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4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对IGT人群糖尿病预防的效果——多中心3年前瞻性观察 被引量:219
1
作者 杨文英 林丽香 +7 位作者 齐今吾 于志清 裴海成 何国芬 杨兆军 王芃 李光伟 潘孝仁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 比较中国糖耐量低减 (IGT)人群药物干预与非药物干预对糖尿病发病率的作用。方法 对以口服 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筛查 ,按 1985年WHO诊断标准判定的IGT 32 1例 (年龄>2 5岁 )进行 3年前瞻性研究。初访时按区域分成对照... 目的 比较中国糖耐量低减 (IGT)人群药物干预与非药物干预对糖尿病发病率的作用。方法 对以口服 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筛查 ,按 1985年WHO诊断标准判定的IGT 32 1例 (年龄>2 5岁 )进行 3年前瞻性研究。初访时按区域分成对照组、饮食加运动组、阿卡波糖 (拜唐苹 )组和二甲双胍组 ,每年进行OGTT复查 ,同时空腹状态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等。对照组除进行一般糖尿病防治知识宣教外 ,不进行强化教育 ;饮食加运动组按个体情况安排饮食及运动方案 ,每年重复宣教饮食及运动的治疗意义 ;药物干预组每月定期发放口服药物 ,剂量为阿卡波糖 5 0mg每日 3次 ,二甲双胍 0 .2 5g每日 3次。结果 初访时 4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3年末 ,对照组空腹血糖(FPG)及OGTT后 2小时血糖 (2hPG)均有上升 ,平均每年糖尿病发病率为 11.6 % ;饮食加运动组FPG轻度升高 ,但 2hPG轻度下降 ,平均每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为 8.2 % ;阿卡波糖组和二甲双胍组FPG及2hPG均有显著下降 ,每年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 2 .0 %和 4.1%。药物组 3年末平均FPG与对照组、饮食加运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显示基线 2hPG、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呈独立正相关 ,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组治疗与糖尿病发生呈独立负相关。结论 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耐受不良 糖尿病 干预性研究 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
原文传递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60
2
作者 李遵清 韩鹏 仇爱玫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系统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制订和实施积极心理干预措施,干预...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系统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制订和实施积极心理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10周。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健康教育和工娱疗等一般性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幸福进取者问卷(HEIQ)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价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前,干预组HEIQ和SRHMS总分分别为(3.68±0.68)分,(273.37±54.43)分;对照组分别为(3.65±0.61)分,(269.69±55.3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0.30,P>0.05)。干预后,在不同时段,干预组患者的HEIQ和SRHMS的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7.50、37.14,P<0.01)。结论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干预,有助于培养精神分裂症患者积极心理,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模型 理论 干预性研究
原文传递
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护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9
3
作者 王君俏 刘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目的 :明确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护行为水平 ,并检测两者间关系。方法 :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和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 ,以方便抽样法调查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30例。结果 :①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 目的 :明确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护行为水平 ,并检测两者间关系。方法 :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和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 ,以方便抽样法调查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30例。结果 :①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与自护行为均不够理想 ;②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与自护行为呈高度正相关 (r均 >0 .7)。结论 :在设计和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时 ,应重视提高患者自我效能 ,从而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自护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自我效能 自护行为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1小时对初产妇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的影响 被引量:123
4
作者 黄蓉 侯燕文 +2 位作者 刘宏 陈艳莉 李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20-1424,共5页
目的探索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持续1h对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和出院时、产后6周、4个月及6个月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将71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36)和对照组(n=35),干预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给予母... 目的探索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持续1h对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和出院时、产后6周、4个月及6个月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将71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36)和对照组(n=35),干预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给予母婴皮肤接触1h,对照组则皮肤接触至产妇会阴伤口缝合并检查完毕,为(30.12±1.02)min。分别在产后通过母乳喂养测量工具评价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通过电话随访产后不同时间段纯母乳喂养率及母乳喂养率。结果干预组首次母乳喂养总得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出院时、产后6周、4个月及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在出院时、产后6周母乳喂养率与对照组无差异(均P>0.05),但产后4个月及6个月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持续1h对首次母乳喂养有促进作用,并能有效提高产后早期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护理 母乳喂养 干预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6
5
作者 钱朝翠 张妍蓓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9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运用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模式,并延续至院外,两组在干预前... 目的探讨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9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运用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模式,并延续至院外,两组在干预前、后均采用哮喘认知水平测试和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问卷评价,比较两组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与干预后3个月相比,对照组患者对哮喘的认知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观察组干预后其患者对疾病本质、诱发因素、治疗目标、治疗误区、长期治疗、哮喘日记、气雾剂吸入技术掌握、依从性的认知水平及哮喘控制水平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6.11,4.93,10.40,10.59,12.16,4.24,10.88,6.07,17.18,P值分别为0.013,0.026,0.002,0.002,0.014,0.043,0.008,0.018)。结论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可能优于传统性护理健康宣教,可提高哮喘疾病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干预性研究 护理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评价 被引量:99
6
作者 叶胜龙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5-166,共2页
一、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与介入治疗 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已取得显著的进展,其中外科治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手术切除仍占主导地位.但手术切除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也有一定的限度,这是因为:(1)肝癌恶性程度高,极易发生早期播散和... 一、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与介入治疗 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已取得显著的进展,其中外科治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手术切除仍占主导地位.但手术切除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也有一定的限度,这是因为:(1)肝癌恶性程度高,极易发生早期播散和转移;(2)我国原发性肝癌多伴有严重肝硬化,往往存在肝功能失代偿;(3)相当部分的原发性肝癌为多中心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现状 评价 外科治疗 放射介入治疗 超声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 被引量:83
7
作者 勾宝华 关惠敏 +2 位作者 高立研 丁冰杰 毕研霞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1-515,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高危人群患GDM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GDM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建...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高危人群患GDM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GDM高危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建立微信公众号进行GDM健康宣教和答疑、体重的监测与指导、定期随访、营养科医生指导等。对照组接受常规产检护理。所有研究对象发放孕期保健手册,参加至少1次“孕期营养与体重管理”课程,并发放“生活习惯及膳食调查表”,填写后回收。随访研究对象直至分娩。记录并比较两组糖耐量筛查试验血糖值、孕前BMI、孕期增重、GDM发病率及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GDM发病率为19.9%,对照组GDM发病率为3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期增重低于对照组,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和早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GDM高危人群发展为GDM,减少孕期体重增长,降低巨大儿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综合护理 高危人群 产科护理 干预性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78
8
作者 沈莹 王陶陶 +6 位作者 高敏 胡康 朱小柔 张幸 王冯彬 何朝 孙昕霙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56,157-159,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以北京市顺义区人口规模和医疗卫生条件相当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现场,招募400例新近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采用... 目的评价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以北京市顺义区人口规模和医疗卫生条件相当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现场,招募400例新近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206例)和对照组(194例)。对干预组进行3次20~30 min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健康素养和健康信念等信息,并进行血压测量。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两组对象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完成研究的患者分别为134和129例。调整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医疗保险、常见慢性病、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后,干预使健康信念的感知服药障碍维度得分提高了1.65分(P=0.016),感知高血压严重性维度得分下降了0.73分(P=0.018)。干预使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了7.37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下降了4.07 mmHg,β(95%CI)值分别为-7.37(-11.88,-2.86)、-4.07(-7.30,-0.84)。健康信念的感知高血压易感性和自我效能维度对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高血压 社区医学 干预性研究
原文传递
正念训练提升自愿者幸福感的6周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71
9
作者 刘兴华 徐慰 +1 位作者 王玉正 刘海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97-601,共5页
目的:探索正念训练提升普通个体主观幸福感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招募的72名被试分至正念训练组或对照组(每组36人),训练组进入每周1次,共6次的正念训练,对照组等待6周,直到训练组结束训练后1周进入训练。在训练前、后采用... 目的:探索正念训练提升普通个体主观幸福感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招募的72名被试分至正念训练组或对照组(每组36人),训练组进入每周1次,共6次的正念训练,对照组等待6周,直到训练组结束训练后1周进入训练。在训练前、后采用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FM Q)、幸福感指数(IWB)量表和情感平衡量表(ABS)进行网络心理测评,用后测减前测的差值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训练组有效样本17人,对照组有效样本21人。6周正念训练后,训练组FFMQ[(15.1±9.9)vs.(-0.3±6.8),P<0.001]、IWB差值[(0.9±1.6)vs.(-0.3±2.6),P=0.050]均高于对照组,而负性情感的差值低于对照组[(-0.4±1.4)vs.(0.5±1.6),P=0.041]。结论:本研究提示,正念训练能有效提升参与者的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训练 幸福感指数 普通个体 随机对照 干预研究
下载PDF
不同强度体育锻炼对提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韧性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9
10
作者 胡启权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体育锻炼对提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韧性的效果,为大学生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相关研究资料。方法按照整群抽样的原则,选取武汉职业技术学院1 546名大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CL-90自评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体育锻炼对提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韧性的效果,为大学生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相关研究资料。方法按照整群抽样的原则,选取武汉职业技术学院1 546名大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CL-90自评量表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将学生按班级分为对照1,2,3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1组390名,按照常规体育课程进行锻炼;对照2组385名,给予小运动强度锻炼;对照3组387名,给予大强度体育锻炼;观察组384名,给予中等强度锻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大学生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得分明显优于对照1组、2组以及3组(F值分别为3.57,3.33,4.27,5.28,3.82,4.29,P值均<0.01);心理韧性调查表得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观察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可对社交、身心健康、精神解脱以及自我磨炼等产生良好的影响,与其余组别学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可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韧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锻炼 精神卫生 健康教育 干预性研究 学生
原文传递
老年人肌少症防控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23) 被引量:63
11
作者 崔华 王朝晖 +10 位作者 吴剑卿 刘颖 郑瑾 肖文凯 何平 周运 王建业 于普林 张存泰 吴锦晖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肌少症(sarcopenia)是指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或躯体功能下降,多见于老年人。因其发病率高、起病隐匿、对机体影响广泛等特点,对我国家庭医疗负担与社会公共卫生支出带来巨大影响。我国对于肌少症的认识与研究起步较晚,防... 肌少症(sarcopenia)是指与增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和肌肉力量或躯体功能下降,多见于老年人。因其发病率高、起病隐匿、对机体影响广泛等特点,对我国家庭医疗负担与社会公共卫生支出带来巨大影响。我国对于肌少症的认识与研究起步较晚,防控干预相关建议尚未明确与统一。本共识旨在规范中国老年肌少症患者的防控干预手段,提高干预疗效,减少干预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老年人跌倒、骨折、失能、残疾、住院乃至死亡等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疾病 干预性研究 肌少症 共识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的自我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6
12
作者 马伟光 郭爱敏 +4 位作者 崔英 夏婕 赵静 杨经玉 尤丽丽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1-905,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的自我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干预效果,为今后寻求并制定可操作性强、效果好的COPD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期间入住北京市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经治疗后处...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的自我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干预效果,为今后寻求并制定可操作性强、效果好的COPD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期间入住北京市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经治疗后处于稳定状态的58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基于网络的自我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58例COPD患者1周运动锻炼时间分布在0-108min,中位锻炼时间仅为33min,认知症状管理得分1.31±0.75,医患沟通得分1.23±0.74(0-5级评分),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结果显示:两组在认知症状管理与医患沟通维度自我管理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周运动锻炼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较差,基于网络的自我管理模式是一种快速、有效提升COPD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自我管理 干预性研究
原文传递
首都钢铁公司人群心血管病24年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58
13
作者 吴锡桂 顾东风 +7 位作者 武阳丰 于学海 王淑玉 王楠 高玖鸣 段秀芳 周北凡 刘力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防治策略在我国城市企业人群中实施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 ( 1)干预措施 :根据危险因素调查的特点 ,在厂区人群中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促进 ,重点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在高危人群中推广以减盐为重点的合理膳食结...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防治策略在我国城市企业人群中实施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 ( 1)干预措施 :根据危险因素调查的特点 ,在厂区人群中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促进 ,重点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在高危人群中推广以减盐为重点的合理膳食结构 ,指导减重、戒烟及限酒等 ;( 2 )效果评价 :用非干预研究协作人群作横向比较人群间危险因素水平的变化 ;用首都钢铁公司 (首钢 )内干预样本的平行对照比较干预对危险因素的影响。用首钢全人群疾病监测资料来评价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干预效果。结果  9组协作人群 14年横向对比 ,除首钢外的 8组协作人群男性平均收缩压升高 2~ 11mmHg ,女性平均升高 6~ 8mmHg ,首钢男、女性平均下降 0 8和 4mmHg;5组协作人群男性平均舒张压升高 2~ 6mmHg,4组女性升高 3~ 6mmHg ,但首钢男女两性仍保持基线时水平。血清胆固醇水平除首钢男工与石景山男性农民仅轻度升高外 ,其他 7组男性升高在 0 35~ 0 97mmol/L之间。 8组女性胆固醇平均升高在 0 2 9~ 1 0 5mmol/L ,但首钢女性却下降了0 2 6mmol/L。另 9组人群超重患病率与基线时比较 ,除首钢仅增加 5 8 7%(男性 )和 11 3%(女性 )外 ,其他 8组则增加 1~ 2 2倍。平行对照 8年干预结果表明 ,加强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钢铁公司 心血管病 卫生宣教 生活方式 血压控制
原文传递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2
14
作者 王冬菊 范秀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9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2月在某市肿瘤医院住院的青年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44例和干预组156例。对照...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2月在某市肿瘤医院住院的青年乳腺癌患者(年龄≤35岁)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44例和干预组15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抑郁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在30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中,干预前发生抑郁者占90.7%(272/300),生活质量得分小于40分者占72.3%(217/300),对照组干预前后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得分分别为(12.76±4.10)、(7.51±5.48)分,干预组干预前后BDI得分分别为(12.73±3.94)、(5.59±4.48)分,干预后干预组BDI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为3.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干预前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21.76±16.29)、(41.96±14.10)分,干预组干预前后QLQ.C30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21.48±16.39)、(49.46±11.67)分,干预后干预组QLQ.C30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为-5.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青年乳腺癌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青年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干预性研究 乳腺肿瘤 抑郁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脑细胞凋亡与钙超载的研究 被引量:47
15
作者 汤泽中 周丛乐 虞人杰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研究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细胞凋亡的规律 ;探讨细胞凋亡与钙超载的关系及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对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缺氧缺血 (HI)后1h~ 10d内不同时间点脑细胞凋亡比例 ,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 目的 研究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细胞凋亡的规律 ;探讨细胞凋亡与钙超载的关系及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对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缺氧缺血 (HI)后1h~ 10d内不同时间点脑细胞凋亡比例 ,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观察硫酸镁和川芎嗪对由谷氨酸刺激造成的神经元细胞内Ca2 +超载的拮抗作用。将大鼠分为四组 :正常对照组、缺氧缺血组、硫酸镁和川芎嗪干预组 ,每组 7只。结果  7日龄正常新生大鼠存在细胞凋亡 [(12± 7) % ],HI后 12h凋亡细胞比例开始升高 [(2 0± 7) % ],HI后 5d达高峰 [(6 9± 10 ) % ,与HI后 72h、7d比较 ,P均 <0 0 1],至HI后 10d降为 (33± 12 ) %。硫酸镁和川芎嗪能有效地缓解由谷氨酸刺激所致的培养皮质神经元和脑组织切片细胞内Ca2 +超载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HI后脑细胞凋亡 (F =18 86 ,q =4 34和4 2 5 ,P <0 0 1和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下降 2 6 7%和 2 6 2 %。结论 新生大鼠HI后 5d细胞凋亡达高峰 ,在此之前应是脑损伤治疗的最佳时机。硫酸镁和川芎嗪能缓解细胞内Ca2 +超载并减少HI后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氧 脑缺血 脱噬作用 干预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5
16
作者 杨莘 乔雨晨 +2 位作者 吴晓光 胡波 王玲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评价面对面授课、电话交谈和自学3种干预模式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就诊的90例M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面授组采用面对面授课的方式;电话组采用电话交谈的方式... 目的评价面对面授课、电话交谈和自学3种干预模式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就诊的90例M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面授组采用面对面授课的方式;电话组采用电话交谈的方式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制订学习锻炼计划;自学组只给予健康教育材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量表(MoCA)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干预后当日及干预后3周、6周、6个月,面授组的认知功能高于电话组和自学组(P<0.05);干预后6周和6个月,电话组的认知功能高于自学组。结论面对面授课和电话交谈两种护理干预方法均能够提高MCI患者的认知功能,面授干预起效快,效果显著,但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应持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护理 干预性研究
原文传递
追踪方法学在老年患者跌倒防范中的应用 被引量:53
17
作者 赵丽丽 李海霞 姚辉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98-1302,共5页
目的通过追踪方法学对跌倒事件进行追踪检查,建立老年患者跌倒防范体系。方法根据追踪方法学的理论基础,确定追踪路线及考核内容,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进行流程的风险评估,制订具体的改进措施,比较研究前后风险RPN值、患者满意度、年... 目的通过追踪方法学对跌倒事件进行追踪检查,建立老年患者跌倒防范体系。方法根据追踪方法学的理论基础,确定追踪路线及考核内容,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进行流程的风险评估,制订具体的改进措施,比较研究前后风险RPN值、患者满意度、年度跌倒次数。结果应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改进后,7项失效模式RPN分数都较前下降,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度由95%提高到100%,跌倒次数由3次降低到0次。结论追踪方法学、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结合使用有利于护理质量的长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意外跌倒 干预性研究
原文传递
行为转变理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行为中的应用 被引量:49
18
作者 吴丽萍 李亚洁 张缀琴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86-1089,共4页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足部自护行为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广州某社区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行为转变理论与行为转变阶段匹配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单纯的糖尿病足部...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足部自护行为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广州某社区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行为转变理论与行为转变阶段匹配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单纯的糖尿病足部知识教育。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足部自护行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因素与随访时间存在交互效应,说明随着随访时间的推进,两组干预效果差异显著。两组足部皮肤干燥皲裂、甲沟炎、皮肤损伤干预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对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足部自护行为有促进作用,良好的足部自护行为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足 健康教育 干预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中断时间序列设计及其分析方法 被引量:50
19
作者 于石成 王琦琦 +5 位作者 毛凡 李洋 石佳欣 张曼晖 龙晓娟 金承刚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8-864,共7页
中断时间序列(ITS)设计是针对时间序列的结果变量,通过检验干预前后斜率改变量和干预点即刻水平改变量,对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的设计方法。ITS的特点是在有效地控制干预前已存在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后,更准确地估计干预效应。本文以... 中断时间序列(ITS)设计是针对时间序列的结果变量,通过检验干预前后斜率改变量和干预点即刻水平改变量,对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的设计方法。ITS的特点是在有效地控制干预前已存在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后,更准确地估计干预效应。本文以某综合医院专家挂号费减半对门诊量影响为例,阐述单组ITS的设计原理和统计方法,使用分段线性回归拟合模型,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同时,阐述先后存在两种干预的效果评价ITS模型和干预后不同时间点效果评价ITS模型的设计原理、模型拟合方法和结果解释。公共卫生监测数据大多都有时间趋势,为了准确估计干预措施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干预前序列已经存在的上升或下降趋势。ITS通过斜率改变量和即刻水平改变量两个指标评价干预效果,丰富了传统的干预评价模式,在干预效果评价中必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统计学 干预性研究 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原文传递
干预措施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39
20
作者 徐风森 刘建新 +2 位作者 张淑萍 李娟 苏芹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24-726,共3页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 ,观察干预措施对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妇 15 97例 ,按 1∶2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5 4 5例 )和干预组 (10 5 2例 )。对两组孕妇于孕期行医院焦虑 抑郁情...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 ,观察干预措施对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妇 15 97例 ,按 1∶2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5 4 5例 )和干预组 (10 5 2例 )。对两组孕妇于孕期行医院焦虑 抑郁情绪自评量表 (HAD)测试 (≥ 11分为焦虑 抑郁情绪 ) ;产后行艾迪产后抑郁量表 (EPDS)测试 (≥ 13分诊断为产后抑郁症 )。两组中部分病例采用艾森克个性量表 (EPQ)做个性因素分析 (N量表为情绪性 ,P量表为变态心理倾向或神经质 )。对干预组孕妇行 6项干预措施 ,对照组孕妇无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变化。结果 (1)HAD≥ 11分 (焦虑 抑郁情绪 ) :对照组为 4 9例 (9 0 % ) ,其中产后抑郁症发病 2 8例 ,发生率为5 7 1% ;干预组为 94例 (8 9% ) ,其中产后抑郁症发病 2 4例 ,发生率为 2 5 5 %。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2 )EPDS≥ 13分 (产后抑郁症 ) :对照组 71例 ,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 13 0 %(71/ 5 4 5 ) ;干预组 6 3例 ,其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 6 0 % (6 3/ 10 5 2 )。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3)产后抑郁症患者EPQ中的N量表评分和P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无产后抑郁症的正常孕妇 ,两者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措施 产后抑郁症 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 心理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