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性神经放射手术麻醉方法的临床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余剑波 陈利民 +3 位作者 沈七襄 宋晓阳 季蒙 肖维民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性神经放射学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拟血管内治疗术ASAI~Ⅲ级病人1019例,随机分为哌替啶-非那根组(DP组,n=137),氟哌啶-芬太尼组(DF组,n=232),病人自控镇痛组(PCA组,n=517)及异丙酚-芬太尼组(PPF组,n=133)。... 目的:探讨介入性神经放射学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拟血管内治疗术ASAI~Ⅲ级病人1019例,随机分为哌替啶-非那根组(DP组,n=137),氟哌啶-芬太尼组(DF组,n=232),病人自控镇痛组(PCA组,n=517)及异丙酚-芬太尼组(PPF组,n=133)。结果:病人术中疼痛均为0~Ⅰ级,四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amsay评分为2~3分(平静合作)者,PCA组496/517(95.9%),明显高于DP组96/137例(70.1%),DF组165/232例(71.1%)及PPF组105/133例(78.9%)(P<0.01),Ramsay评分为4~5分(明显~强镇静状态),PCA组0/517例(0%)明显低于DP组32/137例(23.3%),DF组49/232例(21.1%)及PPF组27/133例(20.3%)(P<0.01);但其停药后5分钟内能完成简单指令动作者,PPF组22/27例明显高于DP组0/32例及DF组0/49例(P<0.01)。结论:氟哌啶与芬太尼复合并应用PCA装置给药,可为病人选择到最低有效的负荷量及维持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但对于手术时间长,术中极度焦虑、紧张、不能合作者,以选用异丙酚-芬大尼组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神经放射 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