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茎泽兰叶片化感作用对10种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08
1
作者 郑丽 冯玉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782-2787,共6页
化感作用在生物入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紫茎泽兰具有化感物质,它能抑制豌豆等一些对化感物质敏感的植物种子萌发,但它对入侵早期直接与之竞争的植物的影响以及化感作用与其入侵性的关系还知之甚少。以紫茎泽兰入侵早期直接与之竞争... 化感作用在生物入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紫茎泽兰具有化感物质,它能抑制豌豆等一些对化感物质敏感的植物种子萌发,但它对入侵早期直接与之竞争的植物的影响以及化感作用与其入侵性的关系还知之甚少。以紫茎泽兰入侵早期直接与之竞争的草本植物和为替代控制紫茎泽兰引进的牧草为材料,利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紫茎泽兰叶片提取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化感作用与其入侵性的关系,并为其替代控制提供依据。紫茎泽兰叶片提取液对10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化感作用,不同浓度的提取液对植物的化感作用强度不同,低浓度时较弱,高浓度时较强。高浓度的提取液能降低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胚轴和胚根长度,增加幼苗丙二醛含量,其中发芽速率更敏感,可能是衡量化感作用的最敏感指标。不同植物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无芒虎尾草、白三叶、细叶苦荬和莎草砖子苗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较敏感,紫花苜蓿最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入侵性
下载PDF
表型可塑性与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 被引量:152
2
作者 耿宇鹏 张文驹 +1 位作者 李博 陈家宽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47-455,共9页
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与其性状之间的关系是入侵生态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成功的入侵种常常能占据多样化的生境 ,并以广幅的环境耐受性为特征。遗传分化 (包括生态型分化 )和表型可塑性是广布性物种适应变化、异质性生境的两种不同但并不... 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与其性状之间的关系是入侵生态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成功的入侵种常常能占据多样化的生境 ,并以广幅的环境耐受性为特征。遗传分化 (包括生态型分化 )和表型可塑性是广布性物种适应变化、异质性生境的两种不同但并不矛盾和排斥的策略。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 ,表型可塑性具有确定的遗传基础 ,本身是一种可以独立进化的性状。许多入侵种遗传多样性比较低 ,但同时又占据了广阔的地理分布区和多样化的生境 ,表型可塑性可能在这些物种的入侵成功和随后的扩散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首先介绍表型可塑性的含义 ,简述表型可塑性和生物适应的关系 ,然后从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据两个方面论述了表型可塑性与外来植物入侵能力的相关性 ,最后针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当然 ,并非所有入侵种的成功都能归因于表型可塑性 ,作者认为对于那些遗传多样性比较低同时又占据多样化生境的入侵种 ,表型可塑性和入侵能力的正相关可能是一条普遍法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可塑性 入侵能力 入侵种 遗传分化
下载PDF
光强对两种入侵植物生物量分配、叶片形态和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52
3
作者 王俊峰 冯玉龙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1-786,共6页
比较研究了不同光强下生长的 (透光率分别为 12 .5 %、36 %、5 0 %、10 0 % )两种入侵性不同的外来种———紫茎泽兰 (Eupatoriumadenophorum)和兰花菊三七 (Gynurasp .)的生物量分配、叶片形态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 :1)两种植物叶片形... 比较研究了不同光强下生长的 (透光率分别为 12 .5 %、36 %、5 0 %、10 0 % )两种入侵性不同的外来种———紫茎泽兰 (Eupatoriumadenophorum)和兰花菊三七 (Gynurasp .)的生物量分配、叶片形态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 :1)两种植物叶片形态对光环境的反应相似。弱光下比叶面积 (SLA)、平均单叶面积 (MLS)和叶面积比 (LAR)较大 ,随着光强的升高 ,SLA、MLS、LAR和叶根比 (LARMR)降低。 2 ) 10 0 %光强下紫茎泽兰叶生物量比 (LMR)、叶重分数 (LMF)和叶面积指数高于低光强下的值 ,也高于兰花菊三七 ,支持结构生物量比 (SBR)则相反。强光下紫茎泽兰叶片自遮荫严重 ,这可能是其表现入侵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兰花菊三七分枝较多 ,避免了叶片自遮荫 ,较多的分枝利于种子形成对其入侵有利。 3)随生长环境光强的升高 ,两种植物的净同化速率 (NAR)、相对生长速率 (RGR)和生长对NAR的响应系数均升高 (但 10 0 %光强下兰花菊三七RGR降低 ) ,平均叶面积比 (LARm)和生长对LARm 的响应系数均降低 ,但不同光强下LARm 对生长的影响始终大于NAR。 4 )随着光强的减弱 ,两种植物都增加高度以截获更多光能 ,但它们的生物量分配策略不同 ,紫茎泽兰根生物量比 (RMR)降低 ,SBR增大 ,而兰花菊三七SBR降低 ,RMR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分配 叶片形态 生长特性 紫茎泽兰 兰花菊三七
下载PDF
外来植物黄顶菊的入侵警报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143
4
作者 高贤明 唐廷贵 +3 位作者 梁宇 郑天翔 桑卫国 陈艺林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74-279,共6页
一种菊科外来植物最近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的天津市和河北省的衡水与廊坊市。专家鉴定结果证明这是一种我国从未报道过的外来物种Flaveria bidentis。本文拟定了它的中文名称:黄顶菊,并对其原产地、扩散范围以及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 一种菊科外来植物最近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的天津市和河北省的衡水与廊坊市。专家鉴定结果证明这是一种我国从未报道过的外来物种Flaveria bidentis。本文拟定了它的中文名称:黄顶菊,并对其原产地、扩散范围以及形态学、生理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其特性,我们认为黄顶菊是一种入侵性极高的一年生杂草,特别是对农牧业生态系统有极大的破坏性。为了防治、控制和根除这种新入侵的有害物种,本文借鉴国内外入侵物种防治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并呼吁各有关人员和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调查其入侵途径,分析其可能入侵的区域,评估其入侵性,拟定科学的防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物种 植物 黄顶菊 入侵性 杂草 原产地 扩散范围 形态学 生理学 生态学 防治
下载PDF
外来种互花米草入侵模式与爆发机制 被引量:135
5
作者 邓自发 安树青 +5 位作者 智颖飙 周长芳 陈琳 赵聪蛟 方淑波 李红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678-2686,共9页
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Loisel)因其促淤造陆和消浪护堤作用显著而被许多国家引种,如今却在侵入地快速蔓延并呈现爆发趋势,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危害,被认为是研究生物入侵生态学和遗传学的模式植物。从种群的入侵力、生态系统... 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Loisel)因其促淤造陆和消浪护堤作用显著而被许多国家引种,如今却在侵入地快速蔓延并呈现爆发趋势,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危害,被认为是研究生物入侵生态学和遗传学的模式植物。从种群的入侵力、生态系统可入侵性和入侵通道3个方面探讨互花米草的爆发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遗传分化和基因渗入能力是互花米草爆发的遗传基础,对逆境的高抗性和强竞争力是其快速扩张的保障,而高繁殖系数是互花米草爆发的源泉。我国互花米草种群的早期扩散人为影响超过了自然过程,快速扩张呈现出点源扩散和多点爆发的特点,从而为其种群控制带来困难,同时种子的跳跃式和连续式扩散在互花米草种群维持、更新和爆发中有重要作用,强有力的克隆生长能力也为互花米草种群的连续扩张提供了保障。现阶段要完全控制和根除互花米草是不实际的,但在及时预测预警的基础上,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采取有序控制和综合开发利用的策略,仍可望妥善解决互花米草入侵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力 可入侵性 ALLEE效应 基因渗入 繁殖系数
下载PDF
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的形态、生物量分配和光合特性对氮营养的响应 被引量:121
6
作者 王满莲 冯玉龙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7-705,共9页
比较研究了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和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的形态、生物量分配、生长和光合特性对氮营养的可塑性反应,探讨其与入侵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种入侵植物对氮营养变化表现出很高的可塑性。随供氮量的增加,... 比较研究了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和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的形态、生物量分配、生长和光合特性对氮营养的可塑性反应,探讨其与入侵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种入侵植物对氮营养变化表现出很高的可塑性。随供氮量的增加,两种植物的根冠比、根生物量比降低,叶生物量比(LMR)、叶面积比和叶根比升高。低氮时,增加吸收器官的生物量分配,有利于养分吸收;高氮时,更多的生物量投入同化器官,有利于碳积累。相比之下紫茎泽兰对氮素的适应性更强。2)两种入侵植物偏好较高的氮营养环境,土壤氮含量升高利于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的入侵。在较大的氮范围内,其相对生长速率(RGR)、总生物量、株高、分枝数、叶面积指数、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合色素含量都随供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过量氮素对上述参数的抑制不显著。在本地种基本停止生长的干季,紫茎泽兰和飞机草仍维持较高的RGR,这与它们的入侵性密切相关。3)在决定RGR对氮营养的响应过程中,平均叶面积比和净同化速率同等重要。LMR对两种植物的RGR有重要的影响,是决定处理间和种间RGR差异的重要因素。随氮素的增加,紫茎泽兰的比叶面积(SLA)降低,飞机草的SLA升高,但在所有氮水平下,前者的SLA都高于后者,紫茎泽兰SLA的变化规律更利于植物适应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生物量分配 相对生长速率 光合特性 氮响应 入侵性 紫茎泽兰 飞机草 氮营养 响应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of cell clones with different metastatic potential from the metastati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 MHCC97 被引量:113
7
作者 Yan Li Zhao-You Tang Sheng-Long Ye Yin-Kun Liu Jie Chen Qiong Xue Jun Chen Dong-Mei Gao Wei-Hua Bao Liver Cancer Institute and Zhongshan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Former Liver Cancer Institute of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2,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5期630-636,共7页
AIM: To establish clone cells with different metastatic potential for the study of metastasis-related mechanisms. METHODS: Cloning procedure was performed on parent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cell line MHCC97, a... AIM: To establish clone cells with different metastatic potential for the study of metastasis-related mechanisms. METHODS: Cloning procedure was performed on parent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cell line MHCC97,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rget clones selected by in vivo screening were studied. RESULTS: Two clones with high (MHCC97-H) and low (MHCC97-L) metastatic potential were isolated from the parent cell line. Compared with MHCC97-L, MHCC97-H had smaller cell size (average cell diameter 43 microm vs 50 microm) and faster in vitro and in vivo growth rate (tumor cell doubling time was 34.2h vs 60.0h). The main ranges of chromosomes were 55-58 in MHCC97-H and 57-62 in MHCC97-L. Boyden chamber in vitro invasion assay demonstrated that the number of penetrating cells through the artificial basement membrane was (37.5 +/- 11.0) cells/field for MHCC97-H vs (17.7 +/- 6.3)/field for MHCC97-L. The proportions of cells in G0-G1 phase, S phase, and G2-M phase for MHCC97-H/MHCC97-L were 0.56/0.65, 0.28/0.25 and 0.16/0.10, respectively, as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serum AFP levels in nude mice 5wk after orthotopic implantation of tumor tissue were (246 +/- 66) microg.L(-1) for MHCC97-H and (91 +/- 66) microg.L(-1) for MHCC97-L. The pulmonary metastatic rate was 100% (10/10) vs 40% (4/10). CONCLUSION: Two clones of the same genetic background but with different biological behaviors were established, which could be valuable models for investigation on HCC metast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UMINS Animals Carcinoma Hepatocellular Cell Division Chromosomes Clone Cells Flow Cytometry Hepatitis B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s Hepatitis B virus purification Humans Keratin Liver Liver Neoplasms Experimental Male MICE Mice Inbred BALB C Mice Nude Neoplasm invasiveness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Tumor Cells Cultured Virus Integration ALPHA-FETOPROTEINS
下载PDF
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03
8
作者 史刚荣 马成仓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7-732,共6页
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与其性状之间的关系是入侵生态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成功的入侵种常常能占据多样化的生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繁殖力和散布力.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分化是外来入侵植物对生境异质性的两种适应策略;散布体多态型和散布途径... 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与其性状之间的关系是入侵生态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成功的入侵种常常能占据多样化的生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繁殖力和散布力.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分化是外来入侵植物对生境异质性的两种适应策略;散布体多态型和散布途径多种化,使外来入侵植物迅速占领入侵生境,并进行远距离扩散;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并存,并根据生境和入侵阶段权衡的繁育对策不仅使入侵种群大面积暴发成为可能,而且直接影响散布机制并对种群遗传结构具有调节作用.高效的资源利用性竞争,加之以化感作用为基础的干扰性竞争使植物更具入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入侵能力 表型可塑性 遗传变异 繁育特性 散布机制 竞争能力 化感作用
下载PDF
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的形态和光合特性对磷营养的响应 被引量:83
9
作者 王满莲 冯玉龙 李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2-606,共5页
比较研究了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的生长、形态、生物量分配和光合特性对磷营养的可塑性反应,及与其入侵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入侵植物对磷营养变化表现出很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低磷时,两种植物的根生物量比增大,利于养分吸收;高磷时,两种... 比较研究了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的生长、形态、生物量分配和光合特性对磷营养的可塑性反应,及与其入侵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入侵植物对磷营养变化表现出很强的可塑性和适应性.低磷时,两种植物的根生物量比增大,利于养分吸收;高磷时,两种植物的比叶面积、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单位面积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大,同化面积和同化能力增强,利于碳积累.相比之下,紫茎泽兰对磷的适应性更强.随供磷量的增加,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的相对生长速率、总生物量、株高、分枝数、叶面积指数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均显著增大,过量磷素对上述参数抑制较小,表明两种入侵植物偏好较高的磷环境,土壤磷含量升高有利于其入侵,并在高磷时,通过增大株高、分枝数和叶面积指数荫蔽排挤本地种.在本地种基本停止生长的干季,紫茎泽兰和飞机草仍维持较高的相对生长速率.这也与其入侵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特性 生物量分配 光合特性 入侵性 紫茎泽兰 飞机草
下载PDF
不同生境条件下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变化与入侵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5
10
作者 于兴军 于丹 马克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3-780,共8页
在紫茎泽兰 (Eupatoriumadenophorum)入侵地 ,草本层中的本地植物的多度和盖度与紫茎泽兰的多度和盖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落叶阔叶林和公路边生境的紫茎泽兰相对多度和盖度为常绿阔叶林生境的 3~ 5倍 ;而本地草本植物在组成种类、... 在紫茎泽兰 (Eupatoriumadenophorum)入侵地 ,草本层中的本地植物的多度和盖度与紫茎泽兰的多度和盖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落叶阔叶林和公路边生境的紫茎泽兰相对多度和盖度为常绿阔叶林生境的 3~ 5倍 ;而本地草本植物在组成种类、相对多度和盖度在落叶阔叶林和公路边生境比常绿阔叶林生境减少了 30 %、5 0 %和70 %。用生物检测的方法研究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公路边——— 3个不同生境下的紫茎泽兰根和茎的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表明 :不同生境的紫茎泽兰茎和根的化感作用存在差异 ,即公路边 >落叶阔叶林下 >常绿阔叶林下 ,关联分析显示出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化感作用力与本地植物的相对多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证明不同生境的化感作用的差异是紫茎泽兰的入侵效果的原因之一 ;在白菜 (Brassicarapa)幼苗生物量生长抑制试验中 ,各样地的茎提取液处理的白菜幼苗生物量之间的差异大于各样地的根提取液处理之间的差异 ,说明对于不同样地的紫茎泽兰的入侵力 ,地上部分的化感作用比地下部分具有更大的贡献力。落叶阔叶林下和公路边的紫茎泽兰生长旺盛、现存单位面积生物量远远高于常绿阔叶林下 ,这将促使落叶阔叶林和公路边生境的单位面积上的紫茎泽兰种群的化感作用大于常绿阔叶林下的紫茎泽兰种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紫茎泽兰 化感作用 入侵力 植物群落
下载PDF
菊科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的繁殖特征及其与入侵性的关系 被引量:79
11
作者 郝建华 刘倩倩 强胜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6-665,共10页
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菊科入侵植物。通过实验观察和人工控制套袋等方法,对其花序开花动态、花粉胚珠比(P/O)、自交亲和性、花粉活力、访花昆虫和种子(瘦果)的萌发率等与繁殖相关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这些繁殖... 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菊科入侵植物。通过实验观察和人工控制套袋等方法,对其花序开花动态、花粉胚珠比(P/O)、自交亲和性、花粉活力、访花昆虫和种子(瘦果)的萌发率等与繁殖相关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这些繁殖特征与入侵性的关系。三叶鬼针草在10-11月开花,单个花序的花期约为5-6天。每小花的花柱基部有圆筒状的蜜腺环绕。单个花序内可自交亲和,自交结实率和花粉活力均较高,其P/O值为1754.12±29.87。主要访花者为灰蝶科(Lycaenidae)、粉蝶科(Pieridae)和茧蜂科(Braconidae)昆虫。三叶鬼针草所具有的灵活交配机制是其入侵成功的重要因素。此外,三叶鬼针草结实量大、种子产生迅速且适于传播,以及种子萌发范围广和短期快速萌发等特性也增强了其入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三叶鬼针草 繁育系统 入侵性 繁殖特征
下载PDF
发育时期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6
12
作者 韩利红 冯玉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85-1191,共7页
为探讨紫茎泽兰化感作用与其入侵性的关系,利用生物检测法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紫茎泽兰叶片水提液对4种本地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时紫茎泽兰叶片水提液能显著抑制4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但低浓... 为探讨紫茎泽兰化感作用与其入侵性的关系,利用生物检测法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紫茎泽兰叶片水提液对4种本地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时紫茎泽兰叶片水提液能显著抑制4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但低浓度时有时抑制作用不显著,甚至有促进作用;除狗肝菜胚轴生长外,不同浓度下紫茎泽兰叶水提液均能抑制4种本地植物胚轴和胚根生长,但有时对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显著,甚至有促进作用。不同植物和同种植物的不同参数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拔毒散和狗肝菜的种子萌发参数较敏感,莎草砖子苗的生长参数较敏感,种子发芽速度和胚根生长较敏感。总的看,随发育时间的增加,紫茎泽兰抑制本地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最低叶片提取液浓度减小,相同浓度下叶片水提液对本地植物的抑制作用增强,表明紫茎泽兰化感作用增强。化感作用在紫茎泽兰入侵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化感作用 发育期 入侵性
下载PDF
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 被引量:59
13
作者 刘建 李钧敏 +5 位作者 余华 何维明 于飞海 桑卫国 刘国方 董鸣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9-576,共8页
揭示影响外来植物入侵性的功能性状及其生态机制是入侵植物生态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性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植物功能性状对外来植物入侵的贡献以及外来植物的不同入侵阶段对其功能性状的需求,探讨植... 揭示影响外来植物入侵性的功能性状及其生态机制是入侵植物生态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性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植物功能性状对外来植物入侵的贡献以及外来植物的不同入侵阶段对其功能性状的需求,探讨植物功能性状与外来植物入侵的相关性及其入侵机理。迄今研究较多的影响外来植物入侵性的功能性状主要包括形态性状、生长性状、生理性状、繁殖性状、种子性状、克隆性状、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变异等。这些功能性状对外来植物入侵的贡献随着入侵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在传播到达阶段,种子性状对入侵具有重要影响;在定居建群阶段,与植物抗逆性和适应性相关的生理性状和繁殖性状发挥主要作用;在扩散入侵阶段,克隆性状和影响植物竞争能力的生理性状对植物成功入侵具有重要贡献。由于植物入侵性是其功能性状和环境因素互作的结果,且功能性状的作用随环境因素和入侵阶段不同而异,因此,结合外来植物入侵阶段,并考虑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互作,是入侵生物学中植物功能性状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植物 生物入侵 入侵性 植物功能性状
原文传递
八种菊科外来植物种子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的差异 被引量:50
14
作者 杨逢建 张衷华 +5 位作者 王文杰 祖元刚 陈华峰 贾晶 关宇 张乃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42-449,共8页
种子繁殖是菊科植物延续后代的主要途径。目前在菊科植物中出现了大量的有害入侵植物,有鉴于此,选择典型的6种入侵植物和2种非入侵植物对其种子表面形态特征、种子千粒重、种子萌发特性、种子激素和单宁等代谢产物进行测定,试图对这... 种子繁殖是菊科植物延续后代的主要途径。目前在菊科植物中出现了大量的有害入侵植物,有鉴于此,选择典型的6种入侵植物和2种非入侵植物对其种子表面形态特征、种子千粒重、种子萌发特性、种子激素和单宁等代谢产物进行测定,试图对这些菊科入侵植物的入侵原因进行探讨。所选择的植物包括:取种于温带的入侵植物假苍耳(Ira xanthifolia Nutt)、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irla L.)和非入侵植物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 Cav、);亚热带的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K、)、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um(L.)R.M、Kingand H.Robinson、)和非入侵植物金光菊(Rudbeckiaserotina(syn、R.hirta))。结果表明,在传播方式上,入侵植物比非入侵植物传播方式较为高等且多样化,薇甘菊、飞机草、紫茎泽兰均具有冠毛且种子轻小,适于风力传播;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具有钩刺,易被人或动物携带;假苍耳种子较小且容易和北方的谷类等作物种子混杂,增加了人类活动传播的机会;而非入侵种金光菊和波斯菊种子较大,主要靠重力传播。在种子萌发率上,出现了南高北低的现象,这可能与种子的休眠有关,种子萌发速率在入侵种和非入侵种中平均为3d,两者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在种子生理生化特性上,种子GA和LAA含量在入侵种和非入侵种中区别不大,平均值分别在0.9~5wg/g和0.079~0.3μg/g之间;单宁含量出现南高北低现象,但在入侵种和非入侵种之间没有规律。所以在简单的风干种子的激素和单宁含量、种子萌发速率上并不能揭示出入侵种的快速占领新生境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性 有性繁殖体 传播 萌发 激素 单宁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在中国的分布及入侵能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5
作者 黄乔乔 沈奕德 +3 位作者 李晓霞 程汉亭 宋鑫 范志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7-985,共9页
以近十几年来备受关注的外来植物入侵为背景,综述关于入侵植物在我国分布和入侵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研究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不同起源地的入侵植物在我国分布区域不一样,在控制了起源地的作用后,入侵植物主要分布... 以近十几年来备受关注的外来植物入侵为背景,综述关于入侵植物在我国分布和入侵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研究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不同起源地的入侵植物在我国分布区域不一样,在控制了起源地的作用后,入侵植物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人为活动较多的省份或地区(大尺度),以及干扰较严重的生境(小尺度)。入侵能力强的多年生植物常有强大的无性繁殖能力、高光合速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强化感作用、以及适应异质生境的能力;起源于美洲的入侵能力强的1年生植物常能产生大量的易传播的种子、可自交亲和、强化感作用等;起源于欧亚大陆的入侵能力强的1年生植物常与作物非常相似,在农田中危害严重。未来需要研究干扰促进入侵的机制、化感作用与野外实际情况相结合研究、化感物质通过改变土壤微生态环境间接促进入侵的机制研究、1年生和多年生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与其物种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强对弱入侵性外来植物的预警研究。这些研究不仅能使我们深入理解外来植物发生入侵和危害的规律,也可为入侵植物的防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分布 入侵能力 干扰 物种特性 化感 防控
下载PDF
人工群落中苗期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和对光环境的适应 被引量:37
16
作者 王俊峰 冯玉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09-1817,共9页
在有、无活性炭的条件下分别构建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与4种受体植物———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鬼针草(Bidens pilosa)、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和兰花菊三七(Gynurasp.)混种的人工群落,研究了群落中紫茎泽兰... 在有、无活性炭的条件下分别构建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与4种受体植物———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鬼针草(Bidens pilosa)、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和兰花菊三七(Gynurasp.)混种的人工群落,研究了群落中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和对群落光环境的适应,探讨了化感作用和光适应特性与其入侵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炭处理对4种受体植物的生长、生理特性影响不显著,说明苗期紫茎泽兰化感作用不明显,推测入侵初期化感作用不是紫茎泽兰排挤本地种的主要原因。4种受体植物可以通过化感作用对紫茎泽兰产生某些影响,但群落的光环境对其影响更大。紫茎泽兰能很好地适应群落中不同的光环境。苗期紫茎泽兰处于群落下层,叶片受光指数低,此时它能长期忍耐并缓慢生长;随着叶片受光指数的升高,其最大净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叶绿素a/b比、总生物量、总叶面积、地茎、叶片数和分支数升高,比叶面积和比茎长降低,这有利于它维持叶片能量平衡并导致对邻近植物的严重遮荫。紫茎泽兰强的光适应能力、强光下对其它物种的遮荫效应与其入侵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化感作用 光适应 入侵性 人工群落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phenotypes of cell-func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pathobiological behavior of gastric carcinomas 被引量:39
17
作者 Yan Xin Xiao Ling Li +4 位作者 Yan Ping Wang Su Min Zhang Hua Chuan Zheng Dong Ying Wu Yin Chang Zhang The Fourth Laboratory of Cancer Institut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1,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3-59,共7页
AIM: To revea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phenotypes of gastric carcinoma cells and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by a new way of cell-function classification.METHODS:Surgically resected spec... AIM: To revea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unctional differentiation phenotypes of gastric carcinoma cells and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by a new way of cell-function classification.METHODS:Surgically resected specimens of 361 gastric carcinomas(GC) were investigated with enzyme-, mucin-, and tumor-related marker immunohistochemistry. According to the direction of cell-function differentiation, stomach carcinoma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functionally differentiated types. RESULTS: (1) Absorptive function differentiation type (AFDT): there were 82 (22.7%) patients including 76 (92.7%) aged 45 years. Sixty-nine (84.1%) cases belonged to the intestinal type. Thirty-eight (46.3%) expressed CD44v6 and 9 (13.6%) of 66 male patients developed liver metastasis.The 5-year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s in this group (58.5%) was higher than those with the other types (P【0.01). (2) Mucin secreting function differentiation type (MSFDT): 54 (15%) cases. Fifty-three (98.1%) tumors had penetrated the serosa, 12 (22.2%) expressed ER and 22 (40.7%) expressed CD44v6. The postoperative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28.6%. (3) Absorptive and mucin-producing function differentiation type (AMPFDT): there were 180 (49.9%) cases, including 31 (17.2%) aged younger than 45 years. The tumor was more common in women (62, 34.4%,) and expressed more frequently estrogen receptors (ER) (129, 81.7%) than other types (P【0.01). Ovary metastasis was found in 12 (19.4%) out of 62 female subjects. The patients with this type GC had the lowest 5-year survival rate (24.7%) among all types. (4) Specific function differentiation type (SFDT): 13 (3.6%) cases. Nine (69.2%) tumors of this type derived from APUD system, the other 4 (30.7%) were of different hist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Sixty per cent of the patients survived at least five years. (5) Non-function differentiation type (NFDT): 32 (8.9%) cases. Nineteen (59.4%) cases had lymph node metastases but no one with liver or ovary metastasis.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28.1%. CONCLUSION: This new cell-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gens CD44 Cell Differentiation Female GLYCOPROTEINS Humans Immunohistochemistry Liver Neoplasms Lymphatic Metastasis Male Middle Aged Neoplasm invasiveness Ovarian Neoplasms Phenotype Prognosis Receptors Estrogen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Stomach Neoplasms Survival Rate Tumor Markers Biological
下载PDF
溴隐亭治疗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的长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31
18
作者 吴哲褒 于春江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1-137,共7页
目的 观察溴隐亭治疗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纳入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 (IGPs)的标准是:⑴肿瘤直径 4cm以上,侵袭海绵窦或邻近其他结构;⑵血浆PRL>200ng/ml;⑶高泌乳素分泌或占位效应引起的临床症状。符合标准... 目的 观察溴隐亭治疗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纳入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 (IGPs)的标准是:⑴肿瘤直径 4cm以上,侵袭海绵窦或邻近其他结构;⑵血浆PRL>200ng/ml;⑶高泌乳素分泌或占位效应引起的临床症状。符合标准者 20例,其中 6例为术后给以溴隐亭治疗,其余 14例首发溴隐亭治疗。11例配合放疗。结果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在平均随访的 37 3个月内肿瘤体积平均缩小 93 3%, 11例肿瘤在MRI上消失。视力下降者除 1例外其余均获得改善(13 /14)。PRL水平控制正常者 8例,大于 200ng/ml者 7例。服药过程中出现脑脊液漏 1例,行经蝶修补。本组在治疗过程中无肿瘤卒中及耐药现象发生。结论 溴隐亭为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的首选治疗,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缩小肿瘤体积和控制PRL水平。部分患者服药后肿瘤消失,另一部分患者肿瘤局限后给以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从而避免手术风险和手术费用。溴隐亭对控制PRL和缩小肿瘤体积不是同等敏感的。放疗的选择宜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隐亭 药物治疗 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 临床随访 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不同生境下入侵植物胜红蓟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特性 被引量:36
19
作者 周兵 闫小红 +2 位作者 肖宜安 王宁 旷志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02-2608,共7页
为探究入侵植物胜红蓟在种群构件水平上的生长特性,以更好地了解其整体的生存策略和入侵性,通过测定胜红蓟各构件的生物量、各构件生物量相关性、繁殖构件/营养构件比和根冠比,对Ⅰ房前屋后、Ⅱ菜园地、Ⅲ桔园和Ⅳ路边4种不同生境下的... 为探究入侵植物胜红蓟在种群构件水平上的生长特性,以更好地了解其整体的生存策略和入侵性,通过测定胜红蓟各构件的生物量、各构件生物量相关性、繁殖构件/营养构件比和根冠比,对Ⅰ房前屋后、Ⅱ菜园地、Ⅲ桔园和Ⅳ路边4种不同生境下的胜红蓟种群构件的生物量分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胜红蓟种群各构件的生物量既存在差异,又存在相同的趋势,即: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根生物量>花果生物量;生境Ⅱ胜红蓟总生物量、茎、叶和花果生物量均最大,生境Ⅳ的均最小,两者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生境中胜红蓟种群的根、茎、叶、花果生物量分配与其各构件生物量大小顺序并不一致,前者各生境间的差异小于后者各生境间的差异;4种生境下繁殖构件与营养构件生物量比大小顺序依次为Ⅳ>Ⅲ>Ⅱ>Ⅰ,其值分别为0.069、0.061、0.050和0.042,根冠比大小顺序依次为Ⅲ>Ⅰ>Ⅳ>Ⅱ,其值分别为0.211、0.179、0.154和0.090;胜红蓟植株株高与各构件及各构件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株高与各构件的相关性中,株高与茎生物量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525,各构件的相关性中,茎生物量与叶和花果生物量的相关性较强,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00。胜红蓟种群在不同生境下各构件的生物量、繁殖构件/营养构件比和根冠比表现出的差异显示了其较强的表型可塑性和对异质环境的适应性,可能增强了其入侵性。不同生境下胜红蓟种群各构件生物量相同的趋势及生物量分配比间相对较小的差异显示了胜红蓟种群构件生物量分配模式的相对稳定性。胜红蓟种群各构件间的极显著相关性显示了其整体性的生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胜红蓟 种群构件 生物量分配 入侵性
下载PDF
纯磨玻璃结节定量CT鉴别肺浸润性腺癌与浸润前病变和微浸润腺癌 被引量:36
20
作者 秦福兵 陆友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研究肺纯磨玻璃结节(p GGN)CT定量参数能否鉴别浸润性腺癌和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其中9名男性,年龄27-79岁)58个经手术病理诊断的p GGN的大小和CT值指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用受试... 目的:研究肺纯磨玻璃结节(p GGN)CT定量参数能否鉴别浸润性腺癌和浸润前病变/微浸润腺癌。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其中9名男性,年龄27-79岁)58个经手术病理诊断的p GGN的大小和CT值指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确立鉴别诊断的最佳临界点。结果:病变分成浸润前/微浸润病灶(n=38,包括7个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7个原位腺癌,14个微浸润腺癌)和浸润性腺癌(n=20)。浸润性腺癌瘤体大小(20.3±8.5)mm和CT值(-412.6±55.0)HU均明显大于浸润前/微浸润病灶[大小为(9.5±3.2)mm,CT值为(-554.7±84.4)HU;P〈0.001]。上述两个指标分别取临界值≥12.5 mm和CT值≥–482.5 HU作为诊断浸润性肺腺癌的标准,诊断的准确度为87.9%,敏感度100%,特异度81.6%,阳性预测值74.1%,阴性预测值100%。结论:p GGN大小和CT值有助于鉴别浸润性腺癌和浸润前/微浸润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浸润性 磨玻璃结节 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