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辞趣与汉语修辞学理论体系——重读《修辞学发凡》第九篇 被引量:2
1
作者 霍四通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32,共5页
辞趣是奠定汉语修辞学学科属性的重要基石,不宜轻言取消。它是积极修辞的重要组成单元,可以视作辞格的基础或前身,和辞格始终处于动态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网络时代,新的语言现象不断涌现,很多都属于辞趣范畴,这凸显了辞趣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 辞趣 辞格 《修辞学发凡》
原文传递
关于修辞内容和修辞能力发展研究的省思——纪念《修辞学发凡》出版90周年 被引量:1
2
作者 段曹林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23-28,共6页
从修辞内容和修辞能力发展的研究现状出发,对照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的相关论述,指出这两个关联领域的研究存在重视不够、失于狭隘等问题,认为问题主要源于对修辞及其结构和功能的认知局限和偏差,主张注重发掘中国修辞学的独创性、建... 从修辞内容和修辞能力发展的研究现状出发,对照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的相关论述,指出这两个关联领域的研究存在重视不够、失于狭隘等问题,认为问题主要源于对修辞及其结构和功能的认知局限和偏差,主张注重发掘中国修辞学的独创性、建设性成果和独特智慧,积极引进西方修辞学及邻近学科的学术资源和成功经验,加强多渠道汇融和多学科交流,推进包括修辞内容和修辞能力发展在内的中国修辞学研究奋力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修辞学研究 修辞内容 修辞能力发展 《修辞学发凡》 “古今中外法”
下载PDF
王易的言意观——王易对语言与思想、思维关系的认识 被引量:2
3
作者 钟玖英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1-55,共5页
王易是二十世纪早期成绩卓著的修辞学家 ,是中国语言学界、修辞学界第一个深入探讨语言与思想、思维关系的学者。他认为语言与思想无必然之关系 :“言语非思想”、“思想非言语”。语言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 ,是思维... 王易是二十世纪早期成绩卓著的修辞学家 ,是中国语言学界、修辞学界第一个深入探讨语言与思想、思维关系的学者。他认为语言与思想无必然之关系 :“言语非思想”、“思想非言语”。语言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 ,是思维过程的工具 ,是承载思想的容器 ,语言与思想不可分离。语言与形象思维的关系 :形象思维有时不需要凭借语言 ,语言与思想有先后之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易 言意观 修辞学通诠
下载PDF
《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研究转型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06-711,共6页
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为标志,中国修辞学研究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文论附庸状态,建立起独立的现代修辞学学科,实现了中国修辞学从"文论附庸"到"独立学科"的转型。《修辞学发凡》因为其语言本位观、科学方法论... 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为标志,中国修辞学研究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文论附庸状态,建立起独立的现代修辞学学科,实现了中国修辞学从"文论附庸"到"独立学科"的转型。《修辞学发凡》因为其语言本位观、科学方法论和完整而新颖的理论体系得到学界广泛认同,担当了完成中国修辞学研究重要转型的历史使命,引领中国修辞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繁荣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发凡》 中国修辞学 转型 独立学科
下载PDF
中国修辞学的现代转型——从《文心雕龙》到《修辞学发凡》 被引量:2
5
作者 丁金国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华夏古典修辞学奠基作《文心雕龙》问世一千四百年后,1932年诞生了《修辞学发凡》,标志着中国修辞学由古典到现代、由摹外到自立的华丽转型。《修辞学发凡》以《文心雕龙》为沃壤,植根于华夏,立足于语言本位,以崭新的知识、科学的解释... 华夏古典修辞学奠基作《文心雕龙》问世一千四百年后,1932年诞生了《修辞学发凡》,标志着中国修辞学由古典到现代、由摹外到自立的华丽转型。《修辞学发凡》以《文心雕龙》为沃壤,植根于华夏,立足于语言本位,以崭新的知识、科学的解释、完整的体系,培养和教育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向普罗大众输送了丰富的学养。《修辞学发凡》留下的遗憾是未能将语体(genre)与风格(style)区分开来,也未能将其研究引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修辞学发凡》 体系 决定性要素 转型
下载PDF
《修辞学发凡》的术语修辞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春泉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7-22,共6页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术语修辞实践表明,术语修辞的话语符号建构有其认知和审美动因。在此基础上,往往形成种种适应与和谐的领域生态。领域生态的适应与和谐,常常诉诸规范和变异的运作。运作的结果符号化并成熟稳定后形成特定的言语风...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术语修辞实践表明,术语修辞的话语符号建构有其认知和审美动因。在此基础上,往往形成种种适应与和谐的领域生态。领域生态的适应与和谐,常常诉诸规范和变异的运作。运作的结果符号化并成熟稳定后形成特定的言语风格,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术语修辞的风格要素主要为简括与平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术语修辞 领域生态 风格
下载PDF
修辞艺术的巨擘,学术研究的楷模——从《修辞学发凡》对《修辞学讲义》辞格部分的修改说起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广艺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11,共5页
从辞格的数量、分类、名称和内容等方面分析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对《修辞学讲义》的修改情况,阐述陈望道辞格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今天我们重温经典,应该努力汲取陈先生的学术营养,弘扬陈先生的治学精神。
关键词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修辞学讲义 辞格 修改
下载PDF
以避讳辞格为例浅析积极修辞
8
作者 刘思静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年第9期154-156,共3页
《修辞学发凡》于中国修辞学史而言意义非凡。试以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研究成果(修辞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为基本根据,对避讳做以概述,借用古籍著作中相关避讳辞格的例子,并结合它与婉转辞格的异同,以此总结避讳辞格所表现出的"... 《修辞学发凡》于中国修辞学史而言意义非凡。试以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研究成果(修辞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为基本根据,对避讳做以概述,借用古籍著作中相关避讳辞格的例子,并结合它与婉转辞格的异同,以此总结避讳辞格所表现出的"积极"特征,进而对积极修辞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讳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积极修辞
下载PDF
《修辞学发凡》字形修辞理论简论
9
作者 曹石珠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字形修辞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以字形(含汉字的形体、标点、图符等书面因素)为修辞利用的材料,把字形修辞归入积极修辞,认为字形修辞有独特的功能。从整体上看,字形修辞理论是《修辞学发凡》修辞思想的重要...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字形修辞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以字形(含汉字的形体、标点、图符等书面因素)为修辞利用的材料,把字形修辞归入积极修辞,认为字形修辞有独特的功能。从整体上看,字形修辞理论是《修辞学发凡》修辞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修辞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发凡 字形修辞 中国特色
下载PDF
《修辞学发凡》的价值论贡献——《修辞学发凡》关于语言文字修辞价值的论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寿忠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5-10,共6页
在修辞学论域里,修辞性价值关系架构主要包括三大分支:(1)微观层面上语言文字和修辞行为的价值关系系统;(2)中观层面上修辞行为和语辞行为的价值关系系统;(3)宏观层面上修辞学术和修辞主体的价值关系系统。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 在修辞学论域里,修辞性价值关系架构主要包括三大分支:(1)微观层面上语言文字和修辞行为的价值关系系统;(2)中观层面上修辞行为和语辞行为的价值关系系统;(3)宏观层面上修辞学术和修辞主体的价值关系系统。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对这三种层面上的修辞价值系统都有论述,本文仅对有关微观层面上语言文字的修辞价值的论述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1)语言文字客体本有的修辞价值;(2)修辞行为主导的语言文字的修辞价值;(3)修辞环境主导的语言文字的修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价值论
下载PDF
纪念《修辞学发凡》出版85周年
11
作者 曹石珠 《湘南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17-119,共3页
《修辞学发凡》客观揭示了汉语修辞的突出特点,给了几代学人以启迪和教育,但其科学见解至今尚未引起中国修辞学界的重视。修辞学界应重视《发凡》的学术见解和深远影响,努力推进汉语修辞学建设。
关键词 《修辞学发凡》 陈望道 汉语修辞
下载PDF
“修辞立其诚”与学风文风建设
12
作者 王希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816-821,830,共7页
"修辞立其诚"是中国文化的精华,诚信原则是汉语修辞学的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坚持诚信原则,不立其诚的修辞是不利于修辞学的发展的。修辞学家应当坚持诚信原则,为学风和文风的改进多作贡献。
关键词 修辞学 诚信原则 《修辞学发凡》 “四个世界”理论
下载PDF
《修辞学发凡》的倒装研究
13
作者 李胜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87,共7页
《修辞学发凡》论述倒装,定义不够明确,理论阐述篇幅小,对倒装结构本身的语言特点缺少具体描写,读者难以概括其20例的典型特征,难以确定典型例句。分"随语倒装"和"变言倒装"两类,但后来的修辞学著作一般不沿用。研... 《修辞学发凡》论述倒装,定义不够明确,理论阐述篇幅小,对倒装结构本身的语言特点缺少具体描写,读者难以概括其20例的典型特征,难以确定典型例句。分"随语倒装"和"变言倒装"两类,但后来的修辞学著作一般不沿用。研究项目有定义、分类、举例、例句赏析、适用文体、修辞效果、附记等。论述模式是:定义+举例+赏析。其成就和不足皆可提醒后人:阐明所论修辞现象的典型特征、给出典型例句,可明确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分类应有明确的角度和标准;对修辞现象的结构作精细深入的描写,有利于揭示修辞现象的形式特点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发凡》 倒装例句 倒装定义 倒装结构 倒装研究
下载PDF
语言和言语——《修辞学导论》的方法论
14
作者 梁文勤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6期13-18,共6页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在《修辞学导论》中贯穿始终,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王希杰先生以此为基础,限定了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拓展了修辞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了修辞学的学科体系。其中,演绎法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修辞学...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在《修辞学导论》中贯穿始终,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王希杰先生以此为基础,限定了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拓展了修辞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了修辞学的学科体系。其中,演绎法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修辞学的科学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导论》 语言 言语 方法论
下载PDF
吴士文和《修辞学发凡》
15
作者 濮侃 庞蔚群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6期14-17,22,共5页
陈望道所著《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吴士文根据唯物辩证法,在充分肯定这本书的历史价值和重大影响的前提下,对该书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慎重的完善工作。吴士文对辞格理论的科学创新,对辞格分类的合理调整,对辞格和非辞... 陈望道所著《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吴士文根据唯物辩证法,在充分肯定这本书的历史价值和重大影响的前提下,对该书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慎重的完善工作。吴士文对辞格理论的科学创新,对辞格分类的合理调整,对辞格和非辞格关系的严密论证以及"辞规"、"辞风"新概念的提出和对修辞方式系列化的建构,这些成就表明他为继承和发展陈望道的修辞学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士文 修辞学发凡 完善
下载PDF
发凡以垂法 继往而开来——学习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心得体会
16
作者 高万云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2-16,共5页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滋养了四代亲传和再传弟子,泽被所有修辞学人。今天我们纪念它出版90周年,不仅是为了继承和发展这一巨著的修辞学思想,而且也是为了宏扬陈望道的学术理念,完成其未竟的修辞学事业。在学习《修辞学发凡》的过程中...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滋养了四代亲传和再传弟子,泽被所有修辞学人。今天我们纪念它出版90周年,不仅是为了继承和发展这一巨著的修辞学思想,而且也是为了宏扬陈望道的学术理念,完成其未竟的修辞学事业。在学习《修辞学发凡》的过程中,我们有三方面的体会:一是创新是最好的继承,二是注重修辞学方法论研究,三是要有科学的修辞学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发凡》 继承 发展
下载PDF
复旦百年修辞与《修辞学发凡》百年
17
作者 祝克懿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8,共16页
值复旦中文学科创立100周年和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问世90周年,我们重读经典、回望20世纪以来现代修辞学的发展历史,梳理出修辞学繁盛的两条百年历史轨迹:一为复旦修辞教育创始人马相伯所引领、1905年开始至今的修辞学科百年演进... 值复旦中文学科创立100周年和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问世90周年,我们重读经典、回望20世纪以来现代修辞学的发展历史,梳理出修辞学繁盛的两条百年历史轨迹:一为复旦修辞教育创始人马相伯所引领、1905年开始至今的修辞学科百年演进史;一为以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为代表的修辞理论百年建构史。两条轨迹互动共生、交织前行,谱写了现代修辞学创立与发展的百年辉煌篇章,成就了复旦修辞学科与《修辞学发凡》遵循语言发展规律、建构修辞知识体系的历史功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旦百年修辞 《修辞学发凡》 学科演进史 理论建构史 修辞知识体系
原文传递
从《修辞学导论》看王希杰先生修辞学研究的三个特色
18
作者 施发笔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5期15-20,共6页
从王希杰先生《修辞学导论》一书的实际内容出发,联系作者的一贯思想,结合语言运用的事实,评价该书的学术价值,探求其学术成果的形成根源。认为该书体现了王希杰先生修辞学研究的三个特色:一是立足于语言本体,二是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三... 从王希杰先生《修辞学导论》一书的实际内容出发,联系作者的一贯思想,结合语言运用的事实,评价该书的学术价值,探求其学术成果的形成根源。认为该书体现了王希杰先生修辞学研究的三个特色:一是立足于语言本体,二是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三是注重实用价值。指出之所以能如此,一是源于他早期的语言学思想,二是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谙,三是源于他对西方语言学理论的透彻了解与灵活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导论》 语言本体 中国传统文化 实用 根源
下载PDF
值得称道的“好车头”:《中国修辞史》之导言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德和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什么是修辞现象?修辞现象具有哪些特征?为什么要研究修辞史?怎样研究修辞史?这些都是撰写修辞史务必弄清的问题。《中国修辞史》主编在长篇导言中详细介绍了研究心得。该心得体大思深、谨严笃实,对于《中国修辞史》的撰写如同火车头起到... 什么是修辞现象?修辞现象具有哪些特征?为什么要研究修辞史?怎样研究修辞史?这些都是撰写修辞史务必弄清的问题。《中国修辞史》主编在长篇导言中详细介绍了研究心得。该心得体大思深、谨严笃实,对于《中国修辞史》的撰写如同火车头起到"导夫先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修辞史》导言 体大思深 谨严笃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