不彻底。从现实来看,我国仍只是在技术、设备等方面推行当事人主义的制度安排,控辩双方在举证能力与程序控制上仍然存在着天壤之别的差距,被诉方仍未掌握诉讼交易权、沉默权等当事人主义下的主要程序性权利。故只有赋予法官庭外调查权,才能改变当前控辩双方诉讼资源严重失衡的现状,使得权利保障的天平更大幅度地向被告一方倾斜,从而更好地保障被追诉者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外调查 当事人主义 职权主义 权利保障 庭前会议
下载PDF
西方国家违宪审查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16
作者 魏洪秀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26-129,共4页
违宪审查制度作为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宪法制度,虽然在我国的法律文本中得到确认,但由于不够科学和规范,加上相关制度中也存在各种阻碍违宪审查制度现实化的因素,因此,在我国该制度还远未进入实际的运作阶段。这导... 违宪审查制度作为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宪法制度,虽然在我国的法律文本中得到确认,但由于不够科学和规范,加上相关制度中也存在各种阻碍违宪审查制度现实化的因素,因此,在我国该制度还远未进入实际的运作阶段。这导致现实中违宪现象频繁发生,宪法成为许多人心目中"无所事事的闲法"。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在理论界存在着广泛的争议。在尊重我国现有的宪政制度框架的基础上,比较西方国家违宪审查制度的共性、本质,特别是价值层面的一些共识,可以为构建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宪审查 宪法监督 宪法法院 宪法委员会
下载PDF
论侦查中心主义 被引量:167
17
作者 陈瑞华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9,共17页
通过对嫌疑人人身自由的自行剥夺以及对涉案财物的自行处置,也通过对案件系属犯罪案件、嫌疑人构成犯罪等问题的公开披露和实质化定性,侦查机关与案件的结局发生了利害关系;通过侦查案卷移送制度的设计,法庭审判成为对侦查结论的形式审... 通过对嫌疑人人身自由的自行剥夺以及对涉案财物的自行处置,也通过对案件系属犯罪案件、嫌疑人构成犯罪等问题的公开披露和实质化定性,侦查机关与案件的结局发生了利害关系;通过侦查案卷移送制度的设计,法庭审判成为对侦查结论的形式审查和确认过程;通过各种法定的程序倒流机制,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有所疏漏的案件进行必要的拾遗补漏和程序补救,对法院作出有罪裁决施加重大的影响。侦查中心主义构造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后果,但迄今为止,我国的司法改革并没有对此产生实质性的触动。要彻底解决庭审形式化问题,真正推动审判中心主义改革,就必须对侦查中心主义给予认真的对待,并逐步抛弃这一问题重重的诉讼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中心主义 庭审形式化 庭审实质化 审判中心主义
原文传递
以审判为中心:内涵解读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130
18
作者 闵春雷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43,共9页
"以审判为中心"是针对我国"以侦查为中心"的刑事诉讼现实提出的极具时代意义的理论命题。"以审判为中心"应以审判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审判权、法官或以审判阶段为中心,侦查、提起公诉等活动应围绕审判进... "以审判为中心"是针对我国"以侦查为中心"的刑事诉讼现实提出的极具时代意义的理论命题。"以审判为中心"应以审判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审判权、法官或以审判阶段为中心,侦查、提起公诉等活动应围绕审判进行并接受审判活动的审查和检验,其重心在于保障被告人的公正审判权。"以审判为中心"通过"庭审中心主义"得以实现,即通过贯彻证据裁判原则实现庭审的实质化,发挥庭审防止错判、保护无辜的功能。不仅被告人有罪的判决需由审判做出最终裁决,在审前程序中关涉被追诉人基本权利的强制性措施的采用亦应接受司法审查,构建"以裁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中心主义 以审判为中心 以庭审为中心 以裁判为中心 公正审判权
原文传递
刑事诉讼中的法官庭外调查权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奋飞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刑事诉讼包含着一系列的诉讼价值,而不单纯为了实现实体正义。我国法官庭外调查权的根本出路在于诉讼观念的转变,在整体模式方面,应将现行法官的"庭外调查程序"改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诉讼程序。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法官 庭外调查权 程序正义 实体正义
原文传递
对警察刑事执法实践中若干问题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卫东 程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共9页
通过发放调研问卷与访谈等实证分析的研究,揭示我国警察刑事执法实践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就普遍关注的刑侦体制改革、警察出庭作证两个专题进行理论探讨与反思,就公安机关刑事执法与行政执法两项权力的并存与交叉问题进行初步的解剖。
关键词 司法警察 行政警察 刑行交叉 刑侦 体制改革 出庭作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