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接受上肢手术治疗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接受上肢手术治疗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罗哌卡因配合超声波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麻醉加用右美托咪定,而对照组患者加用等剂量医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持续时间,患者麻醉前10 min (T1)、接受麻醉后20 min (T2)和40 min (T3)、手术完成后10 min (T4)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并对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阻滞时间为(684.42±28.53)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583.32±25.53) min,麻醉阻滞起效时间为(11.23±0.97)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26±1.11) 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观察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分别为(80.85±4.99)次/min和(87.47±5.74) mmHg,分别与对照组的(80.91±5.28)次/min、(87.02±6.11) mm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及T4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分别为(76.11±5.26)次/min、(75.23±6.17)次/min、(78.74±5.21)次/min,均高于对照组的(66.29±5.41)次/min、(65.78±6.03)次/min、(72.78±5.26)次/min,平均动脉压分别为(80.55±6.11) mmHg、(79.38±6.04) mmHg、(83.96±6.02) 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85.38±7.08) mmHg、(84.27±6.42) mmHg、(86.24±6.37) 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对肌间沟臂丛神经进行麻醉阻滞效果显著,可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值得临床借鉴使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接受上肢手术治疗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罗哌卡因配合超声波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麻醉加用右美托咪定,而对照组患者加用等剂量医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持续时间,患者麻醉前10 min (T1)、接受麻醉后20 min (T2)和40 min (T3)、手术完成后10 min (T4)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并对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阻滞时间为(684.42±28.53)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583.32±25.53) min,麻醉阻滞起效时间为(11.23±0.97)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26±1.11) 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观察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分别为(80.85±4.99)次/min和(87.47±5.74) mmHg,分别与对照组的(80.91±5.28)次/min、(87.02±6.11) mm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及T4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分别为(76.11±5.26)次/min、(75.23±6.17)次/min、(78.74±5.21)次/min,均高于对照组的(66.29±5.41)次/min、(65.78±6.03)次/min、(72.78±5.26)次/min,平均动脉压分别为(80.55±6.11) mmHg、(79.38±6.04) mmHg、(83.96±6.02) 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85.38±7.08) mmHg、(84.27±6.42) mmHg、(86.24±6.37) 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对肌间沟臂丛神经进行麻醉阻滞效果显著,可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值得临床借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