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婴幼儿病毒相关性喘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辛加龙 曾双明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30-31,38,共3页
目的为评估静脉注射人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婴幼儿病毒相关性喘息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3年1月~2006年8月泉州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71例婴幼儿病毒相关性喘息的诊断和临床特点。IVIG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250~40... 目的为评估静脉注射人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婴幼儿病毒相关性喘息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3年1月~2006年8月泉州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71例婴幼儿病毒相关性喘息的诊断和临床特点。IVIG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250~400mg/(kg·d),连用3d。比较33例对照组和38例IVIG治疗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退热、肺喘鸣音消失、肺啰音消失、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2.93±0.53)dvs.(4.01±0.43)d,(4.03±0.70)dvs.(8.05±0.86)d,(6.02±0.70)dvs.(9.05±0.83)d,(7.02±0.91)dvs.(10.73±0.99)d,(8.04±0.57)dvs.(11.09±0.77)d,P均〈0.01]。结论从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中区分出病毒相关性喘息有很大的治疗意义,用IVIG治疗病毒相关性喘息有较确切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相关性喘息 喘息性支气管炎 丙种球蛋白 婴儿
原文传递
丙种球蛋白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功厂 杨淑荣 《儿科药学》 2002年第4期50-51,共2页
目的 :评估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 (RSV毛支 )的临床疗效。方法 :比较IVIG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IVIG治疗组喘憋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缩短 (P分别 <0 0 1... 目的 :评估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 (RSV毛支 )的临床疗效。方法 :比较IVIG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IVIG治疗组喘憋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缩短 (P分别 <0 0 1和 <0 0 5 ) ,住院天数缩短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IVIG治疗RSV毛支临床疗效较确切 ,方便、安全 ,可作为佐治毛支的主要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治疗 疗效 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静脉注射 儿童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及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琳 黄达枢 +1 位作者 陈小芳 李昌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0-101,共2页
为评估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RSV毛支)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机理,比较26例IVIG治疗组和30例常规治疗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 为评估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RSV毛支)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机理,比较26例IVIG治疗组和30例常规治疗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IVIG治疗组喘憋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缩短(4.0天±1.1天比5.2天±1.4天,5.4天±1.5天比6.5天±1.8天,P分别<0.001和<0.05),而住院天数则无显著差异(9.0天±2.2天比10.3天±3.1天,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IVIG治疗后3种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但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细胞因子参与了RSV毛支的发病过程。IVIG治疗有较确切的临床疗效,但单剂(0.25g/kg)对血清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细胞因子 儿童 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 丙种球蛋白
下载PDF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药疹(附2例报告)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慎秋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65-266,共2页
目的了解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在治疗重症药疹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IVIG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情况。结果2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疗效较差情况下加用IVIG后获得成功救治。结论救治重症药疹应尽早应用IVIG,可... 目的了解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在治疗重症药疹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IVIG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情况。结果2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疗效较差情况下加用IVIG后获得成功救治。结论救治重症药疹应尽早应用IVIG,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药疹 治疗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静注丙球低pH孵放灭活病毒效果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铁群 王剑锋 +1 位作者 邱平 沈月雷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8年第1期51-53,共3页
以水泡性口炎病毒(VSV)为指示病毒,考察了低pH孵放不同时间对低温乙醇法生产的静注丙球(IVIG)中VSV的灭活效果,并对不同厂家及不同批号IVIG中病毒灭活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液体IVIG在PH4.1±... 以水泡性口炎病毒(VSV)为指示病毒,考察了低pH孵放不同时间对低温乙醇法生产的静注丙球(IVIG)中VSV的灭活效果,并对不同厂家及不同批号IVIG中病毒灭活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液体IVIG在PH4.1±0.3,20-25℃,孵放21天可灭活VSV达6Logs以上(即低于实验检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PH 病毒灭活 丙种球蛋白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7
6
作者 李冬娥 周瑞 陈名武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6期944-94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川崎病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儿均服用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1 g/(kg...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川崎病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儿均服用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1 g/(kg·d)静脉输注,使用1~2 d(若热不退用2 d);研究组给予丙种球蛋白2 g/(kg·d)静脉输注,使用1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53,P<0.05);而2组患儿的黏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及手足肿胀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8、1.552、0.719,均P>0.05)。2组患儿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血小板计数(PLT)等实验室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2组间上述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7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对照组有13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冠状动脉病发生率(14.00%)明显低于对照组(26.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89,P=0.043)。研究组有1例患儿在静滴丙种球蛋白后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畏寒、恶心,减慢静脉滴注速度后缓解并最终消失,所有患儿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川崎病,丙种球蛋白2 g/(kg·d)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1 g/(kg·d),且并发症少,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丙种球蛋白 川崎病 小儿
原文传递
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在儿童川崎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32
7
作者 陕西省川崎病诊疗中心 陕西省儿童内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6 位作者 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全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儿科能力建设专委会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普儿科(全科)学组 杜忠东 焦富勇 冯迎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67-876,共10页
川崎病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自限性血管炎性疾病。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儿童川崎病IVIG应用共识或临床指南。... 川崎病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自限性血管炎性疾病。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儿童川崎病IVIG应用共识或临床指南。该共识是基于目前国内外关于儿童川崎病中IVIG应用的研究进展,同时参考国内外川崎病的诊疗指南,并经过制定专家充分讨论而形成。该共识对IVIG在儿童川崎病中的临床应用策略及其不良反应的防治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自限性血管炎 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 专家共识 儿童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反应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王从军 雷中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651-2654,共4页
目的:研究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无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期间163例住院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对IVIG的治疗效果将患儿分为IVIG敏感型和IVIG无反应型,对比两型川崎病患儿的临... 目的:研究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无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期间163例住院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对IVIG的治疗效果将患儿分为IVIG敏感型和IVIG无反应型,对比两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在发病年龄、性别、IVIG治疗前发热时间、临床表现完全与否及血WBC、CK-MB、PLT、ESR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反应型组无菌性脓尿、颈部淋巴结肿大、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CRP、AST、ALT、总胆红素显著高于敏感型组(P<0.001),而血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钠离子浓度则低于IVIG敏感型患儿(P<0.05)。结论 :无菌性脓尿、冠状动脉损害、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CRP、AST、ALT、总胆红素浓度增高;血浆白蛋白和钠离子浓度减少是川崎病患儿IVIG无反应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免疫丙种球蛋白 无反应
下载PDF
不同IVIG治疗方案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影响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谢利剑 马晓静 +10 位作者 俞岑妍 黄敏 陈树宝 王荣发 黄美蓉 过仲珍 蒋瑾瑾 周晓迅 于清 邱定忠 黄国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的不同治疗方案对川崎病(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影响,提出最佳的IVIG治疗建议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上海地区住院KD患儿1682例的临床资料,男1064例,女618例;发病年龄0.1~18.8岁,平均(...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的不同治疗方案对川崎病(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影响,提出最佳的IVIG治疗建议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上海地区住院KD患儿1682例的临床资料,男1064例,女618例;发病年龄0.1~18.8岁,平均(2.57±2.33)岁。其中1533例(91.1%)使用IVIG治疗,方案包括①1g/kg×1次;②2g/kg×1次;③0.4~0.5g/kg×5次;④1g/kg×2次;⑤2g/kg×2次;⑥不规则治疗。IVIG治疗的时间窗包括:①病程1~4d;②病程5~10d;③病程>10d。结果在1533例IVIG治疗的KD患儿中,CAL总发生率为20.74%。与此相比较,CAL发生率明显降低者如下:①在病程5~10d应用IVIG治疗1g/kg×2次的KD患儿,其CAL发生率为12.06%;②病程5~10d应用1g/kg×1次者CAL发生率为15.00%;③病程1~4d应用1g/kg×1次者CAL发生率为16.28%;④病程5~10d应用2g/kg×1次者CAL发生率为16.71%。相反,以下几种情况CAL发生率明显高于CAL总发生率:①在病程10d以上应用IVIG者;②使用IVIG2g/kg×2次(因使用1次后效果不佳而再次使用);③其他不规律使用IVIG者。结论在IVIG治疗KD、减少CAL方面,以病程5~10d使用IVIG1g/kg×2次效果最佳;但考虑经济因素和大剂量IVIG潜在的风险,在病程10d以内使用IVIG1g/kg×1次亦是不错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静脉丙种球蛋白 冠状动脉损害
下载PDF
双嘧达莫联合IVIG及阿司匹林治疗儿童川崎病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虹媛 张辉 张建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及阿司匹林治疗儿童川崎病(KD)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省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KD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及阿司匹林治疗儿童川崎病(KD)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省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KD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IVIG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嘧达莫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8^(+)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TT、APT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bg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嘧达莫联合IVIG及阿司匹林治疗KD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及炎症水平,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双嘧达莫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凝血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静脉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对重症感染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5
11
作者 林丽敏 焦晓阳 +3 位作者 吴映娥 陈派镇 林广裕 马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8-670,共3页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对重症感染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在重症感染时使用IVIG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测定28例重症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应用浓度为0.2%和2.0%IVIG前...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对重症感染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在重症感染时使用IVIG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测定28例重症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应用浓度为0.2%和2.0%IVIG前后的变化。结果低浓度IVIG应用前后CD3、CD25、CD3CD25、CD4、CD28、CD4CD28、CD95、CD152计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浓度IVIG应用后仅CD152计数增高(P<0.05),其他CD亚群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低浓度IVIG对严重全身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不明显,高浓度IVIG通过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Tc)扩增的机制,下调严重全身感染患儿外周血T细胞活化,抑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丙种球蛋白 免疫调节作用 重症感染 静脉应用 患儿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直接免疫荧光法 细胞毒性T细胞 IVIG 抑制免疫功能 全身感染 单克隆抗体 流式细胞术 T细胞活化 CD25 CD28 CD95 低浓度 安全性 CD3 CD4 应用后
下载PDF
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预测指标 被引量:24
12
作者 蒋勇 赵梦 +2 位作者 李维禧 谢蒙 赵东赤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76-680,共5页
目的探讨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确诊为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对初始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反应,分为敏感组和无反应组,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心... 目的探讨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确诊为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对初始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反应,分为敏感组和无反应组,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心脏超声影像学特征,对2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的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相关因素,并且以丙种球蛋白疗效分组作为标准,以独立相关因素做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观察初始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的参考指标。结果1.敏感组90例(81.1%),无反应组21例(18.9%)。2.与敏感组比较,无反应组发生超高热和冠状动脉病变的比例明显增高[超高热:66.7%(14/21例)比34.4%(31/90例),χ2=7.334,P=0.007;冠状动脉病变:47.6%(10/21例)比23.3%(21/90例),χ2=4.989,P=0.026]。3.丙种球蛋白单次2g/(kg·d)给药与1g/(kg·d)分2次给药相比,患儿发生无反应的比例明显降低[12.5%(9/72例)比30.8%(12/39例),χ2=5.504,P=0.019],但发生冠状动脉病变无差异[23.6%(17/72例)比30.8%(12/39例),χ2=0.672,P=0.412]。4.比较2组中性粒细胞比例[(0.72±0.06)比(0.76±0.04),t=-2.84,P=0.005]、血小板[(352.38±42.18)×10^9/L比(373.14±36.93)×10^9/L,t=-2.076,P=0.040]、C反应蛋白[(74.38±12.92)mg/L比(92.05±11.17)mg/L,t=-5.780,P=0.000]等指标,无反应组均明显高于敏感组,但血清清蛋白明显降低[(34.09±3.19)g/L比(31.61±2.03)g/L,t=4.442,P=0.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P=0.018)、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P=0.000)和血清清蛋白降低(P=0.040)。6.经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川崎病 无反应 临床特征 预测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于川崎病IVIG敏感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4
13
作者 袁迎第 孙军 +2 位作者 李鹏飞 魏春雷 于艳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0-413,共4页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川崎病(KD)免疫球蛋白(IVIG)敏感性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404例初诊川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IVIG治疗前后的血常规、NLR和PLR值,通过ROC曲线确定...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川崎病(KD)免疫球蛋白(IVIG)敏感性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404例初诊川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IVIG治疗前后的血常规、NLR和PLR值,通过ROC曲线确定NLR和PLR在预测川崎病IVIG不敏感的最佳cut-off值;用logistic回归确定IVIG不敏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404例川崎病患者中31例IVIG不敏感。与IVIG敏感组相比,IVIG不敏感组的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启用IVIG时的病程较短(P<0.05);IVIG治疗前后的NLR、PLR水平以及CRP均较高(P<0.05)。IVIG治疗前、后的NLR和PLR对川崎病IVIG不敏感最佳预测值分别为4.36、162和1.45、196。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VIG治疗前的病程、CRP,以及IVIG治疗前后的NLR和PLR是IVIG不敏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NLR和PLR可能作为川崎病患者丙球不敏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白细胞 静注免疫球蛋白 儿童
原文传递
IL-6与经典炎症指标预测川崎病患儿丙种球蛋白敏感性及冠状动脉损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魏薇 吴月 +1 位作者 程中乐 胡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6-310,共5页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临床传统使用的炎性指标的关联性,探讨IL-6对KD临床分型、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反应性及冠状动脉损害(CAA)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165例KD患儿的临床...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临床传统使用的炎性指标的关联性,探讨IL-6对KD临床分型、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反应性及冠状动脉损害(CAA)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165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分型、IVIG反应性、CAA与否,所有患儿分为完全KD组、不完全KD组、IVIG反应组、IVIG无反应组、CAA组和非CAA组共6组。结果 (1) KD急性期IL-6升高,经IVIG治疗后逐渐降至正常,且与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呈正相关。(2)不完全KD组血清IL-6水平高于完全KD组;IL-6>13.25 pg/ml预测不完全KD的敏感度为77.80%、特异度为54.40%,ROC曲线下面积为0.596。(3) IVIG无反应组血清IL-6水平高于IVIG反应组,IL-6>26.40 pg/ml预测IVIG无反应的敏感度为60.00%、特异度为66.30%,ROC曲线下面积为0.580。(4) CAA组和非CAA组血清IL-6水平未见差异。结论 IL-6有望成为预测不完全KD和IVIG无反应KD的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静脉丙种球蛋白 川崎病 血管内皮细胞 冠状动脉瘤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重症患儿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5
作者 韩斗星 傅睿 +4 位作者 胡宝金 刘洪 郑卫民 黄玉辉 齐海峰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重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过敏性紫癜重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采用甲基强的松龙15~30mg/(kg·d),加入5%葡萄糖150-200mL静脉点滴(1h内滴完),连续应用3...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重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过敏性紫癜重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采用甲基强的松龙15~30mg/(kg·d),加入5%葡萄糖150-200mL静脉点滴(1h内滴完),连续应用3d后改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mg/(kg·d),加入5%葡萄糖150~250mL静脉点滴,连续应用10d,再予强的松1mg/(kg·d)晨顿服,逐渐减量至停用,疗程4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d)静脉点滴,疗程3~5d。对照组32例,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mg/(kg·d),加入5%葡萄糖150-250mL静脉点滴,连续应用14d,再予强的松1mg/(kg·d)晨顿服,逐渐减量至停用,疗程4周。观察2组皮疹、腹痛、消化道症状及关节症状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皮疹、腹痛、消化道症状及关节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且治疗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重症患儿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重症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甲基强的松龙 丙种球蛋白 冲击治疗 儿童
下载PDF
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胜 梁雪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8年第8期584-588,共5页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综合征,好发于5岁以下小儿,其最大的危害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包括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等,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在川崎病急性期,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综合征,好发于5岁以下小儿,其最大的危害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包括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等,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在川崎病急性期,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联合阿司匹林为标准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治疗川崎病,但仍有10% ~ 20%的患者对初次IVIG治疗产生抵抗,这部分患者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风险增加.对IVIG无反应性KD需要额外治疗,一些新的治疗方案不断出现,如再次应用IVIG、糖皮质激素、IL-1受体拮抗剂等.在川崎病恢复期,以抗凝、预防血栓治疗为主,对于冠状动脉病变进展严重者,可酌情予以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该文针对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无反应 冠状动脉损害 治疗
原文传递
Controversies i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被引量:19
17
作者 Rakesh Kumar Pilania Dharmagat Bhattarai Surjit Singh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 2018年第1期27-35,共9页
Kawasaki disease(KD) is a common medium vessel systemic vasculitis that usually occurs in small children. It has a predilection for the coronary arteries, but other medium sized arteries can also be involved. The etio... Kawasaki disease(KD) is a common medium vessel systemic vasculitis that usually occurs in small children. It has a predilection for the coronary arteries, but other medium sized arteries can also be involved. The etiology of this disorder remains a mystery. Though typical presentation of KD is quite characteristic, it may also present as incomplete or atypical disease in which case the diagnosis can be very challenging. As both incomplete and atypical forms of KD can be associated with serious coronary artery complications, the pediatrician can ill afford to miss these diagnoses.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has enunciated consensus guidelines to facilitat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condi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everal issues that remain controversial.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remains the cornerstone of management but several other treatment modalities, especially glucocorticoids, are increasingly finding favour. We review here some of the contemporary issues, and the controversies thereon, pertaining to management of 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WASAKI DISEASE DIAGNOSIS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Treatment CONTROVERSIES
下载PDF
IVIG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20
18
作者 黄晗 卢红霞 宋春兰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2期271-273,共3页
目的分析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应用于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S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80例重症腺病毒肺炎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给予IVIG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发... 目的分析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应用于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S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80例重症腺病毒肺炎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给予IVIG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缩短,痊愈率与好转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无效的人数中,观察组死亡3例(3.03%),对照组死亡4例(4.94%),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73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儿发生胸腔积液、肺不张、中毒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呼吸衰竭、肺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治疗儿童SAP有一定的疗效,能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重症腺病毒肺炎 儿童 并发症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焰 王献民 +3 位作者 柳颐龄 石坤 杨艳峰 郭永宏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38-941,共4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间诊断为KD的5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15个可能与CAL发生有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年龄、性别、KD类...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间诊断为KD的5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15个可能与CAL发生有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年龄、性别、KD类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起始时间、对IVIG治疗的反应、使用糖皮质激素、发热持续时间及C反应蛋白等因素在合并和未合并CAL两组患儿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岁和>8岁、男性、非典型KD、IVIG治疗开始于发热后10 d以上、对IVIG治疗无反应、发热持续时间>10 d为CA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2.076、1.890、1.972、1.426、3.251、2.301、1.694,均P<0.05),IVIG治疗起始时间<5 d为CAL的保护性因素(OR=0.248,P<0.05)。结论 KD患儿CAL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1岁和>8岁)、男性、非典型KD、IVIG治疗起始时间较晚、对IVIG治疗无反应、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是CA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儿童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与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meta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杨敏 刘文君 +1 位作者 白永旗 郭渠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4-702,共9页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与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急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与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急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手工查阅计算机检索到的文献的参考文献目录,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500篇,有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显示,治疗48 h后,糖皮质激素组与IVIG组血小板计数(PLT)〉20×10^9/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77,95%CI:0.67~0.89);亚组分析,甲基泼尼松龙(MP)30 mg/kg与IVIG 1 g/(kg·d)×2 d比较,泼尼松(PDN)4 mg/kg与IVIG 1 g/(kg·d)×2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R=0.66,95%CI:0.47~0.91;RR=0.79,95%CI:0.66~0.95)。治疗24、72 h后,糖皮质激素组与IVIG组血小板计数〉20×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9,95%CI:0.53~0.91;RR=0.82,95%CI:0.74~0.90)。治疗24、48、72 h后糖皮质激素组与IVIG组血小板计数〉50×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8,95%CI:0.21~0.69;RR=0.53,95%CI:0.41~0.69;RR=0.80,95%CI:0.70~0.93)。糖皮质激素组与IVIG组脾切除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5.41,95%CI:0.95~30.74,P=0.06)。结论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急性ITP患儿在初始治疗48 h达到血小板计数〉20×10^9/L的概率较接受IVIG患儿低23%;以在前3天内将血小板计数提升到〉50×10^9/L为初始治疗目标,IVIG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 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