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国协调与国际安全治理 被引量:24
1
作者 郑先武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65,共17页
大国协调是大国共同管理国际冲突与危机的一种多边安全机制。它主要通过会议外交和协商、共识来决策,并依据一致性、合法性、责任性、包容性和自我克制等共有规则与规范行事。从发展进程看,它经历了应对军事安全的传统大国协调和应对综... 大国协调是大国共同管理国际冲突与危机的一种多边安全机制。它主要通过会议外交和协商、共识来决策,并依据一致性、合法性、责任性、包容性和自我克制等共有规则与规范行事。从发展进程看,它经历了应对军事安全的传统大国协调和应对综合安全的新大国协调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大国协调在维持国际和平和解决重大国际危机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已成为国际安全治理的主渠道。目前的新大国协调既是对传统大国协调的重要延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安全议题的多领域、会议机制的多轨道和常设性、成员数量的增多、规则与规范的低法律化和非强制性等。总体上看,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新大国协调比传统大国协调更容易推行,但也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因而必须从合法性、授权性和集中性诸方面予以改进。合法性主要是增强法律化和责任性;扩大授权性可以与权威国际组织缔结成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集中性的核心是建立一种更具内聚性的新的大国协调,即"全球治理中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协调 新大国协调 安全机制 国际安全治理
原文传递
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安全治理的中国角色 被引量:14
2
作者 凌胜利 王秋怡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I0001,I0002,共23页
当前大国战略竞争加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全球安全治理失衡,全球安全架构松动,全球安全形势极为严峻。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积极发挥大国担当,不断推动全球安全治理的变革与完善,提出并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安全倡... 当前大国战略竞争加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全球安全治理失衡,全球安全架构松动,全球安全形势极为严峻。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积极发挥大国担当,不断推动全球安全治理的变革与完善,提出并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体现了中国与时俱进的安全理念。同时,全球安全倡议也极富理论创新,也即以共同安全取代零和安全、以综合安全超越传统安全、以差异安全取代同质安全和以合作安全超越联盟安全。在全球安全治理中,中国是安全观念的引领者、热点问题的斡旋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一是维护联合国体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二是劝和促谈,探索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之道;三是多措并举,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四是对话协商,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五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可持续安全。全球安全倡议也面临安全理念分歧、热点问题不易解决、大国协调困难、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有待加强等挑战。落实全球安全倡议需要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安全倡议 国际安全 全球安全治理 传统安全 非传统安全
原文传递
国际私营安保治理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 被引量:12
3
作者 肖河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116,159,共23页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后的安全外包和21世纪的阿富汗战争及伊拉克战争,国际社会以国际规约的形式确认了国际私营安保的合法地位。学界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如何通过政策规制增强其合法性。2004年至2014年,国际社会...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后的安全外包和21世纪的阿富汗战争及伊拉克战争,国际社会以国际规约的形式确认了国际私营安保的合法地位。学界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如何通过政策规制增强其合法性。2004年至2014年,国际社会陆续达成了《蒙特勒文件》和《私营安保服务供应商国际行为守则》等关键规约,建立起多边共治的国际治理体系,调和了发达国家的政策利益需要和国际法与人权原则的道德要求。然而,在这一有利于国际私营安保发展的治理环境下,拥有庞大海外安全需求的中国却并未积极参与这一进程,尚未能推动这一新型安全工具的迅速发展。其中原因在于中国的相关国内治理结构和安全观念并未实质转变,特殊的海外安全需求也难以转化为有效的发展动力。这一需求与发展脱节的局面表明,中国要想利用国际私营安保等新式工具来维护海外利益,必须通盘调整相关的国内治理结构,让中国海外利益的拓展和维护不再受到旧有国内机制的妨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安保 海外利益保护 国际安全治理 国家安全
原文传递
美国与新大国协调机制的构建:以七国集团为视角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磊 郑先武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25,共21页
新大国协调继承了传统大国协调通过外交会议、协商来决策的方式,治理领域由传统的军事安全扩展到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从新大国协调的起源看,美国作为西方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开始起领导作用。本文通过考察"七国集团&qu... 新大国协调继承了传统大国协调通过外交会议、协商来决策的方式,治理领域由传统的军事安全扩展到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等多个领域。从新大国协调的起源看,美国作为西方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开始起领导作用。本文通过考察"七国集团"的治理结构,发现美国领导下的多国合作是新大国协调最有意义的制度创新。这种一国领导、多国合作的特点不同于历史上的传统大国协调的治理体制,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多边安全治理机制。由于这种领导的存在,新大国协调产生了明显的治理效果,主要包括:形成美国意志主导下的大国共同立场、应对国际危机的大国集体反应、其他大国对美国身份的认可以及美国对其他大国分配治理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大国协调 美国领导 多国合作 国际安全治理
原文传递
国际失序与全球安全治理 被引量:4
5
作者 阎德学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3年第6期33-49,I0003,共18页
国际失序是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重要体现,其内涵特质突出表现为复杂竞合、安全治理赤字加剧、秩序认知对立、大国竞争驱动。国际失序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存在,并有向国际安全制度失效、有限冲突增多、安全感匮乏、安全竞争意识... 国际失序是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重要体现,其内涵特质突出表现为复杂竞合、安全治理赤字加剧、秩序认知对立、大国竞争驱动。国际失序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存在,并有向国际安全制度失效、有限冲突增多、安全感匮乏、安全竞争意识形态化、不平衡的多极化以及单边阵营化的发展趋势。面对国际失序的态势,中国选择走和平主义的路线,以全球安全倡议为指引、以合理安全关切为基础、以地区安全问题为重点、以新疆域安全治理为补充,主动参与全球安全治理。中国要与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安全合作,不断凝聚全球安全共识,加强安全制度构建,促进解决地区安全问题,并避免大国竞争陷阱,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的未来预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失序 全球安全治理 全球安全倡议 和平主义 安全合作
下载PDF
美国应对国际安全问题的行为逻辑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晓波 车永新 《国际观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56,共29页
美国应对国际安全问题的核心目标是维持其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当美国认为应对国际安全问题有利于维持其主导地位时,多采用“多边主义”政策;当认为不利于维持其主导地位时,则由“议题性质”决定美国将采用何种政策。议题性质由“... 美国应对国际安全问题的核心目标是维持其在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当美国认为应对国际安全问题有利于维持其主导地位时,多采用“多边主义”政策;当认为不利于维持其主导地位时,则由“议题性质”决定美国将采用何种政策。议题性质由“威胁认知”与“威胁界定”两个次级影响因素构成。其中,威胁认知是决定美国应对国际安全问题的首要影响因素,当美国决策者对有关国际安全问题的威胁认知高时,就采取单边主义行动;当其对有关国际安全问题的威胁认知低时,则实行减少国际参与、逃避国际责任的孤立主义政策。威胁界定作为次要影响因素,与威胁认知一同塑造美国的政策选择。当威胁认知高且威胁界定损害国际秩序支柱时,美国通常采用防御性单边主义政策;当威胁认知高且威胁界定不损害国际秩序支柱时,则实行进攻性单边主义政策。在美国应对国际安全问题时,由于维持主导地位的思想与国际安全治理的理念背道而驰,导致美国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愿望和规则难以转化为基础性共识;在此类不能转化为基础共识的情况下,美国将会采取有悖于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法的行动,以维持其主导地位,也对国际社会稳定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安全 霸权 威胁认知 美国外交战略 安全治理
原文传递
“偏执”与“回避”:安全化困境的形成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魏志江 卢颖琳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45,157,共20页
安全化困境所导致的“偏执”与“回避”是指在安全化过程中安全行为体在每个阶段都面临着困难选择,导致其片面固执于一个选项,而有意回避另一种可能。采用类型化和阶段化的研究方法对安全化困境的形成机理进行考察,发现安全化困境在不... 安全化困境所导致的“偏执”与“回避”是指在安全化过程中安全行为体在每个阶段都面临着困难选择,导致其片面固执于一个选项,而有意回避另一种可能。采用类型化和阶段化的研究方法对安全化困境的形成机理进行考察,发现安全化困境在不同阶段呈现出适当性、互动性和导向性三种差异化特征,并由此导致国际安全中的“偏执”与“回避”行为。在安全化启动阶段,安全化施动者往往执迷于将所有公共议题上升为安全问题或拒绝将理应安全化的议题安全化。在安全化互动阶段,安全化施动者执着追求安全化的实施目标,回避良性互动的理性决策。在安全化导向阶段,安全化施动者虽致力于去安全化或“安全常态化”,却逃避“不安全常态化”的负外部性。安全化困境的形成及国际安全中“偏执”与“回避”行为的生成机理和条件可以在国际安全中有关典型案例中得到验证。辨明安全化困境的类型及其生成机理与条件,有助于反向消除安全化困境,从而有效抑制“偏执”与“回避”的安全化行为,最终成功实现安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化 国际安全 非传统安全 “存在性威胁” 全球安全治理
原文传递
大数据背景下国外国家安全治理研究及启示
8
作者 张金海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7-85,共9页
在国外,大数据运用于国家安全治理的研究存在基础理论重应用价值轻概念内涵,大数据来源重来源轻法律依据,运用方法重收集轻储存和处理,运用案例重非传统安全领域轻传统安全领域的鲜明特点。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未来我国国家安全治... 在国外,大数据运用于国家安全治理的研究存在基础理论重应用价值轻概念内涵,大数据来源重来源轻法律依据,运用方法重收集轻储存和处理,运用案例重非传统安全领域轻传统安全领域的鲜明特点。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未来我国国家安全治理应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安全治理基础理论,开展大数据背景下国家安全治理交叉学科建设,构建科学的适宜解释中国本土国家安全治理问题的方法论体系,持续增强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国家安全治理研究,依托最新大数据技术全面推进数字国家安全治理,不断完善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国家安全治理的理论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国际学界 国家安全治理 总体国家安全观 整体性治理 数字治理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全球安全倡议下的中国人工智能治理路径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丁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23年第8期34-45,共12页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与技术地缘政治竞争为全球带来全新的安全挑战,加强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成为保障全球安全和稳定的当务之急。全球安全倡议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为当前中国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重要启示。统筹国...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与技术地缘政治竞争为全球带来全新的安全挑战,加强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成为保障全球安全和稳定的当务之急。全球安全倡议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为当前中国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重要启示。统筹国家安全须以国际安全为依托,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国家安全治理与国际安全治理密切相连。中国人工智能治理路径应兼顾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两大维度,将完善人工智能国内治理与深入参与国际治理有效结合,以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的安全挑战,平衡新兴技术的安全与发展。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制定技术标准与规范、推动国际合作与多边机制、增强人才培养与交流、构建开放透明的治理机制以及推动全球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以规范完善国内治理并深入参与国际治理,为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和新兴技术下的国际安全治理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安全倡议 人工智能 新兴技术 国家安全 国际安全治理
下载PDF
全球空间安全治理视域下临近空间飞行监管研究
10
作者 张超汉 胡熳馨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临近空间作为全球一体化的重要连接点,是实现长期驻空侦察、全球精准打击的军事战略高点。受空天划界论争的影响,临近空间飞行的监管规则仍依附于国内立法,在国际层面尚未实现有效规制和协调。在临近空间法律地位不清、监管主体不明、... 临近空间作为全球一体化的重要连接点,是实现长期驻空侦察、全球精准打击的军事战略高点。受空天划界论争的影响,临近空间飞行的监管规则仍依附于国内立法,在国际层面尚未实现有效规制和协调。在临近空间法律地位不清、监管主体不明、监管客体不定、监管内容复杂、飞行活动存有争议的情况下,现有国际航空航天法律制度已无法满足调整此类新型利益关系的实践需要。构建针对性的监管制度不仅是行业有序发展的基础,也是确保地面国国防安全和临近空间资源有序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在国内立法层面,中国可参鉴《临近空间管制公约(草案)》的相关条款,积极推进临近空间融入航空法或航天法的制度设计,或制定单行的临近空间法,以国内立法引领国际立法;在国际立法层面,应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为主导,通过修订《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又称《芝加哥公约》)相关附件或增设临近空间飞行的新附件标准,推进国际统一规则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飞行器 监管主体 监管客体 监管事项 国际统一规则 空间安全治理
下载PDF
国际移民安全问题探析
11
作者 陈积敏 《国家安全研究》 2024年第4期62-87,158,共27页
当前国际移民仍呈增长态势,非正规移民增长态势更为明显,由此生成了三个层面的安全问题:一是微观层次上的移民者个体安全,主要包括移徙安全以及因偷运移民与贩运移民等衍生的移民安全问题;二是中观层次上的国家安全,主要包括国土安全、... 当前国际移民仍呈增长态势,非正规移民增长态势更为明显,由此生成了三个层面的安全问题:一是微观层次上的移民者个体安全,主要包括移徙安全以及因偷运移民与贩运移民等衍生的移民安全问题;二是中观层次上的国家安全,主要包括国土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与文化安全;三是宏观层次上的国际安全,主要包括国际被迫移民衍生的安全问题,移民“武器化”导致的安全问题,以及移民给生态环境、公共卫生等全球性议题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国际移民安全问题的凸显,反映出相关治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国际移民安全治理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一是形成对国际移民安全问题的辩证认知与科学态度;二是发挥多元行为体功能,构建国家、地区与全球多层治理架构,进而形成治理合力;三是从国际安全与发展环境塑造的角度出发,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与清洁美丽的美好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移民 非正规移民 安全治理
原文传递
全球安全倡议中“普遍安全观”的历史建构与国际比较
12
作者 邱慧心 《国际观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4,共34页
全球安全倡议是习近平在国际安全治理方面提出的重大创新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提出的一系列国际安全观是全球安全倡议丰富的历史与理论渊源。在此基础之上,全球安全倡议又进行了自我革新与完善,使其更加符合时代之需与世界之变。其中... 全球安全倡议是习近平在国际安全治理方面提出的重大创新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提出的一系列国际安全观是全球安全倡议丰富的历史与理论渊源。在此基础之上,全球安全倡议又进行了自我革新与完善,使其更加符合时代之需与世界之变。其中,“普遍安全观”是全球安全倡议的前身,后作为理念指引成为全球安全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安全观”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是对西方现有国际安全理念的批判与继承:第一,“共同的”安全观是对西方“共同安全观”与“安全共同体”理论的补充阐释;第二,“综合的”安全观是中国基于自身经验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提出的新范式;第三,“合作的”安全观拓展了西方“合作安全观”的范畴,明确了合作的性质;第四,“可持续的”安全观是中国对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再回顾与新发展。四大核心要义构成“普遍安全观”的“四位一体”格局,共同服务于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的长远目标。此外,全球安全倡议又赋予了“普遍安全观”以新的内涵与诠释路径,即将法治思想融合进“普遍安全观”之中,倡导“以国际法为准绳”,用国际法治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安全观 国际安全观 国际安全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安全共同体
原文传递
国际体系视角下的太空安全治理:缘起、逻辑与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能武 刘杨钺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4,共12页
人类太空探索利用是其社会实践活动的扩展与延伸,各国太空安全互动是内嵌于现行国际体系中的"新生成分"。国际社会过程中"技术-权力-观念"的辩证互动蕴涵着太空安全进化冲突抑或进化合作的内在逻辑。具体来说,太空... 人类太空探索利用是其社会实践活动的扩展与延伸,各国太空安全互动是内嵌于现行国际体系中的"新生成分"。国际社会过程中"技术-权力-观念"的辩证互动蕴涵着太空安全进化冲突抑或进化合作的内在逻辑。具体来说,太空安全问题缘起于国际体系内复杂的矛盾运动。国际体系内"权力-利益"博弈的矛盾加深太空武器化和军备竞赛,而太空特定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利益争夺引起国际体系内矛盾加剧,与此同时,国际体系内围绕太空利益争夺的负外部性导致太空环境安全问题。处于特定社会过程的国际体系内诸因素的复杂作用影响着太空安全进化合作抑或进化冲突。冷战时期,国际体系内两极抗衡的格局造就了弱纳什均衡的太空安全治理的总体框架。冷战后,国际体系内的权力失衡与观念错位不但使太空安全治理停滞,而且突显了利益争夺中原有太空安全治理机制的漏洞。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体系加速分化、重组,孕育着平等化基础上太空安全再治理的契机。审时度势,积极推进全球化再平衡中太空安全治理,亟需锲而不舍地推进防止太空武器化和军备竞赛这一主体工程,同时循序渐进地推进太空特定资源开发利用制度的完善,以及并行不悖地推进太空活动行为准则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系 太空安全治理 问题缘起 内在逻辑 策略思考
下载PDF
动荡变革期国际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联合国回归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秀赞 余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共7页
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百年变局与全球疫情叠加,公共卫生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交织,国际社会面临全方位冲击。在动荡变革期,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强权政治和逆全球化的回潮,国际社会呼唤联合国回归国际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然而,联... 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百年变局与全球疫情叠加,公共卫生安全与网络空间安全交织,国际社会面临全方位冲击。在动荡变革期,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强权政治和逆全球化的回潮,国际社会呼唤联合国回归国际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然而,联合国回归却面临体系性失衡、主体间矛盾、机构内困境等挑战。为此,联合国回归的目标框定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上,促进国际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体系转型发展;中观层面上,缓和国际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主体之间的矛盾;微观层面上,推动国际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机制改革。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中国需要进一步在机制对接、规范融入、议题设置等维度加强协调,实现原有机制与新兴机制相统一、民族话语与世界愿景相统一、国家利益与国际贡献相统一,从而更好地推动联合国回归国际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荡变革期 国际网络空间 安全治理 联合国
下载PDF
原则性与灵活性:中国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廷康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8年第5期94-114,共21页
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和国际社会重要一员,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这种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武力执行措施密切相关,参与了部分授权决策和行动。通过分析中国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的历程,可以发现,中国的立场和行动兼具原则性和... 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和国际社会重要一员,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这种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武力执行措施密切相关,参与了部分授权决策和行动。通过分析中国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的历程,可以发现,中国的立场和行动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并希望在两者间取得平衡。原则性是指中国在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时坚持一贯原则,保持着较为谨慎的立场;而灵活性则是指中国在参与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时的灵活务实、"逐案处理"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技巧。中国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和国际局势变化作出决策,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联合国安理会发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职责,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不过,中国的参与仍面临挑战,需要在未来的参与中更好地平衡原则性与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理会 授权使用武力 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 全球安全治理
下载PDF
全球安全倡议视角下中国开展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的机遇、挑战与路径
16
作者 吴凡 赵国栋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当前,在以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过程中,存在虚假报道影响中国警方国际形象、单边主义影响执法安全合作成效、新兴挑战影响全球安全治理规则等困难挑战。建议统筹推进倡议体系的衔接配套、主动塑造积极健康的国际舆论、... 当前,在以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过程中,存在虚假报道影响中国警方国际形象、单边主义影响执法安全合作成效、新兴挑战影响全球安全治理规则等困难挑战。建议统筹推进倡议体系的衔接配套、主动塑造积极健康的国际舆论、打造执法安全合作的样板工程、强化执法安全合作的科技赋能、推动涉外法治工作的不断完善、加强执法安全合作的理论创新,助力全球安全倡议成为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撑与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安全倡议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 全球安全治理 总体国家安全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警务外交视角下中国警察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路径
17
作者 王昉 杜芳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0-75,共6页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警务外交活动,为全球公共安全贡献中国之治,警察国际话语权得到显著提升。作为国家的执法力量,警察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表征。然而,面对西方国家多次在警察话语层面的施压,令我国在国际舆论中陷入...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警务外交活动,为全球公共安全贡献中国之治,警察国际话语权得到显著提升。作为国家的执法力量,警察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表征。然而,面对西方国家多次在警察话语层面的施压,令我国在国际舆论中陷入被动局面。至今,仍存在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声源不足、应对西方话语攻势声道不畅、协调不同法治文明话语声效不佳等国际话语困境。因此,提升我国警察国际话语能力,把握全球安全治理制度性话语的主导权;主动搭建话语传播平台,提升应对话语攻势的舆论性话语权;打造中外融通话语范式,促进不同法治文明的话语认同。从而扭转警务外交中话语权竞争不利的局面,为世界提供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话语权 警务外交 全球安全治理 国际警务执法合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