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内视镜下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PEG)的应用和推广 被引量:1
1
作者 岑坚慈 林灼怡 +1 位作者 阮必行 郑仲贤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8期215-216,共2页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的应用优点。方法于恩平市人民医院收治需要造瘘患者共25例,A组10例,B组10例,C组14例。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C组并发症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3组在并发症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手术时间高于A、B...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的应用优点。方法于恩平市人民医院收治需要造瘘患者共25例,A组10例,B组10例,C组14例。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C组并发症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3组在并发症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手术时间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内视镜下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优点很多,可减少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oducer pull 手术造瘘
下载PDF
经皮内镜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与Pull法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岑坚慈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3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胃镜下使用Introducer与Pull法行胃造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行胃造瘘术的临床资料,包括经皮胃镜下使用鲋田式胃壁固定器及经皮胃造瘘导管套件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A组,n=23)和pull... 目的探讨经皮胃镜下使用Introducer与Pull法行胃造瘘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行胃造瘘术的临床资料,包括经皮胃镜下使用鲋田式胃壁固定器及经皮胃造瘘导管套件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A组,n=23)和pull法胃造瘘术(B组,n=23)。观察两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经造瘘口注入营养物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A组与B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经造瘘口注入营养物时间无明显差异,A组病人更换胃瘘导管所需时间平均为(6.0±1.1)min/次。B组平均为17.0±3.49min/次。此外A组术后未发生胃造瘘管腹出,胃造管移位造瘘旁渗漏及胃溃疡,而B组则发生上述并发症各1例。结论经皮内镜下Introducer法与Pull法的胃造瘘术的临床效果相当。但前者术后更换造瘘管所需时间明显较短,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oducer Pull 胃造瘘术
下载PDF
超细胃镜下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胃造瘘术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林艳 贺学强 +3 位作者 唐婷 张清勇 熊震 王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探讨超细胃镜引导下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8月11日采用超细胃镜引导下Introducer法PEG治疗1例食管癌患者。结果手术成功,术后无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出血、瘘管滑脱及堵塞等并发症,患者营... 目的探讨超细胃镜引导下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8月11日采用超细胃镜引导下Introducer法PEG治疗1例食管癌患者。结果手术成功,术后无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出血、瘘管滑脱及堵塞等并发症,患者营养迅速恢复,减少静脉补液。结论 Introducer法PEG是肠内营养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胃镜 introducer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钟永锋 范利好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4-656,共3页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收治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鼻胃管...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收治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鼻胃管鼻饲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术后12 h内进行胃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术前1 d,术后第71、4天的营养指标,术后14 d内并发症发生率及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更能改善其营养状况,且安全、并发症少,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oducer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 重型颅脑损伤 胃肠内营养
下载PDF
吞咽困难患者72例DSA引导下经皮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实施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彭建扬 翁志成 +2 位作者 张春生 吴伟达 高洪斌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吞咽困难患者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9年5月因吞咽困难行DSA引导下经皮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患者72例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该法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吞咽困难患者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9年5月因吞咽困难行DSA引导下经皮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患者72例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该法应用的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72例患者均在DSA下成功实施经皮Introducer法胃造瘘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3个月内共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9.7%,其中1例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4%.结论DSA引导下经皮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可作为吞咽困难患者长期肠内营养的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introducer 胃造瘘术 吞咽困难
下载PDF
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对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娟 王改琳 朱芬英 《食管疾病》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肿瘤科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ull法组和Introduce...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肿瘤科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ull法组和Introducer法组各48例,分别用Pull法或Introducer法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建立肠内营养通路,对比两组患者造瘘管更换率、营养状况、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院外随访期间造瘘管更换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ntroducer法组患者TSF、上臂肌围、FFMI、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Pull法组(P<0.05);治疗后,Introducer法组IL-6水平、TNF-α水平均低于Pull法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可以改善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自身营养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oducer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食管癌 吞咽困难 营养指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