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有效成分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1
作者 祖先鹏 林璋 +3 位作者 谢海胜 杨鸟 刘心如 张卫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66-1772,共7页
人体肠道中栖息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其所寄居的肠道环境组成了肠道微生态系统。肠道共生菌群参与调控宿主的营养消化吸收、免疫应答、生物拮抗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维持肠道... 人体肠道中栖息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其所寄居的肠道环境组成了肠道微生态系统。肠道共生菌群参与调控宿主的营养消化吸收、免疫应答、生物拮抗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维持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对宿主的生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中药有效成分代谢转化后,肠道菌群使其代谢产物更易被吸收,甚至有减毒或增毒作用,进而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同时,中药也能调节肠道菌组成,保护肠黏膜屏障,从而恢复肠道稳态。作者检索了近15年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了肠道菌群的分类,肠道菌群失调与疾病的关系,肠道菌群对中药有效成分代谢及生物活性的影响以及中药调节肠道菌群失调等方面,并对基于多组学技术研究中药作用机制的策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中药 有效成分 疾病 代谢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失调与结肠癌发生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2
作者 王生 黄晓星 +4 位作者 余鹏飞 徐小涛 王一飞 刘莉 梅其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45-1049,共5页
肠道菌群是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常状况下肠道菌群保持稳态,在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调节机体免疫等众多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当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如年龄、饮食习惯、肥胖等代谢性疾病以及抗生素等... 肠道菌群是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常状况下肠道菌群保持稳态,在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调节机体免疫等众多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当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如年龄、饮食习惯、肥胖等代谢性疾病以及抗生素等药物均会造成菌群失调。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可以引发多种疾病,其中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同时,有研究资料表明,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失调状态可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和抑制结肠癌的生长恶化,但是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无清晰的认识。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肠道菌群失调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研究的有关热点问题及治疗进行概述,为肠道菌群研究和结肠癌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肥胖 菌群失调 细菌移位 细菌代谢 结肠癌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3
作者 雷欣东 于慧 +2 位作者 龙琼 李俊威 戴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81-1684,共4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绝经引起的卵巢衰退,雌激素分泌下降导致的骨质疏松症。由于骨量、骨密度及骨强度均有所降低,使骨的脆性增高,加大了骨折的危险性,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目前对PMOP的...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绝经引起的卵巢衰退,雌激素分泌下降导致的骨质疏松症。由于骨量、骨密度及骨强度均有所降低,使骨的脆性增高,加大了骨折的危险性,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目前对PMOP的发病机制已经从多方面得到阐释,但仍未完全研究清楚。该文通过查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肠道菌群、铁代谢等多个角度对PMOP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进一步科学研究理清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肠道菌群 发病机制 铁代谢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中药化学成分肠道菌群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4
作者 肖娟 王莹 +1 位作者 王新宏 安叡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7-251,共5页
介绍肠道代谢研究方法及肠道菌群对中药成分的代谢作用,为开展中药代谢研究提供参考。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中药成分肠菌代谢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40篇,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目前对肠菌代谢研究主要有4个方面,且对黄酮类,皂... 介绍肠道代谢研究方法及肠道菌群对中药成分的代谢作用,为开展中药代谢研究提供参考。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中药成分肠菌代谢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40篇,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目前对肠菌代谢研究主要有4个方面,且对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蒽醌类,单萜类等中药成分的肠菌代谢研究最多。肠道菌群对中药成分的生物转化以水解为主,不少苷类成分肠菌代谢为苷元后更易吸收发挥药效。肠道药物代谢研究对临床中西药物合用上有指导意义。中药化学成分肠菌代谢研究有助于了解药物作用机制及作用物质基础,加快中药现代化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中药化学成分 代谢 药物合用
原文传递
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对中草药体内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0
5
作者 孙艳 李雪驼 殷素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5-377,共3页
天然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及其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机制是中药研究的热点 ,但一直都处于探索阶段。简介了肠道内微生态环境的性质和意义 。
关键词 中草药 肠内菌群 微生态环境 苷类 肠肝循环 代谢 有效成分
下载PDF
中医脾虚证实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6
作者 何劲 周莉 +2 位作者 陈家旭 赵宏波 丁秀芳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的中医之脾与西医之脾的生理、病理有着很大不同,因此,对于脾虚证实质研究一直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点之一。拟从实验的角度阐述目前脾虚证实质研究概况。方法通过从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近10年关于脾虚证研究的实验方面的文章。... 目的中医之脾与西医之脾的生理、病理有着很大不同,因此,对于脾虚证实质研究一直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点之一。拟从实验的角度阐述目前脾虚证实质研究概况。方法通过从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近10年关于脾虚证研究的实验方面的文章。结果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对脾实质研究从不同角度开展后取得了大量的成果,诸如从细胞,分子、基因水平等方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脾实质研究映射到了西医领域的多个系统中,这与中医的整体观是一致的。结论中医对脾虚证形成机理进行了大量探索性研究,未局限于消化系统功能(消化道的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囊括到了免疫、内分泌、神经、血液、能量转化等几大系统中,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如能够反映出脾虚证本质的现代生物学指标太多,没有特异性,没有针对性,指标之间也缺乏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非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肠道菌群 能量代谢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 血液系统 消化系统
下载PDF
Caco-2细胞模型在药物体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7
作者 廖沙 谢剑炜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6-419,共4页
Caco-2细胞模型是一种筛选药物离体口服特性的模型,已广泛用于评价药物在小肠的吸收特性和各种转运机制的研究。现综述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基本特点及其在药物的小肠吸收、代谢以及高通量筛选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CACO-2细胞模型 口服给药 小肠吸收 小肠代谢 高通量筛选
下载PDF
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瑶 季宇彬 陈明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期12-13,18,共3页
健康人肠内菌群的平衡是相当稳定的。肠内菌群平衡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菌群失调往往导致各种胃肠道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肠内菌微生物种类繁多,含酶丰富,对中药成分的转化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许多中药对肠道菌群的平衡也有着重要... 健康人肠内菌群的平衡是相当稳定的。肠内菌群平衡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菌群失调往往导致各种胃肠道等消化道疾病的发生。肠内菌微生物种类繁多,含酶丰富,对中药成分的转化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许多中药对肠道菌群的平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中药和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对于中药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肠道菌群 中药代谢 相互作用 菌群失调
下载PDF
七味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肥胖症患者糖脂代谢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刘玲 陆西宛 +1 位作者 何珂 朱丽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082-2086,共5页
目的评价七味白术散治疗脾虚湿困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脾虚湿困型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指导生活方式、控制并规律饮食、适当运动锻炼干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七味白术... 目的评价七味白术散治疗脾虚湿困型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脾虚湿困型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指导生活方式、控制并规律饮食、适当运动锻炼干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七味白术散口服,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重指数(BMI)、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肠道菌群分布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BMI、FINS、HOMA-IR、FBG、T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结果显示,在门水平,治疗组治疗前后拟杆菌门增幅高于对照组拟杆菌门增幅(P<0.05),而厚壁菌门、变形杆菌门、放线菌门和梭形杆菌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属水平,治疗组拟杆菌属、普雷沃菌属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拟普雷沃菌属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可有效调节脾虚湿困型肥胖症患者肠道菌群分布,改善血糖、血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味白术散 肥胖症 脾虚湿困型 肠道菌群 糖代谢 脂质代谢
原文传递
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肠道双歧杆菌的影响 被引量:31
10
作者 陈玲玲 陆文松 +2 位作者 廖水玉 李董平 李佑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028-2031,共4页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肠道双歧杆菌的影响。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健康志愿者(健康组)各20例。糖尿病组予黄连素,每次0.3 g,每日3次,治疗8周。观察健康组及糖尿病组治疗前后脂多糖、肿瘤坏死因...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肠道双歧杆菌的影响。方法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健康志愿者(健康组)各20例。糖尿病组予黄连素,每次0.3 g,每日3次,治疗8周。观察健康组及糖尿病组治疗前后脂多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粪便中双歧杆菌总菌的数量。结果与健康组比较,糖尿病组治疗前后肠道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减少,脂多糖、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糖尿病组患者治疗前双歧杆菌数量与脂多糖、TNF-α均呈负相关(P<0.05)。与治疗前比较,糖尿病组治疗后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升高,脂多糖、TNF-α、FBG、Hb Alc、TC、TG、LDL-C、H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黄连素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增加肠道双歧杆菌的数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黄连素 肠道菌群 双歧杆菌 糖脂代谢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多酚通过肠道菌群调节能量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1
作者 肖俊松 单静敏 +2 位作者 曹雁平 王成涛 许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0-303,共4页
多酚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人类膳食中,一般可分为3大类:酚酸类、聚合单宁类和黄酮类。多酚以及其被肠道菌群代谢的产物,能选择性调节肠道中易感微生物的生长,选择性的促进有益菌群(如乳酸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也即引... 多酚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人类膳食中,一般可分为3大类:酚酸类、聚合单宁类和黄酮类。多酚以及其被肠道菌群代谢的产物,能选择性调节肠道中易感微生物的生长,选择性的促进有益菌群(如乳酸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也即引发肠道微生态的改变。这种改变对宿主产生重要影响,对宿主能量代谢的影响可能通过如下实现:1)肠道内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改变微生物代谢及产酶的种类和数量;2)多酚代谢产物还可与细菌细胞表面作用,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能量代谢,减少脂肪沉积;3)多酚通过干预人体肠道菌群调整能量代谢,为预防和治疗肥胖及相关性疾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对多酚调整肠道菌群从而影响肥胖发生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 肠道菌群 能量代谢
下载PDF
益气补脾法配合二甲双胍干预脾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刘小溪 李小娟 +1 位作者 石岩 王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11-2313,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补脾法对脾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K科收治的95例脾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补脾法对脾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K科收治的95例脾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选取40例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二甲双胍片250 mg/次,3次/d,观察组加用降糖丸,1袋3次/d冲服,治疗前后提取粪便菌群基因组DNA,通过构建粪便菌群的细菌通用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析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治疗2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观察组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指标(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有明显改善,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数量升高,肠球菌属、肠杆菌、酵母菌数量降低(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血糖、胰岛素指标(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肠道菌群数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脾法可有效改善脾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血糖、血脂代谢紊乱,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脂质代谢
下载PDF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type 2 diabetes:from mechanism insights to therapeutic perspective 被引量:27
13
作者 Jun-Ling Han Hui-Ling Li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47期17737-17745,共9页
The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T2DM)is rapidly increasing worldwide.However,the pathogenesis of T2DM has not yet been well explained.Rec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s associated ... The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T2DM)is rapidly increasing worldwide.However,the pathogenesis of T2DM has not yet been well explained.Rec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and T2DM.In this review,we provide an overview about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role of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2DM.There is clear evidence that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fluences the host through its effect on body weight,bile acid metabolism,proinflammatory activ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and modulation of gut hormones.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 with the use of probiotics,prebiotics,antibiotics,and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may have benefits for improvement in glucose metabolism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the host.Further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increas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the host with T2DM.Further studies may be able to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ffective 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T2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stinal microbiota Type 2 diabetes Body weight Bile-acid metabolism Insulin resistance intestinal microbiota modulation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4
作者 陈玉艳 王荣 +4 位作者 张娟红 鹿辉 李文斌 王昌 孙月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72,共5页
肠道菌群是寄居在肠道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对药物等外来化合物的代谢至关重要,近年来肠道菌群作为机体"隐形器官"被广泛关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该文对机体中肠道菌群的分类、功能及其对中药化学成分和... 肠道菌群是寄居在肠道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对药物等外来化合物的代谢至关重要,近年来肠道菌群作为机体"隐形器官"被广泛关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该文对机体中肠道菌群的分类、功能及其对中药化学成分和化学药物代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了解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明确药物转化过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个体化用药、毒理学评估及推动药物发现和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期研究高原环境下肠道菌群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菌群分类 菌群功能 药物代谢 高原低氧 合理用药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normal mucosa,adenoma and adenocarcinoma of colon by SSH 被引量:22
15
作者 Min-Jie Luo Mao-De Lai Department of Pathology,School of Medicin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31,P.R.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5期726-731,共6页
AIM: To construct subtracted cDNA libraries and further identify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lorectal carcinoma(CRC). METHODS: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 was... AIM: To construct subtracted cDNA libraries and further identify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lorectal carcinoma(CRC). METHODS: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 was done on cDNAs of normal mucosa, adenoma and adenocarcinoma tissues from the same patient. Three subtracted cDNA libraries were constructed and then hybridized with forward and backward subtracted probes for differential screening. Positive clones from each subtracted cDNA library were selected for sequencing and BLAST analysis. Finally, virtual Northern Blot confirmed such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RESULTS: By this way, there were about 3-4 X 10(2) clones identified in each subtracted cDNA library, in which about 85% positive clones were differentially screened. Sequencing and BLAST homology search revealed some clones containing sequences of known gene fragments and several possibly novel genes showing few or no sequence homologies with any known sequences in the database. CONCLUSION: All results confirmed the effectiveness and sensitivity of SSH.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RC can be used to shed light on the pathogenesis of CRC and be useful genetic markers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Neoplastic ADENOCARCINOMA ADENOMA Blotting Northern Colorectal Neoplasms Gene Library Genetic Markers Humans intestinal Mucos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NA Messenger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下载PDF
肠道微生态与中药有效成分代谢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5
16
作者 陶金华 狄留庆 +2 位作者 单进军 毕肖林 赵晓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02-1904,共3页
肠道微生态与中药有效成分的代谢之间的研究已经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关注,对其研究已得到创新性进展。综述甘草、芦荟、番泻叶以及芍药等几种中药有效成分在肠道菌群影响下的代谢过程和机制,并阐述了中药对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调理等... 肠道微生态与中药有效成分的代谢之间的研究已经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关注,对其研究已得到创新性进展。综述甘草、芦荟、番泻叶以及芍药等几种中药有效成分在肠道菌群影响下的代谢过程和机制,并阐述了中药对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调理等作用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中药有效成分 代谢
下载PDF
玉液汤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肠道菌群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赵志祥 简小兵 王文英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2959-2962,共4页
目的:探讨玉液汤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肠道菌群及脂质代谢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广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药物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玉液汤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肠道菌群及脂质代谢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广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药物治疗,观察组再加用玉液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肠道菌群、脂质代谢、中医症状积分、血糖相关指标、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MI)变化并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FINS、HOMA-IR、HbAlc、BMI、腰围、体质量、TC、TG、LDL-C、肠杆菌、酵母菌、肠球菌、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脘腹2组患者治疗后HDL-C、双岐杆菌、乳杆菌、拟杆菌均较治疗后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液汤能改善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脂质代谢和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能调节肠道菌群紊乱,从而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液汤 2型糖尿病 肥胖 肠道菌群 脂质代谢 中医症状积分 血糖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膳食纤维与肠道细菌对人体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邢树文 焦德志 《高师理科学刊》 2003年第2期60-62,77,共4页
人体肠道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的共生与捕食关系影响着人体健康 .有害菌群产生大量毒素 ,当有害菌在肠道生态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时 ,会使体内器官产生重大疾病 .食物纤维可以促进有益菌的增殖 ,并抑制有害菌的产生 .通过对影响人体新陈代... 人体肠道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的共生与捕食关系影响着人体健康 .有害菌群产生大量毒素 ,当有害菌在肠道生态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时 ,会使体内器官产生重大疾病 .食物纤维可以促进有益菌的增殖 ,并抑制有害菌的产生 .通过对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内因子肠道菌群及外因子食物纤维的研究 ,讨论并分析了食物纤维的摄入量与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的相互制约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食物纤维 肠道生态系统 新陈代谢
下载PDF
Cross-talk between bile acids and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host metabolism and health 被引量:23
19
作者 Yang-fan NIE Jun HU Xiang-hua YA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36-446,共11页
Bile acid(BA) is de novo synthesized exclusively in the liver and has direct or indirect antimicrobial effec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mposition and size of the BA pool can be altered by intestinal microbiota via ... Bile acid(BA) is de novo synthesized exclusively in the liver and has direct or indirect antimicrobial effec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mposition and size of the BA pool can be altered by intestinal microbiota via the biotransformation of primary BAs to secondary BAs, and subsequently regulate the nuclear farnesoid X receptor(FXR; NR1H4). The BA-activated FXR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BA synthesis and metabolism,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and even hepatic autophagy. BAs can also play a role in the interplays among intestinal microbes. In this review, we mainly discus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BAs and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their roles in regulating host metabolism, and probably the autophagic signaling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e acid(BA) Farnesoid X receptor(FXR) intestinal microbiota Host metabolism AUTOPHAGY
原文传递
多糖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刘荣瑜 王昊 +3 位作者 张子依 宋冬雪 陈锦瑞 汲晨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3-373,共11页
多糖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分子通过缩合、失水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大多数多糖不能被人类基因组中编码的酶降解。肠道菌群由寄生在宿主胃肠道内的多种微生物构成。肠道菌群中的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少量放线... 多糖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分子通过缩合、失水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大多数多糖不能被人类基因组中编码的酶降解。肠道菌群由寄生在宿主胃肠道内的多种微生物构成。肠道菌群中的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少量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能够分泌多糖降解酶降解多糖,促进人体对多糖的消化吸收。多糖中不可被直接消化的成分和发酵产物短链脂肪酸可进一步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改善肠道功能,参与调控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肿瘤等基因的表达,达到治疗疾病和维持机体健康的目的。本文综述了多糖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机体健康和合理膳食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肠道菌群 调节 代谢 短链脂肪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