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InSAR和GPS研究鲜水河断裂带炉霍—道孚段震间运动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凯 孟国杰 +5 位作者 洪顺英 苏小宁 黄星 董彦芳 Hiroaki Takahashi Mako Ohzono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78-2296,共19页
鲜水河断裂带是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的大型走滑断裂,地震活动性高,其炉霍—道孚段是少数观测到蠕滑现象的段落之一,但目前尚缺乏高分辨率大地测量数据的约束研究.本文综合利用InSAR和GPS观测数据研究炉霍—道孚段的运动特征,提出一种适用... 鲜水河断裂带是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的大型走滑断裂,地震活动性高,其炉霍—道孚段是少数观测到蠕滑现象的段落之一,但目前尚缺乏高分辨率大地测量数据的约束研究.本文综合利用InSAR和GPS观测数据研究炉霍—道孚段的运动特征,提出一种适用于研究震间形变的InSAR和GPS数据融合方法,将InSAR速度场和GPS插值速度场转换至平行断层方向,利用抽样统计方法去除GPS参考框架影响,在数据融合过程中,注重保留远场构造运动特征和近场高分辨率形变信息.建立包括浅层蠕滑、中间闭锁单元和深部滑动的断层运动模型,以融合的形变速度场为约束,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反演炉霍—道孚段断层滑动速率、浅层蠕滑特征和闭锁状态.InSAR速度场剖面分析结果表明:炉霍—道孚段地表蠕滑特征明显,沿走向方向存在差异,炉霍段蠕滑速率明显低于道孚段,表现出从北西至南东速率逐渐增大、减小、再次增大的变化特征,断层左旋蠕滑速率在1.0~5.2 mm·a^(-1)之间;断层运动模型反演结果表明,炉霍—道孚段蠕滑深度为~9.8 km,浅层蠕滑速率为3.27~4.18 mm·a^(-1),断层深部滑动速率为8.12~9.30 mm·a^(-1).炉霍段地震复发周期为370~410年,闭锁层厚度~1 km,地震危险性较低.道孚段地震复发周期为59~65年,存在厚度~7.5 km的闭锁区,可积累足够的应变,浅层蠕滑释放的能量为~1.32×10^(16) Nm·a^(-1),占构造运动加载积累能量的23%~38%,1981年道孚6.9级地震以来,闭锁区近40年积累的地震矩达到3.62×10^(17)至7.88×10^(17) Nm,相当于一次M_(W)5.6~M_(W)5.9地震的能量,其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 GPS和InSAR数据融合 浅层蠕滑 震间滑动速率 断层闭锁
下载PDF
基于GPS观测的六盘山断裂震间闭锁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婉桢 孟国杰 苏小宁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4,共11页
综合利用1999—2013年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GPS速度场与跨六盘山断裂布设的10个GPS连续站观测剖面,基于块体-位错模型,研究了六盘山断裂震间闭锁性质与滑动亏损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六盘山断裂震间闭锁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其中断... 综合利用1999—2013年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GPS速度场与跨六盘山断裂布设的10个GPS连续站观测剖面,基于块体-位错模型,研究了六盘山断裂震间闭锁性质与滑动亏损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六盘山断裂震间闭锁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其中断裂南段的闭锁程度最强,滑动亏损速率的平均值最大,地震危险性最高;断裂北段闭锁程度弱于南段,但断层浅部的滑动亏损速率平均值最大,应变积累速度快,也具有一定的发震能力;中段闭锁程度最弱,滑动亏损速率最小,发震可能性小于南段和北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观测 块体-位错模型 闭锁程度 滑动亏损速率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数据的鲜水河断裂带震间形变监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文婷 季灵运 +1 位作者 刘传金 徐晶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7-361,共5页
基于Sentinel-1卫星数据,利用InSAR技术获取鲜水河断裂带2015~2018年的震间形变速率场。研究表明,InSAR结果的可靠性较高,且与GPS监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形变速率场显示,鲜水河断裂具有明显的左旋走滑运动特性,断层滑动速率约为7~11... 基于Sentinel-1卫星数据,利用InSAR技术获取鲜水河断裂带2015~2018年的震间形变速率场。研究表明,InSAR结果的可靠性较高,且与GPS监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形变速率场显示,鲜水河断裂具有明显的左旋走滑运动特性,断层滑动速率约为7~11mm/a,自北向南存在递减趋势,且在2014-11M6.3康定地震附近,由于受到震后余滑影响,滑动速率达到15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 INSAR Sentinel-1 震间形变 滑动速率
下载PDF
基于CRInSAR与PSInSAR技术监测断裂带震间形变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小波 连达军 白俊武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51-58,共8页
分析了角反射器CR(Corner Reflector)在高分辨率TerraSAR影像上的强度、相位特征,得出1.5 m边长三角锥形角反射器在TerraSAR影像上表现为中心亮斑的十字丝状,中心亮斑强度值最大且相位最稳定。基于高分辨率TerraSAR影像采用CRInSAR、PSI... 分析了角反射器CR(Corner Reflector)在高分辨率TerraSAR影像上的强度、相位特征,得出1.5 m边长三角锥形角反射器在TerraSAR影像上表现为中心亮斑的十字丝状,中心亮斑强度值最大且相位最稳定。基于高分辨率TerraSAR影像采用CRInSAR、PSInSAR技术分别对海原、天景山断裂开展了震间形变研究。采用CRInSAR技术监测海原断裂震间形变,得到该断裂LOS向形变速率为2.1~4 mm/a,形变趋势显示出断层为左旋走滑性质。采用PSInSAR技术监测天景山断裂震间形变,以相位标准差为阀值多次回归分析逐步剔除不可靠噪声PS点,得到该断裂震间平均LOS向形变速率为3.7 mm/a,也是左旋走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间形变 断裂滑动速率 CRInSAR PSINSA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