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料骑士·网络图腾·狂欢年代——论新媒质时代的网络诗歌写作 被引量:7
1
作者 霍俊明 《河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2期43-46,共4页
随着科技和网络多媒体的迅猛发展,新媒质时代的诗歌写作也迅速地发展演变。网络诗歌是大众文化和新媒质发展的产物,是广场性、狂欢化的诗歌写作形态。为了梳理和厘清文学和诗歌,我们需要正确分析和探讨这种新出现的并且也具有相当复杂... 随着科技和网络多媒体的迅猛发展,新媒质时代的诗歌写作也迅速地发展演变。网络诗歌是大众文化和新媒质发展的产物,是广场性、狂欢化的诗歌写作形态。为了梳理和厘清文学和诗歌,我们需要正确分析和探讨这种新出现的并且也具有相当复杂性的诗歌形态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质 网络诗歌 狂欢化 大众文化
下载PDF
从大众文化视角解读网络语言常用修辞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海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50-53,115,共5页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而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外在形式,有其特殊之处。通过对网络文化具有的大众文化特征及结合网络语言中常用的三种修辞手法——仿拟、比喻、借代的分析,得出:网络语言是E时代的产物,作为新生事物,有其不规范的...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而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外在形式,有其特殊之处。通过对网络文化具有的大众文化特征及结合网络语言中常用的三种修辞手法——仿拟、比喻、借代的分析,得出:网络语言是E时代的产物,作为新生事物,有其不规范的一面,但作为修辞,它有其创新之处,且可视为大众对精英文化的抗争,应予以宽容并加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大众文化特征 仿拟 比喻 借代
下载PDF
流行与嬗变:网络热词的传播与表达——以2019—2022年的年度热词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晶 吴瑕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网络年度热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集中展现了一年中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受关注的话题和现象,体现了语言的创新和变化,也传递着文化的社会性、多元性、动态性、独特性、开放性等。网络热词可以说是网络流行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网络用... 网络年度热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集中展现了一年中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受关注的话题和现象,体现了语言的创新和变化,也传递着文化的社会性、多元性、动态性、独特性、开放性等。网络热词可以说是网络流行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网络用户在具体场景中创造出来的,通常具有临时性、短时性、快速传播、表面简单等特点。文章选取《咬文嚼字》编辑部在2019年至2022年发布的40个网络年度热词作为研究对象,以百度指数为数据支撑,从传播学和语言学的视角,沿着时间轴线,在流行文化视域下分析了网络热词的传播主体、传播行为和传播效果,探讨了网络热词的表达形式和功能。文章旨在通过对网络热词的研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网络时代流行文化的规律、特点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热词 流行文化 传播研究 年度热词
下载PDF
网络流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曾翔 唐黎 刘夕媛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99-103,共5页
流行文化首先属于媒介文化,是网民在不同的网络设备上分享由他们自己创造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的某种价值观念和看法。网络流行文化重构了现代社会交往方式,呈现出泛娱乐化的倾向,虽然流行时间短,更新快,所指在不断变化,但是其能指... 流行文化首先属于媒介文化,是网民在不同的网络设备上分享由他们自己创造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的某种价值观念和看法。网络流行文化重构了现代社会交往方式,呈现出泛娱乐化的倾向,虽然流行时间短,更新快,所指在不断变化,但是其能指却是恒定不变的。网络流行文化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他们在价值观方面呈现出了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选择迷惘化、价值态度消极化的时代特征。为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闲暇教育以及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文化 媒介文化 媒介素养 闲暇教育
下载PDF
中国网红30年——全球开放一体化下技术—资本—社会的共振与激荡
5
作者 方兴东 谢永琪 张文艺 《新闻春秋》 CSSCI 2024年第5期53-65,共13页
回顾中国互联网30年之路,网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互联网进入中国的1990年代开始,起起伏伏的网红构成了中国互联网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随着技术的阶段性变革,网红也呈现出不同的代际特点和规律。从1990年代到2020年代,网... 回顾中国互联网30年之路,网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互联网进入中国的1990年代开始,起起伏伏的网红构成了中国互联网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随着技术的阶段性变革,网红也呈现出不同的代际特点和规律。从1990年代到2020年代,网红经历了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相结合时代的第一代网红、Web2.0网民成为主体的第二代网红、移动时代具有全民动员力的第三代网红,以及视频与算法结合、真实与虚拟融合的第四代网红的演变,生产方式与价值实现也发生了相应转变;网红现象是社会转型、文化变迁和社会心理层面的反映和折射,其所形成的网红经济也与经济结构的变迁紧密相连。总体而言,网红被互联网推向浪潮之巅的时间或长或短,或许并不能概括为时代精神的代表,但它的确谱写了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演进历程,彰显了互联网独特的影响和传播力,也折射了社会传播机制的变迁,还反映了中国社会变革和社会心理的变化和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红 网络文化 传播机制 时代精神 流行文化 直播带货
原文传递
网络流行语的大众文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于鹏亮 姜晓红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140-144,共5页
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共变"关系,作为一种流行语汇的网络流行语,也往往体现出整个社会的变迁过程。基于对大众文化理论的系统梳理,从抵制性、标准化与伪个性化、作为社会的黏合剂三个方面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大众文化特征,... 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共变"关系,作为一种流行语汇的网络流行语,也往往体现出整个社会的变迁过程。基于对大众文化理论的系统梳理,从抵制性、标准化与伪个性化、作为社会的黏合剂三个方面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大众文化特征,指出当前网络流行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社会文化 大众文化特征
下载PDF
网络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流行文化的影响与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美荣 《科教文汇》 2017年第14期143-144,共2页
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社交媒体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追求和使用,显然社交媒体是青少年流行文化发展的风向标,改变着大学生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高校应该客观对待流行文化,了解大学生的最新发展变化情况,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要... 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社交媒体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追求和使用,显然社交媒体是青少年流行文化发展的风向标,改变着大学生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高校应该客观对待流行文化,了解大学生的最新发展变化情况,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最大程度上发挥流行文化的积极意义,也要尽力减少流行文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促使广大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进而指导他们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交媒体 大学生 流行文化 影响
下载PDF
《士兵突击》的大众文化分析
8
作者 吴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3-176,共4页
从文本与传播两个方面对《士兵突击》的特点进行分析。文本层面通过考察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创作思路的演变,认为《士兵突击》一剧在塑造英雄主人公时采取个体叙述的策略,对革命题材经典模式加以改写,切合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传播方面通... 从文本与传播两个方面对《士兵突击》的特点进行分析。文本层面通过考察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创作思路的演变,认为《士兵突击》一剧在塑造英雄主人公时采取个体叙述的策略,对革命题材经典模式加以改写,切合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传播方面通过分析网络媒介的特性与《士兵突击》的走红路径,以及该剧造就的明星效应,再次印证了大众传媒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叙述 类型改写 网络传播 大众文化
下载PDF
网络博客在我国兴起的现状与思考
9
作者 林磊 《韶关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35-138,共4页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时代,博客作为新的网络传播形态目前在我国处于全面普及的发展阶段,其媒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个体博客的大众文化特征逐渐凸现。博客传播在向大众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呈现出多种特征。在博客已无可避免地融入市场文化...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时代,博客作为新的网络传播形态目前在我国处于全面普及的发展阶段,其媒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个体博客的大众文化特征逐渐凸现。博客传播在向大众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呈现出多种特征。在博客已无可避免地融入市场文化环境与商业运营的机制中时,如何保证博客既能维护其“知识的创新与生产”的核心价值取向不被扭曲,进而发展成为一种富有内涵与生命力的文化产品,是当前我国博客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客 网络传播 大众文化 大众媒体
下载PDF
塑料骑士·网络图腾·跃进年代——论新媒质时代的诗歌写作
10
作者 霍俊明 秦学武 岳志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7,共3页
随着科技和网络多媒体的迅猛发展 ,与之相应新媒质时代的诗歌写作也迅速地发展演变。网络诗歌是大众文化和新媒质发展的产物 ,是广场性、狂欢化的诗歌写作形态 ,利弊并存。为了梳理、厘清文学和诗歌 。
关键词 新媒质时代 诗歌写作 狂欢化 大众文化 网络图腾 大众文化 语境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中的意识形态
11
作者 陈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70-70,72,共2页
意识形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因为它往往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意识形态也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和形式,实现了从政治斗争武器向文化载体的跨越。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 意识形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因为它往往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意识形态也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和形式,实现了从政治斗争武器向文化载体的跨越。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建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社会的领导权地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意识形态 大众文化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审美教育的几点思考
12
作者 陈更海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13-15,共3页
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带来了审美风格、审美趣味的变化,激发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和令人神往的憧憬,同时也有让人困惑不安和深深的忧虑。面对这个"天使"与"魔鬼"的共生体,我们的审美教育应该勇敢接受,主动熟悉.坦诚沟通,... 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带来了审美风格、审美趣味的变化,激发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和令人神往的憧憬,同时也有让人困惑不安和深深的忧虑。面对这个"天使"与"魔鬼"的共生体,我们的审美教育应该勇敢接受,主动熟悉.坦诚沟通,积极引导.有效介入.并把握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大众文化 审美教育
下载PDF
网络文学研究的学科间性
13
作者 范明英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7-29,52,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网络文学研究在文学与网络、泛文化与纯文学等研究语境的争论中漂移无根。本文综述了当下网络文学研究的定位,认为网络文学研究应该避开纯文学之争,在学科间性中研究其文学和文化因素。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文学 大众文化 学科间性
下载PDF
微视阈下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探析——以京津冀区域为例
14
作者 贾建梅 白晓琦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86-86,88,共2页
互联网技术的极速发展使得网络化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流行文化也由此应运而生。青少年是网络流行文化创造和使用的主体,受网络流行文化双重影响。文章旨在通过对京津冀区域的青少年做调查分析,将青少年的网络流行文化现状做... 互联网技术的极速发展使得网络化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网络流行文化也由此应运而生。青少年是网络流行文化创造和使用的主体,受网络流行文化双重影响。文章旨在通过对京津冀区域的青少年做调查分析,将青少年的网络流行文化现状做更为深层次的研究,勾勒出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的发展态势,对如何健全京津冀区域内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提出有益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文化 青少年 身心发展
下载PDF
关于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兼评《新媒介·新青年·新文化:中国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现象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玉林 《青年学报》 2017年第3期13-19,共7页
围绕高质量的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研究何以可能的问题,以对《新媒介·新青年·新文化:中国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现象研究》的分析为基础,提出高质量的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研究,是以明确的学术定位为基点,以清晰的概念界定、适合的... 围绕高质量的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研究何以可能的问题,以对《新媒介·新青年·新文化:中国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现象研究》的分析为基础,提出高质量的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研究,是以明确的学术定位为基点,以清晰的概念界定、适合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对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现象作准确的、明晰的描述和合理的理论解释,并能够建构创新性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 研究定位 概念界定 现象描述 理论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