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乍得Bongor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
窦立荣
肖坤叶
胡勇
宋红日
程顶胜
杜业波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95
|
|
2
|
非线性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回顾与展望 |
杨文采
|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
2002 |
64
|
|
3
|
东海陆架盆地构造反转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 |
张国华
张建培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72
|
|
4
|
反转构造与油气圈闭 |
陈昭年
陈发景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1995 |
55
|
|
5
|
东海西湖凹陷中南部晚中新世构造反转与油气运聚 |
张敏强
钟志洪
夏斌
孙珍
|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
2005 |
62
|
|
6
|
多条人工地震测深剖面资料联合反演首都圈三维地壳结构 |
李松林
张先康
宋占隆
石金虎
邓宏钊
杨健
张成科
任青芳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1
|
|
7
|
中国及邻近地区地壳结构 |
高星
王卫民
姚振兴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3
|
|
8
|
松辽盆地反转构造运动学特征 |
陈昭年
陈发景
|
《现代地质》
CAS
CSCD
|
1996 |
48
|
|
9
|
川东高陡构造成因地质模式与含气性分析 |
李忠权
冉隆辉
陈更生
路中侃
段新国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9
|
|
10
|
西湖凹陷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 |
陈志勇
葛和平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
2003 |
43
|
|
11
|
用于区域重力场定量解释的多尺度刻痕分析方法 |
杨文采
孙艳云
侯遵泽
于常青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5
|
|
12
|
伸展断陷盆地的演化特征——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为例 |
沈华
李春柏
陈发景
尹微
张宇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6
|
|
13
|
二连盆地反转构造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 |
刘武生
赵兴齐
康世虎
史清平
张梓楠
|
《铀矿地质》
CAS
CSCD
|
2018 |
37
|
|
14
|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盆地断陷期构造转换及油气地质意义 |
陈娟
张庆龙
王良书
解国爱
徐士银
毕素萍
葛荣峰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6
|
|
15
|
相反转技术制备环氧树脂水基体系——相反转过程的流变行为研究 |
杨振忠
许元泽
赵得禄
徐懋
|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24
|
|
16
|
中非裂谷系Bongor盆地强反转裂谷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肖坤叶
赵健
余朝华
盛艳敏
胡瑛
袁志云
侯福斗
张桂林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4
|
|
17
|
川滇地区中小震重新定位与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研究 |
马宏生
张国民
周龙泉
刘杰
邵志刚
夏红
|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8
|
|
18
|
重庆市冬季雾生消的物理特征 |
何友江
朱彬
马力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9
|
|
19
|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反转构造 |
胡望水
吕炳全
毛治国
官大勇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5
|
|
20
|
施力方式对半地堑反转构造变形特征影响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
马宝军
漆家福
于福生
杨雪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