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化物摄入对于小鼠孤独症样行为及其肠道变化的影响
1
作者 周俊球 段娟 +2 位作者 辛金鸽 彭薇淇 黄咏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10期1245-1254,共10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氟化物摄入对小鼠孤独症样行为表现及其肠道变化的影响。方法 动物试验分两次进行:两次试验分别将3周龄与8周龄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低浓度氟化物组(LF组)、中浓度氟化物组(MF组)和高浓度氟化物组...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氟化物摄入对小鼠孤独症样行为表现及其肠道变化的影响。方法 动物试验分两次进行:两次试验分别将3周龄与8周龄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低浓度氟化物组(LF组)、中浓度氟化物组(MF组)和高浓度氟化物组(HF组),每组12只,分别在小鼠7周龄与12周龄进行埋藏食物实验、三箱社交实验、旷场实验、埋珠实验以及高架十字迷宫相关行为学检测。测定不同组别小鼠氟化物在大脑中的残留,大脑皮层NR2A、NR2B、BDNF、GABRA1、GAD65和GAD67的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并进行右旋糖酐法以及DAO和D-乳酸活性检测肠道通透性。结果 MF组和HF组小鼠的孤独症样行为较Control组和LF组小鼠更为显著;随着氟化物摄入浓度的增加,小鼠大脑中的残留量也随之增加;中、高浓度的氟化物摄入使3周龄小鼠相关因子的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肠道通透性检测结果显示,中、高浓度的氟化物摄入导致肠道高通透性和血清DAO含量和D-乳酸活性的增加。3周龄小鼠四组之间的检测结果较8周龄小鼠更为显著。结论 中、高浓度的氟化物摄入会导致明显的孤独症样行为;该影响具有时间窗口,即3周龄小鼠有显著影响,氟化物对8周龄小鼠孤独症样行为的影响明显下降;3周龄小鼠的敏感性,及氟化物对孤独症样行为的影响,可能均与肠道黏膜的完整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轴理论 氟化物摄入 孤独症样行为 肠道变化
下载PDF
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及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细菌变化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和庆章 王桂良 +5 位作者 龚敏 邱萍 徐林芳 文剑波 肖献忠 谭斯品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4期5-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及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细菌变化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赣南医学院附属萍乡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03例,随机分为三组:肠外营养(PN)组、肠内营养(EN)组、肠内...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及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细菌变化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赣南医学院附属萍乡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03例,随机分为三组:肠外营养(PN)组、肠内营养(EN)组、肠内营养+益生菌(EN+益生菌)组。并评估三组APACHEⅡ得分、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死亡率、大便菌群的变化、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的水平。结果EN组、EN+益生菌组与PN组比较,APACHEⅡ评分、MODS的发生率、死亡率、粪便致病菌数、血清内毒素、TNF-α和IL-6浓度显著降低(P<0.05);粪便有益菌和血清IL-10显著升高(P<0.05)。EN+益生菌组与EN组比较,APACHEⅡ评分、MODS的发生率、粪便致病菌、血清内毒素、TNF-α和IL-6浓度显著降低(P<0.05);粪便有益菌和血清IL-10显著升高(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可通过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在SAP的治疗中发挥有效作用,益生菌可与EN起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益生菌 肠道细菌变化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芩柏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陆文洪 罗雯鹏 肖戈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110-1113,共4页
目的:探究芩柏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美沙拉... 目的:探究芩柏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结合芩柏加减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84.62%)比较,观察组有效率(9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腹泻腹痛、腹胀血便、里急后重、纳呆乏力等)积分、肠镜黏膜Baron积分变化、组织病理学Geboes评分、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指标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92%)与观察组(0.00%)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芩柏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芩柏加减方 疗效 中医证候积分 炎性因子 肠镜黏膜Baron积分 不良反应 复发率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患者Treg/Th17免疫失衡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系
4
作者 陈庆娜 刘彦洁 +2 位作者 李良霄 马利娜 肖冉冉 《西部医学》 2024年第5期760-765,共6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疾病(ILD)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免疫失衡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RA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RA组。根据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疾病(ILD)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免疫失衡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RA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RA组。根据临床症状、X射线及胸部HRCT检查评估结果,将RA组分为RA-ILD组39例和NO-ILD组61例。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检测Treg/Th17细胞及相关因子;对粪便DNA样本16S rRNA V3-V4区域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RA-ILD患者肠道菌群丰度与Treg/Th17相关性。结果与NO-ILD组相比,RA-ILD组的Shannon指数、Observed_species指数及Chao1指数均明显较低,类杆菌属(Bacteroides)、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梭状芽孢杆菌属(Acuformics-Prevot)、厚壁菌门(Firmicutes)、真杆菌属(Eubacterium)、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韦荣球菌属(Veilonella)相对丰度均明显较低,拟杆菌门(Bacter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na)、戈登菌属(Ciordonaspp)、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普雷沃菌属(Prerotella)相对丰度均明显较高,Treg细胞比例及Treg/Th17明显较低,IL-23、IL-17水平及Th17细胞比例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eg/Th17与类杆菌属、嗜血杆菌属、韦荣球菌属、真杆菌属、厚壁菌门、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呈明显正相关(均P<0.05),与普雷沃菌属、变形菌门、梭状芽胞杆菌属、放线菌门、戈登菌属、拟杆菌门呈明显负相关(均P<0.05)。结论RA合并ILD患者存在Treg/Th17细胞比例失衡,而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其失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Treg/Th17失衡 肠道菌群变化 相关性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应用英夫利西单抗干预对肠道菌群平衡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兴萍 廖述利 詹雅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全年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总院收治经多项检查结果诊断为炎症性肠病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64)和英夫利西单抗组(n=64),...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全年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总院收治经多项检查结果诊断为炎症性肠病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64)和英夫利西单抗组(n=64),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英夫利西单抗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英夫利西单抗,1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肠道菌群水平、免疫功能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英夫利西单抗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8、IL-17及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IL-10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英夫利西单抗组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较治疗前低(P<0.05);英夫利西单抗组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低于常规组(P<0.05)。英夫利西单抗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英夫利西单抗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患者CD3^(+)、CD4^(+)、CD4^(+)/CD8^(+)升高(P<0.05),CD8^(+)显著降低(P<0.05);英夫利西单抗组CD3^(+)、CD4^(+)、CD4^(+)/CD8^(+)指标值高于常规组(P<0.05);英夫利西单抗组CD8^(+)指标值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可帮助患者肠道菌群恢复平衡,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英夫利西单抗 肠道菌群分布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肠道菌群与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白蛋白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聂美亮 朱琴伟 +1 位作者 曾菲 曾金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804-1806,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白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具有完整住院资料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8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白蛋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具有完整住院资料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8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查肠道菌群和血常规。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白蛋白变化情况,并分析肠道菌群变化与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白蛋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乳酸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双歧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水平升高以及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降低(P<0.05);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乳酸杆菌均与PLT、PT呈正相关(P<0.05),双歧杆菌与PLT、PT呈负相关(P<0.05),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乳酸杆菌均与Alb呈负相关(P<0.05),双歧杆菌与Alb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且与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白蛋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对肝硬化合并PVT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肠道菌群变化 相关性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肠道菌群变化及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郑刘芳 刘清秀 李娟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72-775,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肠道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正常妊娠人群和100名健康体检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各组粪便标本,采用粪便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粪便肠道菌群DNA,并用16SrDNA测...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肠道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正常妊娠人群和100名健康体检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各组粪便标本,采用粪便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粪便肠道菌群DNA,并用16SrDNA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记录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和妊娠不良结局。比较各组肠道菌群优势菌群,并分析其与血糖相关指标及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结果:共鉴定出9门属肠道内细菌,各组均以厚壁菌门、拟杆菌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主,三组肠道菌群种各优势菌门属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FBG、FINS和IR与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而FBG、FINS和IR与拟杆菌菌门和变形菌门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糖尿病妊娠组妊娠不良结局总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妊娠结局组比较,不良结局发生组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比例明显升高,而拟杆菌菌门、变形菌门和其它菌门比例则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妊娠女性比较,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及比例改变明显,对其诊断及妊娠不良结局预测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肠道菌群变化 血糖 妊娠不良结局
下载PDF
益生菌配合抗Hp方案对老年胃溃疡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珊珊 刘畅 《系统医学》 2022年第2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胃溃疡患者采取益生菌配合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方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吉林省人民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胃溃疡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30例(行抗Hp方案治疗)、观察组30例(行益... 目的分析老年胃溃疡患者采取益生菌配合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方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吉林省人民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胃溃疡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30例(行抗Hp方案治疗)、观察组30例(行益生菌联合抗H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胃肠道功能以及肠道菌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96.67%vs 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观察组胃蛋白酶原亚群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菌落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溃疡患者采取益生菌配合抗Hp方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胃溃疡 益生菌 抗Hp方案 肠道菌群变化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胃肠道功能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温建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6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方法:将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ALD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到本院体格检查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接受肠道菌群... 目的:研究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患者肠道菌群变化与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方法:将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ALD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到本院体格检查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接受肠道菌群、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观察两组肠道菌群、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肠道菌群变化与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大肠埃希杆菌(7.48±1.20)lgCFU/g、粪肠球菌(8.81±1.49)lgCFU/g、乳酸杆菌(7.08±1.26)lgCFU/g,均高于对照组(6.91±1.65)、(7.38±1.43)、(6.12±1.08)lgCFU/g,双歧杆菌水平(7.06±1.25)lgCFU/g低于对照组(8.92±1.14)lgCFU/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69.85±12.95)%、CD4^(+)(38.61±10.27)%、CD8^(+)(23.87±9.34)%、NK细胞水平(11.73±5.29)%,均低于对照组(75.74±8.53)%、(47.24±7.92)%、(26.65±8.45)%、(20.87±6.34)%,B细胞水平(15.93±10.14)%高于对照组(11.15±3.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乳酸杆菌与B细胞均呈正相关(P<0.05),大肠埃希杆菌、粪肠球菌、乳酸杆菌与CD3^(+)、CD4^(+)、CD8^(+)、NK细胞均呈负相关(P<0.05),双歧杆菌与CD3^(+)、CD4^(+)、CD8^(+)、NK细胞均呈正相关(P<0.05),双歧杆菌与B细胞呈负相关(P<0.05)。结论:ALD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功能紊乱现象,且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ALD诊治、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肠道菌群变化 T淋巴细胞 相关性
下载PDF
肠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摆斌 寇继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5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肠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2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90,3g/袋),1袋/次,3次/d,口服。治疗组41... [目的]观察肠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2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90,3g/袋),1袋/次,3次/d,口服。治疗组41例肠宁方(防风12g,黄芪20g,白术、柴胡、枳壳各10g,甘草炙5g,白芍10g,薏苡仁20g,陈皮10g,黄连8g,茯苓15g),水煎400m L,1剂/d,早晚温服。均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症状改善、复发情况、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3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6%。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4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改善及复发情况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 腹痛 腹胀 郁证 肠宁方 蒙脱石散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西甲硅油在肠道微小病变检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志刚 陈兴辉 +2 位作者 李宇媚 黄键伟 钟天保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西甲硅油在肠道微小病变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行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复方聚乙二醇散剂,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甲硅油,比较两组肠道清洁效果、肠道内泡沫现... 目的探讨西甲硅油在肠道微小病变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行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复方聚乙二醇散剂,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甲硅油,比较两组肠道清洁效果、肠道内泡沫现象、检查耗时及病变直径<0.5 cm检出率。结果两组肠道清洁效果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泡沫分级Ⅰ级率62.00%、Ⅱ级率36.00%高于对照组的22.00%、40.00%,Ⅲ级率2.00%和Ⅳ级率0低于对照组的35.00%、2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耗时(6.48±2.30)min短于对照组的(9.50±2.2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89, P<0.05);观察组病变直径<0.5 cm检出率30.00%(30/100)高于对照组的17.00%(17/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00, P<0.05)。结论西甲硅油在肠道微小病变检出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能提升肠道的祛泡效果,更加便于观察,提升结果的精准度,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小病变 西甲硅油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