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使用FD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相关文献,并按...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使用FD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相关文献,并按照特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对所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所需原始数据,使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计算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动脉瘤闭塞率、病残率和病死率。结果纳入10篇临床研究,总计548例病人共581个动脉瘤。在术后6个月影像学随访时,总的动脉瘤闭塞率为71%;既往接受过支架治疗后失败的动脉瘤,经FD二次治疗后6个月的闭塞率明显低于使用FD进行初次治疗的动脉瘤的闭塞率(P=0.03)。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为1%,脑实质出血(intraparenchymal hemorrhage,IPH)的发生率为1%,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为2%,总病死率为2%。结论 Meta分析结果显示FD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可靠,但与FD相关的致命性并发症不容忽视。既往接受支架治疗的复发动脉瘤,行FD二次治疗效果不佳。选择手术方式时应综合这些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使用FD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相关文献,并按照特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对所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所需原始数据,使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计算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动脉瘤闭塞率、病残率和病死率。结果纳入10篇临床研究,总计548例病人共581个动脉瘤。在术后6个月影像学随访时,总的动脉瘤闭塞率为71%;既往接受过支架治疗后失败的动脉瘤,经FD二次治疗后6个月的闭塞率明显低于使用FD进行初次治疗的动脉瘤的闭塞率(P=0.03)。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为1%,脑实质出血(intraparenchymal hemorrhage,IPH)的发生率为1%,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为2%,总病死率为2%。结论 Meta分析结果显示FD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可靠,但与FD相关的致命性并发症不容忽视。既往接受支架治疗的复发动脉瘤,行FD二次治疗效果不佳。选择手术方式时应综合这些因素。
文摘目的本课题为了研究早期手术与初始保守治疗对创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到我院就诊的创伤性脑损伤48 h内的患者,分为早期手术治疗组(分组后12 h内手术清除血肿)和初始保守治疗组(治疗后期如认为有必要方行血肿清除术)。如患者少于两处大于10 m L的血肿以及无硬膜外血肿及硬膜下血肿则满足条件。主要预后的评估是对患者6个月的情况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量表问卷调查。对患者6个月进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问卷调查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早期手术治疗组58例中34例(75.6%)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为预后好,较初始保守治疗组的29例(50.0%)高,相对危险度(OR):0.43;95%置信区间(CI):0.21~0.88;P=0.02。初始保守治疗组与早期手术治疗组相比死亡率更高[21(36.2%):7(15.6%),P=0.0231]。结果显示两组患者6个月的生活质量水平差异不明显。结论对创伤性脑实质出血患者早期手术治疗较初始保守治疗能使患者有更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