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kinase inhibitor-associated hand-foot skin reaction as a predictor of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ated with sorafenib 被引量:1
1
作者 Masanori Ochi Toshiro Kamoshida +4 位作者 Atsushi Ohkawara Haruka Ohkawara Nobushige Kakinoki Shinji Hirai Akinori Yanak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28期3155-3162,共8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nsets of multikinase inhibitor(MKI)-associated 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 and prognosis under intervention by pharmacist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sorafenib.METHODS...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nsets of multikinase inhibitor(MKI)-associated hand-foot skin reaction(HFSR) and prognosis under intervention by pharmacist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sorafenib.METHODS We conducted a retrospective study involving 40 patients treated with sorafenib. Intervention by pharmacists began at the time of treatment introduction and continued until the appearance of symptomatic exacerbation or non-permissible adverse reactions.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KI-associated HFSR and overall survival(OS) after the initiation of treatment.RESULTS The median OS was 10.9 mo in the MKI-associated HFSR group and 3.4 mo in the no HFSR group, show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time to treatment failure indicated that the intervention by pharmacists and MKI-associated HFSR were significant factors. The median cumulative dose and the mean medication possession ratio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an in the non-intervention group. A borderlin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erms of OS in this group.CONCLUSION Intervention by pharmacists increased drug adherence. Under increased adherence, MKI-associated HFSR was an advantageous surrogate marker. Intervention by healthcare providers needs to be performed for adequate sorafenib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rrogate marker Multikinase inhibitor-associated hand-foot skin reaction SORAFENIB intervention by pharmacists
下载PDF
药师干预对儿童哮喘治疗效果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敏 陈力 +3 位作者 刘砚韬 周巍 吴倩 林芸竹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6-1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药师干预对儿童哮喘治疗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有关药师干预儿童哮喘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药师干预对儿童哮喘治疗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有关药师干预儿童哮喘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RCT,包含1235例哮喘患儿。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药师干预组)患儿的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哮喘控制情况、肺功能指标(FEV_(1)%和PEF%)改善更明显(P均<0.05)。结论:药师积极参与儿童哮喘的治疗过程,可有效改善患儿哮喘的控制水平和肺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师干预 儿童哮喘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处方审核实践与药师干预结果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谢灵波 何莹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10期52-54,共3页
目的展现药师在处方前置审核中通过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从而达到减少不合理处方、促进患者安全用药的作用。方法运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运行的数据,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4月药师干预的处方情况。结果药师处方干预成功率由52.85%上... 目的展现药师在处方前置审核中通过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从而达到减少不合理处方、促进患者安全用药的作用。方法运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运行的数据,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4月药师干预的处方情况。结果药师处方干预成功率由52.85%上升至90.04%;药师干预的不合理处方问题类型位列前三的分别是适应证(71.27%)、用法用量(13.10%)、相互作用(6.44%);各类型处方问题药师干预成功率由高到低排序前三位是医院管理、配伍禁忌、适应证;药师干预成功率欠佳的是相互作用及特殊人群用药。结论药师在处方前置审核中需关注审方的重、难点,持续增强综合技能,结合临床实际与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前置审核 审方重点难点 药师干预 干预成功率 不合理处方
下载PDF
临床药师干预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舟 《中外医疗》 2020年第34期89-91,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骨科Ⅰ类切口围术期经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合理性。方法研究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回顾性分析于该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且为Ⅰ类切口病例143例,统计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类型,术前与... 目的调查分析骨科Ⅰ类切口围术期经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合理性。方法研究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回顾性分析于该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且为Ⅰ类切口病例143例,统计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类型,术前与术后抗菌药物给药时机差异,另外分析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不合理具体类型,提出改善对策。结果调查发现,头孢菌素类药物为围术期常用抗菌药,经过临床药师干预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率有所提高,其中头孢呋辛、头孢硫脒使用率较高。通过临床药师干预后,术前、术后用药时机更为合理,且干预后发生不合理情况总概率5.56%明显低于干预前4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30,P<0.05)。结论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通过临床药师干预能够提高合理用药概率,确保给药安全,值得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干预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中药师干预对中药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潘永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15期61-62,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师干预对中药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中药治疗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临床常规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师干预对中药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行中药治疗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临床常规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以中药师干预,然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40),比对照组患者的20.0%(8/40)明显偏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药师干预对于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因而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临床合理应用 中药师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