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69
1
作者 李景光 陈先进 +4 位作者 吕维宝 杨学明 黄爱民 傅智平 章平治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449-1455,共7页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4年5月符合入选标准的121例闭合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66足(男61例,女1例...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4年5月符合入选标准的121例闭合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66足(男61例,女1例;平均年龄45.5岁)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经皮组),59例64足(男54例,女5例;平均年龄43.5岁)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切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与影像学结果;功能评估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皮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切开组(P〈0.05)。两组术后无骨髓炎发生,切开组出现切口裂开5例,皮缘坏死4例,切口感染2例,经皮组无伤口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经皮组随访时间16~46个月,平均21.6个月;切开组随访时间15-43个月,平均23.1个月。两组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影像学评估两组在跟骨宽度、Bhler与Gissane角方面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评分经皮组平均87.4分,切开组86.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近似,但个体化方案治疗是前者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伤口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经皮撬拨复位 微创性 切开复位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微创锁定板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番 郑淑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1期49-51,共3页
目的:评价微创锁定板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本院骨科择期行手术治疗的76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微创内固定组和切开内固定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目的:评价微创锁定板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在本院骨科择期行手术治疗的76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微创内固定组和切开内固定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利用AOFAS踝和后足评分系统、视觉模拟量表(VAS法)和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切开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内固定组患者的AOFAS踝与后足评分和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切开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内固定组总并发症发生率7.9%明显低于切口内固定组的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跟骨术后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微创锁定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跟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贺文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0期3676-3679,共4页
目的观察手术切开复位跟骨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渑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手术... 目的观察手术切开复位跟骨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渑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切开复位跟骨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借助X线比较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跟骨B9hler角,术后6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8~12个月。术前、术后6个月跟骨B9hler角分别为(6. 85±2. 83)°、(28. 23±7. 56)°,术后6个月跟骨B9hler角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12例,良2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 89%。术后1例患者手术转角处切口出现皮肤发暗,血运差,但无渗出,观察1个月,创口局部结痂自行脱落。其余患者创口无感染及坏死现象。结论手术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切开复位 锁定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与“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明明 潘亚林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研究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8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行内固定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61例,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龄19~48岁,平均36.2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小切口克... 目的研究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8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行内固定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61例,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龄19~48岁,平均36.2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小切口克氏针组(27例)和“L”形切口钢板组(34例),小切口克氏针组行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L”形切口钢板组行“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影像学结果、踝关节功能。结果小切口克氏针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L”形切口钢板组[(46.4±8.1)min vs.(68.2±9.6)min、(7.9±1.3)d vs.(13.6±1.8)d],切口长度更短[(4.7±0.9)cm vs.(11.5±1.7)cm],手术出血量更少[(41.3±9.1)mL vs.(98.3±16.5)mL],住院费用明显缩减[(7137.52±853.77)元vs.(24823.59±4074.06)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等待时间、完全功能锻炼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Bohler角、跟骨高度均显著增加,Gissane角、跟骨宽度显著降低,P<0.05;与“L”形切口钢板组比较,小切口克氏针组手术前、手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克氏针组发生皮肤浅表感染1例、骨关节炎2例;“L”形切口钢板组发生皮肤浅表感染2例、深部感染1例、骨关节炎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影像学结果与“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相当,且创伤较小、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小切口 “L”形切口 克氏针 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比较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翀 田禾 +1 位作者 屈建华 田征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76-282,共7页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所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比较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nae协作网标准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RCT,包括...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所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比较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nae协作网标准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篇RCT,包括530例患者。4个研究显示,在返回原来工作岗位、距下关节活动范围、Bohler's角的恢复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优于保守治疗。在足跟残留疼痛方面,两种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治疗效果评分因不同研究采用的结局评价标准不同,无法进行合并分析。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均是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返回原来工作岗位、距下关节活动范围、Bohler's角的恢复上优于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在足跟残留疼痛方面无差别。因本研究的样本量太小,纳入的研究数量少,方法学质量不高,缺乏足够的证据,尚需更多设计严格的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保守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伴骨质疏松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关节复位丢失的预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峰 范达文 +1 位作者 张修春 庞争取 《现代医学》 2018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伴骨质疏松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关节复位丢失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伴骨质疏松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在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伴骨质疏松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关节复位丢失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伴骨质疏松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在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12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及足踝功能优良率,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B9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及其丢失度。结果: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的B9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跟骨高度丢失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AOFAS评分及足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伴骨质疏松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显著,相较于解剖钢板能够减少关节复位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骨质疏松 切开复位 内固定 锁定钢板
原文传递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牟遐平 戢勇 +1 位作者 孔建中 郭晓山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4期493-496,共4页
目的比较跟骨外侧L形切口入路和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76足)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经跟骨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40例42足)和B组(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治疗,32例34足)。对比分析两组... 目的比较跟骨外侧L形切口入路和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76足)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经跟骨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40例42足)和B组(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治疗,32例34足)。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疼痛VAS评分、治疗前后B9hler角及Gissane角变化、术后并发症、疗效优良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40个月。与A组比较,B组术中失血量少、切口长度短、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B9hler角、Gissane角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皮瓣坏死、B9hler角丢失及内置物外露。并发症:A组7例,B组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定疗效:A组优32足,良6足,可4足,优良率90.48%;B组优26足,良5足,可3足,优良率91.1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外侧L形切口入路与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均满意,但后者具有出血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外侧入路 跗骨窦入路
下载PDF
可塑性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9
8
作者 贡小强 徐东来 +1 位作者 曹旭栋 黄永辉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 观察可塑性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34足)采用切开复位可塑性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8例均获随访,时间10~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末次随访时,Bhler角从术前的13.6°±3.5&... 目的 观察可塑性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34足)采用切开复位可塑性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8例均获随访,时间10~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末次随访时,Bhler角从术前的13.6°±3.5°改善至25.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issane角从术前的87.8°±7.7°改善至115.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优24足,良6足,可4足,优良率为88.2%.结论 采用可塑性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可塑性钛钢板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陆贝晨 周琦 +2 位作者 赵金坤 胡玺 戎国威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4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评定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骨科室于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20例,采用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为60例,其中研究...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评定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骨科室于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20例,采用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为6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参照组患者行常规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时间,评价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指标、术后根骨复位情况、愈合时间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时间(46.9±3.3)min短于参照组(90.7±5.2)min,其术后疼痛VAS评分(2.8±0.6)分、解剖复位优良率(98.3%)、骨折愈合时间(63.2±4.1)d以及功能恢复情况(96.7%)均优于参照组患者[(2.0±0.2)分、88.3%、(94.5±3.7)d、85.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应用于跟骨骨折病症治疗中,效果显著,且术后创伤小,且能够依据根骨部分的解剖特征进行塑性,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跟骨骨折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内侧框架式外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潘明芒 薛锋 +5 位作者 柴雷子 余凯祥 丁亮 沈玉春 朱海明 赵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73-677,共5页
[目的]对比内侧框架式外支架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2月~2013年5月,采用内侧框架式外支架(A组)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47例(50足),男28例,女19例,年龄19~64岁,平均3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 h^6 d。... [目的]对比内侧框架式外支架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2月~2013年5月,采用内侧框架式外支架(A组)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47例(50足),男28例,女19例,年龄19~64岁,平均3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 h^6 d。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B组)治疗43例(45足),男30例,女13例,年龄18~66岁,平均37.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5 h^15 d。术前均行跟骨侧轴位片及CT平扫。对比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像学评估包括: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末次随访的Bo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宽度;功能评估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结果]随访1年以上,平均14.5个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B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评分A组平均85.34分,B组85.0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并发症发生率A组(4%),B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框架式外支架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够取得与钢板内固定相似的临床效果,但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支架 跟骨关节内骨折 钢板
原文传递
温针灸对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骨折愈合的疗效以及血清IL-6、CRP、PCT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茉蕾 周叶 温鑫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2016年2月—2019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就诊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2例,采取随机数...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2016年2月—2019年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就诊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行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在术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1次/d,每周5次,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跟骨形态变化、足功能恢复疗效、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血清IL-6、CRP、PCT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跟骨Gissane角与Bohler角、跟骨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临床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价骨折愈合时间(P<0.01);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血清IL-6、CRP、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针灸能促进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骨骼形态恢复和骨折愈合,提高临床疗效,且可抑制及血清IL-6、CRP、PC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温针灸 内固定术 骨折愈合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海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6期19-21,共3页
目的探究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情况。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切开复位联合“Y”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和对照组(“L”形切口治疗)各59例。观察... 目的探究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情况。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1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切开复位联合“Y”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和对照组(“L”形切口治疗)各59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6.61%)较高(χ2=15.12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78%)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1,P<0.05);同时,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2.86±0.81)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52,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通过对患者进行切开复位联合“Y”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可以使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内固定手术 并发症 预防效果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结合切口负压封闭吸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方文来 孙辽军 孔建中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10期1635-1638,共4页
目的随访观察经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结合切口负压封闭吸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切口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8例患者,共40足跟骨关节内骨折。38例患者均大于18周岁,Sa... 目的随访观察经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结合切口负压封闭吸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切口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8例患者,共40足跟骨关节内骨折。38例患者均大于18周岁,SandersⅡ、Ⅲ、Ⅳ型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无合并同侧足踝部其他骨折及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无合并糖尿病或下肢血管性疾病,无明显软组织感染或皮肤疾病。该组病例均在受伤后4~12 d,平均6.5 d,行经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结合切口负压封闭吸引。观察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跟骨的B9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宽度、高度的变化,末次随访的Maryland足部评分,以及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38例患者经过12~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5个月,术后B9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跟骨宽度及跟骨高度分别为32.820°±5.770°,116.500°±8.000°,(71.045±7.487)mm,(27.642±2.115)mm,(40.306±4.520)mm,末次随访情况分别32.270°±5.234°,115.900°±7.801°,(72.270±6.813)mm,(27.212±2.483)mm,(39.833±4.598)mm,Maryland足部评分优良率为80.25%,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浅表或深部感染。结论经跗骨窦入路能很好暴露距下关节面,恢复跟骨B9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跟骨宽度及跟骨高度,结合切口负压封闭吸引能更好的避免切口感染并发症,并减少早期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临床医生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关节内 跗骨窦 负压封闭吸引
原文传递
壮筋养血汤加味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晚期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鹏 段俞伽 +1 位作者 崔硕 张殿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壮筋养血汤加味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晚期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以及骨密度(BMD)和血钙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廊坊市人民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壮筋养血汤加味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晚期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以及骨密度(BMD)和血钙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廊坊市人民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的病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患者接受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后常规感染预防等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壮筋养血汤加味治疗,1剂/d,分早、晚内服,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足部功能疗效、放射学指标、距下关节活动度功能、骨折愈合时间以及BMD和血钙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3.91%(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跟骨Gissane角与B9hler角升高更明显,跟骨宽度下降更明显(P<0.01);观察组的轻度受限率(21.74%)明显高于对照组(43.48%),重度受限率(10.87%)显著低于对照组(30.43%)(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67.04±8.40) 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骨折愈合时间(76.09±9.31) d(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右跟骨BMD增加更明显,血钙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壮筋养血汤加味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晚期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显著,且可有效提高患者的BMD和降低血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壮筋养血汤 骨密度 血钙
下载PDF
外侧延长入路和跗骨窦入路联合内侧撑开技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涛 罗小军 杨晓宇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8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比较经典的外侧延长入路与跗骨窦入路联合内侧支撑技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11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00例伴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跗骨窦入路联合内侧... 目的比较经典的外侧延长入路与跗骨窦入路联合内侧支撑技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11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100例伴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跗骨窦入路联合内侧撑开技术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外侧延长入路患者6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临床功能,采用X线片及CT检查测量B9hler角、Gissane角与跟骨内翻角评估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中均达到了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10周。观察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AOFAS踝-后足评分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并发症2例(5.0%),对照组13例(21.7%),观察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9,P=0.022)。两组患者术后B9hler角、Gissane角与跟骨内翻角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间比较仅有跟骨内翻角矫正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采跗骨窦入路相对外侧延长入路可能会减少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联合内侧牵引技术有助于矫正跟骨内翻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外侧延长入路 跗骨窦入路 内侧撑开技术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跟骨关节内骨折合并腓骨肌腱脱位的多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宏蕊 李建强 +2 位作者 孙永 王娟 李春匣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1784-1788,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诊断跟骨关节内骨折合并腓骨肌腱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新乐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142例,共154足,对所有患者进行MSCT扫描,并进行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诊断跟骨关节内骨折合并腓骨肌腱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新乐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142例,共154足,对所有患者进行MSCT扫描,并进行附带肌腱的容积再现(virtual reality,VR)和多平面重组(multiple planar reconstr uction,MPR),测量足跟骨结节外侧突后缘至载距突内侧面的距离、载距突后缘的跟骨宽度。结果:128只足不存在腓骨肌腱脱位(未脱位组),轴位及冠状位MPR及VR图显示腓骨肌腱位于腓骨肌腱沟内;26只足存在腓骨肌腱脱位(脱位组),MSCT显示腓骨肌腱从腓骨肌腱沟内脱出,并向外侧移位。脱位组跟骨结节外侧突后缘至载距突内侧面的距离、载距突后缘的跟骨宽度均大于未脱位组[(5.08±0.61)vs.(4.78±0.59)cm;(4.18±0.47)vs.(3.83±0.50)cm;P<0.05]。脱位组均行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未对腓骨肌腱脱位进行处理。术后对15只足随访12个月,其中3只足腓骨肌腱复位,另外12只仍处于脱位状态。结论:MSCT可多角度观察腓骨肌腱和腓骨肌腱沟的位置,准确判断跟骨关节内骨折是否合并腓骨肌腱脱位,对于腓骨肌腱脱位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腓骨肌腱脱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低龄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立宁 王静 +1 位作者 甘先民 符凯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96-399,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低龄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的4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低龄患儿,均行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参...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低龄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的4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低龄患儿,均行克氏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参考术中引导方式分为研究组(n=21)与对照组(n=21)。研究组行超声引导下跟骨闭合复位,对照组行透视下跟骨闭合复位。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美国骨科协会足踝评分量表(AOF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跟骨交叉角(Cissane角)、跟骨结节关节角(B9hler角)、关节软骨塌陷高度与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结果术前,两组患儿AOFAS评分、VAS评分、Gissane角、B9hler角、关节软骨塌陷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儿AOFAS评分、B9hler角较术前升高,VAS评分、Gissane角、关节软骨塌陷高度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透视次数为(2.71±0.78)次,较对照组[(10.34±2.62)次]低,手术时间为(28.68±6.01)min,较对照组[(60.02±9.95)min]更短,术后关节软骨塌陷高度为(1.85±0.82)mm,较对照组[(2.86±0.95)mm]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AOFAS评分、VAS评分、Gissane角、B9hler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低龄儿童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时间较透视下跟骨闭合复位更短,辐射损伤更小,复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跟骨关节内骨折 超声引导 经皮撬拨复位 克氏针内固定
下载PDF
小切口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9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骏钦 陈凤桂 +2 位作者 葛卫平 饶汉荣 李伟濂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5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应用小切口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3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总优良率为89.7%,术前与术后的Bohler角及踝关节... 目的探讨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应用小切口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3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总优良率为89.7%,术前与术后的Bohler角及踝关节活动范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口小,关节面复位准确,愈合快,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内固定 加植骨 跟骨关节内骨折
下载PDF
外侧异形钢板固定联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宏伟 孟召宇 吴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0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外侧异形钢板固定联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骨折类型将4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分为SandersⅡ型组、SandersⅢ型组及SandersⅣ型组,所有患者均应用外侧异形钢板固定联合内固定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分析外侧异形钢板固定联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骨折类型将4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分为SandersⅡ型组、SandersⅢ型组及SandersⅣ型组,所有患者均应用外侧异形钢板固定联合内固定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足部评分及跟骨角宽度、跟骨高度及长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Bohler角、Gissane角及Maryland足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2520,P=0.3512;F=0.3253,P=0.5421;F=0.7547,P=0.6759);治疗后三组患者跟骨角宽度均降低,而跟骨高度及长度均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无不良反应发生,且无再手术及关节融合者。结论外侧异形钢板固定联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好,患者术后足部功能可得到有效恢复,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异形钢板固定 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骨折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术后损伤早期止痛汤治疗早期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旺旺 宋金岗 王文华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896-898,共3页
目的:研究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损伤早期止痛汤治疗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某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9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硬币分组法”分为手术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联合组(手术组基础+损伤早期止痛汤)... 目的:研究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损伤早期止痛汤治疗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某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9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硬币分组法”分为手术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联合组(手术组基础+损伤早期止痛汤)各45例,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骨代谢指标无差异,跟骨形态变化也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手术组比较,联合组PYD、OC、BALP及PINP指标更高,Gissane角、Bohler角及跟骨高度更高;联合组有效率(97.78%)高于手术组(84.44%),联合组并发症率(6.67%)低于手术组(22.22%),χ^(2)=4.939,4.406;P=0.026,0.036(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损伤早期止痛汤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足跟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后损伤早期止痛汤 跟骨关节内骨折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