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虎地肠溶胶囊联合奥沙拉秦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病变、血清炎性因子及NGAL和MMP-9表达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潘智 邵赛丹 +1 位作者 黄登 郑爱芬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21期2337-2340,共4页
目的探讨虎地肠溶胶囊联合奥沙拉秦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病变、血清炎性因子及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8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UC患者10... 目的探讨虎地肠溶胶囊联合奥沙拉秦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病变、血清炎性因子及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9年8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UC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虎地肠溶胶囊联合奥沙拉秦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奥沙拉秦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疗效,以及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肠黏膜病变评分、Mayo活动指数评分、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8和IL-10)、NGAL和MMP-9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肠黏膜病变评分和Mayo活动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IL-8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TNF-α和IL-8水平均又明显低于治疗前,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TNF-α和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GAL和MMP-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8周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虎地肠溶胶囊联合奥沙拉秦治疗慢性UC疗效良好,且可减轻患者肠黏膜病变程度及炎性反应,降低血清NGAL和MMP-9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地肠溶胶囊 奥沙拉秦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肠黏膜病变
下载PDF
健脾益气、清热化腐生肌方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亚 刘岩 +1 位作者 秦燕鸿 卢军仪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455-459,463,共6页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清热化腐生肌方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肠黏膜改善和肠道炎症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治疗的14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清热化腐生肌方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肠黏膜改善和肠道炎症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治疗的14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组,3组患者行不同的治疗方案。西药组患者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中药组采用中医灌肠疗法进行治疗,中西医药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中医灌肠疗法进行治疗。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对比中医症状疗效情况、肠黏膜改善疗效情况、肠道菌群含量以及肠道炎症因子含量。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发热、口干口苦、大便臭秽等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中西药组明显低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中西药组中医疗效分级情况明显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中西药组肠黏膜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各菌群含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中西药组明显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IL-6、IL-8、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中西药组明显低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健脾益气、清热化腐生肌方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肠黏膜病变程度,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并减轻肠道炎症损伤,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 清热化腐生肌方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 肠道菌群 肠道炎症损伤 肠黏膜病变
原文传递
艾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珍珍 蔡少杭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西药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艾灸联合西药治疗的75例患者为观察组,单纯服用西药治疗的7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指标、肠黏膜评分、中医...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西药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艾灸联合西药治疗的75例患者为观察组,单纯服用西药治疗的7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指标、肠黏膜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与治疗2、4、6周后IL-6、TNF-α、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2、4、6周后IL-6、TNF-α、hs-CRP水平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Baron、组织病理学评分观察组[(3.79±1.81)分vs(4.72±2.67)分,(1.15±1.93)分vs(1.83±2.05)分]低于对照组,且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观察组(3.42±0.18)分低于对照组(6.34±0.25)分,且均较治疗前评分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67%)高于对照组(77.77%)(P<0.05)。结论:艾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肠黏膜病变 Baron评分 中医证候 组织病理学 炎症介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益气养胃汤对46例非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疣状胃炎患者症状表现及肠黏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西歌 付鑫 周松林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57-60,共4页
目的 :探讨益气养胃汤对非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疣状胃炎患者症状表现及肠黏膜病变的影响。方法 :将92例非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养胃... 目的 :探讨益气养胃汤对非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疣状胃炎患者症状表现及肠黏膜病变的影响。方法 :将92例非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气养胃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不完全型疣状结节数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48%vs 76.09%),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不完全型疣状结节数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益气养胃汤对非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疣状胃炎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疣状胃炎 益气养胃汤 临床症状 肠黏膜病变 不完全型疣状结节
下载PDF
肝功能异常与小肠黏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美慧 何兴祥 蔡洁毅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58-560,F0003,共4页
肠道的微生物菌群不仅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还可作为一道免疫屏障,对抗病原微生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移位(microbial translocation,MT)不仅可见于肝硬化患者,也可出现在包括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内的慢性肝脏疾病的早期阶段,M... 肠道的微生物菌群不仅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还可作为一道免疫屏障,对抗病原微生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移位(microbial translocation,MT)不仅可见于肝硬化患者,也可出现在包括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内的慢性肝脏疾病的早期阶段,MT与肝硬化的并发症相关,是肝硬化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增高的原因。我们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肝功能异常与小肠黏膜病变关系密切,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硬化 酒精性肝病 小肠黏膜病变
下载PDF
益中条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6
作者 朱静怡 蔡嘉惠 姚民武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5期77-81,共5页
目的:观察益中条达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郁脾虚型慢性IC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中条达方口服,2组疗程... 目的:观察益中条达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郁脾虚型慢性IC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中条达方口服,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水平、肠镜下肠黏膜病变严重程度分级。结果:治疗后,2组腹痛程度、腹泻次数、便血时间评分及主要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WBC、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WBC、CRP水平低于对照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肠镜下肠黏膜病变严重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肠镜下肠黏膜病变严重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中条达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IC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肠黏膜病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缺血性结肠炎 益中条达方 肝郁脾虚证 白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C-反应蛋白 肠镜下肠黏膜病变严重程度分级
原文传递
慢性肝病与小肠黏膜炎症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吴礼浩 陈美慧 +2 位作者 蔡洁毅 袁瑜 何兴祥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是否会发生小肠黏膜炎症,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录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资料,根据临床资料分为肝硬化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慢性肝炎组及无肝病组,利用...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是否会发生小肠黏膜炎症,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录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资料,根据临床资料分为肝硬化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慢性肝炎组及无肝病组,利用小肠黏膜炎症Lewis评分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小肠黏膜病变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各组小肠黏膜病变发病率及Lewis评分情况。将所有患者进行无创肝功能评分,分析慢性肝病肝功能损害与小肠黏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38例患者,其中肝硬化组2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组47例,慢性肝炎组20例,无肝病组246例。4组患者中有小肠黏膜病变者分别为22例(88.0%)、36例(76.6%)、12例(60.O%)、78例(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其中肝硬化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慢性肝炎组绒毛水肿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肝病组(P值均〈0.017)。小肠黏膜绒毛水肿主要发生在上、中1/3肠段(P=0.033)。肝硬化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小肠黏膜炎症Lewis评分(190.80±228.42和125.38±191.31)显著高于无肝病组的42.91±97.69(P=0.021,P=0.034)。Forns纤维化指数、FIB-4评分、NAFLD—FS评分及Child—Pu外评分均与小肠黏膜Lewis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7、0.244、0.223、0.284,P值均〈0.001。结论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和慢性肝炎可能是发生小肠黏膜炎症的危险因素,慢性肝病严重程度与小肠黏膜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脂肪肝 慢性肝炎 小肠黏膜病变
原文传递
电针治疗肠黏膜损伤大鼠基本腧穴配伍“肠病方”的筛选 被引量:8
8
作者 闫丽萍 冀来喜 +4 位作者 王海军 程艳婷 燕平 李明磊 赵霞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8-463,共6页
目的:选用临床治疗肠病最常用的3个腧穴即中脘、天枢、上巨虚,通过观察不同组合配伍的效应,选出最优的穴位组合。方法:SD大鼠126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脘组、天枢组、上巨虚组、中脘+上巨虚组、天枢+上巨虚组、中脘+天... 目的:选用临床治疗肠病最常用的3个腧穴即中脘、天枢、上巨虚,通过观察不同组合配伍的效应,选出最优的穴位组合。方法:SD大鼠126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脘组、天枢组、上巨虚组、中脘+上巨虚组、天枢+上巨虚组、中脘+天枢组、中脘+天枢+上巨虚组。采用8%冰乙酸灌肠法造模。各治疗组在相应穴位施以电针,每日1次,共治疗3次。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病理学损伤积分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显著降低(P<0.05),病理学损伤积分显著升高(P<0.05);7个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结肠黏膜损伤指数显著升高(P<0.05),病理学损伤积分显著降低(P<0.05);天枢+中脘+上巨虚组与其它6个电针组相比,两项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各电针组结肠黏膜损伤程度较模型组减轻,天枢+中脘+上巨虚组更加明显。结论:同时电针"中脘""天枢""上巨虚"减轻结肠黏膜损伤的作用优于其它单穴或双穴使用,因而可作为治疗肠病的基本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黏膜损伤 电针 腧穴配伍
原文传递
川芎嗪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瞿建国 党胜春 张建新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399-403,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微循环障碍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中的作用,同时观察川芎嗪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黏膜损害的干预效应。方法:SD大鼠19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胰腺炎组(P组)、川芎嗪治疗组(T组),每组64只。采用放射性生物微球技术在制模后0.... 目的:探讨微循环障碍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中的作用,同时观察川芎嗪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黏膜损害的干预效应。方法:SD大鼠19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胰腺炎组(P组)、川芎嗪治疗组(T组),每组64只。采用放射性生物微球技术在制模后0.5,2,6 h及12 h分别测定肠血流量;对胰腺、肠组织进行病理评分并观察肠组织的MPO活性、白细胞浸润情况。结果:P组与C组相比:P组各时相肠的血流量均明显降低(P<0.01);病理改变及白细胞浸润明显加重;肠组织MPO活性明显增加(P<0.01)。T组与P组相比:T组2 h起肠血流量较P组均明显增加(P<0.01);各时相病理改变及白细胞浸润明显减轻;组织MPO活性明显下降(P<0.05或P<0.01)。肠组织血流量与肠组织MPO活性间呈显著负相关,与肠组织损伤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微循环障碍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肠组织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川芎嗪可以改善微循环,减轻胰腺及肠黏膜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微循环 川芎嗪 肠黏膜损害
下载PDF
微生态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晓雷 计敏 《胰腺病学》 2007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目的观察微生态肠内营养对SAP肠黏膜损伤治疗和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4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治疗组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7d,检测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以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目的观察微生态肠内营养对SAP肠黏膜损伤治疗和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4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治疗组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7d,检测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以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血浆DAO水平为(4.35±0.91)U/ml,较对照组的(5.45±2.19)U/ml明显下降(P〈0.05);D-乳酸为(10.41±5.36)mg/L,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3±2.05)mg/L(P〈0.05);治疗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总数达(5.98±1.63)In/g和(7.23±1.94)In/g,较治疗前的(3.76±1.67)In/g和(3.91±1.82)In/g明显增加(P〈0.05),肠道菌群比例接近正常,而对照组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菌群紊乱。结论微生态肠内营养具有减轻SAP肠黏膜损伤、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保护肠屏障功能的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肠道营养 肠黏膜损伤
下载PDF
柴芍承气汤改善重症胰腺炎肠内微生态的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奉镭 黄家遂 +1 位作者 李艳霞 左素清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调节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及对肠黏膜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1年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SAP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柴...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调节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及对肠黏膜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1年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SAP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柴芍承气汤,两组均连续治疗7d后检测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以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治疗后7d,治疗组血浆DAO水平为(4.65±0.82)U/ml,较对照组(5.66±2.17)U/ml明显下降(P〈0.05);乳酸为(10.65±5.24)mg/L,与同组治疗前(11.51±5.78)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对照组的(5.42±2.13)mg/L,(P〈0.05);治疗组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总数为(6.02±1.42)Irdg、(7.21±2.02)In/g,高于治疗前的(3.74±1.71)In/g、(4.03±1.79)In/g(P〈0.05),肠道菌群比例接近正常,对照组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菌群紊乱。结论柴芍承气汤具有减轻SAP肠黏膜损伤、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保护肠屏障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芍承气汤 胰腺炎 肠道微生态 肠黏膜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