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6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分析 被引量:264
1
作者 刘海春 陈允震 +1 位作者 杨子来 张剑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观察探讨动力髋螺钉 (DHS)、GammaNail (γ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在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对 90例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行DHS、γ钉、PFN内固定治疗。结果 经术后 2~ 2 3个月随访 ,DHS组优良率为 87 ... 目的 观察探讨动力髋螺钉 (DHS)、GammaNail (γ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在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对 90例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行DHS、γ钉、PFN内固定治疗。结果 经术后 2~ 2 3个月随访 ,DHS组优良率为 87 2 %、γ钉组优良率为 91 3%、PFN组优良率为 97 4 %。结论 各种固定有其自身特点。PFN是治疗转子间骨折最牢固的髓内固定方式 ,尤其适用于不稳定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治疗
下载PDF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06例分析 被引量:242
2
作者 王福权 路奎元 张华俦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5年第1期12-14,共3页
我院自1985年至1993年应用加压滑动鹅头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06例.平均年龄76岁(60~93岁).本组中有3种以上并存症40例(38%),并存症中以心血管疾病为主,其次为糖尿病,脑血管病.术后并发症16例(15%),除1例因肺炎心衰死亡外,余... 我院自1985年至1993年应用加压滑动鹅头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06例.平均年龄76岁(60~93岁).本组中有3种以上并存症40例(38%),并存症中以心血管疾病为主,其次为糖尿病,脑血管病.术后并发症16例(15%),除1例因肺炎心衰死亡外,余皆经处理痊愈.本组93%病人获平均21.6个月随访,结果优74%,尚好18%,差8%.作者认为应用此钉治疗,具有有效止痛,早期离床,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多数老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是目前较好的治疗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滑动鹅头钉 股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老年人
下载PDF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26
3
作者 姜保国 傅忠国 +1 位作者 张殿英 徐海林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年第4期269-270,共2页
目的 报告应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32例的疗效。方法 对 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 (A116例 ,A2 12例 ,A3 4例 )采用DHS治疗。结果 经 4~ 11个月 ,平均 6个月的随诊 ,疗效满意。结论 认为加压螺钉的位置应是在正位平行于股骨颈... 目的 报告应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32例的疗效。方法 对 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 (A116例 ,A2 12例 ,A3 4例 )采用DHS治疗。结果 经 4~ 11个月 ,平均 6个月的随诊 ,疗效满意。结论 认为加压螺钉的位置应是在正位平行于股骨颈的长轴 ,位于股骨距稍上的水平 ,侧位位于股骨颈的中轴线上。强调术前准确复位和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S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PFNA治疗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76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4
4
作者 邱志杰 杨惠林 魏立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270-2272,共3页
目的评价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6例,跌倒致伤58例(76%),车祸伤18例(24%)。依内固定研究会(AO/ASIF)分型A2型骨折65例(8... 目的评价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老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6例,跌倒致伤58例(76%),车祸伤18例(24%)。依内固定研究会(AO/ASIF)分型A2型骨折65例(86%),A3型11例(14%)。并对术中细节、复位质量、螺旋刀片位置、术后并发症和最终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58例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18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62例(82%)手术操作置入PFNA顺利,术后影像学评价骨折复位好61例(80%),可14例(18%),差1例(2%)。螺旋刀片位置57例(75%)位于股骨头中央,股骨头后下方11例(14%),后上方2例(3%),前上方6例(8%),术后平均颈干角为(128±4.8)°。66例(95%)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愈合,3例(5%)延迟愈合。59例(86%)患者恢复到受伤前活动水平。没有股骨颈切出和刀片进入髋臼病例发生。结论采用PFNA能够成功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螺旋刀片能够增加在骨质疏松骨骼的锚固力,防止股骨头切割和旋转及内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 螺旋刀片
下载PDF
骨折后腓骨长度的恢复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关系 被引量:70
5
作者 谷贵山 徐莘香 +1 位作者 严永吉 孙大辉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年第4期288-289,共2页
目的 探讨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后腓骨长度的恢复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1986~ 1996年间收治的胫腓骨双骨折病例中 ,有 15 0例获得随访的经过手术治疗的闭合性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平均随访时间为 6年 (2~ 10年 )。1... 目的 探讨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后腓骨长度的恢复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1986~ 1996年间收治的胫腓骨双骨折病例中 ,有 15 0例获得随访的经过手术治疗的闭合性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平均随访时间为 6年 (2~ 10年 )。15 0例中 30例在固定胫骨的同时固定腓骨 ,恢复腓骨长度 ,12 0例仅固定胫骨。术后均以石膏托固定 4~ 6周。结果 腓骨固定组术后踝关节不同程度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为 6 % ,而单纯固定胫骨者 ,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为 30 %。结论 踝关节创伤性炎症的发生与小腿双骨折后腓骨长度是否恢复有关 (r=0 0 0 9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腓骨长度 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固定
下载PDF
新型股骨颈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2
6
作者 范智荣 苏海涛 +4 位作者 周霖 黄晖达 周俊德 江涛 刘子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321-2328,共8页
背景: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策略包括空心螺钉固定、动力髋螺钉固定、髓内钉固定、锁定钢板固定和髋关节置换等,然而目前对于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新型股骨颈内固定系统(femoral ... 背景: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策略包括空心螺钉固定、动力髋螺钉固定、髓内钉固定、锁定钢板固定和髋关节置换等,然而目前对于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新型股骨颈内固定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治疗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选择1名岁青年健康志愿者的股骨CT影像学资料,并将其导入到医学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21.0中,得到原始股骨三维模型;将模型输出为STL格式文件并导入到Geomagic Wrap 2017软件中进行优化,构建股骨皮质骨与松质骨结构;将优化后的模型导入至Solidworks 2017软件中,通过布尔运算重建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三维模型,Pauwels角度分别设定为50°,60°和70°;使用Solidworks2017软件,按照临床上应用的内固定尺寸大小建模,建立3种内部固定模型(股骨颈内固定系统、正三角形空心螺钉、倒三角形空心螺钉);最后使用Abaqus 2017软件进行网格划分、施加载荷和数据计算,分析各模型股骨与内固定的应力分布、应力峰值和最大位移。结果与结论:①无论是何种角度的骨折,3种内固定模型中的股骨近端应力主要分布在内侧股骨距附近,并向四周扩散,其中倒三角形空心螺钉组的应力最大,股骨颈内固定系统组最小;②无论是何种角度的骨折,3种内固定模型中的内固定装置应力主要分布在骨折线附近螺钉中间表面,其中倒三角形空心螺钉组的应力最小,股骨颈内固定系统组最大;③无论是何种角度的骨折,3种内固定模型中的股骨位移峰值主要集中在股骨头顶端,其中倒三角形空心螺钉组的位移峰值最大,股骨颈内固定系统组最小;④无论是何种角度的骨折,3种内固定模型中的内固定装置位移峰值主要在螺钉顶部,其中正三角形空心螺钉组位移峰值最大,股骨颈内固定系统组最小;⑤结果表明,股骨颈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骨折 股骨颈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系统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内钉在股骨转子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4
7
作者 卢华定 蔡道章 +1 位作者 王昆 李晓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48例。结果44例经4~18个月随访,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骨折延迟愈合伴股骨颈螺钉退出1例,出现股骨颈螺钉退出、同时...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48例。结果44例经4~18个月随访,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骨折延迟愈合伴股骨颈螺钉退出1例,出现股骨颈螺钉退出、同时髋螺钉向内侧切出1例。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达90.9%。结论PFN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应力分布分散、防旋转功能,可早期功能锻炼,其并发症可通过提高手术技术避免,是固定股骨转子周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骨折延迟愈合 早期功能锻炼 方法应用 骨性愈合 手术创伤 应力分布 旋转功能 手术技术 内固定物 PFN 股骨颈 治疗 螺钉 髋关节 优良率 并发症
下载PDF
解剖型钢板在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8
作者 唐本森 向阳 尹培荣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2月以来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39例,用Link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获7~26个月随访。结果解剖复位31例,接近解剖复位8例;39例患者伤口均愈合,无骨折不愈合、螺钉松动、...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2月以来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39例,用Link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获7~26个月随访。结果解剖复位31例,接近解剖复位8例;39例患者伤口均愈合,无骨折不愈合、螺钉松动、钢板断裂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优24例,良11例,可4例;优良率89.74%。结论Link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型钢板 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膝关节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微创DHS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57
9
作者 王海军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53例患者采用微创DHS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PFN... 目的探讨微创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53例患者采用微创DHS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DHS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其中PFNA内固定的效果更佳,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DHS内固定 PFNA内固定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内固定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53
10
作者 杨明轩 罗志强 +3 位作者 刘昊楠 汪静 陈彦强 冯海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51-1655,共5页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IF)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IF组61例,THA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相关指标。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IF)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IF组61例,THA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相关指标。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采用Zuckerman功能恢复量表(FRS)评估患者髋部功能,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末次随访时统计患者因骨折产生的医疗费用。结果:与THA相比IF创伤小、手术快、住院时间短(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所有患者均完成3年以上随访,随访期间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THA组患者髋部功能均优于IF组(P<0.05),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3年内THA组和IF组患者因骨折产生的医疗费用分别为61 174元和41 772元。结论 :IF和THA均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与IF相比THA虽然创伤大、治疗费用高,但并发症发生率低,短期内患者髋部功能可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关节置换 股骨颈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INTER-tan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1
11
作者 宋矿朋 刘向林 马超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14期2485-2488,共4页
目的分析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tan)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骨科2017-2019年诊治的9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内固定方式分为A组与B组,每组48例。A组应... 目的分析联合拉力交锁髓内钉系统(INTER-tan)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骨科2017-2019年诊治的9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内固定方式分为A组与B组,每组48例。A组应用INTER-tan内固定治疗。B组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康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A组(P<0.05);两组术后的Harris评分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P<0.05),组间与时点间有交互效应;两组临床疗效的优良率相近(P>0.05);A组开始负重时间、去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INTER-tan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均显著,但二者各具优缺点,INTER-tan术后康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PFNA则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tan PFNA 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撬拨和切开复位后植入物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51
12
作者 熊浩 刘伟 +6 位作者 林伟文 夏雄超 李贝 区彩琼 赖茂松 黄瑞良 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6期4919-4925,共7页
背景:尽管目前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对许多跟骨骨折患者有效,但在跟骨骨折的分类、治疗、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选择方面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目的:比较经皮撬拔复位和切开复位后植入物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 背景:尽管目前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对许多跟骨骨折患者有效,但在跟骨骨折的分类、治疗、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选择方面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目的:比较经皮撬拔复位和切开复位后植入物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骨二科自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治疗56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资料,年龄15-61岁。采用撬拨复位治疗27例,切开复位植入物内固定治疗29例。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6.5个月。治疗后复查X射线片显示跟距关节面基本恢复正常,撬拔复位固定组,Bohler角分别由治疗前的(17.88±2.06)°恢复至治疗后的(30.60±2.89)°,切开复位内固定组,Bohler角分别由治疗前的(17.55±2.46)°,恢复至治疗后的(31.69±2.29)°,经统计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治疗后功能,撬拔复位固定组优14足,良6足,中5足,差2足,优良率74.0%;切开复位植入物内固定组优11足,良13足,中4足,差1足,优良率82.7%,两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撬拔复位和切开复位植入物内固定方法治疗跟骨骨折都是比较实用有效的选择。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应用撬拨复位方法,提高了手术效率和复位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学术探讨 骨关节植入物跟骨骨折 内固定 切开复位 撬拨复位 Gissane’s角 Bohler’s角 形态学 骨折移位 手术指征 术前评估 骨折并发症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3
13
作者 谷贵山 孙大辉 +5 位作者 王刚 徐鹏 张伟 王成学 秦大明 李长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2期993-995,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32例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11例接受人工关节置换,21例接受内固定。主要比较两组的卧床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Harri... 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32例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11例接受人工关节置换,21例接受内固定。主要比较两组的卧床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Harris以及FRS评分下降情况。结果①内固定组的卧床并发症明显高于人工关节置换组(P<0.05);②人工关节置换组的卧床时间要明显短于内固定组(P<0.05);③术后Harris下降情况分别为(22.10±8.85)分和(29.42±8.36)分(P<0.05);术后FRS评分下降情况分别为(21.32±11.43)分和(37.55±23.24)分(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优于内固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 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股骨转子下复杂骨折内固定物选择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7
14
作者 刘云鹏 刘万军 +3 位作者 杨绍霞 姜俊杰 洪焕玉 王振海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9期610-613,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的转子下骨折选用不同的内固定物时钢板的应力变化。方法 取成人新鲜尸体股骨75根分三组,分别制作成Seinsheimer转子下骨折Ⅲ、Ⅳ型骨折模型,并取各自5枚DCP、95°角钢板、135°角钢板、DHS及γ钉分别对其进...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的转子下骨折选用不同的内固定物时钢板的应力变化。方法 取成人新鲜尸体股骨75根分三组,分别制作成Seinsheimer转子下骨折Ⅲ、Ⅳ型骨折模型,并取各自5枚DCP、95°角钢板、135°角钢板、DHS及γ钉分别对其进行固定。置于力学试验机上,进行非破坏性的不同应力加载试验,以电阻应变测量法行钢板应变量测试。结果 Ⅲ_A型骨折,DCP、DHS、γ钉加载至1000N时塑性变仍不显著,95°角钢板、135°角钢板加压同级载荷即可发生塑性形变;Ⅲ_B型其内固定物抗压缩弯曲应变力由弱到强的顺序依次为95°(840N)、135°(1000 N)、DCP(1000N)、DHS(1000N)和γ钉(1000N);Ⅳ型DHS及γ钉固定组加压1000N仅有微量的塑性形变。所有固定组卸载时应变量均有较明显的波动,且内固定物的机械强度越高应变量的波动越大。结论 DHS、γ钉适合于每一类型的转子下骨折的固定;DCP不适合于固定Ⅳ型以上的骨折;角钢板用于Ⅲ、Ⅳ、Ⅴ型粗隆下骨折的固定,具有力学的缺陷;而卸载(患肢术后早期的部分负重)时对内植物可产生极为有害的慢性疲劳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下复杂骨折 内固定物 选择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效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 被引量:42
15
作者 张伯松 曲广运 王满宜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将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动力髋部螺钉(DHS)内固定术后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颈骨折AO螺钉内固定术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结果相比较,总结股骨转子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术后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经验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随访结果。... 目的将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动力髋部螺钉(DHS)内固定术后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颈骨折AO螺钉内固定术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结果相比较,总结股骨转子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术后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经验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随访结果。方法将1984年6月~2001年8月有完整资料的1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DHS内固定术后和配对的19例股骨颈骨折AO螺钉内固定术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结果进行比较。使用SPSS软件中的配对T检验方法对本组病人的年龄、性别、DHS失效的原因、骨折至关节置换术时间、早期并发症、失血、手术时间及临床Harris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DHS组中,术后早期并发症(术中股骨近端骨折或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O螺钉组(0.01<P<0.05)。DHS组术后的股骨侧骨水泥的Barrack评级以C级为多见,与AO螺钉组有显著差异(0.01<P<0.05)。在DHS组中,全部使用普通股骨假体,术后无一例发生与之相关的应力骨折。对于Harris评分,DHS组自术前的(38±15)分提高至手术后的(80±12)分,AO螺钉组自术前的(36±11)分提高至手术后(81±11)分,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普通股骨假体,股骨转子间骨折行DHS内固定后的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与股骨颈骨折行AO螺钉内固定后髋关节置换术相同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 手术失败
原文传递
MIPPO技术下运用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42
16
作者 戈涛 徐中和 +1 位作者 邝炯祥 侯之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8期619-621,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2月~2005年1月期间,笔者收治27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骨折按AO分型:A2型7例,A3型9例,B2型7例,C1型4例。平均年龄为43岁(26~72岁)。结... 目的探讨运用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2月~2005年1月期间,笔者收治27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骨折按AO分型:A2型7例,A3型9例,B2型7例,C1型4例。平均年龄为43岁(26~72岁)。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4~21个月)。按Johner—Wrulls评分标准,优19例,良7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96.3%。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病例。结论MIPPO技术下运用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美观,固定可靠,愈合率高,皮肤软组织感染发生少,早期功能锻炼,早期负重等优点。但术中对设备要求较高,手术内固定材料价格目前较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内固定 胫骨 骨折
下载PDF
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在四肢骨折创伤病人中的临床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17
作者 刘辉均 丁茂乾 任诗松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re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在四肢骨折创伤病人中的临床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2018年4月... 目的探究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re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在四肢骨折创伤病人中的临床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四肢骨折创伤病人12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LCP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在LCP内固定治疗的基础上联合MIPPO技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水平,并发症情况、手术相关情况及综合功能康复水平。结果研究组病人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生活自理能力、综合功能康复水平和手术相关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IPPO结合LCP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创伤改善生活质量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加快综合功能康复,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 锁定加压钢板 骨折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9
18
作者 仲飙 张弛 +2 位作者 孙辉 杨光 王竞超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10期899-901,共3页
目的观察后外侧联合后内侧人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术后即刻、12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11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采用... 目的观察后外侧联合后内侧人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术后即刻、12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11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采用HSS膝关节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本组均获12—2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术后12个月HSS膝关节评分73~92分,平均(82.4±6.8)分,ROM平均为(121.6±1.2)。术后即刻与12个月TPA、PA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内侧联合后外侧人路可治疗广泛而复杂的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双切1551对于后内侧和后外侧骨折复位和固定都较充分.对软组织创伤较小,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后柱骨折 后侧入路
原文传递
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颌骨骨折复位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8
19
作者 段瑞 李永生 张晓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 探讨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骨折复位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 97例颌骨骨折病例行坚固内固定复位术 ,其中 5 0例术后加颌间牵引 ,47例不加颌间牵引 ,对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 对单发性骨折 ,两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 目的 探讨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骨折复位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 97例颌骨骨折病例行坚固内固定复位术 ,其中 5 0例术后加颌间牵引 ,47例不加颌间牵引 ,对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 对单发性骨折 ,两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多发性骨折 ,两组效果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坚固内固定术加颌间牵引组治疗效果优于未加颌间牵引组。结论 坚固内固定术后颌间牵引对多发性骨折具有良好的复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固内固定术 颌间牵引 颌骨骨折
原文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9
20
作者 李漌涼 李章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6期112-116,共5页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在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医院诊治的96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固定组及置换组,其中内固定组44例,置换...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在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医院诊治的96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固定组及置换组,其中内固定组44例,置换组52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术后早期并发症(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关节脱位)及远期并发症(股骨头缺血坏死、骨不连),术后1个月和12个月的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分。结果 内固定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置换组,术中出血量、医疗费用明显少于置换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内固定组股骨头缺血坏死、骨不连发生率均高于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术后12个月的Harris评分、ADL评分、WHO-QOL评分均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Harris评分、ADL评分、WHO-QOL评分均高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远期肢体功能恢复、ADL及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内固定患者,其应作为老年移位型股骨颈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关节置换 内固定 移位型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