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胃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与肠道免疫功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4
1
作者 杨利娜 边高瑞 朱伟云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0-486,共7页
动物胃肠道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营养、免疫等方面对宿主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间存在密切的交流和互作机制,尽管肠道共生菌具有定植抑制效应,但肠道微生物也可通过其特定组... 动物胃肠道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营养、免疫等方面对宿主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间存在密切的交流和互作机制,尽管肠道共生菌具有定植抑制效应,但肠道微生物也可通过其特定组分刺激免疫细胞如Tregs细胞、Th17细胞的分化,肠道菌群的紊乱可能导致细菌移位、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影响机体健康。宿主免疫系统可通过分泌多种免疫效应因子如MUC、sIgA、ITF、RegIIIγ、α-防御素等调节肠道微生物的分布和组成,调节肠道菌群的稳态。本文综述了单胃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深入探讨了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动物肠道免疫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肠道免疫 肠道功能
原文传递
发酵饲料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阮栋 刘建高 +7 位作者 陈伟 王爽 张亚男 陈爱华 夏伟光 蒋守群 卢立志 郑春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740-5749,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混合饲料和发酵酒糟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35周龄龙岩山麻鸭7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混合饲料和发酵酒糟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35周龄龙岩山麻鸭7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4%的发酵混合饲料和2%、4%的发酵酒糟。试验期3个月。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和4%发酵酒糟显著升高了蛋鸭的日产蛋重(P<0.05),饲粮添加4%发酵酒糟显著降低了蛋鸭的料蛋比(P<0.05),饲粮添加4%发酵酒糟显著升高了鸭蛋中蛋清重和蛋黄颜色(P<0.05),饲粮添加4%发酵混合饲料和4%发酵酒糟显著降低了蛋鸭肌胃和腺胃pH(P<0.05),饲粮添加4%发酵混合饲料显著提高了蛋鸭空肠脂肪酶和糜蛋白酶活性(P<0.05),饲粮添加2%和4%发酵酒糟显著提高了蛋鸭空肠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P<0.05),饲粮添加4%发酵酒糟显著升高了蛋鸭空肠黏蛋白2、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SIgA含量(P<0.05)。综上所述,发酵酒糟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肠道消化酶活性和免疫功能优于发酵混合饲料,且以4%的添加水平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饲料 蛋鸭 产蛋性能 消化酶活性 肠道免疫
下载PDF
肠道微环境与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22
3
作者 周正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695-1700,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的一个亚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表现为结肠黏膜病变,多以溃疡为主,病变部位多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甚则累及整个结肠.近年来,随着肠...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中的一个亚型,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表现为结肠黏膜病变,多以溃疡为主,病变部位多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甚则累及整个结肠.近年来,随着肠道微生物学理论研究的不断突破,其在UC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涌现出新的热点,包括肠道菌群的分类及其对肠道黏膜和肠道免疫的影响等,这可能会突破UC原有的诊疗方法,发展为研究UC诊治的新方向,本文就肠道微环境与UC的内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环境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黏膜屏障 肠道免疫
下载PDF
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5-HT对肠道功能的作用综述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小兰 江敏 +3 位作者 阮征 杨玉辉 周艳 印遇龙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1997-2002,共6页
色氨酸是人和动物机体自身无法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的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代谢为5-羟色胺、褪黑激素、犬尿氨酸和烟酸等的重要前体物质。色氨酸虽然在人和动物体内含量较少,但是可以通过其多元的代谢途径及其代谢产物发挥着各种重要... 色氨酸是人和动物机体自身无法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的必需氨基酸之一,也是代谢为5-羟色胺、褪黑激素、犬尿氨酸和烟酸等的重要前体物质。色氨酸虽然在人和动物体内含量较少,但是可以通过其多元的代谢途径及其代谢产物发挥着各种重要作用。色氨酸在体内主要有两条分解代谢途径:一是沿5-羟色胺的代谢途径;二是沿犬尿氨酸的代谢途径。通过膳食摄入体内的色氨酸不仅能参与调节蛋白质的合成,还能在控制动物食欲、免疫调节以及改善情绪认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对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和医药等领域。本文就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5-羟色胺对动物肠道免疫、肠道蠕动以及肠易激综合征三方面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色氨酸 5-羟色胺 肠道免疫 肠道蠕动 肠易激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研究健脾固肠方通过调节肠道免疫平衡抑制肺癌小鼠肿瘤转移的机制 被引量:22
5
作者 蒋海燕 张士强 +7 位作者 杨蕴 夏晓婷 吕俊强 杜博倩 吴婷婷 付淑娟 周张杰 钟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3期91-96,共6页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基础理论,探讨中药健脾固肠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免疫屏障功能、调节肠道Treg/Th17细胞的平衡,抑制肺癌侵袭及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C57BL/6雄性小鼠,右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混悬液2 m... 目的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基础理论,探讨中药健脾固肠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免疫屏障功能、调节肠道Treg/Th17细胞的平衡,抑制肺癌侵袭及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C57BL/6雄性小鼠,右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混悬液2 mL(1×10~6/mL),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将18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荷瘤组、化疗组及中药+化疗组,每组6只。造模成功后进行干预,化疗组和中药+化疗组连续3 d腹腔注射顺铂溶液液(0.1 mg/d),荷瘤组连续3 d腹腔注射等体积的0.9%NaCl溶液。从第1天起中药+化疗组予以健脾固肠方0.6 mL/d灌胃,荷瘤组和化疗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的0.9%NaCl溶液灌胃。18只小鼠于干预21 d后取材,测定3组肺癌小鼠体质量、种植瘤的瘤质量、肺转移灶个数;高通量测序法测试小鼠肠道菌群;RT-PCR实验分析小鼠小肠淋巴组织Th17和Treg细胞相关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表达水平。结果中药+化疗组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化疗组抑瘤率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化疗组的肺转移抑制率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组比较,中药+化疗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标Chao1、shannon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化疗组比较,中药+化疗组小鼠肠道免疫指标FoxP3、RORγt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健脾固肠方可能通过增加肺癌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善肠道菌群、调节肠道Th17/Treg细胞平衡,维持肠道免疫平衡,改善机体免疫,进而抑制肺癌小鼠肺癌细胞的侵袭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肠道菌群 肠道免疫 FoxP3/RORγt 健脾固肠方 小鼠
下载PDF
丁酸钠调控畜禽动物肠道健康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6
作者 谭名洋 王芳 +3 位作者 杨媚 尹业鑫 谭碧娥 陈家顺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6,共5页
丁酸钠有效成分为丁酸,丁酸是大肠中产丁酸细菌的主要代谢物,是结肠上皮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丁酸钠可通过上调结肠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来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在维持肠道黏膜结构完整、加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吸收功能等方面... 丁酸钠有效成分为丁酸,丁酸是大肠中产丁酸细菌的主要代谢物,是结肠上皮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丁酸钠可通过上调结肠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来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在维持肠道黏膜结构完整、加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吸收功能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此外,丁酸钠在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丁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畜禽动物肠道健康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丁酸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肠道发育 肠道免疫 肠道微生态 消化吸收
下载PDF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trial on perioperative administration of probiotics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被引量:19
7
作者 Luca Gianotti Lorenzo Morelli +7 位作者 Francesca Galbiati Simona Rocchetti Sara Coppola Aldo Beneduce Cristina Gilardini Daniela Zonenschain Angelo Nespoli Marco Brag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67-175,共9页
AIM:To investigate whether probiotic bacteria,given perioperatively,might adhere to the colonic mucosa, reduce concentration of pathogens in stools,and modulate the local immune function. METHODS:A randomized,double-b... AIM:To investigate whether probiotic bacteria,given perioperatively,might adhere to the colonic mucosa, reduce concentration of pathogens in stools,and modulate the local immune function. METHODS:A randomized,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 was carried out in 31 subjects undergoing elective colorectal resection for cancer.Patients were allocated to receive either a placebo(group A,n=10),or a dose of 10 7 of a mixture of Bifidobacterium longum(BB536) and Lactobacillus johnsonii(La1)(group B,n=11),or the same mixture at a concentration of 10 9 (group C,n=10).Probiotics,or a placebo,were given orally 2 doses/d for 3 d before operation.The same treatment continued postoperatively from day two to day four. Stools were collected before treatment,during surgery (day 0)and 5 d after operation.During the operation, colonic mucosa samples were harvested to evaluate bacterial adherence and to assess the phenotype of dendritic cells(DCs)and lymphocyte subsets by surface antigen expression(flow cytometry).The presence of BB536 and La1 was evaluated by the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 method with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robes. RESULTS:The three groups were balanced for baseline and surgical parameters.BB536 was never found at any time-points studied.At day 0,La1 was present in 6/10(60%)patients in either stools or by biopsy in group C,in 3/11(27.2%)in group B,and none in the placebo group(P=0.02,C vs A).There was a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dose given and number of adher- ent La1(P=0.01).The rate of mucosal colonization by enterobacteriacae was 30%(3/10)in C,81.8%(9/11) in B and 70%(7/10)in A(P=0.03,C vs B).The Enterobacteriacae count in stools was 2.4(log10 scale) in C,4.6 in B,and 4.5 in A(P=0.07,C vs A and B). The same trend was observed for colonizing enterococ- ci.La1 was not found at day+5.We observed greater expression of CD3,CD4,CD8,and naive and memory lymphocyte subsets in group C than in group A with a dose response trend(C>B>A).Treatment didnot affect DC phenotype or activation,but after ex vivo stim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iotic Dendritic cell MICROBIOTA Colon cancer LYMPHOCYTE Surgery intestinal immunity
下载PDF
温下健脾法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肠道菌群及肠道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锦 郭楠 +1 位作者 徐亚文 刘福生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6期999-1002,共4页
目的观察温下健脾法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肠道菌群及肠道免疫的影响。方法2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成功后随机均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组,并以10只SD大鼠行假手术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各组大鼠均禁... 目的观察温下健脾法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肠道菌群及肠道免疫的影响。方法2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成功后随机均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组,并以10只SD大鼠行假手术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各组大鼠均禁食不禁水饲养。中药组大鼠在术前及术后24h给予大黄附子汤加味中药(4mg/g,2次/24h)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灭菌注射用水灌胃。造模成功24h后观察各组大鼠死亡率,留取存活大鼠留取粪便、血清及肠道组织,采用16S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肠道黏膜sIgA及血清D-乳酸的水平。结果脓毒症大鼠死亡率在中药组(16.7%)小于模型组(33.33%)(P<0.05)。在肠道菌群物种丰度方面,Bacteroidetes表达水平在模型对照组(24.36±7.15)<正常对照组(45.20±6.05)<中药组(49.69±7.98)(P<0.05)。D-乳酸水平在正常对照组(7.90±0.69)pg/mL<中药组(9.20±0.56)μg/mL<模型组(12.16±0.75)μg/mL(P<0.05),模型组大鼠肠道sIgA表达水平(11.57±0.31)μg/mL低于中药组(21.25±7.41)μg/mL和正常对照组(26.27±2.05)μg/mL(P<0.05)。结论温下健脾法可调节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肠道菌群及肠道免疫异常,从而发挥治疗脓毒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温下健脾法 胃肠功能障碍 肠道菌群 肠道免疫 大鼠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郑鹏 嵇武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4期4479-4481,共3页
人体消化道存在大量细菌,肠道菌群调节着人体肠道免疫系统的成熟,其功能状态的改变与人体多种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转归密不可分,在宿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该文总结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与现状,简介... 人体消化道存在大量细菌,肠道菌群调节着人体肠道免疫系统的成熟,其功能状态的改变与人体多种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转归密不可分,在宿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该文总结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与现状,简介肠道菌群的构成以及生理功能,探讨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的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物质代谢 肠道免疫 肠道疾病
下载PDF
海带多糖对小鼠肠黏膜组织SIgA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庭祥 王庭欣 +2 位作者 刘峥颢 夏立娅 吴广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515-5515,5520,共2页
[目的]研究海带多糖对小鼠肠黏膜组织SIgA的影响。[方法]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125、250、500μg/g的海带多糖灌胃小鼠15 d,以灌胃蒸馏水小鼠为对照,取小肠黏膜,采用试剂盒法测小肠黏膜组织的SIgA活性。[结果]250和500μg/g... [目的]研究海带多糖对小鼠肠黏膜组织SIgA的影响。[方法]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125、250、500μg/g的海带多糖灌胃小鼠15 d,以灌胃蒸馏水小鼠为对照,取小肠黏膜,采用试剂盒法测小肠黏膜组织的SIgA活性。[结果]250和500μg/g的海带多糖能够促进小鼠肠黏膜对SIgA的分泌量。[结论]海带多糖能够显著增强小鼠肠黏膜组织SIgA活性,并有随剂量增加活性增强的趋势。海带多糖对小鼠的免疫调节可能是通过肠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多糖 小鼠 肠道免疫 SIGA
下载PDF
食药同源植物多糖调控肠道稳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焱 林泳峰 +4 位作者 刘文美 邹泽华 刘红 刘光明 刘庆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3,共9页
食药同源理念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现代研究发现从食药同源植物里提取的多糖成分能够影响肠道免疫和肠道微生态组成,从而发挥调控肠道稳态并改善机体病症的作用。随着植物多糖活性研究的深入,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 食药同源理念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现代研究发现从食药同源植物里提取的多糖成分能够影响肠道免疫和肠道微生态组成,从而发挥调控肠道稳态并改善机体病症的作用。随着植物多糖活性研究的深入,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理论研究利用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研发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及医药产品具有广阔前景。本文基于机体中肠道免疫与肠道菌群的关系,重点分析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可通过保护肠道黏膜、抑制肠道内炎症因子、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发挥修复肠道黏膜、改善肠道炎症、预防肠道肿瘤等多种作用;论述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研究现状的不足之处;展望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在食品行业、医药行业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该类多糖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药同源 植物多糖 肠道免疫 肠道菌群 肠道稳态
下载PDF
IgA肾病的遗传易感性和黏膜免疫应答异常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金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众所周知,遗传风险因素和黏膜免疫异常在IgA肾病致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系列研究已发现新的IgA肾病易感遗传位点,以及遗传风险因素和IgA肾病各方面,包括起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对治疗反应和预后之间的新关系。与此同时,肠... 众所周知,遗传风险因素和黏膜免疫异常在IgA肾病致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系列研究已发现新的IgA肾病易感遗传位点,以及遗传风险因素和IgA肾病各方面,包括起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对治疗反应和预后之间的新关系。与此同时,肠道黏膜免疫异常在IgA肾病致病中的作用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肠道免疫耐受缺陷会削弱机体对微生物肠道屏障功能、增加食物抗原和细菌毒素的吸收、激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导致亚临床肠道炎症。遗传致病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和"肠道-肾关系"学说赋予IgA肾病新的治疗理念,如治疗亚临床肠道炎症或调控肠道微生物菌群,也利于进一步探索干预IgA的新靶目标和更加个体化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遗传风险因素 肠道免疫 致病机制
下载PDF
不同麻醉深度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肠道免疫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奇 解凤磊 +1 位作者 杜凯 刘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肠道免疫以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50~59,观察组(40例)BIS维持在40~49。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肠道免疫以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50~59,观察组(40例)BIS维持在40~49。比较2组患者术前(T0)、术后12 h(T1)、术后24 h(T2)、术后72 h(T3)肠道免疫指标,包括Treg/Th17、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CD3+、CD4+、CD8+,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肠道免疫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IL-17均于T1时升高,T2时达高峰,T3时回落,Treg/Th17、TGF-β1、IL-10、CD3+、CD4+、CD8+、IgA、IgG则于T1时降低,T2时达低峰,T3时回升。观察组患者T1、T2、T3时血清IL-6、IL-17低于对照组(P<0.05),Treg/Th17、TGF-β1、IL-10、CD3+、CD4+、CD8+、IgA、IgG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进食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时BIS维持在40~49,可保护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肠道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 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肠道免疫 肠道功能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郭伯敏 秦环龙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4-118,共5页
正常肠道菌群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调节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抵抗病原体和炎性反应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体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发生菌群失调,进而影响肠黏膜上皮细胞和肠腔微环境,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下从细胞因子依赖性炎症... 正常肠道菌群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调节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抵抗病原体和炎性反应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体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发生菌群失调,进而影响肠黏膜上皮细胞和肠腔微环境,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下从细胞因子依赖性炎症、氧化应激、毒性因子、细菌酶和活性代谢产物等角度进行探讨,有利于深入理解结直肠癌的患病机制,为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结直肠癌 细菌酶 代谢产物 肠道免疫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菌群紊乱幼鼠结肠黏膜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戴丽蓉 陈启明 +8 位作者 刘喜平 林延延 李侃 岳娟 葛艳 李沛清 朱中博 张金铎 施丽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50,共9页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混合抗生素诱导的菌群紊乱幼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雄性BALB/c幼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西药组,0.68 g·kg^(-1))及半夏泻心汤全方组、辛开...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混合抗生素诱导的菌群紊乱幼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雄性BALB/c幼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西药组,0.68 g·kg^(-1))及半夏泻心汤全方组、辛开组、苦降组、甘补组(9.1、3.19、1.82、4.1 g·kg^(-1)),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予混合抗生素灌胃诱导肠道菌群紊乱,14 d后西药组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灌胃,全方组、辛开组、苦降组及甘补组分别予半夏泻心汤及不同配伍药组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共14 d。连续给药14 d后无菌采集粪便样本用于16S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并经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1))诱导炎性反应,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黏膜组织形态,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肠黏膜巨噬细胞浸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幼鼠肠道微生物结构显著改变(P<0.01),结肠黏膜损伤明显,巨噬细胞浸润减少,炎性因子IL-1β、IL-6、IL-8、TNF-α及IL-10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组均能增加菌群相对丰度和物种多样性,提高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等有益菌的比例(P<0.01);同时西药组、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组均能改善结肠黏膜损伤(P<0.05,P<0.01),增加巨噬细胞浸润(P<0.05,P<0.01),升高IL-6、IL-8、TNF-αmRNA表达水平(P<0.01);西药组、半夏泻心汤及苦降、甘补组升高IL-1βmRNA表达(P<0.01);西药组、半夏泻心汤及辛开、甘补组IL-10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及拆方组能调整抗生素暴露幼鼠肠道菌群,保护肠道菌群紊乱后结肠黏膜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肠道菌群 抗生素 肠道免疫 配伍研究
原文传递
海带多糖对小鼠肠黏膜SIgA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庭欣 夏立娅 +2 位作者 刘峥颢 吴广臣 梁淑珍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9-251,共3页
研究海带多糖对小鼠肠黏膜组织SIgA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250、500、1000μg/g的海带多糖灌胃小鼠15d,以灌胃蒸馏水小鼠为对照,分别取小肠黏膜、肠道粪便,采用试剂盒法测小肠黏膜组织的SIgA活性;采用微... 研究海带多糖对小鼠肠黏膜组织SIgA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250、500、1000μg/g的海带多糖灌胃小鼠15d,以灌胃蒸馏水小鼠为对照,分别取小肠黏膜、肠道粪便,采用试剂盒法测小肠黏膜组织的SIgA活性;采用微生物培养培养鉴定的方法计数粪便中双歧杆菌、乳杆菌和肠杆菌。结果显示500、1000μg/g的海带多糖能够促进小鼠肠黏膜对SIgA的分泌量并且能够增加肠道中乳杆菌数量;1000μg/g的剂量能增加肠道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各剂量组对粪便中肠杆菌的量没有影响。由此提示海带多糖能够促进小鼠的肠道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多糖 小鼠 肠道免疫 肠道菌群 SIGA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失衡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文静 刘占举 《胃肠病学》 2015年第11期691-694,共4页
人体肠道菌群与肠道黏膜免疫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从而维持肠道稳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肠道菌群失衡是IB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调节肠道菌群可作为IBD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 人体肠道菌群与肠道黏膜免疫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从而维持肠道稳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肠道菌群失衡是IB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调节肠道菌群可作为IBD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就肠道菌群失衡在IBD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CROHN病 肠道菌群 肠道免疫 治疗
下载PDF
肠道杯状细胞在肠道免疫调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文娟 来利华 王青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46-1050,共5页
杯状细胞(GC)是人和哺乳动物的一种单细胞腺,分布于人体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等部位的上皮中。肠道内的黏蛋白2(MUC2)主要由GC分泌,黏蛋白和水、无机盐等在肠道黏膜上皮表面形成黏液屏障,在抵御外源细菌和肠道固有微生物侵袭、维持肠... 杯状细胞(GC)是人和哺乳动物的一种单细胞腺,分布于人体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等部位的上皮中。肠道内的黏蛋白2(MUC2)主要由GC分泌,黏蛋白和水、无机盐等在肠道黏膜上皮表面形成黏液屏障,在抵御外源细菌和肠道固有微生物侵袭、维持肠黏膜动态平衡、调控微生物-宿主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GC及其分泌黏蛋白的缺陷与肠道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我们总结了GC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肠道免疫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状细胞 黏蛋白 黏液层 炎症性肠病 肠道免疫 综述
下载PDF
基于“脾为之卫”理论探讨骨质疏松症与肠道免疫相关性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盛华 刘一飞 +4 位作者 谢兴文 周明旺 邓昶 胡星荣 陈彦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7-10,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病因所致渐进性代谢疾病。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主因本气亏虚,邪气内生,致病理产物积聚,属本虚标实证。本文基于“脾为之卫”理论分析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阐述肠黏膜免疫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从而在脾主卫外理论的...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病因所致渐进性代谢疾病。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主因本气亏虚,邪气内生,致病理产物积聚,属本虚标实证。本文基于“脾为之卫”理论分析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阐述肠黏膜免疫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从而在脾主卫外理论的指导下为更好运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发挥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为之卫 肠道免疫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昆虫肠道防御及微生物稳态维持机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姚志超 白帅 张宏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36-1048,共13页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昆虫形成了独特的肠道防御系统,主要由物理屏障和免疫系统共同作用来抵御外来微生物的入侵。如大部分后生动物一样,昆虫肠道上皮细胞无时无刻不与微生物接触,其种类从有益的共生菌、随食物进入的微生物到影响宿主生...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昆虫形成了独特的肠道防御系统,主要由物理屏障和免疫系统共同作用来抵御外来微生物的入侵。如大部分后生动物一样,昆虫肠道上皮细胞无时无刻不与微生物接触,其种类从有益的共生菌、随食物进入的微生物到影响宿主生命的病原菌。在这样一种复杂的环境中,为了实现防御肠道病原微生物的同时又能维持共生微生物稳定的目的,宿主肠道上皮细胞必须在免疫应激和免疫耐受之间保持一种稳态平衡。Duox-ROS免疫系统和免疫缺陷(immune deficiency,Imd)信号通路作为肠道免疫反应的基本途径,必然参与调节此过程。本文从昆虫肠道防御组成、肠道免疫信号通路作用分子机制以及肠道免疫系统在肠道微生物群落稳态维持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围食膜 肠道免疫 Duox-ROS免疫系统 Imd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