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AM与油之间的界面剪切粘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叶仲斌 张绍彬 +1 位作者 李允 杨清颜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53-56,2,共4页
用改进后的沟槽式界面粘度仪测定方法系统地测量了不同聚合物 ,不同聚合物浓度 ,不同矿化度的聚合物溶液/模拟油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界面剪切粘度。实验结果表明 ,聚合物溶液 /模拟油的界面剪切粘度同时受温度、聚合物浓度及溶液矿化度... 用改进后的沟槽式界面粘度仪测定方法系统地测量了不同聚合物 ,不同聚合物浓度 ,不同矿化度的聚合物溶液/模拟油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界面剪切粘度。实验结果表明 ,聚合物溶液 /模拟油的界面剪切粘度同时受温度、聚合物浓度及溶液矿化度的影响 ,且其变化规律与聚合物溶液的体相粘度的变化规律截然不同。通过分析 ,提出了表征界面流变性的另一参数—无因次界面粘度 ,它排除了因聚合物溶液体相粘度变化带来的界面粘度变化 ,并分析了温度、聚合物浓度和溶液矿化度对无因次界面粘度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粘度 流变性 原油采收率 HPAM 高聚物驱油
下载PDF
超薄油膜润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Ⅰ.刚性分子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胡元中 王慧 郭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分子量级超薄油膜的润滑特性与流体润滑及边界润滑的都有所不同,而且在超薄油膜中也同样存在着润滑剂的流动。因此,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超薄油膜中的压力流动,模拟中采用了刚性分子流体模型,重点研究固体壁面对流动的影响,结... 分子量级超薄油膜的润滑特性与流体润滑及边界润滑的都有所不同,而且在超薄油膜中也同样存在着润滑剂的流动。因此,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超薄油膜中的压力流动,模拟中采用了刚性分子流体模型,重点研究固体壁面对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油膜厚度远比流体分子“直径”大时,模拟所得速度剖面和流量均与流体力学的理论值基本一致;随着油膜厚度逐渐变薄,压力流动或动压流因受到固体壁面的阻碍作用而不断减小;当油膜厚度减小到几个分子直径量级时,两固体壁面之间的流体分子发生固化或晶体化,由此而导致压力流动消失。这可能是流体动力润滑向边界润滑转化的机理之一。由这些研究结果可见,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薄膜润滑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刚性分子模型 薄膜润滑 润滑
下载PDF
油基泡沫钻井流体稳定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何秀娟 李应成 +2 位作者 高磊 沈之芹 沙鸥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95,共5页
采用表面张力、黏度、界面膜流变性能、分子模拟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在空气/白油表面的吸附行为和界面层的性质,通过对泡沫表观性能、液膜流变性质、微观分子模拟等研究结果的关联分析,讨论了油基泡沫的稳定机理。研究结果表... 采用表面张力、黏度、界面膜流变性能、分子模拟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在空气/白油表面的吸附行为和界面层的性质,通过对泡沫表观性能、液膜流变性质、微观分子模拟等研究结果的关联分析,讨论了油基泡沫的稳定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椰油二乙醇酰胺、司盘80、长链烷基苯磺酸(C20-24)以反胶束的形式吸附在界面下层,很难有效降低表面张力,只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瞬态泡沫;氟表面活性剂和自制的SH-OF-1在泡沫形成时可以吸附到表面定向排列,降低表面张力,形成相对稳定的泡沫;氟表面活性剂泡沫液膜呈现出较高的弹性性质,表面黏性不够,使得其抗扰动能力稍差,而SH-OF-1由于同时具有黏弹性能,因而表现出更好的泡沫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泡沫 稳定机理 表面张力 界面流变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冷再生混合料用乳化沥青流变性能 被引量:9
4
作者 高新文 庞瑾瑜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28,共8页
为了准确评价乳化沥青流变特性对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为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指标的建立提供参考。采用界面流变和动态剪切流变的手段,以乳化沥青的界面扩张模量、黏性/弹性模量、相位角、黏性和弹性的转变点等流... 为了准确评价乳化沥青流变特性对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为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指标的建立提供参考。采用界面流变和动态剪切流变的手段,以乳化沥青的界面扩张模量、黏性/弹性模量、相位角、黏性和弹性的转变点等流变参数为主要特征参数,考察其随频率和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乳化沥青各组分的作用机理和流变模型分析,采用描述线性黏弹性流体的理想模型(即Maxwell流体模型)进行拟合计算,建立了多项流变参数与路用性能指标的构效关系,并进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所考察的流变性能参数与乳化沥青及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有很好的相关性;界面扩张模量与乳化沥青的黏度和储存稳定性呈正相关性,其值越高,乳化沥青黏度越大,储存稳定性更佳;乳化沥青黏性-弹性的转变温度以及模量与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呈正相关性,其值越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越高,水稳定性更好;与经典的Maxwell流体模型相比,乳化沥青的cole-cole图(弹性模量对黏性模量作图)和G′/G″-ω图(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对频率ω作图)均与理论模型偏离,属于具有非单一结构松弛时间的非线性黏弹性流体。研究结果可为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理论研究及性能指标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乳化沥青冷再生 流变性能 界面流变 动态剪切流变
原文传递
胜利油田典型区块稠油化学降黏前后理化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师忠卿 徐明明 +2 位作者 刘云磊 时宪 管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111,共8页
胜利油田稠油化学降黏冷采技术应用规模逐年递增,但降黏剂对稠油理化特征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收集典型区块稠油样品开展了稠油降黏前后四组分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测试、界面流变性能评价和微观形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含量是影响... 胜利油田稠油化学降黏冷采技术应用规模逐年递增,但降黏剂对稠油理化特征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收集典型区块稠油样品开展了稠油降黏前后四组分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测试、界面流变性能评价和微观形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含量是影响稠油黏度的主要因素;降黏剂分子通过扩散、渗透和吸附作用削弱胶质、沥青质聚集体间的相互作用,使相对分子质量降低;降黏剂分子作用下的油水相双重吸附过程引起界面膜强度下降,增加油滴的可变形性;降黏剂处理后稠油样品中的团簇状聚集体结构被破坏,胶质、沥青质分散相向饱和分、芳香分液相转变,原油流动性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化学降黏 四组分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 界面流变 微观形貌
下载PDF
EGCG和GA对玉米醇溶蛋白胶粒界面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刘雯 高瑾 +3 位作者 侯雨薇 胡煜莹 祝祥威 周彬 《食品工业》 CAS 2024年第6期89-94,共6页
将玉米醇溶蛋白(Zein)与含有不同数量邻苯三酚结构单元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相结合,用反溶剂法制备复合胶粒。采用动态光散射、界面膨胀流变及Langmuir-Blodgett(LB膜分... 将玉米醇溶蛋白(Zein)与含有不同数量邻苯三酚结构单元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相结合,用反溶剂法制备复合胶粒。采用动态光散射、界面膨胀流变及Langmuir-Blodgett(LB膜分析法)等手段,对比研究EGCG和GA对Zein胶粒的表面特性及界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EGCG和GA通过暴露于Zein胶粒表面的亲水基团或掩蔽Zein部分疏水基团降低表面润湿性,且EGCG与Zein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使其形成较为致密的结构,显著降低Zein胶粒的粒径。同时,研究发现复合胶粒表面疏水性的降低使得Zein胶粒由于较强疏水性而导致的较高界面吸附速率有所减缓,延长复合胶粒在油/水界面的吸附及重排时间,形成具有黏弹性的界面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多酚 胶体粒子 界面流变
原文传递
蛋白界面膜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卢筠梦 赵雪 徐幸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5-292,共8页
食品中乳化类产品的稳定性决定了其价值和顾客满意度,天然蛋白的乳化特性多年来受到食品胶体和界面科学领域广泛关注。蛋白吸附到水油界面形成的黏弹性薄膜具有降低界面张力、维持乳液稳定的特性。研究蛋白界面膜的物化性质有助于了解... 食品中乳化类产品的稳定性决定了其价值和顾客满意度,天然蛋白的乳化特性多年来受到食品胶体和界面科学领域广泛关注。蛋白吸附到水油界面形成的黏弹性薄膜具有降低界面张力、维持乳液稳定的特性。研究蛋白界面膜的物化性质有助于了解蛋白大分子在水油界面的吸附规律,能够用于评价、表征和预测蛋白乳液稳定性,并为优化蛋白乳液稳定性提供理论基础。基于此,该文对水包油乳液蛋白界面膜结构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系统综述了目前用于评价蛋白质界面特性的手段和方法,包括微观成像技术、热力学技术、光谱技术和界面流变学技术等,以研究蛋白类乳化液性能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联系,为蛋白质界面膜在乳化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界面膜 构象变化 界面流变 微观成像 热力学 光谱技术
下载PDF
抗高温合成基钻井液用乳化剂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何瑞兵 耿铁 +2 位作者 刘雪婧 谢涛 刘海龙 《当代化工研究》 2020年第9期1-3,共3页
为满足高温高压钻井要求,研选了两种抗高温乳化剂,对乳化机理进行了探讨。评价了主乳化剂(EMUL)、辅乳化剂(COAT)的界面流变性,乳液抗温、抗长时间老化性能及微观形貌。用EMUL和COAT配制了抗高温合成基钻井液并评价其性能。结果显示,在... 为满足高温高压钻井要求,研选了两种抗高温乳化剂,对乳化机理进行了探讨。评价了主乳化剂(EMUL)、辅乳化剂(COAT)的界面流变性,乳液抗温、抗长时间老化性能及微观形貌。用EMUL和COAT配制了抗高温合成基钻井液并评价其性能。结果显示,在不同频率下EMUL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2.5mN/m,COAT的界面扩张模量最高,混合乳化剂形成的乳液滴弹性模量大于粘性模量。EMUL和COAT配制的乳液高温时稳定性更强,静置72h后仍具有较好乳液稳定性,乳液粒径基本保持不变。用EMUL与COAT配制的合成基钻井液抗温达220℃、性能稳定、流变性能优异、滤失量小、抗污染能力强。EMUL主要降低油水界面张力,COAT主要提高界面膜强度,混合乳化剂形成的乳液滴是弹性模量大于粘性模量的弹性液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界面流变 合成基钻井液 乳液稳定性 抗高温
下载PDF
黏弹性流体基纳米流体流变学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阳倦成 徐鸿鹏 李凤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99-205,共7页
黏弹性流体基纳米流体(viscoelastic fluid based nanofluid,VFBN)是一种具有湍流减阻和对流换热相对强化特性的新型换热工质,其湍流减阻机理与流变学特性关系密切。通过对以2.5×10-3、5×10-3、1×10-2三种质量分数的十... 黏弹性流体基纳米流体(viscoelastic fluid based nanofluid,VFBN)是一种具有湍流减阻和对流换热相对强化特性的新型换热工质,其湍流减阻机理与流变学特性关系密切。通过对以2.5×10-3、5×10-3、1×10-2三种质量分数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杨酸钠水溶液为基液,粒子体积分数为0.1%、0.25%、0.5%、1.0%的铜纳米流体的剪切黏度、零剪切黏度以及松弛时间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VFBN有明显的剪切稀变特性,同时纳米粒子的添加增大了基液的零剪切黏度,并导致基液黏弹性增强。以Giesekus本构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实验参数得到了描述VFBN剪切黏度的实验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黏弹性流体 界面流变学 剪切黏度实验关联式 纳米粒子 黏度
下载PDF
复合驱乳化与破乳剂对界面膜黏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道山 陈瑜芳 +1 位作者 潘红 张景春 《天津科技》 2019年第S01期16-20,共5页
针对大港油田孔一断块(Ng23)油藏特征和油、水性质,开展了复合驱油体系对原油乳化和乳状液稳定性的研究;同时进行了十六烷烃中溶解不同浓度胶质和沥青质与水相界面膜黏弹性,以及水中加入破乳剂后对界面膜黏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O... 针对大港油田孔一断块(Ng23)油藏特征和油、水性质,开展了复合驱油体系对原油乳化和乳状液稳定性的研究;同时进行了十六烷烃中溶解不同浓度胶质和沥青质与水相界面膜黏弹性,以及水中加入破乳剂后对界面膜黏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OH对原油乳化比Na2CO3强,乳状液更稳定,而Na2CO3在1.0%~1.5%乳化时产生中相微乳液。碱和活性剂组成的二元复合体系对原油乳化作用明显高于活性剂和聚合物的体系,乳化后相态表明,前者除油水相外,还存在中相微乳液,可进一步增溶原油。岩心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有乳状液段塞与没有乳化段塞复合驱油体系相比,三元复合驱多提高采收率5.1%。破乳剂可以降低油水界面膜黏弹性,因此,测量界面膜黏弹性可作为评价破乳剂性能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驱 乳状液 界面膜 界面流变性 破乳剂
下载PDF
自由基接枝改性对乳清分离蛋白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佳宜 郑佳纯 +2 位作者 李雁 解新安 李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94-100,共7页
为研究蛋白的共价接枝改性对其乳化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为原料,通过自由基接枝法制备WPI-EGCG复合物。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其微观结... 为研究蛋白的共价接枝改性对其乳化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为原料,通过自由基接枝法制备WPI-EGCG复合物。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观测,通过测定界面蛋白吸附量、界面流变学特性来探究共价接枝对界面特性的影响;进而以WPI-EGCG接枝物为乳化剂构建番茄红素纳米乳液,并对其物理化学稳定性及储藏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EGCG的自由基接枝改变了WPI的结构,使之具有更高的黏度和界面稳定性,使以接枝物为乳化剂的番茄红素纳米乳液体系具有更高的物化稳定性。WPI-EGCGE接枝物稳定的番茄红素纳米乳液在37℃下储藏30 d后粒径和ζ-电位绝对值分别增加了268.3 nm和17.6 mV,乳液中番茄红素的保留率仍有66.23%,呈现出更佳的番茄红素保护效果。本研究为功能活性物质纳米乳液载运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接枝 乳清分离蛋白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界面流变学 乳化稳定性 纳米 乳液
下载PDF
脂肽复配型弱碱三元复合驱界面流变性质研究在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探索
12
作者 鲁聪颖 刘杰文 +3 位作者 沈威 任世越 唐龙 高清河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6期82-90,共9页
采用悬滴法通过对界面面积变化及动态界面张力变化的测试,研究脂肽复配型弱碱三元复合驱界面张力以及扩张模量随时间、浓度的变化,并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三因素的扩张模量预测模型,分析界面流变性质。该实验操作... 采用悬滴法通过对界面面积变化及动态界面张力变化的测试,研究脂肽复配型弱碱三元复合驱界面张力以及扩张模量随时间、浓度的变化,并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三因素的扩张模量预测模型,分析界面流变性质。该实验操作简单,实验体系设计灵活,同时与油田现场科研项目联系紧密,不仅丰富了物理化学实验有关界面化学实验课程设计,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软件应用能力及数据分析能力,符合应用型本科培养要求。通过科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流变 脂肽 扩张模量 物理化学实验
下载PDF
氮气泡沫体系性能的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强 吴晓燕 +4 位作者 胡雪 赵军 陈平 郑继龙 翁大丽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7期1379-1383,共5页
采用泡沫扫描仪和界面流变仪分别考察了不同浓度、气液比及温度条件下CHSB体系的泡沫性能,结合泡沫的微观形态特征、界面黏弹性,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液膜强度、泡沫间聚开、液膜排液之间动态平衡的影响,揭示了泡沫体系在地层孔隙条件下的... 采用泡沫扫描仪和界面流变仪分别考察了不同浓度、气液比及温度条件下CHSB体系的泡沫性能,结合泡沫的微观形态特征、界面黏弹性,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液膜强度、泡沫间聚开、液膜排液之间动态平衡的影响,揭示了泡沫体系在地层孔隙条件下的形成及稳定机理。结果表明:浓度对CHSB体系的起泡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浓度为0.3%时泡沫形态最致密,稳定性最优;在一定范围内,气液比及温度的增加为泡沫的形成和稳定提供了更多的能量,气液比为4∶1的泡沫体系在30~60℃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该泡沫体系有望应用于海上油田稳油控水的深部调驱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驱油 泡沫性能 形态特征 界面流变
下载PDF
蛋白质膜界面流变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君 乔秀颖 孙康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5-201,共7页
随着界面流变测量技术以及相关的光学辅助仪器的发展,近10年来界面流变学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蛋白质膜界面流变行为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蛋白质界面流变学在泡沫和乳液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分... 随着界面流变测量技术以及相关的光学辅助仪器的发展,近10年来界面流变学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蛋白质膜界面流变行为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蛋白质界面流变学在泡沫和乳液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分为3个部分,内容包括:蛋白质膜界面流变学行为与泡沫、乳液稳定性的相互关系,蛋白质-多聚糖的界面流变行为研究,蛋白质-表面活性物质的界面流变行为研究。界面流变学在泡沫和乳液方面取得的较快研究进展不仅促进了人们对蛋白质膜界面流变行为更为深刻的理解,而且为更好地开发和应用蛋白质及其混合物作为表面活性物质和胶体稳定剂而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多聚糖 表面活性剂 界面流变学
原文传递
1-丁基-3-甲基咪唑表面活性离子液体的界面膨胀流变行为研究
15
作者 侯兆伟 张福玲 +2 位作者 伍晓林 孙继超 郑利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23-429,共7页
研究了1-丁基-3-甲基咪唑十二烷基硫酸盐([bmim][DS])和1-丁基-3-甲基咪唑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酯盐([bmin][AOT]两种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正庚烷/水界面的动态界面张力和膨胀特性。比较了[bmim][DS]或[bmin][AOT]和传统表面活性剂十... 研究了1-丁基-3-甲基咪唑十二烷基硫酸盐([bmim][DS])和1-丁基-3-甲基咪唑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酯盐([bmin][AOT]两种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在正庚烷/水界面的动态界面张力和膨胀特性。比较了[bmim][DS]或[bmin][AOT]和传统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或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酯钠(Na[AOT])之间的膨胀弹性,并且考察了1-丁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之间静电相互作用对界面膜特性的影响。另外,通过对比[bmim][DS]和[bmim][AOT]在不同浓度下的膨胀弹性,验证了烷基链数量的改变对界面膨胀流变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离子液体 界面流变
下载PDF
食品微凝胶的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萍 黄晨 +3 位作者 王然 龙毅 杨楠 方亚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7-344,共8页
食品微凝胶是指尺寸在微米及亚微米量级,由天然生物大分子构成的具有一定凝胶网络状结构的胶体粒子。由于材料的多样性和尺寸效应,微凝胶表现出结构稳定、溶胀响应、界面活性、流变特性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受到食品科学研究领域越来越... 食品微凝胶是指尺寸在微米及亚微米量级,由天然生物大分子构成的具有一定凝胶网络状结构的胶体粒子。由于材料的多样性和尺寸效应,微凝胶表现出结构稳定、溶胀响应、界面活性、流变特性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受到食品科学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食品乳化、食品功能性物质荷载与递送、质构调节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食品类微凝胶的材料、制备方法、基本性质及其在食品领域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微凝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凝胶 溶胀响应 界面活性 界面流变学特性 食品乳化 功能性物质递送 食品质构
下载PDF
界面扩张流变方法研究大分子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朱艳艳 徐桂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1-200,共10页
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界面扩张流变技术在大分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通过分析界面扩张粘弹性数据和界面弛豫过程的特征参数可以研究界面层微观性质,从而阐明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 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界面扩张流变技术在大分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通过分析界面扩张粘弹性数据和界面弛豫过程的特征参数可以研究界面层微观性质,从而阐明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机理,这对实际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 表面活性剂 界面扩张流变 相互作用
下载PDF
驱油用聚丙烯酰胺溶液界面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窦立霞 曹绪龙 +2 位作者 江小芳 崔晓红 刘异男 《胶体与聚合物》 2004年第2期14-16,共3页
使用 TRACKR全自动液滴界面张力仪测量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十二烷 /聚丙烯酰胺溶液界面扩大、缩小时的流变特征及界面张力 ,开发出了用以表征液膜强度的界面黏弹性 E的测量方法。在十二烷 /聚丙烯酰胺界面形成稳定的过程中界面 (扩张 )黏... 使用 TRACKR全自动液滴界面张力仪测量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十二烷 /聚丙烯酰胺溶液界面扩大、缩小时的流变特征及界面张力 ,开发出了用以表征液膜强度的界面黏弹性 E的测量方法。在十二烷 /聚丙烯酰胺界面形成稳定的过程中界面 (扩张 )黏弹模量不断增加 ,并逐渐达到恒定 ,其中弹性成分所占比例远大于黏性成分即 E′>E″。考察的聚合物浓度范围为 5 0~ 2 0 0 0 mg/ L ,界面黏弹模量从 1 7.6提高到 3 0 .6m N·m-1。放置 3 d后的聚合物溶液界面黏弹模量保留率为 82 .8%。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浓度变化对界面张力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增粘剂 水驱油工艺 注水开发技术 界面扩张法 界面张力
下载PDF
支状嵌段聚醚的界面聚集行为及对原油乳状液的破乳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翟雪如 刘腾 +3 位作者 徐桂英 檀国荣 吕鑫 张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53-1259,共7页
合成了三种不同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PO/PEO)比例的含苯环支状嵌段聚醚, 通过界面张力、界面流变、表面压以及对原油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效果的测定, 考察了其界面聚集行为和破乳作用对PEO含量和分子量的依赖性, 并且对比研究了三种支状聚... 合成了三种不同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PO/PEO)比例的含苯环支状嵌段聚醚, 通过界面张力、界面流变、表面压以及对原油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效果的测定, 考察了其界面聚集行为和破乳作用对PEO含量和分子量的依赖性, 并且对比研究了三种支状聚醚分子交联前后的破乳性能. 结果表明, PEO含量高且分子量大者,其单分子界面占据面积大, 在油/水界面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短, 其油/水界面扩张模量及扩张弹性均高于PEO含量较少者. 但是对原油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效果则是PEO含量居中的聚醚最好. 温度影响和交联与否的研究表明, 交联并不能提高分子量较大的聚醚对原油乳状液的破乳效果, 温度对聚醚分子交联前后的破乳效果有不同的影响规律. 本研究可为原油集输过程中化学品的选择与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状嵌段聚醚 界面活性 界面流变性 破乳作用
下载PDF
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对原油组分界面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宗华 王磊 +5 位作者 方洪波 毛雷霆 王宇慧 张路 赵濉 俞稼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82-2988,共7页
利用悬挂滴方法研究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HMPAM)对胜利采油厂高温高盐油藏采出原油中酸性活性组分和沥青质界面膜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活性组分浓度条件下的界面扩张流变行为.实验结果表明:1750mg·L-1HMPAM能够在界面上... 利用悬挂滴方法研究了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HMPAM)对胜利采油厂高温高盐油藏采出原油中酸性活性组分和沥青质界面膜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活性组分浓度条件下的界面扩张流变行为.实验结果表明:1750mg·L-1HMPAM能够在界面上形成网络结构,界面扩张模量数值高达100mN·m-1左右;油相中的酸性组分随着老化时间增加吸附到界面上,与HMPAM分子的疏水改性部分形成聚集结构,一方面通过快速的扩散交换过程大大降低扩张模量,另一方面通过与疏水改性部分的相互作用加强HMPAM分子间的缔合强度,增强网络结构的弹性.沥青质分子尺寸相对较大,分子间存在氢键等较强的相互作用,造成沥青质界面聚集体和HMPAM形成的网络结构共同决定界面膜性质,混合膜的扩张模量较单独HMPAM体系仅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 原油 酸性组分 沥青质 界面扩张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